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程设计 > 建筑业行业地位

建筑业行业地位

发布时间:2020-11-29 20:20:34

Ⅰ 我国建筑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

一、建筑业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依然稳固
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经过2009年的经济低谷以后,开始稳健回升,由此带动了我国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2010年我国建筑业的增加值为26451亿元,对我国2010年度国民生产总值贡献率为6.64%。在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分行业统计中,建筑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332亿元,增长速度为48.6%,为各行业增长速度之最。在就业方面,截止2010年12月建筑业企业平均从业人员累计已经达到4624.27万人,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就业机会,对我国早日走出经济危机的重创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以上数据和事实可以看出,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依旧稳固。
二、建筑行业的产值利润率增速稳定
自2001年以来我国建筑行业产值利润率增速较为稳定,2010年建筑业产值利润率已经达到3.6%,相对于以往年份同期有了一定的提高,这说明我国建筑业经营效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随着建筑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经营管理的改善,建筑业整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改善。
三、行业风险因素仍然存在
2011年世界各国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但是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不确定较大,风险因素仍然存在。建筑预算师观察业内各个企业,发现建筑行业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内外经济波动的风险;供需矛盾仍然突出风险;政策限制风险;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的风险;法律风险;世界原材料供应存在不确定性等风险。
四、行业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得到持续的改善
据建材行业调查分析: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0%。
当前,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未来的较长时间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我国建筑业正处于较快发展进程之中。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将带来大量城市房屋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商业设施建设的需求,同时大量工业与能源基地建设、交通设施建设等市场也将保持旺盛的需求。

Ⅱ 建筑业属于第几产业为什么。

根据传统产业分类,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第三产业是服务业。建筑属于第二产业。但是,现在建筑行业有很大一部分与金融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某种程度上讲建筑也是第三产业。严格讲建筑是以简单建筑为载体的金融行业,这是狭义第三产业。因此,建筑真正归属应该是第二产业。

建筑设计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建筑装饰业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按照产业经济学的理论,衡量一个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有三个指标:一是行业比重,二是行业关联度,三是市场需求度。其中行业比重可以通过计算年产值与GDP的比例而间接考虑。
近20年是建筑装饰业迅速发展的20年,行业自身日渐壮大成熟。

