⑴ 奥运主场馆鸟巢是不是利用了仿生技术要解释
是
“鸟巢”原名叫“B11”
从国家体育场设计方案全球竞标评选结果向社会公布开始,“鸟巢”就成了现在这个实施方案的代名词,不过这并非设计者起的名字,而在评审过程中它叫“B11”号方案。李兴钢说:“我们没有给它起名字,只是在提交方案的说明文本中用过‘鸟巢’,来描述该方案结构编织的特点,以便让人们更形象地理解。后来几乎所有的媒体报道用的都是这个名字,但是到底是谁最先从我们的文本中把‘鸟巢’给单独摘出来的已经无从考证。不过,这个昵称倒也贴切。”
“鸟巢”的独特的格栅结构看上去确实像一个缠结着树枝的鸟巢,加上灯光效果后它甚至像一个生命体轻盈地悬浮在大地上。设计者是不是从鸟类建筑师那里汲取的灵感?北京城里的喜鹊窝的建筑材料一半都是钢筯,设计者有没有研究过真正的鸟巢?李兴钢笑答:“鸟儿用钢材筑巢确实是个有趣的现象,但我们在设计过程中没有研究鸟巢。”
“鸟巢”经过修改还是“鸟巢”
为什么会设计成“鸟巢”的样子?李兴钢说,“鸟巢”是从表达体育场的本原状态出发,通过理性分析,逐步得到的艺术性的结果。首先这是个竞技场,主要功能是比赛和观看比赛,赛场和看台是最主要的因素。赛场是南北向的椭圆形,考虑到观众视线的均衡,看台设计为东西高南北低、连续起伏的碗形。之后,设计者把遮蔽看台的屋顶罩棚和围合看台背后观众集散厅等功能区域的立面连续起来形成一个外罩,构成一个完整的体育场,而这个外罩顺应了碗形看台的形状,也是东西高南北低、连续起伏的三维外形。再之后,设计联合体的建筑师为外罩设计出把推拉式可开启屋顶平行轨道梁巧妙地“隐藏”起来的编织式钢结构,得到结构即外观的完美答案,这就是后来大家看到的“鸟巢”。
后来为贯彻奥运“瘦身”缩减工程预算,国家体育场设计方案经历了较大修改,去掉可开启屋顶,扩大顶棚开口。建筑师和工程师们重新精心编织体育场结构,完整保留了原设计的特点与精华,李兴钢说:“它仍然还是‘鸟巢’。”
⑵ 科学家从哪些动物身上得到了启示发明了什么
科学家从以下动物身上得到了启示发明了:
一、乌贼与侧壁气垫船
鱿鱼是一种神奇的海洋动物,被称为海洋火箭。它的最高时速可达150公里,这主要取决于它的结构简单和安全可靠的高速水射流推进器。它被模仿成一个侧壁气垫船,带有喷水推进器,每秒可达40米,能够在低于一米深的浅水中加速。
二、鱼儿与船
鱼有在水中自由移动的能力。人们模仿鱼的形状造船,用桨模仿鱼鳍。传说早在大禹时代,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就看到鱼用尾巴在水里荡来荡去,把木桨放在船尾。经过反复的观察、模仿和实践,船舶逐渐变为橹和舵,提高了船舶的动力,掌握了船舶的转向手段。这样,即使在翻滚的河流中,人们也能使船只自由航行。
三、蝴蝶与卫星控温系统
当人造地球卫星在太空中受到强烈的阳光照射时,卫星上的各种精密仪器仪表很容易“烘烤”或“冻结”。蝴蝶的体表上长出一层薄薄的鳞片,用来调节体温。科学家们仿照蝴蝶翅膀的结构,为人造卫星的太阳能表面设计加载了一种和蝴蝶鳞片相仿的控温系统。
四、苍蝇与照相机
美国斯坦福大学电脑科学系华人博士生吴义仁,与几名研究员创制出手提“光场相机”又称蝇眼照相机。苍蝇的每只小眼能独立成像,并能迅速地分辨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科学家模仿苍蝇的复眼,制成了“蝇眼”照相机。
这种照相机的镜头由1329块小透镜组成。它还可以拍摄电影的特技画面,使电影产生神奇的效果。昆虫的复眼是由千万个小眼组成的,由于小眼之间的相互抑制,使眼具有突出影像的边框、增大清晰度的功能。
五、长颈鹿与宇航员
长颈鹿之所以能将血液通过长长的颈输送到头部,是由于长颈鹿的血压很高。据测定,长颈鹿的血压比人的正常血压高出2倍。这样高的血压为什么不会导致长颈鹿患脑溢血而死亡呢?这和长颈鹿身体的结构有关。长颈鹿血管周围的肌肉非常发达,能压缩血管,控制血流量。
科学家由此受到启示,在训练宇航员对,设置特殊器械,让宇航员利用这种器械每天锻炼,以防止宇航员血管周围肌肉退化;在宇宙飞船升空时,科学家根据长颈鹿利用紧绷的皮肤可控制血管压力的原理,研制了飞行服“抗荷服”。抗荷服上安有充气装置,随着飞船速度的增高,抗荷服可以充入一定量的气体。
⑶ 请问有什么空腔较多的动物呢用来做建筑仿生空间设计,求解答。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仿生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有的是模仿动物,有的是专模仿植物属,如模仿乌龟的背甲制造了薄壳建筑;模仿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制造了冷光灯;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发明了雷达,模仿海豚制造出了潜艇,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
