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程设计 > 古代建筑设计

古代建筑设计

发布时间:2020-12-01 04:21:35

1. 古建筑设计中西方对比有什么区别

中西方建筑结构差异的比较:

1、建筑材料上的差异

中西方传统建筑材料有3种:土、木、石,中国传统建筑材料以木为主,西方的建筑材料则更多的是以石为主,中国人是将石与土用于建造基座和墙体,西方人则是将木用于屋顶上,这就使得中西方建筑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也表达着不同的情感,中国的建筑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人自己的情感,西方的建筑则是一种上帝神灵的情感,偏向与宗教方面的。

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这样一来,能否将高密度的石制屋顶擎入云霄,便成为建筑艺术的关键所在,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柱子也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所以,西方建筑的“基本词汇”是柱子,即那些垂直向上、顶天立地的石头。如果说柱子是西方建筑艺术的“基本词汇”,那么屋顶则是其“主要句式”。屋顶的不同,导致了其风格类型上的差异,如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廷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等。

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斗拱为“基本词汇”。所谓斗拱,是将屋檐托起的交叠的曲木,它可以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同西方建筑的屋顶一样,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句式”,飞檐也有许多类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其不同的形式制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不仅亭、台、楼、阁都要用飞檐来标明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飞檐的高低、长短往往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和要点。正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飞檐的设计必须恰到好处才能显得轻灵而不轻佻,朴实而不机械,威严而不呆板。

2、建筑结构上的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具有以下3个特点:第一是讲究对称的艺术效果;第二是以木材为主要的构架;第三是独特的个体造型。西方的建筑并不着力与追求建筑的结构美,而更追求建筑的雕塑美,西方建筑中最多的就是石柱与走廊,这抽象的表现了人体美。

3、建筑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中国的建筑具有强烈的绘画效果,注重意境美的营造,不太注重建筑的造型和透视效果,但往往更加注重建筑群在空间上的那种透视效果,这样可以给人一种延伸、曲径通幽的感觉,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含蓄美以及追求和谐的心态。西方建筑相较于中国传统建筑,便更加倾向于造型的雕塑化,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的和谐与统一。

4.建筑的发展的差异

从建筑发展过程看,中国建筑是保守的。中国的建筑形式和所用的材料3000年不变。与中国不同,西方建筑 经常求变,其结构和材料演变得比较急剧。从希腊雅典卫城上出现的第一批神庙起到今天已经2500余年了,期间整个欧洲古代的建筑形态不断演进、跃变着。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 古罗马的拱券、穹窿顶技术,从哥特建筑的尖券,十字拱和 飞扶壁技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无论 从形象、比例、装饰和空间布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反映了西方人,敢于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精神。

5.建筑空间布局的差异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中国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模式。中国建筑的美又是一种“集体”的美。例如; 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 落相套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 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 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 高空发展。采用“体量”的向上扩展和垂直叠加,由 巨大而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然耸立、雄伟壮观 的整体。而且,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开始,就广 泛地使用柱廊、门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 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这 与西方人很早就经常通过海上往来互相交往及社会 内部实行奴隶民主制有关。古希腊的外向型性格和 科学民主的精神不仅影响了古罗马,还影响了整个 西方世界。

2. 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方法和施工特点是什么呢

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工作和现代的做法十分类似,建筑工程的主持者都非常重视实地调查研究,通常综合采用绘制图样和制作模型的方法。中国建筑匠师在长期实践中创造了富立体感的图法(类似现代的“轴测图”)来指导施工。汉代之后,制定“建筑设计图样”和“说明文件”已经是大型建筑计划所不可缺少的事情了。到了公元10世纪中期,建筑制图已经达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

隋朝宇文恺设计明堂的时候,由于众说纷纭,争议很大,于是他“博览群籍,参详众议”,经过仔细的研究之后,才写出了陈述设计理由的《奏明堂仪》,里面提到了他对前朝太极殿遗址的现场考察和测量,连同设计图和模型一起呈给皇帝,方案才得以确定。

此外,从周代的“冬官”开始,二三千年来,中国一直都设有专门的建筑部门和官员负责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及建筑材料的调配等工作。正是这些官方机构的工作使得劳动力和材料生产运输的组织效率处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中国古典建筑的“标准化”和“模数化”才得以实施和推广。

