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7注册建筑师考试大纲有变化吗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大纲:
一、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知识题)
1.1场地选择
能根据项目建议书,了解规划及市政部门的要求。收集和分析必须的设计基础资料,从技术、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对场地开发作出比较和评价。
1.2建筑策划
能根据项目建议书及设计基础资料,提出项目构成及总体构想,包括:项目构成、空间关系、使用方式、环境保护、结构选型、设备系统、建筑规模、经济分析、工程投资、建设周期等,为进一步发展设计提供依据。
1.3场地设计
理解场地的地形、地貌、气象、地质、交通情况、周围建筑及空间特征,解决好建筑物布置、道路交通、停车、广场、竖向设计、管线及绿化布置,并符合法规规范。
二、建筑设计(知识题)
2.1系统掌握建筑设计的各项基础理论、公共和居住建筑设计原理;掌握建筑类别等级的划分及各阶段的设计深度要求;掌握技术经济综合评价标准;理解建筑与室内外环境、建筑与技术、建筑与人的行为方式的关系。2.2了解中外建筑历史的发展规律与发展趋势;了解中外各个历史时期的古代建筑与园林的主要特征和技术成就;了解现代建筑的发展过程、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2.3了解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居住区规划、环境景观及可持续性发展建筑设计的基础理论和设计知识。
2.4掌握各类建筑设计的标准、规范和法规。
三、建筑结构
3.1对结构力学有基本了解,对常见荷载、常见建筑结构形式的受力特点有清晰概念,能定性识别杆系结构在不同荷载下的内力图、变形形式及简单计算。
3.2了解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结构的力学性能、使用范围、主要构造及结构概念设计。
3.3了解多层、高层及大跨度建筑结构选型的基本知识、结构概念设计;了解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各类结构形式在不同抗震烈度下的使用范围;了解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的类型及选择的基本原则;了解一般建筑物、构筑物的构件设计与计算。
四、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
4.1了解建筑热工的基本原理和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原则;掌握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防潮的设计,以及日照、遮阳、自然通风方面的设计。
4.2了解建筑采光和照明的基本原理,掌握采光设计标准与计算;了解室内外环境照明对光和色的控制;了解采光和照明节能的一般原则和措施。
4.3了解建筑声学的基本原理;了解城市环境噪声与建筑室内噪声允许标准;了解建筑隔声设计与吸声材料和构造的选用原则;了解建筑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的一般原则;了解室内音质评价的主要指标及音质设计的基本原则。
4.4了解冷水储存、加压及分配,热水加热方式及供应系统;了解建筑给排水系统水污染的防治及抗震措施;了解消防给水与自动灭火系统、污水系统及透气系统、雨水系统和建筑节水的基本知识以及设计的主要规定和要求。
4.5了解采暖的热源、热媒及系统,空调冷热源及水系统;了解机房(锅炉房、制冷机房、空调机房)及主要设备的空间要求;了解通风系统、空调系统及其控制;了解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系统运行节能的关系及高层建筑防火排烟;了解燃气种类及安全措施。
4.6了解电力供配电方式,室内外电气配线,电气系统的安全防护,供配电设备,电气照明设计及节能,以及建筑防雷的基本知识;了解通信、广播、扩声、呼叫、有线电视、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及建筑设备自控、计算机网络与综合布线方面的基本知识。
五、建筑材料与构造
5.1了解建筑材料的基本分类;了解常用材料(含新型建材)的物理化学性能、材料规格、使用范围及其检验、检测方法;了解绿色建材的性能及评价标准。
5.2掌握一般建筑构造的原理与方法,能正确选用材料,合理解决其构造与连接;了解建筑新技术、新材料的构造节点及其对工艺技术精度的要求。
六、建筑经济、施工与设计业务管理
6.1了解基本建设费用的组成;了解工程项目概、预算内容及编制方法;了解一般建筑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土建工程分部分项单价;了解建筑材料的价格信息,能估算一般建筑工程的单方造价;了解一般建设项目的主要经济指标及经济评价方法;熟悉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
6.2了解砌体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防水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建筑地面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基本知识。
6.3了解与工程勘察设计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基本精神;熟悉注册建筑师考试、注册、执业、继续教育及注册建筑师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规定;了解设计业务招标投标、承包发包及签订设计合同等市场行为方面的规定;熟悉设计文件编制的原则、依据、程序、质量和深度要求;熟悉修改设计文件等方面的规定;熟悉执行工程建设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管理方面的规定;了解城市规划管理、房地产开发程序和建设工程监理的有关规定;了解对工程建设中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规定。
七、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
检验应试者的建筑方案设计构思能力和实践能力,对试题能作出符合要求的答案,包括:总平面布置、平面功能组合、合理的空间构成等,并符合法规规范。
八、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
检验应试者在建筑技术方面的实践能力,对试题能作出符合要求的答案,包括:建筑剖面、结构选型与布置、机电设备及管道系统、建筑配件与构造等,并符合法规规范。
九、场地设计(作图题)
检验应试者场地设计的综合设计与实践能力,包括:场地分析、竖向设计、管道综合、停车场、道路、广场、绿化布置等,并符合法规规范。
㈡ 园林设计考研大纲
《风景园林基础》考研大纲
第一部分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理论
一、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三个主要类型,及其归属。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五个发展时期及其特点。
四、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起源。
五、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演进的主要推动力量。
六、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中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在造园风格上的主要区别,及其主要代表性园林。
七、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的含义。
八、古代著名的造园家、造园理论著作。
九、园林规划、园林布局、园林设计、园林艺术、园林意境的含义;规划与设计的关系。
十、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含义、任务。
十一、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
十二、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
十三、城市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的特征及用地选择。
十四、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含义、作用及影响因素。
十五、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地率的含义及其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十六、城市园林绿地布局的目的、原则、目标、基本要求。
十七、城市绿地规划文件的组成、规划成果的评审原则与审批程序。
十八、综合性公园的选址要求、活动内容与设施、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功能分区的划分。
十九、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景观、景区、环境容量的含义。
第二部分 园林工程与建筑
一、竖向设计的含义、内容和方法;竖向设计与土方工程量的关系。
二、园林给水的特点;园林排水的特点与方式;防止地表径流冲刷地面的措施。
三、园路的作用;园路平面线形设计与纵断面设计的原则要求;园路结构及园路常见“病害”;园路施工的程序。
四、假山的功能作用;假山材料的主要类别。
五、园林种植工程的特点及施工程序。
六、园林建筑的功能、特点与分类。
七、园林建筑装饰小品的主要类别及设计要点;
八、园林亭的特点及位置选择。