⑷ 鸟巢建筑设计算是仿生学吗
是 结构 跟仿生没太大关系 外观也只是个样子罢了
⑸ 哪些发明是受动物的启发制造出来的
1、潜水艇外形:潜水艇外形模仿了鲸鱼,可以减少在水中行进的阻力,又可减小噪音,同时增加隐蔽能力;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模仿了鱼鳔的来工作的。
2、电子蛙眼: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发明了电子蛙眼。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这种雷达系统能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
3、雷达:蝙蝠是利用“超声波”在夜间导航的。蝙蝠的喉头发出一种超过人的耳朵所能听到的高频声波,这种声波沿着直线传播,一碰到物体就迅速返回来,蝙蝠用耳朵接收了这种返回来的超声波,使其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引导蝙蝠飞行。而雷达正是运用了这一特性,科学家借助仿生原理,人类根据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制造出了雷达。
4、“复眼”数码相机:科学家受蜜蜂和苍蝇复眼结构的启发,发明了一种“复眼”数码相机。这种相机半球状排列着180个显微透镜,使其具有160度的视野,能够同时聚焦物体的不同深度。人类眼睛和所有相机都是使用单个透镜聚焦光线至一个光敏组织或者材料物质上,这种排列能够制造高分辨率图像,但是复眼却能提供与众不同的优势,它可以产生全景视角,呈现显著的深度感官。
5、飞机:飞机的发明源于人类对飞行的向往和对鸟类的研究,近代由于空气动力学以及机械学的发展,人们渐渐懂得了鸟类飞行的原理,是由于鸟类的翅膀形状,气流流过翅膀上表面的速度比流过下表面的速度快,导致下翼面受到的向上的气流压力大于上翼面受到的向下的气流压力,这个压力差就是升力,并由此制造了飞机。
⑹ 仿生学小知识
2、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3、电鱼与伏特电池。
4、水母的顺风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5、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这种雷达系统能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
电子蛙眼还广泛应用在机场及交通要道上。在机场,它能监视飞机的起飞与降落,若发现飞机将要发生碰撞,能及时发出警报。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挥车辆的行驶,防止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
6、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人们还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这种探路仪内装一个超声波发射器,盲人带着它可以发现电杆、台阶、桥上的人等。如今,有类似作用的“超声眼镜”也已制成。
7、模拟蓝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将设计出仿生光解水的装置,从而可获得大量的氢气。
8、根据对人体骨胳肌肉系统和生物电控制的研究,已仿制了人力增强器——步行机。
9、现代起重机的挂钩起源于许多动物的爪子。
10、屋顶瓦楞模仿动物的鳞甲。
11、船桨模仿的是鱼的鳍。
12、锯子学的是螳螂臂,或锯齿草。
13、苍耳属植物获取灵感发明了尼龙搭扣。
14、嗅觉灵敏的龙虾为人们制造气味探测仪提供了思路。
15、壁虎脚趾对制造能反复使用的粘性录音带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16、贝用它的蛋白质生成的胶体非常牢固,这样一种胶体可应用在从外科手术的缝合到补船等一切事情上。
