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筑工程植筋施工方法有哪些
1.钻孔使用配套冲击电钻。钻孔时,孔洞间距与孔洞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清孔时,先用吹气泵清除孔洞内粉尘等,再用清孔刷清孔,要经多次吹刷完成。同时,不能用水冲洗,以免残留在孔中的水分削弱粘合剂的作用。
3.使用植筋注射器从孔底向外均匀地把适量胶粘剂填注孔内,注意勿将空气封入孔内。
4.按顺时针方向把钢筋平行于孔洞走向轻轻植入孔中,直至插入孔底,胶粘剂溢出。
5.将钢筋外露端固定在模架上,使其不受外力作用,直至凝结,并派专人现场保护。
凝胶的化学反应时间一般为15min,固化时间一般为1h
㈡ 植筋有什么要求
一、 植筋的施工流程
弹线定位→钻孔→洗孔→钢筋处理→注胶→植筋→固化养护→抗拔试验→绑钢筋浇筑混凝土 。
二、 材料要求
1、锚固胶:
锚固胶的性能应通过专门的试验确定。对获准使用的锚固胶,除说明书规定可以掺入定量的掺和剂外,现场施工中不宜随意添加掺料。如使用环氧基锚固胶,锚固胶的性能指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2004的规定,如是用其它品种的锚固胶,其性能应厂家通过专门的试验确定和认证。植筋用锚固胶的粘结强度设计值fbd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的规定。
2、钢筋:
钢筋规格为Φ25,符号"Φ"表示HRB335钢筋,钢筋性能要符合规范要求,钢筋在植筋前要清除表明的铁锈。
三、 施工操作
1、弹线定位
根据变更设计图纸的钢筋数量及位置,标注出植筋位置。经我质检部门验收,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后才可以钻孔。
2、钻孔
用冲击钻钻孔,钻头直径应比钢筋直径大4~8mm左右,钢筋直径为Φ25,钻头选用φ32的合金钻头。钻孔深度不小于20d(d为钢筋直径),实际钻孔深度应取600mm,钻头始终与承台保持垂直。
备注:按照《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中提供的植筋基本锚固长度公式计算:锚固深度ls=434mm,小于实际钻孔深度,故实际钻孔深度符合要求。
3、洗孔
洗孔是植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孔钻完后内部会有很多灰粉、灰渣,直接影响植筋的质量,所以一定要把孔内杂物清理干净。方法是:用不掉毛的毛刷,套上加长棒,伸至孔底,来回反复抽动,把灰尘和碎渣带出,再用空压机吹出浮沉。吹完后再用脱脂棉沾酒精或丙酮擦洗孔壁。但不能用水擦洗,因为用酒精或
丙酮容易挥发,水不易挥发。再者用水后孔内不会很快干燥。洗孔完成后需要经我质检部门验收,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注胶。
4、钢筋处理
钢筋锚固部分要清除表面锈迹及其他污物,一般采用角向磨光机配钢丝刷除锈,打磨至露出金属光泽为止,若钢筋锈蚀严重,要用稀盐酸浸泡除锈10-15分钟,后用石灰水中和,再用清水冲洗后擦干方可使用。
5、注胶
锚固胶要选用合格的植筋专用胶水,产品要有合格证明,要能够满足我项目承台植筋施工要求。注胶要从孔底开始,这样可以排出孔内的空气,为了使钢筋植入后孔内胶液饱满,又不能使胶液外流,孔内注胶达到孔深的1/3或计算孔内的用胶量,应扣除钢筋体积,孔内注完胶后应立即植筋。
6、植筋
首先将配置好的结构胶注入孔内(宜孔深的1/3或计算孔内的用胶量,应扣除钢筋体积),并将结构胶涂于钢筋锚固端(宜2-3㎜),然后缓慢将钢筋插入孔内,同时要求钢筋旋转,使结构胶从孔口溢出,排出孔内空气,钢筋外露部分长度保证工程需要。
7、养护
植筋施工完毕后注意保护,24小时之内严禁有任何扰动,以保证结构胶的正常固化。
8、检测试验
在植筋前,要对所用钢筋及植筋胶进行现场拉拔试验,以确定钢筋及植筋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方法是:制作与要植筋部位混凝土结构相同强调等级的混凝土试件,按植筋步骤,植入3组钢筋,待植筋胶完全固化后,进行拉拔试验。试验用专用的钢筋测力计,当加力达到Ⅱ级钢筋屈服强度时,钢筋出现颈缩现象,继而拉断,这表明钢筋和植筋胶都是合格的。
植筋后进行非破损性拉拔试验,用来检测工作状态的植筋质量,检测的数量是植筋总数的10%。检测中,测力计施加的力要小于钢筋的屈服强度,大于设计部门提供的植筋设计锚固力值。公式为:FM<FC<FYK(FC:测力计施加的力,N/mm2;FYK:钢筋的屈服强度,N/mm2;FM:植筋设计锚固力,N/mm2)。
㈢ 建筑中要植筋有什么用