九、廊的功能;廊、花架的设计要点。
十、园林桥的类别及设计要点。
十一、公园大门的组成及平面布置;园林小广场、园路与园椅的平面设置。
第三部分 园林植物与应用
一、园林植物、园林树木、古树名木、行道树、种植设计、基础种植、人工植物群落、适地适树、树种规划等的含义。
二、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
三、中国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
四、园林树木依照观赏特性、园林用途、生长类型的分类。
五、生境、生态因子、生存条件、生态幅的含义。
六、园林树木对环境的改善和防护功能。
七、春色叶树种、秋色叶树种、常色叶树种、花相的含义。
八、园林树木配置的原则、方式;孤植、对植、丛植、列植、群植、林植的含义。
九、花境的含义及特点;花境设计的要点。
十、花丛、花坛的含义及特点;花丛与各类花坛对植物材料的选择要求。
十一、独赏树(孤植树)、庭荫树、行道树的选择要点。
十二、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的意义、原则与方法。
十三、华北地区常见园林树种(最低限150种)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园林用途。
出题题型: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
主要参考书:
1.《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周维权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二版,杨赉丽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3.《园林树木学》,陈有民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4.《园林花卉应用设计》,董丽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5.《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园林工程》,孟兆祯、梁伊任等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
7.《园林建筑设计》,卢仁、金承藻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㈢ 某教学楼建筑节能设计的提纲怎么写
摘 要
一、绪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正文
(一)、优化教学楼建筑整体设计
(二)、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三)、建筑设备节能设计要点
四、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㈣ 装配式工程师培训大纲
第一章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背景
第二章 装配式建筑管理模式 版
第三章权 装配式建筑计划管理
第四章 装配式建筑采购管理
第五章 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
第六章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
第七章 装配式建筑安全管理
第八章 预制构件生产与运输
第九章 装配式建筑BIM应用与智慧建造
第十章 装配式建筑竣工与交付
㈤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大纲
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大纲
一、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知识题)
1.1 场地选择
能根据项目建议书,了解规划及市政部门的要求。收集和分析必须的设计基础资料,从技术、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对场地开发作出比较和评价。
1.2建筑策划
能根据项目建议书及设计基础资料,提出项目构成及总体构想,包括:项目构成、空间关系、使用方式、环境保护、结构选型、设备系统、建筑规模、经济分析、工程投资、建设周期等,为进一步发展设计提供依据。
1.3 场地设计
理解场地的地形、地貌、气象、地质、交通情况、周围建筑及空间特征,解决好建筑物布置、道路交通、停车、广场、竖向设计、管线及绿化布置,并符合法规规范。
二、建筑设计(知识题)
2.1 系统掌握建筑设计的各项基础理论、公共和居住建筑设计原理;掌握建筑类别等级的划分及各阶段的设计深度要求;掌握技术经济综合评价标准;理解建筑与室内外环境、建筑与技术、建筑与人的行为方式的关系。
2.2 了解中外建筑历史的发展规律与发展趋势;了解中外各个历史时期的古代建筑与园林的主要特征和技术成就;了解现代建筑的发展过程、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2.3 了解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居住区规划、环境景观及可持续性发展建筑设计的基础理论和设计知识。
2.4 掌握各类建筑设计的标准、规范和法规。
三、建筑结构
3.1 对结构力学有基本了解,对常见荷载、常见建筑结构形式的受力特点有清晰概念,能定性识别杆系结构在不同荷载下的内力图、变形形式及简单计算。
3.2 了解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结构的力学性能、使用范围、主要构造及结构概念设计。
3.3 了解多层、高层及大跨度建筑结构选型的基本知识、结构概念设计;了解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各类结构形式在不同抗震烈度下的使用范围;了解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的类型及选择的基本原则;了解一般建筑物、构筑物的构件设计与计算。
四、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
4.1 了解建筑热工的基本原理和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原则;掌握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防潮的设计,以及日照、遮阳、自然通风方面的设计。
4.2 了解建筑采光和照明的基本原理,掌握采光设计标准与计算;了解室内外环境照明对光和色的控制;了解采光和照明节能的一般原则和措施。
4.3 了解建筑声学的基本原理;了解城市环境噪声与建筑室内噪声允许标准;了解建筑隔声设计与吸声材料和构造的选用原则;了解建筑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的一般原则;了解室内音质评价的主要指标及音质设计的基本原则。
4.4 了解冷水储存、加压及分配,热水加热方式及供应系统;了解建筑给排水系统水污染的防治及抗震措施;了解消防给水与自动灭火系统、污水系统及透气系统、雨水系统和建筑节水的基本知识以及设计的主要规定和要求。
4.5 了解采暖的热源、热媒及系统,空调冷热源及水系统;了解机房(锅炉房、制冷机房、空调机房)及主要设备的空间要求;了解通风系统、空调系统及其控制;了解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系统运行节能的关系及高层建筑防火排烟;了解燃气种类及安全措施。
4.6 了解电力供配电方式,室内外电气配线,电气系统的安全防护,供配电设备,电气照明设计及节能,以及建筑防雷的基本知识;了解通信、广播、扩声、呼叫、有线电视、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及建筑设备自控、计算机网络与综合布线方面的基本知识。
五、建筑材料与构造
5.1 了解建筑材料的基本分类;了解常用材料(含新型建材)的物理化学性能、材料规格、使用范围及其检验、检测方法;了解绿色建材的性能及评价标准。
5.2 掌握一般建筑构造的原理与方法,能正确选用材料,合理解决其构造与连接;了解建筑新技术、新材料的构造节点及其对工艺技术精度的要求。
六、建筑经济、施工与设计业务管理
6.1 了解基本建设费用的组成;了解工程项目概、预算内容及编制方法;了解一般建筑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土建工程分部分项单价;了解建筑材料的价格信息,能估算一般建筑工程的单方造价;了解一般建设项目的主要经济指标及经济评价方法;熟悉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
6.2 了解砌体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防水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建筑地面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基本知识。
6.3 了解与工程勘察设计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基本精神;熟悉注册建筑师考试、注册、执业、继续教育及注册建筑师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规定;了解设计业务招标投标、承包发包及签订设计合同等市场行为方面的规定;熟悉设计文件编制的原则、依据、程序、质量和深度要求;熟悉修改设计文件等方面的规定;熟悉执行工程建设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管理方面的规定;了解城市规划管理、房地产开发程序和建设工程监理的有关规定;了解对工程建设中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规定。
七、建筑方案设计(作图题)
检验应试者的建筑方案设计构思能力和实践能力,对试题能作出符合要求的答案,包括:总平面布置、平面功能组合、合理的空间构成等,并符合法规规范。