首先,企业总数达25万家左右,直接从业人员高达850万,其中专业主营建筑装饰施工,有资质的企业2万多家,兼营有装饰施工资质的企业近5万家,有营业执照,但未有资质,主要从事家庭装饰小型工程的企业近18万家;其次,行业年工程产值估计在5500亿元左右。其中公共装修2500亿元,包括新建公共建筑装饰产值1500亿元、旧建筑物装修产值1000亿元;家庭装修3000亿元,包括新建住宅装修2000亿元、旧住宅装修1000亿元;再次,行业年增加值为1730亿元。行业年增加值是行业为社会新创造的价值总和,是反映行业创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建筑装饰业年工资性支出为972亿元、每年应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为120亿元、年营业税额为187亿元、毛利润额为448亿元。汇总为1730亿元左右。占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918亿元的30%。
这就是说,我国建筑装饰业已经是一个从业人数达850万左右、年总产值5500亿元、年增加值1730亿元的庞大行业。以2000年我国GDP89404亿元计算,我国建筑装饰行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6%左右;行业年增长速度在20%以上,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处于中上水平,并远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显著贡献。
另一方面,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建筑业及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使装饰装修需求日益扩大,给建筑装饰业提供了持续、良好的市场前景。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有建筑就得有装饰,建筑物的档次主要体现在装修工程所占的比重,装修比重越高,建筑物的档次越高。在近十年的发展中,由于对建筑物外观质量和内在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使装饰装修的比重在建筑工程总造价中不断提升,在高档建筑设施建设中,装饰装修已占工程造价的40%以上。
房地产业也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据最新资料,我国城镇和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均突破20平方米,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我国的住房已经基本告别了短缺时代,人民的住房正在由生存型向舒适型发展。建筑装饰业是这一转型的主要推动力量。同时,自2000年7月起,建设毛坯房的项目已不再批准,房地产开发与装修装饰业愈发密切,目前部分地区正在推广“房地产开发商与专业家庭装修公司联合开发”这一新的住宅开发建设模式,北京市即将出台的《商品住宅家庭居室装饰装修管理若干规定》中就提倡了此种方式。
可以说,无论从现状还是从发展趋势来看,建筑装饰业都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生力军。
二、建筑装饰业对拉动内需和扩大就业作用明显
扩大内需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战略方针,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培育国内消费需求”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明年首要任务。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要有购买能力,二是要能转化为实际消费。因此,一方面需要积极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另一方面需要促进消费观念的转变,培育消费热点。建筑装饰业在这两个方面都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我国就业增长最快的是城市民营企业和个体就业数量,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建筑装饰业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是实行市场化较早的行业,多种所有制并存,尤其是民营企业和个体就业最多。同时,建筑装饰业又是比较典型的劳务密集型行业,扩大就业的能力较强,对农村劳动生产力的转化也极为重要。
建筑装饰行业吸纳劳动力的途径有四条:第一条途径是建筑装饰工程吸纳了劳动力,这主要是通过装修装饰工程的施工,组织劳动力完成工程项目,如前所述,这部分能吸纳近850万名劳动力。
第二条途径是通过建筑装饰材料销售吸纳了大量劳动力,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市现有大、中型建筑装饰材料市场113家,共有销售摊位近7万间,大致安置就业人口20万人左右,而且建筑装饰材料市场每年仍以20%以上的速度在递增。这部分劳动力的数量在400万左右。
第三条途径是通过建筑装饰材料的生产、加工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其中木材深加工,装饰建材生产、建筑五金、塑料、金属型材加工等,能为社会提供100万左右的就业机会。
第四条途径是通过对建筑装饰工程的市场运作,提供了很多新就业岗位,随着装饰工程量的扩展,社会中介组织就会应运而生,咨询、技术等服务机构就有了发展空间,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
按以上所述,建筑装饰业每年为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在1500万人左右,占整个城市就业人口的7.3%,影响面相当大。