建筑中的“植筋”就是种植钢筋,为了加固建筑物或是续建,在原建筑上钻孔,插入钢筋,用特用胶水灌缝,使钢筋锚固在其中,钢筋和原建筑将成为一体。 “植筋”技术是一项针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可植入普通钢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锚筋;现已广泛应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如:施工中漏埋钢筋或钢筋偏离设计位置的补救,构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补筋,上部结构扩跨、顶升对梁、柱的接长,房屋加层接柱和高层建筑增设剪力墙的植筋等。
㈣ 请教:关于建筑工程中植筋的标准问题
看规范《GB 50550-2010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附录W 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方法及内评定标准
拉拔力的话可容以自己计算=Fy*As.
Fy是所植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As为所植钢筋截面面积。
拉拔力计算参考规范《GB50367-2006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㈤ 请问在建筑中为什么会用到植筋
通俗的讲,在浇筑了混凝土后发现之前的钢筋绑扎有少筋现象,或钢筋型号回比图纸要答求的型号小,需要补筋的情况,这就需要在混凝土上打眼,放入植筋胶,然后再插入后补钢筋。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在二次结构砌筑时没有事先预留构造柱钢筋或墙体拉结钢筋,这时也需要植筋.
㈥ 什么是植筋,植筋有什么作用
什么是植筋:
植筋就是砼浇筑完后在墙或柱等构件中需要现浇过梁或构造柱以及墙体版拉结筋等构件需布权置钢筋,这是就需植筋,植筋就是用钻打孔,然后用植筋胶和钢筋一齐插入待固定后就行了。
植筋的用途:
各种建筑结构中的钢筋种植与锚栓锚固,工程建筑加固,各种设备基础的锚固,矿山巷道顶、壁部位的锚固支护,铁路、铁轨的锚固及铁轨绝缘锚固、幕墙安装锚固及化工设备、管道、广告牌等的安装锚固、水利设施、码头、公路、桥梁等工程的各种锚固。
㈦ 建筑植筋施工工艺
一、植筋加固施工工艺流程: 放线→材料准备→砼凿面→机械成孔→清孔→结构胶配制→注胶→固化→试验;
植筋锚固施工是在按要求已凿毛的混凝土上用金刚石钻机、电锤等机械设备,按选定的参数成孔,并对孔壁进行处理后,注入配制的结构胶,然后植入准备好的钢筋,固化后达到植筋的要求。
1、材料准备
按设计要求及锚固参数,准备直径Φ14、Φ22和Φ25㎜的钢筋,应注意下料长度,钢筋表面应采用钢筋刷蘸5%浓度的盐酸除锈,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用丙酮溶液去油。施工用的机械设备(金刚石钻机、电锤、鼓风机等)检查无故障,准备配制胶体的计量器皿、容器等。
2、凿面
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宽度和高度,对梁侧面、顶面及板面进行砼凿面,要求凿面轻锤、凿毛,并去掉松散颗粒,且凿面要用钢丝刷净,高压水冲清洗干净;以有利于新旧砼能够可靠的连结,保证新旧结构的整体性和良好的抗震性。
3、成孔
对需要锚固钢筋的地方弹线定位,并按已定孔位进行机械成孔;钻孔深度,按照施工参数确定,满足深度要求。钻孔时,边钻边取出砼,并用高压鼓风机将孔内粉尘清出孔外。
4、清孔
对成孔进行高压风处理,将孔内灰渣吹净,用烤棒烤干,然后用丙酮清洗孔壁。 5、注胶植筋
MLJ结构胶的配制严格按配合比值计量调配,搅拌时避免水进入容器,按同一方向搅拌,容器内不得有油污。调配时确保搅拌均匀、颜色一致,胶灌入孔内后将经处理的钢筋插入孔内,按一定方向旋转多次,以使树脂与钢筋和混凝土表面粘结密实,并临时固定,在常温下24h左右便可受力使用。
6、固化
7d后结构胶完全固化,进行拉拔试验(无损伤检验),试验值达到设计要求后卸荷。注胶48h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48h内不得对钢筋有任何扰动。
7、成型
植筋完成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其它工序—钢筋绑扎、焊接、模板支设和砼浇筑工作;在砼浇筑时严格按