八、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
检验应试者在建筑技术方面的实践能力,对试题能作出符合要求的答案,包括:建筑剖面、结构选型与布置、机电设备及管道系统、建筑配件与构造等,并符合法规规范。
九、场地设计(作图题)
检验应试者场地设计的综合设计与实践能力,包括:场地分析、竖向设计、管道综合、停车场、道路、广场、绿化布置等,并符合法规规范。
希望能帮到你!!
㈥ 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的考试大纲
城乡规划是一项重要政府职能,经批准的城乡规划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依法行政。遵循依法行政原则,《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科目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城乡规划法规,含城乡规划行政法学基础、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法配套法规、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二是城乡规划管理,含城乡规划管理基础知识、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管理、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城乡规划监督检查和城乡规划行业职业道德。本科目考试目的是:考核应试人员对行政法学和公共行政管理基本知识,城乡规划法规、技术标准与规范以及城乡规划方针政策,城乡规划管理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以及城乡规划行业职业道德等有关知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一)城乡规划法规
1.城乡规划法学基础
1.1行政法学知识
1.1.1了解法律的本质、作用与法律渊源
1.1.2熟悉行政法学的概念与原则
1.1.3熟悉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和行政行为的内涵
1.1.4了解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
1.1.5熟悉行政法制监督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1.2行政立法知识
1.2.1了解行政立法概念和我国的法律体系
1.2.2熟悉行政立法权限与程序
1.2.3熟悉行政立法的内涵和立法要求
1.3行政许可知识
1.3.1了解行政许可的内涵和行政许可的设定
1.3.2熟悉行政许可的基本内容与实施程序
2.城乡规划法制建设概况
2.1了解我国城乡规划法制建设的历史演进
2.2熟悉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系
2.3熟悉我国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体系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立法背景
3.2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3.3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内容与说明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配套法规
4.1熟悉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现行法规的适用条件
4.2掌握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现行法规的主要内容
4.3熟悉城乡规划实施与监督检查现行法规的适用条件
4.4掌握城乡规划实施与监督检查现行法规的主要内容
5.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
5.1了解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的知识
5.2熟悉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的主要内容
5.3掌握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
6.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
6.1熟悉主要相关法律的内容
6.2了解其他相关法律的内容
6.3熟悉主要相关行政法规的内容
6.4了解其他相关行政法规的内容
7.城乡规划方针政策
7.1熟悉国家有关城乡规划的方针政策
7.2了解部门有关城乡规划的政策
(二)城乡规划管理
8.城乡规划管理知识
8.1公共行政管理知识
8.1.1了解公共行政的概念
8.1.2熟悉公共行政的主体与对象
8.1.3掌握政府的主要职能
8.1.4熟悉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
8.1.5掌握公共政策与公共问题
8.2城乡规划管理基本内容
8.2.1熟悉城乡规划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8.2.2掌握城乡规划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8.2.3掌握城乡规划管理的原则、依据与方法
8.2.4熟悉城乡规划管理的工作内容
9.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管理
9.1城乡规划编制管理
9.1.1掌握城乡规划体系与城乡规划的内容和要求
9.1.2掌握城乡规划组织编制的主体
9.1.3掌握城乡规划的编制与报批程序
9.2城乡规划审批管理
9.2.1熟悉城乡规划的审查规则
9.2.2掌握城乡规划审批主体
9.2.3掌握城乡规划的审批程序与方法
9.3城乡规划修改的管理
9.3.1掌握城乡规划修改的原则与条件
9.3.2掌握城乡规划修改的主体
9.3.3掌握城乡规划修改报批程序与方法
9.4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
9.4.1了解各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等级及其条件
9.4.2了解各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审批程序
9.4.3熟悉各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承担项目的内容
10.城乡规划实施管理
10.1城乡规划的实施
10.1.1熟悉城乡规划实施主体
10.1.2掌握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原则与要求
10.1.3掌握近期建设规划实施管理依据、内容与方法
10.2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
10.2.1熟悉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对象
10.2.2熟悉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目的与任务
10.2.3掌握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核发程序
10.3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10.3.1熟悉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概念
10.3.2熟悉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10.3.3了解国有土地划拨与出让的规划管理程序
10.3.4掌握建设用地规划行政许可程序
10.4建设工程规划管理
10.4.1熟悉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概念
10.4.2掌握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10.4.3掌握建设工程规划管理行政许可程序
10.5乡、村庄规划管理10.5.1熟悉乡、村庄规划管理的概念
10.5.2了解乡、村庄规划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10.5.3了解乡、村庄规划行政许可的程序
10.6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
10.6.1熟悉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的概念
10.6.2掌握临时建设的规划管理程序与要求
10.6.3熟悉临时用地规划管理的程序与方法
10.7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
10.7.1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的意义
10.7.2熟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的原则、内容与方法
10.7.3掌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实施管理要求
10.8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
10.8.1了解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概念
10.8.2熟悉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目的与任务
10.8.3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原则、方法与程序