蜻蜓——直升机;青蛙——蛙眼雷达;蚊子——蚊式战斗机;
苍蝇——蝇眼照相机;蝴蝶——迷彩服;海豚——潜艇
苍蝇-----小型气体分析仪。。
2。萤火虫-----人工冷光;
3。电鱼------伏特电池;
4。水母------水母耳风暴预测仪,
5。蛙眼------电子蛙眼
6。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探路仪”。
7。蓝藻-----光解水的装置,
8。人体骨胳肌肉系统和生物电控制的研究,——步行机。
9。动物的爪子------现代起重机的挂钩
10。动物的鳞甲------屋顶瓦楞
11。鱼的鳍------桨
12。螳螂臂,或锯齿草------锯子
13。苍耳属植物-------尼龙搭扣。
14。龙虾-------气味探测仪。
15。壁虎脚趾------粘性录音带
16。贝-----外科手术的缝合到补船等-
17。鲨鱼-----泳衣,
18。-鸟----飞机
19。鱼------潜水艇
长颈鹿-抗荷服
海母-暴雨检查器
萤火虫-人工冷光
龙虾-气味探测仪
⑺ 仿生建筑有哪些
英国伯明翰塞尔福瑞吉百货大楼:其外型轮廓犹如女性的身体,外表悬挂了1.5万个铝碟,创造出一种极具现代气息的纹理装饰效果,有如女人服饰上鳞片式的金属圆片,闪烁于阳光之下,使建筑的商业氛围表现到极致。
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国际机场:是美国面积最大及全世界面积第二大的机场,丹佛国际机场已经有18年的运营历史,是美国最为繁忙的机场之一,有二十二家航空公司提供1200个航班。此机场的特别之处在於屋顶用特殊布料覆盖及采用张力结构的设计,令人联想到受冰雪覆盖的落矶山脉。
荷兰鹿特丹的“城市仙人掌”:是一个坐落在荷兰的住宅工程,它将在19层楼中提供98个居住单元。多亏了这种错落有致的曲线阳台的设计,每个单元的室外空间能够得到足够的阳光。
美国波特兰“连跳商业中心”: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连跳商业中心”,由马来西亚建筑师肯·肖杨设计。该中心使用了太阳能发电,并且配备有污水及雨水回收系统,建筑材料使用了可回收的建筑材料。还设计了独特的园林景观,使得商业中心成为城市中心的绿色购物花园。
树纹塔”摩天大楼:由美国著名的环境设计大师、建筑师威廉·麦克多诺设计。他设计的“树纹塔”使建筑可以像树木一样进行光合作用,在设计中,他充分利用太阳能和自然光,不仅实现视觉上震撼效果,同时使得整个建筑物被环境所包围,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建筑。
巴黎“防烟雾”大厦:建筑所用的原料都是可回收可降解材料。建筑的功能非常完善,有公共场所、会议室、画廊、餐厅和花园,采用太阳能发电和光合作用净化空气,预计将修建在巴黎运河上,将成为教育巴黎市民保护环境普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地。
美国辛辛那提的“罗布林大桥坡度”大厦:位于辛辛那提市最著名的罗布林大桥旁,是由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重建总体规划建筑师丹尼尔·李博斯金设计的。最具特色的是顶层的倾斜坡度使用了仿生技术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与著名的城市标志罗布林大桥相配合。
哥斯达黎加“世界方舟。由格雷特·莱恩设计的这个“世界方舟”是基于一种“流体建筑”概念为原理,使用可变形的金属材料和使用先进的“blob-like”流媒体图像技术。这个建筑的基础是一个球形,建筑师充分使建筑物与周围自然环境进行合理搭配。
上海“仿生塔”:这座始建于1997年的宏伟建筑有1000米的高度,楼身将被数个人工湖围绕能够吸收地震的震动波,减少大楼的晃动。大厦通体镶嵌玻璃加铝合金,透过开启特殊的拉板装置可以导入新鲜空气,保证大厦内部良好的通风情况。
伦敦市政厅:建筑的设计来自诺曼·福斯特公司,设计师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可以改变的,这座大楼的用意是激励代表提出更多的议案,促进英国的民主进程。这座建筑物全部使用了无污染的可回收的材料。