浇筑方式施工;同时要保证预埋件和锚栓位置的准确、可靠。 二、施工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植筋锚固的关键是清孔。孔内清理不干净或孔内潮湿均会对胶与混凝土的粘结产生不利影响,使其无法达到设计的粘结强度,影响锚固质量。
2、确定合理的锚固参数,例如钻孔直径、深度。
3、胶体配制时计量必须准确,否则胶体凝结的时间不好控制,甚至会造成胶体凝结固化后收缩,粘结强度降低;胶体配制好后应立即放入孔内。
4、注胶量要掌握准确,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过多,插入钢筋时漏出。造成浪费或污染;过少则胶体不够满,造成粘结强度不够。
5、插入钢筋时要注意向一个方向旋转,且要边旋转边插入,以使胶体与钢筋充分粘结。
6、在施工前应对胶体的粘结强度以及胶与钢和胶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进行试验,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可施工。
7、施工完毕后,抽样进行拉拔试验,检验拔力为每根钢筋强度设计值的80%.具体试验结果详见附件。
8、钻孔前,应先对原结构中钢筋位置进行测定,以免钻孔时对原结构钢筋造成损伤。 三、质量要求
MLJ结构胶必须有检验报告,必须掌握其相应的技术参数,实现确定钻孔直径、钻孔深度及钢筋外露长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钢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及相应的验收标准。
四、安全要求
施工操作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核安全技术条例规定,手持冲击钻时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高空钻孔时,应搭设脚手架,并设操作平台,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㈧ 建筑工程框架如何植筋
植筋的步骤是:先钻孔(根据钢筋型号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采用不同的孔深),然后用压缩空气清空,注入专用胶,植入钢筋。
㈨ 建筑里,植筋的资料怎么报啊
填写植筋锚固拉拔实验表格,在监理在场的情况下,植筋拉拔合格,即可进行砌体。
植筋即后锚固连接技术。建筑中采用植筋的原因、依据、优缺点以及植筋的业务发展前景分别如下:
一、植筋的原因
目前石化装置、化工装置或其它非民用建筑的工业装置,在施工过程中多采用植筋,其主要是相关工艺专业设计的复杂性引起的。就石化装置、化工装置而言,建筑结构上的设备成百上千台,管线成千上万根,仪表、电气的电缆管架也很多,加之消防管线等,管线数不胜数!这些管线都需要支承,都需要建筑结构专业给予支承设计,这需要相关专业就支承位置、支承受力性质、受力大小、约束条件等提出详尽的设计条件,按照目前国内的做法,结构专业采用在施工时预埋钢件(预埋件)的做法,对相关专业的设计要求给予实现。
但石化装置、化工装置不同于民用建筑,民用建筑方案设计周期长,涉及的专业少,与石化装置、化工装置相比,民用建筑需要的预埋件少之又少。而石化装置、化工装置在如此多管线、如此巨多的预埋要求下,在设计过程一蹴而就,完全准确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带来了结构施工完成后,需要后锚固系统(即植筋)对相关工艺专业的要求得以实施。就岳阳煤气化装置为例,它是国内首次引进、世界上规模最大的Shell粉煤气化装置,如此大的工业化水平还是首例,技术新、工艺复杂,其中的煤气化框架之高、荷载之重也是石化装置之最,每根柱下垂直力达3000吨之多,这是民用建筑所不能及的。由于石化装置投资大、期待回报快、力争早日投产的特点,该工程的设计周期和施工周期极短,又加之空间高度极高(对工业建构筑物而言),工艺、设备布置复杂、工艺管线量大且布置交错,框架上涉及的专业较多,难免“打架”,更难免遗漏或不能准确断定预埋件的位置,因此,采用后锚固的确是难免的。
也许要问为什么不采用膨胀螺栓?诚然,膨胀螺栓在民用建筑的后锚固中以前还是常用的,但现在用的不多,只是在普通民用建筑的装修中应用而已。在煤气化装置的后锚固没有采用膨胀螺栓的原因,是因为石化装置中的预埋件承受荷载较大、受力性质复杂,每个预埋件上承受数十吨的拉压力,而且多数预埋件不仅承受拉力、压力那么简单,还有弯矩、剪力、扭力、动力,在如此复杂受力状态下,采用膨胀螺栓是受力所不允许的,也是极其不安全的!再有现在的楼板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是较高的,一般采用C25~C35,甚至还高,对膨胀螺栓的实施是很难的,也是不可靠的!