11.城乡规划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11.1城乡规划监督检查
11.1.1熟悉城乡规划监督检查的原则与要求
11.1.2掌握城乡规划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11.2城乡规划法律责任
11.2.1了解城乡规划法律责任内容
11.2.2熟悉城乡规划行政处罚种类
11.2.3掌握城乡规划行政处罚的原则及程序
12.城乡规划行业职业道德
12.1熟悉城乡规划行业准则
12.2掌握城乡规划行业职业道德标准
附:
现行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与规范一览表(2008年)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配套的行政法规与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2、《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4、《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6、《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
7、《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
8、《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9、《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资格管理办法》
10、《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11、《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
12、《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
13、《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14、《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15、《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16、《城市蓝线管理办法》
17、《城市黄线管理办法》
18、《开发区规划管理办法》
19、《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
20、《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21、《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
22、《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
23、《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
24、《城建监察规定》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
25、《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26、《城市规划制图标准》
27、《镇规划标准》
28、《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29、《防洪标准》
3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3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3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3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
34、《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规范》
3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36、《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37、《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38、《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39、《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40、《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4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42、《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43、《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4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45、《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
相关法律与行政法规
4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4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4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4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5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5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5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5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56、《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5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58、《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5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60、《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6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62、《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
6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6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6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66、《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67、《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68、《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6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70、《风景名胜区条例》
71、《城市道路管理条例》
72、《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73、《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74、《城市绿化条例》
75、《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76、《信访条例》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
城乡规划工作涉及相关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综合性很强。《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科目涵盖了与城乡规划工作关系最为密切的八个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即:建筑学、城市交通、城市市政公用设施、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与环境。本科目考试目的是考核应试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状况,即对各相关学科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熟悉与了解的程度,以及在城乡规划实践中运用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
1.建筑学
1.1中外建筑史的基本知识
1.1.1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的主要分类与特征
1.1.2了解外国不同历史时期建筑设计的主要特点
1.2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