到了明代,中国的建筑设计系统已相当完备,那时候的各种政府工程都由官方专门建筑设计机构——“工部营缮所”负责设计策划。清代进一步设立了“算房”和“样房”两个部门,“算房”负责工料预算和估价,“样房”负责绘制设计草图和有比例的施工图,制作模型。当时的模型用硬纸制作,不仅表达了外形,还可以拆开来显示内部结构,直接为施工服务,称为“烫样”。清代一位才艺出众的匠人雷发达(1619—1693)和他的七代子孙曾先后掌管“样房”,200多年间皇室的大型工程如圆明园、清漪园、热河行宫、昌陵、惠陵等等的规划设计都出自他们之手。

中国古代的木构架建筑确立了古典的模数制。1091年成书的中国第一本详细论述建筑工程做法的官方著作——《营造法式》总结了前代的建筑经验,把“材”作为造屋的标准,即木构架建筑的用“材”按尺寸分成大小八等,按屋宇的大小、主次,量屋用“材”。“材”一经选定,木构架部件的尺寸都整套地随之而来。这套行之有效的建筑方法一直沿用到了清代。

各种构件的尺寸一旦确定,就为预制化生产打下了基础。所有的木构件都采用预制的方法,不受房屋建筑工地面积的限制,迅速完成构件生产后,再运到现场安装。中国木构件梁柱很早就形成了“榫卯”的联结方式,可以说也是由装配式的施工方法引起的。在这一点上,按比例制作的建筑图和模型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这样一来,材料的用量和各个工种的劳动定额都有了标准,可以很准确地估计出来,这样有助于对工程进行经济预算、核算和管理,有助于施工的顺利和建设。

3. 古代中国和现在外国建筑设计

古代中国建筑: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

2保持构架制原则。

3创造斗栱结构形式。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

5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

6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法国哥特式建筑: 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在法国首先出现。

(1)法国哥特式教堂建筑模式为:
①西面是正门入口,东头环殿内有环廊,许多小礼拜室成放射状排列。
②教堂内部中厅高耸,有大片彩色玻璃窗,采光神秘幽暗。
③外观上的显著特点是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顶。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屋顶上有一座很高的尖塔,扶壁和墙垛上也都有玲珑的尖顶,窗户细高,整个教堂向上的动势很强,雕刻极其丰富。
④西立面一般是建筑的重点,典型构图是:两边一对高高的钟楼,下面由横向券廊水平联系,三座大门由层层后退的尖券组成透视门,券面满布雕像。正门上面有一个大圆窗,称为玫瑰窗,雕刻精巧华丽

(2)法国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后期的亚眠主教堂、博韦主教堂、兰斯主教堂和沙特尔主教堂同称为法国四大哥特式教堂。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的天主教教堂。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的斯德岛上。1163年兴建,1345年完工,是哥特式建筑的早期代表作。
巴黎圣母院采用拉丁字母式型制,全长130米,宽48米。大厅由4排列柱划分为1个中厅和4个侧厅,约可容纳9000人。教堂用石材建造,结构采用二圆心的肋架式拱券,中厅高约35米。两侧的飞券跨越侧厅上方;横翼很短,只略略凸出于侧立面上。正门朝西,左右有一对钟塔,高约68米。大门上面正中是直径约为10米的玫瑰窗,形如光环,是天国的象征;左右各有1对窗门,前面立有亚当、夏娃的雕像。这一层上面是列王像廊,排列着28座犹太和以色列国王的雕像。底层3座大门呈尖拱形,中间门上是《最后审判》浮雕,南北两门上为圣母子浮雕。教堂的窗子都用彩色玻璃镶成,图案精美,色彩辉煌。中厅与横翼交叉点顶上竖起一高达90余米的尖塔,是19世纪大修时所建。巴黎圣母院是第
1个成熟的哥特式天主教教堂,它的样式、结构为后来法国各地的天主教堂所仿效。

(3)法国哥特时期的世俗建筑数量很大,特别体现在城堡建筑中。由于连年战争和防卫的需要,13世纪的城市一般都建有两层厚城墙,有圆形塔楼、护城河、吊桥等防卫措施。但城墙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市民住所紧贴狭窄的街道两旁。二层开始出挑以扩大空间,一层通常是作坊或店铺。富人邸宅、市政厅、同业公会等则多用砖石建造,采用哥特式教堂的许多装饰手法。领主都住在自己的城堡里。城堡多建于高地上,石墙厚实,碉堡林立,外形森严。后来的许多神秘的故事都以这种封闭的城堡为背景来展开。