二、植筋的依据
我国的原建设部早已颁布《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2004)。
其目的是认为后锚固技术必不可少,为使后锚固的设计与施工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三、植筋的优劣
顾名思义,后锚固相当于先锚固(预埋)有施工灵活、简便、位置准确、减少浪费重复预埋的优点,也有其与锚固材料关联度较大、受力状态比较复杂等缺点,加之国内后锚固材料起步晚,材料差等原因,国内的后锚固市场几乎被德国、日本、瑞士所占领,施工中常用的只能是国外的材料,价格较高,不经济。
四、植筋的发展趋势
随着旧房改造的前面开展、结构加固的增多、建筑装修的普及、后支承的普遍等,后锚固技术在国内发展很快,成为不可缺少的一种结构连接技术,其实它并不是一种新技术,在国外已相当普遍,尤其在欧洲、日本、美国等已几乎不采用先锚固(预埋)技术,在我国也将越来越普及。
㈩ 建筑工程中二次结构植筋规定多少做一次拉拔试验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中附录C有明确规定,检验批小于等于100个的抽检20%,但不少于5根;500以下含500的抽检10%;不大于1000根的抽检7%;不大于2500根的抽检4%;大于等于5000个的抽检3%。
每组试验块体不少于5个,由受检胶和植入带肋钢筋的混凝土试块组成,钢筋公称直径25mm,钢筋等级不低于400,C30混凝土块体钢筋植入深度150mm(6倍钢筋直径),C60混凝土块体钢筋植入深度125mm(5倍钢筋直径)。
重要结构构件应抽取每一验收批锚固件总数的3%且不少于5件进行非破损检测,一般结构构件应抽取每一验收批锚固件总数的1%且不少于3件进行非破损检测。当不同行业标准的抽样规则与该规范不一致时,对承重结构加固工程的锚固质量检测,必须按该规范的规定执行。
(10)建筑工程植筋扩展阅读
“植筋”技术是一项针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可植入普通钢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锚筋;现已广泛应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如:施工中漏埋钢筋或钢筋偏离设计位置的补救,构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补筋,上部结构扩跨、顶升对梁、柱的接长,房屋加层接柱和高层建筑增设剪力墙的植筋等。
采用植筋技术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改造时,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现场检测结果确定。
当采用HRB335级钢筋种植时,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15;当采用HRB400级钢筋种植时,原构件的混凝土不得低于C20。
小注:若需采用HPB235级钢筋种植时,钢筋的直径不得大于12mm,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
技术标准
国《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2013 )中明确规定了植筋加固的相关要求参数。
工艺流程
(1)混凝土梁浇筑工艺:弹线定位→钻孔→洗孔→注胶 →植筋→固化养护→抗拔试验(抽检)→绑筋浇混凝土。
(2)砖砌体工艺:弹线定位→钻孔→洗孔→注胶 →植筋→固化养护→抗拔试验(抽检)→砖砌体砌筑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