1.2.1熟悉公共建筑的空间组织与场地要求
1.2.2熟悉住宅建筑的类型及套型空间设计要点
1.2.3熟悉工业建筑的功能空间组织与场地要求
1.3建筑场地条件的分析及设计要求
1.3.1掌握场地选择的基本原则与规划控制要点
1.3.2掌握场地空间布局与竖向设计要点
1.4建筑技术的基本知识
1.4.1了解建筑结构的选型
1.4.2了解建筑材料的分类与建筑物的组成构件
1.4.3了解建筑节能的相关政策要点
1.5建筑美学的基本知识
1.5.1了解建筑美学的基本要素
1.5.2掌握建筑环境的设计方法
1.6建筑项目策划与设计
1.6.1了解建筑项目策划的程序与内容
1.6.2熟悉我国建筑设计阶段
2.城市交通
2.1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2.1.1熟悉道路横断面设计方法
2.1.2熟悉道路平面及交叉口设计要求
2.1.3了解道路纵断面设计要求
2.1.4了解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规划设计要求
2.2城市停车设施规划设计
2.2.1了解停车场的分类及停车特点
2.2.2熟悉路边停车带的规划设计要求
2.2.3掌握停车场库的规划设计方法
2.3城市交通枢纽规划设计
2.3.1了解城市交通枢纽设施的分类与特点
2.3.2熟悉城市交通广场规划设计要求与方法
2.4城市轨道交通
2.4.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和技术特征
2.4.2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要求和基本方法
2.4.3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
3.城市市政公用设施
3.1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设计
3.1.1了解城市各项市政公用设施的系统构成
3.1.2熟悉城市各项市政公用设施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3.1.3了解城市各项市政公用设施容量预测的内容与方法
3.1.4熟悉城市各项市政公用设施规划设计的技术要求
3.2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
3.2.1熟悉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的原则与内容
3.2.2了解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的方法
3.2.3了解城市竖向工程规划的技术要求
3.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3.3.1熟悉城市工程管线的分类与特征
3.3.2熟悉城市工程管线综合的技术要求
3.4城市防灾规划
3.4.1熟悉城市灾害的种类与防灾减灾系统的构成
3.4.2掌握城市防洪、抗震、消防、人防设施的设置要求
4.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4.1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4.1.1了解信息技术的主要构成
4.1.2了解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4.2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
4.2.1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
4.2.2熟悉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4.3地理信息系统(GIS)
4.3.1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构成
4.3.2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4.4遥感技术(RS)
4.4.1了解遥感技术(RS)的要点
4.4.2了解遥感技术(RS)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4.5城乡规划管理信息化
4.5.1了解城乡规划信息化管理的现状与发展
4.5.2了解城乡规划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5.城市经济学
5.1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5.1.1了解城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特征
5.1.2熟悉城市经济学与城乡规划的关系
5.2城市规模与城市经济增长
5.2.1熟悉城市规模的基本概念
5.2.2了解城市规模的形成机制
5.2.3熟悉城市经济增长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
5.2.4熟悉城市产业结构对城市职能和空间布局的影响
5.3城市土地市场与城市空间结构
5.3.1掌握城市土地市场中的资源配置原理
5.3.2熟悉我国的土地制度、房地产市场与住房供给体系
5.3.3熟悉运用经济杠杆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引导与调控手段
5.4城市交通经济与政策分析
5.4.1熟悉城市交通的供求特征
5.4.2熟悉城市交通的政策调控
5.5城市公共财政与城市规划的公共品配置
5.5.1了解城市公共财政的性质与功能
5.5.2了解城市公共品的概念与城市规划的公共品配置
5.5.3熟悉公共财政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控作用
6.城市地理学
6.1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知识
6.1.1了解城市地理学与城乡规划的关系
6.1.2了解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6.2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地理条件
6.2.1了解地理条件与城市分布的关系
6.2.2熟悉影响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地理条件
6.2.3熟悉城市发展条件的地理学评价方法
6.3城镇化的基本原理
6.3.1熟悉城镇化的基本理论
6.3.2了解世界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6.3.3了解中国城镇化的特征与城镇化战略
6.3.4了解城镇化水平的预测方法
6.4城镇地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
6.4.1熟悉城镇地域的主要类型
6.4.2了解城镇地域的城乡空间关系及演化规律
6.4.3了解我国城市密集区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6.5区域城镇体系的特征和规律
6.5.1熟悉城镇体系的基本概念
6.5.2熟悉城镇体系的分工与协作关系
6.5.3熟悉城镇体系空间联系的基本理论
6.5.4熟悉城镇体系的城市规模分布规律
6.6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6.6.1了解城市地理学的调查与分析方法
6.6.2熟悉城市地理学分析方法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7.城市社会学
7.1城市社会学的基本知识
7.1.1熟悉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理论
7.1.2了解城市社会学与城乡规划的关系
7.1.3掌握城乡规划的社会价值取向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7.2城市社会学的调查与研究方法
7.2.1熟悉城市社会调查与数据处理的方法
7.2.2掌握城市社会学调查方法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7.3城市社会阶层与社会空间结构
7.3.1熟悉城市社会阶层特征及其空间分异
7.3.2掌握人口结构与问题
7.3.3熟悉当前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的特征和存在问题
7.4城市社区
7.4.1掌握社区和邻里的基本构成要素
7.4.2熟悉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社区自治的内容
7.4.3了解中国城市社区发展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7.5城乡规划的公众参与
7.5.1掌握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要点
7.5.2熟悉西方国家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实践
7.5.3了解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原则、内容与形式
8.城市生态与环境
8.1生态学及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知识
8.1.1了解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8.1.2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8.1.3熟悉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与基本功能
8.2城乡环境问题
8.2.1熟悉环境问题的类型与影响城乡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8.2.2了解城乡主要环境问题形成原因与解决途径
8.3区域生态适宜性评价