补充:德国哥特式建筑:
13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影响到了德国建筑。1248年,北欧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动工修建,由建造过亚眠主教堂的法国人设计,为法国盛期的哥特式教堂风格,它的中厅内部高达46米,仅次于法国博韦主教堂。西面双塔高152米,极为壮观。
德国建筑教堂很早就形成自己的形制和特点:
①和一般的巴西利卡式教堂很不一样,中厅和侧厅高度相同,既无高侧窗,也无飞扶壁,完全靠侧厅外墙瘦高的窗户采光。拱顶上面再加一层整体的陡坡屋面,内部是一个多柱大厅。1283年建成的圣伊丽莎白教堂是这种教堂的代表。
②德国还有一种只在教堂正面建一座很高钟塔的哥特式教堂。1492年建成的乌尔姆主教堂钟塔高达161米,在中世纪教堂建筑中是很少见的。
③德国哥特式教堂建筑多以砖造,技术达到了令人叹服的水平。现在德国北部仍保留有不少砖造的哥特式教堂。
④15世纪后,德国的石作技巧达到了高峰,石雕窗棂精致华美,有时两层图案不同的石刻窗花重叠在一起,玲珑剔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意大利哥特式建筑:

(1)12世纪时,哥特式建筑传入意大利北部地区。但意大利有自己异常丰富完美的建筑传统,所以没有真正接受哥特式建筑的结构体系和造型原则,而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装饰风格,因此在哥特建筑时期的意大利并未形成真正的哥特式教堂。比如,意大利教堂不强调高度和垂直感,没有高钟塔,而是采用屏幕式的山墙构图。屋顶窗户不大,尖券和半圆券并用,飞扶壁极为少见,装饰则有明显的罗马古典风格。
(2)相反,哥特式建筑对意大利的世俗建筑却产生了很大影响,建造了许多有名的市政建筑和府邸。市政厅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广场,粗石墙面,严肃厚重;配有瘦高的钟塔,建筑构图丰富,成为广场的标志。这一时期的意大利城市里一般都建有许多高塔
(3)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上的总督府被公认为中世纪世俗建筑中最美丽的作品之一。立面采用连续的哥特式尖券和火焰纹式券廊,色彩明快。威尼斯还有很多带有哥特式柱廊的府邸,临水而立,最有名的是黄金府邸。可以看出哥特风对世俗建筑的微妙影响和与意大利民族建筑融合的痕迹。jp14034570

4. 明清古建筑设计风格是什么样的

明时古建筑风格特点,中国古建筑经过唐宋时期的飞越发展,明开始进入了转型阶段,从提高质量,标准化,讲群龙无首的古建筑正式纳入到政府统治管理的范畴,整体而言,明建筑风格造型稳重大方,正脊平直,装饰漂亮轻巧,豪华而不繁缛,所以现在大部分建筑以明清样式为样式进行设计建造。

清代建筑风格特点,到了这个时期建筑风格开始实施标准化化建造和运作,并且有多种建筑书籍开始出版印刷普及,例如《营造法式》开始惠及众人,对于前期的明式建筑样式进行修正,多样式进行发展,这个时期的建筑风格最为霸气,漂亮,绚丽多彩,百姓非常喜欢!
明代(公元1368—1644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晚期。这一时期的建筑样式,大都继承于宋代而无显著变化,但建筑设计规划以规模宏大、气象雄伟为主要特点。