——家庭装修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第一位的投资倾向。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思想的引导下,居民对家居环境,室内装修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支出的比例不断加大。2000年家庭装修消费北京3万—5万元/户占61%,5万元以上占13%;上海3万—5万元/户占63%,5万元以上占18%;广州3万—5万元/户占65%,5万元以上占20%;银川户均装修1.2万元。对我国家庭装饰业主的访问调查结果表明,60%以上的人追求的是一次到位,有几年之内不落伍的要求,这也是中国人在居住环境消费观念方面的一个重要的转变,是装修装饰普遍发展的一个重要例证。
——根据我国家庭装修每年3000亿元工程量的测算,每年装修装饰材料的流通量为1500亿元,直接拉动整个商业零售额提高7%以上。如果再考虑到由于居住环境改善引发了其他日用消费品的需求,建筑装饰行业对商业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10%,极大地带动了商业市场的繁荣。通过对商业空间的设计与施工,我国商业购物环境有了明显的提高,增强了商业机构的吸引力,也创造了更多的商机。
——建筑装饰行业还推动了旅游业和餐饮娱乐业的发展。饭店装修标准的提高,星级宾馆饭店数量的增加,旅游设施的完善,餐饮环境的普遍改善等,都会扩大人们交往旅游、娱乐的需求,从而产生出更多的消费支出。
三、建筑装饰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大
产业关联度即某行业能直接或间接带动多少行业发展,也是衡量一个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重要指标。
以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年工程总产值5500亿元计算,其中50%要以各种材料的形式表现,因此为相关生产行业提供了2750亿元的市场,极大地带动了相关生产行业的发展。在发挥直接拉动作用的同时,建筑装饰业的发展还促进了相关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的提高,以及产品结构的调整,使各行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另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增强以及建筑装饰业自身实力的发展,“走出去”和“引进来”使建筑装饰业在对外贸易方面逐渐增长很快。
1、对相关生产部门的直接拉动
受建筑装饰业拉动最直接、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建筑装饰工程中所涉及到的材料,如建材、木材等,除此以外,建筑装饰业也对我国冶金、机电、电子等行业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建材行业,其在装饰工程中的比重大约为15%,以建筑装饰工程总量5500亿元计算,全年销售总量为825亿元左右,由于受建筑装饰工程量增长的拉动,建材年平均增长速度达20%以上,每年增长量为150亿元以上。
对于轻纺工业,住宅建筑水平的提高,家居装修环境的改善,为轻纺产品的使用、消费提供了条件,激发了人们对轻纺产品的更大需求。布艺这个概念就是由建筑装饰工程中派生出来的,工程中布艺能占到1.5%左右,每年有近百亿的市场份额。我国家用厨房设备在20年前还是空白,在家庭装修市场的刺激下,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轻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化学工业,建筑装饰工程中大量使用新型化学建材产品,直接为化学建材产品提供了市场。化学建材在装饰工程量的比重为8%左右,全年销售总量为500亿元左右。仅以涂料生产企业为例,在建筑装饰工程的拉动下,现在全国有6000家生产建筑涂料的企业,年总产量的增长超过25%。
对于森林工业,木材以其优美的花纹、图形和优良的吸音、保温、防污染性能,在装饰工程中得到广泛使用,成为绿色环保型材料的首选。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年木业消耗量是在680亿元左右。
2、对相关生产行业的间接促进作用
——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建材行业引进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并大量采用最新科学成果,使建材产品不仅规模扩大,更使技术含量增加,以卫浴陶瓷为例,不仅在缸体的造型、材质上有了质的飞跃,在配套的五金、控制件上也逐步实现了自动化、高档化和国产化,从而提高了行业的整体品质。建筑装饰工程使用的轻纺产品,质量要求比一般纺织产品要高,这就促使轻纺企业加强科技投入,使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工程中大量使用的细木工板,也促使林工生产企业在原材料及工艺方面进行很大改进。
——提高产品质量,包括产品的技术质量和环境质量。建筑装饰业对环保的要求,促使在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不仅注重产品品质的提高,还要注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产品的安全性、健康性大幅度上升,很多污染室内环境的材料从市场上被淘汰。
——产品结构合理化,适应中高档装修材料所占比重增加。由于装修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材料的需求也以中、高档产品为主,这就促使企业调整生产结构,扩大中、高档产品的比重,目前平板玻璃已经被浮珐玻璃等取代。装修装饰用轻纺产品中,高档化、个性化的产品市场很畅销。林工中高资源利用率的复合材料增长速度加快。
——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装修装饰同时又是一种时尚,一种产品不可能长久占领市场,这就推动企业加大产品的研发力度,不断推出符合消费者要求的新产品,满足市场。 3、对外经贸的推动作用
建筑装饰行业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兴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成为外资机构在国内投资的重点行业。外资在材料生产、施工企业和设计机构等领域有大量的合资或独资企业。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我国建筑装饰施工一级资质企业中,就有40%是中外合资企业,引进了大量国外资金。外商投资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了高速增长的趋势,全世界各大建筑公司都看好中国的建筑装饰市场,到2000年,全球建筑业50强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机构或分支机构,相当一部分参与了装修装饰工程。