8.3.1了解区域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8.3.2了解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基本知识与构建目标
8.4建设项目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8.4.1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与内容
8.4.2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与基本方法
8.4.3了解城市承载力的要素与评价方法
8.4.4熟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8.5城乡生态规划与建设
8.5.1了解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应用领域
8.5.2熟悉生态恢复的概念与主要方法
8.5.3了解城市与区域生态规划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城市规划实务是指注册城市规划师所从事的实际业务工作,包括规划制定、实施管理、监督检查三大方面。《城市规划实务》科目考试的目的是:考核应试人员综合运用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的能力,理解、把握技术标准规范和国家政策的能力,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综合分析与协调的能力。
1.城乡规划的制定与修改
1.1城乡规划的组织
1.1.1熟悉城乡规划编制的组织要求
1.1.2熟悉城乡规划编制内容和原则要求
1.2城乡规划方案的评析
1.2.1掌握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镇发展布局方案的评析
1.2.2掌握城市、镇总体规划方案的评析
1.2.3掌握乡、村庄规划方案的评析
1.2.4掌握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评析
1.2.5掌握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的评析
1.2.6掌握建设项目用地规划选址方案的评析
1.2.7掌握建设项目总平面图的评析
1.2.8掌握城市、镇近期建设规划方案的评析
1.2.9熟悉道路交通等专项规划方案的评析
1.2.10熟悉其他类型规划方案的评析
1.3城乡规划的审批
1.3.1掌握城乡规划审批的程序要求
1.4城乡规划的修改
1.4.1熟悉城乡规划修改的条件和程序
2.城乡规划的实施管理
2.1规划条件的拟定
2.1.1掌握建设项目规划条件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2规划行政许可证件的核发
2.2.1掌握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核发程序和要求
2.2.2掌握城市(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程序和要求
2.2.3掌握城市(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程序和要求
2.2.4熟悉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核发程序和要求
2.3规划行政许可的变更和延续
2.3.1掌握规划条件变更的程序和要求
2.3.2掌握建设项目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变更的程序和要求
2.3.3熟悉规划行政许可延续的程序和要求
2.4掌握规划条件核实
3.城乡规划的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3.1监督检查
3.1.1掌握城乡规划的监督检查的相关工作内容
3.2违法用地和建设的查处
3.2.1掌握违法用地的界定及查处程序
3.2.2掌握违法建设的界定及查处程序
3.3法律责任
3.3.1掌握城乡规划法律责任的相关内容 《城市规划原理》作为一门理论性考试科目,内容是关于城市与城市发展的知识,城乡规划学科知识,城乡规划体系知识,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形成的知识,城乡规划编制的知识,城乡规划实施的知识。本科目考试的目的是:考核应试人员所具备的城乡规划理论知识的状况,包括对城市发展及城市规划学科的基础理论,对城乡规划制定、编制、实施等有关的专业理论的了解、熟悉、掌握程度。
1.城市与城市发展
1.1城市与乡村
1.1.1掌握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特征
1.1.2熟悉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特点
1.2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1.2.1了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
1.2.2熟悉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差异
1.2.3熟悉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1.3城镇化及其发展
1.3.1熟悉城镇化的含义
1.3.2熟悉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1.3.3熟悉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及当前状况
1.4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及资源环境的关系
1.4.1熟悉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4.2熟悉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4.3熟悉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4.4熟悉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2.城市规划的发展及主要理论与实践
2.1国外城市与城市规划理论
2.1.1了解欧洲古代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
2.1.2了解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2.1.3熟悉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
2.1.4熟悉现代城市规划主要理论发展
2.2中国城市与城市规划的发展
2.2.1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
2.2.2了解中国近代城市发展背景与主要规划实践
2.2.3熟悉我国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和发展历程
2.3当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探索和实践
2.3.1了解当代城市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趋势
2.3.2熟悉当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或理念
2.3.3熟悉当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实践
3.城乡规划体系
3.1城乡规划的内涵
3.1.1掌握城乡规划的概念
3.1.2熟悉现代城乡规划的基本特点与构成
3.1.3熟悉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3.1.4熟悉规划师的角色与地位
3.2我国城乡规划体系
3.2.1熟悉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的构成
3.2.2熟悉我国城乡规划行政体系的构成
3.2.3熟悉我国城乡规划工作体系的构成
3.3城乡规划的制定
3.3.1掌握制定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
3.3.2熟悉制定城乡规划的基本程序
3.3.3掌握城乡规划编制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3.3.4熟悉城乡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
4.城镇体系规划
4.1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和任务
4.1.1掌握各层次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
4.1.2掌握各层次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任务
4.2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
4.2.1熟悉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4.2.2了解各层次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5.城市总体规划
5.1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和任务
5.1.1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
5.1.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