英国莱斯特国家航天中心:由设计师尼古拉斯·格拉姆设计,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仿生结构的建筑物,全部使用轻钢结构,甚至连火箭发射塔也是使用轻钢。建筑物的外表使用的是太空飞行器所使用的特殊泡沫材料,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建筑物的坚固。
瑞典的“螺旋中心”大厦: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最高建筑物,高189米,共有9个区层,每区层有5层,有152个单元,每区层都旋转少许,使整栋大厦共旋转90度。大厦最底下两个区层是办公室,其余7个区层共有150个豪华住宅单元,总面积1.5万平方米。该建筑已成为瑞典马尔默的标志。
⑻ 准备要买房,有人推荐林达海渔广场的房子,说是“仿生建筑”,有没有购房爱好者给解释一下
我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所谓仿生建筑最早是从飞机和潜水艇的发明,我们看到了仿生科学应用的魅力,建筑仿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仿生并不是单纯地模仿照抄,它是利用动物、植物的生长机理以及一切自然生态的规律,结合建筑的自身特点而适应新环境的一种创造,它无疑是最有生命力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
1983年,德国建筑师勒伯多出版了一本名为《建筑与仿生学》的专著,使建筑仿生学成为一种时代潮流。罗马小体育馆就是模仿葵花的样式建造的,不仅用材经济、受力合理,而且内部装饰新颖别致。它的外部是从人类腿骨的受力分析中得到启示,创造了一圈“丫”状支撑体系,使空间结构与建筑艺术形式的虚实结合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美国工程师富勒则从自然界的结晶体与蜂窝的菱形结构中获得启示,设计了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博览会美国馆,它模拟一种深海鱼类的网状骨骼和放射虫的组织结构,创造了立体网架的房顶,犹如星球落地。
建筑仿生学的表现与应用方法归纳起来大致有四个方面:城市环境仿生、使用功能仿生、建筑形式仿生、组织结构仿生。当然也会出现综合性的仿生应用,形成一种城市与建筑的仿生整体。
以下是全球12大著名仿生建筑,你可以看一下,保证你叹为观止!!!
英国伯明翰塞尔福瑞吉百货大楼:其外型轮廓犹如女性的身体,外表悬挂了1.5万个铝碟,创造出一种极具现代气息的纹理装饰效果,有如女人服饰上鳞片式的金属圆片,闪烁于阳光之下,使建筑的商业氛围表现到极致。
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国际机场:是美国面积最大及全世界面积第二大的机场,丹佛国际机场已经有18年的运营历史,是美国最为繁忙的机场之一,有二十二家航空公司提供1200个航班。此机场的特别之处在於屋顶用特殊布料覆盖及采用张力结构的设计,令人联想到受冰雪覆盖的落矶山脉。
荷兰鹿特丹的“城市仙人掌”:是一个坐落在荷兰的住宅工程,它将在19层楼中提供98个居住单元。多亏了这种错落有致的曲线阳台的设计,每个单元的室外空间能够得到足够的阳光。
美国波特兰“连跳商业中心”: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连跳商业中心”,由马来西亚建筑师肯•肖杨设计。该中心使用了太阳能发电,并且配备有污水及雨水回收系统,建筑材料使用了可回收的建筑材料。还设计了独特的园林景观,使得商业中心成为城市中心的绿色购物花园。
“树纹塔”摩天大楼:由美国著名的环境设计大师、建筑师威廉•麦克多诺设计。他设计的“树纹塔”使建筑可以像树木一样进行光合作用,在设计中,他充分利用太阳能和自然光,不仅实现视觉上震撼效果,同时使得整个建筑物被环境所包围,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建筑。
巴黎“防烟雾”大厦:建筑所用的原料都是可回收可降解材料。建筑的功能非常完善,有公共场所、会议室、画廊、餐厅和花园,采用太阳能发电和光合作用净化空气,预计将修建在巴黎运河上,将成为教育巴黎市民保护环境普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地。