同时,我国建筑装饰工程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对外承接了大量的建筑装饰工程合同。据行业调查表明,我国建筑装饰工程企业在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几十个国家,先后承担了近百项建筑装饰工程,以精良的设计、周密的施工组织和优良的质量赢得了很好的国际信誉,并锻炼了一支能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工程运作的队伍,还带动建材等相关产品出口,2000年就达到9亿多美元。
整体考察我国建筑装饰行业,从我国建筑装饰工程境外施工,材料出口以及建筑装饰材料的进口,每年约有近百亿美元的水平,其中进口装饰材料大约有60亿美元(包括木材、金属型材、石材、卫浴设施等),对外承接合同及带动相关建筑装饰材料出口约40亿美元。
四、建筑装饰业推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建筑装饰水平是一个时代文明的象征,是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和生活质量高低的尺度。建筑装饰业在创造物资财富的同时,也在创造美好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们对住房的满意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修的质量和档次。一方面,装修装饰提高了人民生活的舒适度。家庭装修工程运用健康的装饰装修材料,利用合理的家居流程设计、科学的专业区域划分,不仅提高了环境的视觉效果,更重要的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创造了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另一方面,装修装饰提高了居住环境的美化程度。一个有风格、有品味、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生活空间,是提高人民生活整体水平的重要方面。好的居住环境,不仅能够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充实、完善自我,同时是陶冶情操,培养文明的生活习惯的物质条件之一。在优雅的环境中,人们自律意识加强,生活方式更为科学,生活作风也更为文明,物质及文化生活的需求都在更高层次上得到了满足。
五、建筑装饰业推动了人们文化品位的提高
建筑装饰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其在设计阶段必须遵循艺术客观规律的要求,因此,建筑装饰设计的发展,就是一门实用艺术的应用和发展,是将艺术思想、艺术流派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创造出实用的艺术作品。人们用来评价装修工程的语言,如古朴、典雅、大方等,这些词汇都是文化意义的一种评论,都是对工程文化概念上的判断。因此,建筑装饰工程不仅要满足业主功能上的需要,还是业主和设计者文化品位的体现。
城市整体环境质量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是城市建筑外立面的感观质量,是建筑物外立面的色彩、质地、造型的丰富和完善,建筑装饰工程对建筑物的装修装饰工程,是完善建筑物外立面的基本手段,通过此种变化,提升了城市整体环境质量水平,并提高了城市居民对空间环境艺术的审美情趣和鉴赏力。
在家庭装修普及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家庭装修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成为居民乐于接受的一种全新教育。建筑装饰行业涉及的知识范围很广,它既包括目前人类创造的社会学及自然科学的内容,同时也包括行业内从业者经验技能等尚未发掘、整理与传播的潜在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接受了美学的教育与实践,对逐渐提高文化品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六、建筑装饰业对发展文体事业的支持
随着建筑装饰业的发展壮大,对于教育、新闻、体育等事业,建筑装饰业已不仅仅提供装修装饰工程服务,而是增加了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投入,推进这些事业的发展。
1、建筑装饰相关学科渐成体系
建筑装饰市场的扩大,引发了对人才的强劲需求,学环艺、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等专业的学生分配抢手,收入较丰厚,使得各院校纷纷上这类专业。据统计,全国近200所高校开设了相关专业,在校生人数近万人。有实力的建筑装饰公司也开始独立开办装饰院校,自主培养专业人才。2000年,长春市成立了第一所由建筑装饰公司投资的装饰学院,这也是建筑装饰行业对中国教育事业最直接的支持。
我国还成立了近百所装饰装修方面的专门研究机构,研究范围涉及公共建筑装修、医院装修、家庭装修、古建装修等多个专业领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对媒体的广告支持越来越大
随着装修装饰工程的普及,人们渴望获得更多的专业信息,这就给媒体提供了新的商机,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都参与了这一开发机会。到目前为止,各地方报纸都开辟有装饰装修的专版,全国公开发行的装饰类期刊有20余种,已经成为期刊市场上的一个亮点,作为行业内交流的期刊也有几十种。同时,有关建筑装饰行业的广告数额不断增加,在地方新闻机构中有关建筑装饰,特别是家庭装饰及建材销售的广告占到广告总量的20%,每年广告费用达数十亿元。
3、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体育界的地位