5.2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程序和方法
5.2.1熟悉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工作程序
5.2.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工作方法
5.3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研究
5.3.1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现状调查的内容
5.3.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评价内容与方法
5.3.3熟悉城市发展条件综合评价内容与方法
5.3.4熟悉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性质的内涵
5.3.5熟悉城市规模预测方法
5.3.6了解城市总体规划的其他专题研究
5.4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5.4.1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5.4.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要求
5.5城镇发展布局规划
5.5.1熟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5.5.2掌握划定规划区的目的及其划定原则
5.5.3掌握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的类型
5.5.4掌握城市空间布局选择的基本方法
5.6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5.6.1掌握城市建设用地分类的标准
5.6.2掌握各项城市建设用地间的相互关系及布局要求
5.6.3掌握城市建设用地变化及分布的特征
5.6.4掌握城市用地布局与交通系统的关系
5.7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5.7.1熟悉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
5.7.2了解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的要求和方法
5.7.3掌握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道路网络规划的要求和基本方法
5.7.4熟悉城市交通设施规划的要求和基本方法
5.7.5了解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的要求和基本方法
5.8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5.8.1熟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5.8.2掌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内容和成果要求
5.8.3掌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内容和成果要求
5.9其他主要专项规划
5.9.1熟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5.9.2熟悉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的主要内容
5.9.3熟悉城市防灾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5.9.4熟悉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5.9.5熟悉城市竖向规划的主要内容
5.9.6了解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
5.10城市总体规划成果
5.10.1掌握城市总体规划成果的文本要求
5.10.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成果的图纸要求
5.10.3掌握城市总体规划成果的附件要求
5.10.4掌握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
6.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6.1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作用与任务
6.1.1掌握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作用
6.1.2掌握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任务
6.2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
6.2.1掌握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内容
6.2.2掌握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成果要求
7.城市详细规划
7.1控制性详细规划
7.1.1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7.1.2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7.1.3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
7.1.4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
7.2修建性详细规划
7.2.1熟悉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7.2.2熟悉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内容
7.2.3熟悉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
7.2.4熟悉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
8.镇、乡和村庄规划
8.1镇、乡和村庄规划的工作范畴及任务
8.1.1熟悉镇、乡和村庄规划的工作范畴
8.1.2熟悉镇、乡和村庄规划的任务
8.2镇规划的编制
8.2.1熟悉镇规划的内容
8.2.2熟悉镇规划编制的方法
8.2.3熟悉镇规划的成果要求
8.3乡和村庄规划的编制
8.3.1熟悉乡和村庄规划的内容
8.3.2熟悉乡和村庄规划编制的方法
8.3.3熟悉乡和村庄规划的成果要求
8.4名镇和名村保护规划
8.4.1熟悉名镇和名村保护规划的内容
8.4.2熟悉名镇和名村保护规划的成果要求
9.其他主要规划类型
9.1居住区规划
9.1.1掌握居住区规划的目的与作用
9.1.2掌握居住区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9.2风景名胜区规划
9.2.1了解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任务
9.2.2了解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基本内容
9.3城市设计
9.3.1熟悉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9.3.2熟悉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0.城乡规划实施
10.1城乡规划实施的主要影响因素
10.1.1掌握影响城乡规划实施的基本因素
10.1.2熟悉公共性设施建设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
10.1.3熟悉商业性开发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
㈦ 建筑设计师今年的报考指南,考试大纲,以及考试报名哪里有求指点啊
注册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今年到现在(2015.05)尚没有安排考试。如果想了解建筑师考试,可以参考往年的报考资料,建议多多浏览建筑论坛(诸如ABBS等)。
㈧ 我想知道注册二级建筑师的考试大纲哪儿有
全国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大纲
本大纲供全国二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的命题及备考用,其基本原则为:
(一)全国二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的应知应会范围和难度标准,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有关条文规定为准。制定考试大纲的目标是为巩固现行注册建筑师管理体制和保证我国二级注册建筑师的总体素质。
(二)全国二级注册建筑师的“职业定性”,按《条例》规定:“注册建筑师是依法取得注册建筑师资格证书,并从事房屋建筑设计及相关业务的人员”,大纲应明确按照“房屋建筑设计专业”定性职业分工。
(三)全国二级注册建筑师的“执业范围”已在《条例》中划定为:⑴建筑设计;⑵建筑设计技术咨询;⑶建筑物调查与鉴定;⑷对本人主持的设计项目进行施工指导和监督;⑸建设部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它业务。考题范围据此确定。
(四)《条例》规定注册建筑师执行业务,应当加入建筑设计单位。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建筑设计资质分级标准》中将二级注册建筑师的“执业定位”相应划定为“丙级设计单位的专职技术骨干”,并且明确其具体“执业范围”是“承担三级民用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因此全国二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的“命题范围和难度标准”均严格遵照部颁的《建筑设计等级分类表》。