美国辛辛那提的“罗布林大桥坡度”大厦:位于辛辛那提市最著名的罗布林大桥旁,是由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重建总体规划建筑师丹尼尔•李博斯金设计的。最具特色的是顶层的倾斜坡度使用了仿生技术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与著名的城市标志罗布林大桥相配合。
哥斯达黎加“世界方舟。由格雷特•莱恩设计的这个“世界方舟”是基于一种“流体建筑”概念为原理,使用可变形的金属材料和使用先进的“blob-like”流媒体图像技术。这个建筑的基础是一个球形,建筑师充分使建筑物与周围自然环境进行合理搭配。
上海“仿生塔”:这座始建于1997年的宏伟建筑有1000米的高度,楼身将被数个人工湖围绕能够吸收地震的震动波,减少大楼的晃动。大厦通体镶嵌玻璃加铝合金,透过开启特殊的拉板装置可以导入新鲜空气,保证大厦内部良好的通风情况。
伦敦市政厅:建筑的设计来自诺曼•福斯特公司,设计师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可以改变的,这座大楼的用意是激励代表提出更多的议案,促进英国的民主进程。这座建筑物全部使用了无污染的可回收的材料。
英国莱斯特国家航天中心:由设计师尼古拉斯•格拉姆设计,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仿生结构的建筑物,全部使用轻钢结构,甚至连火箭发射塔也是使用轻钢。建筑物的外表使用的是太空飞行器所使用的特殊泡沫材料,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建筑物的坚固。
瑞典的“螺旋中心”大厦: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最高建筑物,高189米,共有9个区层,每区层有5层,有152个单元,每区层都旋转少许,使整栋大厦共旋转90度。大厦最底下两个区层是办公室,其余7个区层共有150个豪华住宅单元,总面积1.5万平方米。该建筑已成为瑞典马尔默的标志。
⑼ 仿生建筑图片,说明这是哪的建筑(地方,设计师)
全球经典仿生建筑
仿生建筑是21世纪建筑学领域的一项新运动,仿生建筑学理论结合了生物学美学和自然界中的科学规律仿生建筑学把人类的建筑结构建筑功能和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了结合和搭配据专家介绍,目前的建筑仿生学的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城市环境仿生,建筑功能仿生,建筑形式仿生,建筑内部结构仿生
下面的是一些已经修建好和正在修建的仿生建筑,还有一些是世界著名的建筑方案,它们代表了当今仿生建筑学的最高成就,就让我们来一睹这12座令人惊讶的仿生建筑吧
1,巴黎防烟雾大厦(Anti-Smog Building, Paris)
这所建筑是一个新科技中心,建筑所用的原料都是可回收可降解材料这所建筑的功能非常完善,有公共场所会议室画廊餐厅和花园 采用太阳能发电和光合作用净化空气,预计将修建在巴黎运河上,将成为教育巴黎市民保护环境普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地
2,美国辛辛那提的罗布林大桥坡度大厦(The Ascent at Roebling Bridge, Cincinnati)
这座大厦位于辛辛那提市最著名的罗布林大桥(Roebling Bridge)旁,被称为罗布林大桥坡度的大厦是由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重建总体规划建筑师丹尼尔·李博斯金设计的这座大楼最具特色的就是它顶层的倾斜坡度使用了仿生技术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与著名的城市标志罗布林大桥相配合大厦的建筑色调充分反映出了城市和天空的搭配,同时,这所大厦还具有缓解交通压力的功能
3,哥斯达黎加世界方舟(Ark of the World, Costa Rica)
由格雷特·莱恩设计的这个世界方舟是基于一种流体建筑概念为原理,使用可变形的金属材料和使用先进的blob-like流媒体图像技术这个建筑的基础是一个球形,建筑师充分使建筑物与周围自然环境进行合理搭配据报道,世界方舟计划修建在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雨林中,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生态中心和生态教育基地