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和宫殿建筑均为后世所沿用:都城北京和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南京均得益于明代的规划和经营,清代帝王的宫殿也是在明宫殿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完善而来的。这一时期的都城北京是在原有基础上改建的,建后分为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部分。
明代继续大力修筑宏伟的防御建筑——长城,长城许多重要段落的墙体和城关堡寨都用砖砌,建筑水平达到最高。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甘肃嘉峪关,长达5660公里。山海关、嘉峪关等著名关城,是中国建筑艺术中独具风格的杰作;北京八达岭段长城、司马台段长城等还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这一时期,建筑方面进一步发展了木构架艺术、技术,官式建筑形象较为严谨稳重,其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装修陈设上也留下许多砖石、琉璃、硬木等不同材质的作品,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明代,中国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
南京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是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形成陵墓肃穆气氛的杰出实例。 此外,此时江南官僚地主的私家园林建设非常发达,明式家具也闻名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风水术在明代已达极盛时期,这一中国建筑史上特有的古代文化现象,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建筑虽然在单体建筑的技术和造型上日趋定型,但在建筑群体组合、空间氛围的创造上,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明清建筑的最大成就是在园林领域。明代的江南私家园林和清代的北方皇家园林都是最具艺术性的古代建筑群。中国历代都建有大量宫殿,但只有明清的宫殿——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得以保存至今,成为中华文化的无价之宝。现存的古城市和南北方民居也基本建于这一时期。明清北京城、明南京城是明清城市最杰出的代表。北京的四合院和江浙一带的民居则是中国民居最成功的典范。坛庙和帝王陵墓都是古代重要的建筑,目前北京依然较完整的保留有明清两代祭祀天地、社稷和帝王祖先的国家最高级别坛庙。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北京天坛,至今仍以其沟通天地的神妙艺术打动人心。明代帝陵在继承前代形制的基础上自成一格,清代基本上继承了明代制度。明十三陵是明清帝陵中艺术成就最为突出者。
以往的建筑历史研究者,常常因明清时期单体建筑艺术性的下降而贬低明清建筑。实际上,明清建筑不仅在创造群体空间的艺术性上取得了突出成就,而且在建筑技术上也取得了进步。明清建筑突出了梁、柱、檩的直接结合,减少了斗拱这个中间层次的作用。这不仅简化了结构,还节省了大量木材,从而达到了以更少的材料取得更大建筑空间的效果。明清建筑还大量使用砖石,促进了砖石结构的发展。其间,中国普遍出现的无梁殿就是这种进步的具体体现。
总之,明清时期的建筑艺术并非一味地走下坡路,它仿佛是即将消失在地平线上的夕阳,依然光华四射。

5. 古建筑设计特点及风格介绍

说到中国的古建筑,其建筑的形成以及发展都具备了十分悠久的历史,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幅员辽阔,因此各地的气候以及人文地理等等诸多因素都各具不同,因此即便是古建筑也拥有着各具特色的风格。无论是南方的干阑式建筑还是北方的窑洞建筑,亦或者是北京的四合院建筑等等,它们一起构成了整个东亚的古建筑体系。今天小编就来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以及风格。


中国古建筑设计要素有哪些

中国的四合院以及围墙等等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封闭”以及“一劳永逸”的消极倾向,而院落式的建筑则十分注重群体的组合,这也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强调“群体意识”那一个方面的侧面反应。所以古建筑中,最重要的是“静态”二字,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庭院式的建筑,我们也不难发现有水池、河渠等等设计,这些有利于塑造宽松舒朗气息的场景便是呈现静态的艺术之美的事物,也是中国古建筑中最。


中国古建筑的建筑特点有哪些

首先是采用木材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以木材为骨架的房屋不仅能达到实际功能要求,还能突出优美的建筑体型。其次,构架制的设计原则也让建筑物上承受的荷载减到了最轻。最后最明显的莫过于创造了斗拱结构形式,这种能够为立柱和横梁提供过渡的构件可以被称为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中最巧妙的一种形式。


中国古建筑的设计风格介绍

中国古建筑以梁柱木结构为主,墙面一般不起到承重的作用,所以很多时候都会采用格门或者是格扇来代替隔断,这种设计不仅通风,采光率也很高,而格扇中间的条环板则被叫做腰板,十分拟人化。其次,格心有着很多的花纹样式,例如三国故事以及山水、花卉以及动物等等,所有的景物形象生动,十分自然。

古建筑设计公司哪家好

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

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初创于1980年3月,是全国成立最早的、实力最雄厚的古建筑专业设计研究单位,具有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设计甲级资质和建筑设计乙级资质。

本所自成立以来已完成建筑设计项目600余项,其中境内代表作有:中共中央党校汇名园、中国紫檀博物馆、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养源斋、中央电视台无锡外景基地、北京万佛华侨陵园、山东龙口南山寺、天津大悲院、辽阳广佑寺建筑设计、武汉归元寺保护扩建规划及设计、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及扩建设计、北京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规划及设计;境外代表作品有:华盛顿中国城牌楼、莫斯科北京饭店室内装修、扎伊尔金沙萨恩塞莱总统庄园中国园林、英国曼彻斯特中国餐馆、瑞典北欧中国聚龙城方案设计等。文物古建筑保护项目代表作品有:北京历代帝王庙保护修缮设计、北京古观象台修缮、山海关六国饭店保护修缮等。