(五)《条例》规定有五种学历或技术水平和相应建筑设计业务实践经历的人员可以申请参加二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对以上学历的人员均要求应具有房屋建筑学领域有关学科理论概念和基本知识,并已经具有一般城市中小型公共建筑和住宅宿舍工程设计的实践能力、能胜任丙级设计单位专职技术骨干、可以承担三级民用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的考试合格者准予注册。
全国二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各科目考试题型及时间表
序号
科 目
考试题型
考试时间(小时)
一
场地与建筑设计
作图
6.0
二
建筑构造与详图
作图
3.5
三
建筑结构与设备
单选
3.5
四
法律、法规、经济与施工
单选
3.0
合计
16.0
第一考试科目《场地与建筑设计》(作图题)
总体要求:应试者应具有建筑学领域有关学科理论概念和基本知识,以及相关专业理论的基本概念与技术知识,具有中小型建筑工程设计的实践能力。
1.1场地设计:
1.1.1理解建筑基地的地理、环境及规划条件。
掌握建筑场地的功能布局、环境空间、交通组织、竖向设计、绿化布置,以及有关指标、法规、规范等要求。具有对场地总体建筑环境的基本的规划设计与实践能力。能对试题作出符合要求及有关法规、规范规定的解答。
1.2建筑设计:
1.2.1熟悉建筑设计的基础理论,掌握低、多层住宅、宿舍及一般中小型公共建筑的环境关系、功能分区、流线组织、空间组合、内外交通、朝向、采光、日照、通风、热工、防火、节能、抗震、结构选型及其他设计要点,以及建筑指标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并具有设计构思和实践能力。能对试题作出符合要求及有关法规、规范规定的解答。
第二考试科目《建筑构造与详图》(作图题)
总体要求:应试者应正确理解低、多层住宅、宿舍及一般中小型公共建筑的建筑技术,常用节点构造及其涉及的相关专业理论与技术知识,建筑安全防护设施等。并具有绘图表达能力。
2.1建筑构造:
2.1.1熟悉低、多层住宅、宿舍及一般中小型公共建筑的房屋构造。掌握建筑重点部位的节点内容、构造措施及用料做法;掌握常用建筑构配件详图构造;了解与相关专业的配合条件,并能正确绘图表达。
2.2综合作图:
2.2.1熟悉低、多层住宅、宿舍及一般中小型公共建筑中有关结构、设备、电气等专业的系统与设施的基本知识,掌握其与建筑布局的综合关系并能正确绘图表达。
2.3安全设施:
2.3.1掌握建筑法规中一般建筑的安全防护规定及其针对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的特殊防护要求。掌握一般建筑防火构造措施。并能正确绘图表达。
第三考试科目《建筑结构与设备》
3.1建筑结构:
3.1.1对建筑力学的概念有基本了解,对荷载的取值及计算,结构的模型及受力特点有清晰的概念。对一般杆系结构在不同的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及变形有一个基本概念。
3.1.2对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性能,使用范围及主要构造能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及分析,对钢结构及木结构的基本概念有一般了解。
3.1.3了解多层建筑砖混结构,底框及底部两层框架及中小跨度单层厂房建筑结构选型基本知识,了解建筑抗震基本知识及各类建筑的抗震构造,各类结构在不同烈度下的使用范围,了解地质条件的基本概念,各类天然地基及人工地基的类型及选择原则。
3.2建筑设备
3.2.1了解在中小型建筑中给水储存,加压及分配;热水及饮水供应;消防给水与自动灭火系统;排水系统、通气管及小型污水处理等。
3.2.2了解中小型建筑中采暖各种方式和分户计量系统,及其所使用的热源、热媒,了解通风防排烟、空调基本知识,以及风机房、制冷机房、锅炉房主要设备和土建关系,了解建筑节能基本知识,了解燃气供应系统。
3.2.3了解在中小型建筑中电力供配电系统,室内外电气线路敷设,电气照明系统,电气设备防火要求,电气系统的安全接地及建筑物防雷;了解电信、广播、呼叫、保安、共用天线及有线电视、网络布线及节能环保等措施。
第四考试科目《法律、法规、经济与施工》
4.1法律、法规
4.1.1了解与工程勘察设计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基本精神;熟悉注册建筑师考试、注册、执业、继续教育,及注册建筑师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规定;了解设计业务招标投标、承包发包,及签定设计合同等市场行为方面的规定;熟悉设计文件编制的原则、依据、程序、质量和深度要求,及修改设计文件等方面的规定;熟悉执行工程建设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管理方面的规定;了解城市规划管理、房地产开发程序和建设工程监理的有关规定;了解对工程建设中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规定。
4.2技术规范
4.2.1熟悉并正确运用一般中小型建筑设计相关的规范、规定与标准,特别是掌握并遵守国家规定的强制性条文,全面保证良好的设计质量。
4.3经济
4.3.1了解基本建设费用的组成;了解工程项目概、预算内容及编制方法;了解一般建筑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土建工程分部分项单价;了解建筑材料的价格信息,能估算一般建筑工程的单方造价;掌握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
4.4施工
4.4.1了解砌体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防水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建筑地面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基本知识。
㈨ 论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协调统一的论文提纲怎么写
提纲: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内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容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一般情况下建筑物必须满足三个要求
(1)坚固性。所盖的房屋在使用期间决不能倒塌或破坏,能抗御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的袭击,即要求坚固。
(2)适用性。建筑房屋是为了一定的目的,它要能满足人类的使用要求,即要求适用。
(3)美观性。房屋在满足功能性和安全性之后,还应该注重它的艺术性
,即要求美观。
以上三点也被称为建筑的三要素。为了达到房屋“坚固、适用、美观”的要求,需要建筑、结构、设备各工种设计人员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而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是否坚固、适用、美观。然而结构设计还直接关系到造价问题,即建筑的经济性。所以,结构设计能与建筑设计协调统一尤为重要。
㈩ 建筑电气设计 关于银行有哪些规范,施工设计大纲需要提出哪些问题(只针对银行)
17.2.8 营业量较大的电信、邮政及银行营业厅、仓库货场提货处等场所,宜设呼应信号。其呼应信号的系统组成及功能,应视具体业务要求确定或按本规范第17.2.3条候诊呼应信号的有关规定设计。
省级及以上政府办公建筑,银行总行、分行及金融机构的办公大楼,三级甲等医院的医技楼,大型计算机中心等建筑物,宜在敏感医疗设备、重要计算机网络设备等专用配电干线上设置有源滤波装置;
22.7.7 涉及国家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等电子信息系统,应采用光缆或屏蔽型电缆。银行、证券交易所的省级总部及其结算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宜采用光缆或屏蔽型电缆。
2 对于中断供电将会在经济上产生重大损失的用电负荷视为一级负荷。例如:使生产过程或生产装备处于不安全状态、重大产品报废、用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生产企业的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等将在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则其负荷特性为一级负荷。大型银行营业厅的照明、一般银行的防盗系统;大型博物馆、展览馆的防盗信号电源、珍贵展品室的照明电源,一旦中断供电可能会造成珍贵文物和珍贵展品被盗,因此其负荷特性为一级负荷。在民用建筑中,重要的交通枢纽、重要的通信枢纽、重要宾馆、大型体育场馆,以及经常用于重要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由于电源突然中断造成正常秩序严重混乱的用电负荷为一级负荷。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里面很多关于银行的
第2款 ATSE的转换时间取决自身构造,PC级的转换时间一般为lOOms,CB级一般为1~3s。当ATSE用于应急照明系统,如:正常照明断电,安全照明投入的时间不应大于0.25s。此时,PC级ATSE能够满足要求,CB级则不能。又如:银行前台照明允许断电时间为1.5s,正常照明断电,备用照明投入的时间不应大于1.5s。此时,PC级ATSE能够满足要求,CB级则不能。所以,选用的ATSE转换动作时间,应满足负荷允许的最大断电时间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