4,上海仿生塔(Bionic Tower, Shanghai)
这座始建于1997年的宏伟建筑有1000米的高度,楼身将被数个人工湖围绕能够吸收地震的震动波,减少大楼的晃动大厦通体镶嵌玻璃加铝合金,透过开启特殊的拉板装置可以导入新鲜空气,保证大厦内部良好的通风情况
5,伦敦市政厅(City Hall, London)
伦敦市政厅的设计来自诺曼·福斯特公司,设计师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可以改变的,这座大楼的用意是激励代表提出更多的议案,促进英国的民主进程这座建筑物全部使用了无污染的可回收的材料
6,英国莱斯特国家航天中心(National Space Centre, Leicester)
英国国家航天中心由设计师尼古拉斯·格拉姆设计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仿生结构的建筑物它全部使用轻钢结构,甚至连火箭发射塔也是使用轻钢建筑物的外表使用的是太空飞行器所使用的特殊泡沫材料,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建筑物的坚固
7,瑞典的螺旋中心(Turning Torso, Sweden)
瑞典的螺旋中心大厦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最高建筑物,高189米,共有9个区层,每区层有5层,有152个单元,每区层都旋转少许,使整栋大厦共旋转90度该大厦最底下两个区层是办公室,其余7个区层共有150个豪华住宅单元,总面积1.5万平方米卡这座极具特色的建筑已成为瑞典南部城市马尔默的标志
8,英国伯明翰塞尔福瑞吉百货大楼(Selfridges Building, Birmingham)
英国伯明翰塞尔福瑞吉百货大楼其外型轮廓犹如女性的身体其外表悬挂了1.5万个铝碟,创造出一种极具现代气息的纹理装饰效果,有如女人服饰上鳞片式的金属圆片,闪烁于阳光之下,使建筑的商业氛围表现到极致设计该建筑的英国未来系统建筑事物所,将商场内部围合成一个顶部采光的中庭,配以交叉的自动扶梯,使购物环境呈现出一种凝聚的向心力和商业广告的展示效应作为英国第二商业城市伯明翰的建筑地标,人们称该建筑为未来的百货商店因其设计构思的前卫性,获得2004年英国皇家建筑学会的建筑设计奖和2004年英国皇家工艺美术委员会奖等多个奖项
9,美国丹佛国际机场 (Denver International Airport, Denver)
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国际机场是美国面积最大及全世界面积第二大的机场,丹佛国际机场(简称DIA)已经有18年的运营历史,是美国最为繁忙的机场之一,有二十二家航空公司提供1200个航班此机场的特别之处在於屋顶用特殊布料覆盖及采用张力结构的设计,令人联想到冬天受冰雪覆盖的落矶山脉机场中杰佩森(Jeppesen)候机楼的白色张紧式织布屋顶使人联想起白雪皑皑的落基山脉整个屋顶用34根立柱和10英里长的钢缆支承候机楼里还容纳了一个大型公共艺术陈列室
10,荷兰鹿特丹的城市仙人掌 (Urban Cactus, Rotterdam)
荷兰鹿特丹的城市仙人掌是一个坐落在荷兰的住宅工程,它将在19层楼中提供98个居住单元多亏了这种错落有致的曲线阳台的设计,每个单元的室外空间能够得到足够的阳光这意味着,当所有居民的花园中的花正在开花期时,这个绿色摩天大楼将真的是绿色的尽管这个建筑可能缺乏技术部门,但它的碳减排能力依然很高,这多亏了在门廊处进行的光合作用再加上,它的白色外表也帮助减轻了市内的热度
11,美国波特兰连跳商业中心(Jumptown Building, Portland)
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连跳商业中心由马来西亚建筑师肯·肖杨设计这个商业中心使用了太阳能发电,并且配备有污水及雨水回收系统,建筑材料使用了可回收的建筑材料设计师还为其设计了独特的园林景观,使得商业中心成为城市中心的绿色购物花园
12,未来树纹塔摩天大楼(Treescraper Tower of Tomorrow)
树纹塔摩天大楼由美国著名的环境设计大师建筑师威廉·麦克多诺(William McDonough)设计他设计的树纹塔使建筑可以像树木一样进行光合作用,在设计中,他充分利用太阳能和自然光,不仅实现视觉上震撼效果,同时使得整个建筑物被环境所包围,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