本所拥有国内一流的古建筑技术专家,他们在古建筑研究、设计、教学、办刊、编制规范、培养人才等方面成绩显著、硕果累累,他们的学术观点和主张在行业内有重要影响,是古建园林行业的学术带头人。

黄山大木古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黄山大木古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2月23日,注册资本120万元,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为黟县碧阳镇广安路,主要从事古建筑保护规划及维修设计方案设计,古建筑及园林景观、仿古装修设计。2014年1月安徽省文物局授予安徽省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乙级资质,证书编号:AH01SJ021,业务范围:古建筑维修保护、近现代文物建筑维修保护。2014年1月安徽省文物局授予安徽省文物保护工程监理乙级资质,证书编号:AH03JL008,业务范围:古遗址古墓葬保护、古建筑维修保护、近现代文物建筑维修保护。

我公司现有人员19人,一级注册建造师1名,二级注册建造师2名,二级注册建筑师1名,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1名,专业技术骨干人数16人。文物保护勘察设计项目主要有:黟县宏村承志堂保护维修设计方案(国保),黟县西递管委会(除金堂)保护维修设计方案(国保),黟县西递花厅(应天齐艺术馆)保护维修设计方案(国保),休宁县黄村进士第保护维修设计方案(国保),黟县宏村乐彼园二期改造维修设计(国保)等;文物保护工程监理项目主要有:黟县程氏明宅维修工程监理(省保)、休宁县汪晓娣等宅(孙起孟故居)保护维修工程监理(省保)、休宁县“中共皖浙赣省委旧址”修缮复员工程监理(省保)等。我公司总经理胡武晔设计或参与设计项目多次获得奖励。



在当今的钢筋混凝土的时代,现在我们已经很难在城市中见到传统经典的建筑艺术品,在这种宝贵的艺术即将濒临消失的时候,希望今天这篇文章能让你重新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美古朴的建筑艺术,更能在文字间领略到全国各地各不相同的风土人情!

6. 古代各大寺院建筑设计平面图

古代各大寺院建筑设计平面图【作者,老夏】。寺院建筑平面图,一般全国比较有版名的寺院,权都有其相应的平面图,但是其寺庙平面图或根据其年代不断的建设,平面图会不断的更新。作者老夏温馨提醒你各大寺院的平面图,建筑平面图,怎么获得,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进入各大寺院官方网站,从网站里面获取相关的寺院,规划平面图,
第二。各地宗教局或佛协相关的管理单位获取相关正式的寺院最新平面图。
第三,结合我们比较有名的建筑学者,建筑专家提供的一些实际参考书籍也可以获得相关的平面图,例如。例如我们比较有名的营造法式,建筑学史里面,就比较有详细的各大有名的建筑平面图,说明这里仅供参考。
【作者:老夏。国家注册建造师,古建筑设计师,园林规划师。】以上仅供参考!

7. 建筑设计知识:古建筑有哪些功能类型

①居住建筑。是人类最早创造的建筑,主要有穴居和干栏两种形式。距今7400~67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如甘肃秦安县大地湾中的建筑均为半地穴式,即从地面向下挖掘一定深度的竖穴,平面作圆形、椭圆形或方形,面积很小。距今4900~39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地面起建的房屋多起来,原始社会的穴居,正逐步朝着宫室式住宅形式演化。宫室式住宅的代表类型是合院。陕西岐山县凤雏村早周建筑遗址是所知最早的完整合院。在北京老城区中轴线东西两侧保留有大量平房,最典型的四合院多集中在这里。干栏式建筑的最早遗迹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距今约7000~5300年前。楼面离地约和人等高,其下圈养牲畜,楼面上周围有栏杆,围着平台和房屋。现存干栏建筑比古代大为减小,集中分布在云南、海南的少数民族地区。
②城市公共建筑。主要包括城墙、城楼与城门,还有钟楼和鼓楼。城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材料以夯土为主。三国至南北朝出现在夯土城外包砌砖壁的作法。明代,重要城池大多用砖石包砌。城门是重点防御部位。门道深一般在20米左右,最深达80米。唐代边城中出现瓮城,明代在瓮城上创建箭楼,北京内城正阳门城楼及箭楼、城东南角楼是明代优秀作品。钟、鼓楼是古代城市中专司报时的公共建筑。宋代有专建高楼安置钟、鼓的记载。明代在北京城中轴线北端建鼓楼和钟楼,其下部是砖砌的墩台,上为木构或砖石的层楼。
③宫殿建筑。宫殿专指帝王举行仪式、办理政务与居住之所。宫殿建筑集中当时国内的财力和物力,以最高的技术水平建造而成。已知最早的宫殿遗址,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它建于公元前1500年前的商代。明清北京故宫是中国宫殿建筑最后的、也是最成熟的典型。城平面为矩形,东西宽753米,南北深961米,墙开四门,建门楼,四隅建角楼。它将各种建筑艺术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调动一切建筑语言来表达主题思想,取得了难以超越的成就。
④礼制与祠祀建筑。人们举行祭祀、纪念活动的建筑,凡是由礼制要求产生、并被纳入官方祀典的,称为礼制建筑。凡是民间的、主要以人为祭祀对象的,称为祠祀建筑。礼制和祠祀建筑大略分为4类:祭祀天地社稷、日月星辰、名山大川的坛、庙。从君王到士庶崇奉祖先或宗教祖的庙、祠。举办行礼乐、宣教化的特殊政教文化仪式的明堂、辟雍。为统治阶级所推崇、为人民所纪念的名人专庙、专祠。北京天坛是古代坛庙建筑中最重要的遗存,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⑤陵墓建筑。是专供安葬并祭祀死者而使用的建筑。由地下和地上两大部分组成。地下部分用以安葬死者及其遗物、代用品、殉葬品。地上部分专供生人举行祭祀和安放死者神主之用。大致说,汉代以后,帝王墓葬称陵,臣庶称墓。陕西临潼县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座帝陵。明北京昌平十三陵是一个规划完整、气魄宏大的陵墓群。
⑥佛教建筑。是信徒供奉佛像、佛骨,进行佛事佛学活动并居住的处所,有寺院、塔和石窟三大类型。中国民间建佛寺,始自东汉末。最初的寺院是廊院式布局,其中心建塔,或建佛殿,或塔、殿并建。佛塔按结构材料可分为石塔、砖塔、木塔、铁塔、陶塔等,按结构造型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石窟是在河畔山崖上开凿的佛寺,渊源于印度,约在公元3世纪左右传布到中国,其形制大致有塔庙窟、佛殿窟、僧房窟和大像窟四大类。中国石窟的重要遗存,有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
⑦园林和园林建筑。中国传统园林是具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功能的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形体环境,其构成的主要元素有山、水、花木和建筑。它是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反映着传统哲学、美学、文学、绘画、建筑、园艺等多门类科学艺术和工程技术的成就。按隶属关系,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风景名胜四大类。其中现存最著代表性的园林有苏州网师园、拙政园、留园,扬州个园,无锡寄畅园,北京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8.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设计的特点

中国古代袭建筑设计在结构上的特点1:木架结构(有叠梁式和穿斗式)2 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衬托性建筑史中国古代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例如 华表 拍南方 照壁 铜狮等3 封建宗法礼制的设计 4 空间设计5 中轴线对称的布局

阅读全文

与古代建筑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司社保账户变更说明 浏览:719
威远县严陵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797
鄂州住房公积金帐号 浏览:250
江都区建设局与引江棚户区 浏览:717
扬州住房公积金比例 浏览:516
无业买社保还需要买公积金吗 浏览:403
退伍军人住房补贴新政策 浏览:385
工资5000深圳交社保后最后拿到多少 浏览:373
管城区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招聘 浏览:777
杭州滨江住房公积金 浏览:856
社保缴费基数有试用期工资吗 浏览:377
建筑工程城市规划专业 浏览:656
现代设计建筑设计 浏览:9
2014年天津社保缴纳基数是多少 浏览:758
社保交基数高 浏览: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还多少 浏览:732
北京社保卡办理点 浏览:827
黄陂前川卫生院生化分析仪中标公告 浏览:677
安徽和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浏览:455
社保卡上没有录入缴费信息吗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