建筑装饰业对体育的支持体现在体育场馆的装饰工程上。体育场馆建设是提高我国在国际体育界地位的重要物质条件,也是举办大型国际性比赛的最基础的条件,我国体育场馆的建筑装饰水平在国际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在前不久召开的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经专业装修公司装修后的工人体育场,得到了世界好评。我国其他城市建设的体育设计,也着眼于举办国际性赛事,场馆更为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特别是在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的场地装修装饰水平上,已经达到国际最高水平。
七、对建筑装饰业发展的思考
1、加快行业的改组改制工作
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的局面已经形成,继续加强行业的改组、改制,特别是从行业的实际出发,既抓国有装饰企业改制,又抓中小型企业甚至是家族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仍是行业发展的一项艰巨任务。我国建筑装饰行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加入WTO后要实行“扶大、扶优、扶强”的行业发展策略,组建具有同国际大公司竞争实力的建筑装饰行业的旗舰式企业,在壮大实力、提高抗风险能力中,把企业做大、做强,不仅适应中国市场国际化的要求,并具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应对加入WTO的机遇和挑战。
2、认真研究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问题
要抓住以设计为龙头的技术创新,全面推进行业技术进步。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经过20年的发展,在工程设计上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步,设计作品的艺术风格、文化品位正在逐步提高,在民族传统文化和国际审美情趣的结合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毕竟在改革开放后才兴旺起来的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的历程还很短,无论是设计理念、空间处理、色彩和材料综合运用的经验还有待提高。提高我国工程设计创作水平,增加其文化的附加值尚需创作人员共同努力。在繁荣建筑装饰工程创作中为培养中国建筑装饰设计大师创造条件。建筑装饰企业要认真研究技术发展战略,形成自己的优势技术领域,并借以增强市场覆盖能力。要加强施工工艺水平进步的速度,提高工厂化生产比重,提高工程安装精度,通过一系列技术进步措施,加快对传统的手工操作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改造。
3、加强行业培训工作
当前,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内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十分突出,一部分人受过很好的训练,而相当一部分是在行业大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短期培训后加入的,在施工人员中,有相当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行业,全面提高行业素质,就必须加快不同层次的人员培养速度,要扩大培训规模,确保培训质量,以适应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对人才的强劲需求并逐步培养出一批行业高素质的企业家和领军队伍。
4、加强行业交流
加强行业交流,特别是加强行业的国际交流,将是行业进步的一项重要途径。在国内交流方面,要通过组织更多的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作品观摩交流、各种展览会、博览会、研讨会进行行业内的学术、技术交流,特别是要组织好2001年经过资深专家评选的、能够反映当代我国建筑装饰发展成就和水平的119项“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获奖项目的观摩交流,对提高行业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交流方面,要充分利用加入WTO后的有利时机,组织好对外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交流,掌握国际工程管理与运作,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
5、切实营造行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稳妥地解决行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要全面落实国务院整顿和规范建筑装饰行业市场的有关要求,加强行业的政策、法律、标准体系建设,加强行业自律,创造出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的市场环境。要进一步研究加入WTO后行业管理职能国际化问题,做好政府与行业协会相关职能的调整,适应加入WTO后我国行业管理同国际接轨的需要。要考虑以新型统计方法,建立行业相当独立、完整的统计体系,以求能从宏观上比较准确地反映行业整体水平。要解决好当前行业管理的交叉问题。基于建筑装饰工程是一个由建筑业专业化分工出来的行业,还应解决好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问题,保证行业从业者队伍的稳定。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课题组)

Ⅳ 建筑行业的上下游产业各是什么

1、上游行业种类繁多,包括钢铁、水泥、砖瓦、建筑陶瓷、平板玻璃、铝材加工、家具、化工、纺织、五金、电梯等行业。

这些行业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行,以及油价、矿产价格、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可能导致产品出厂价格上涨,最终可能引起建筑企业成本的上升。

2、下游行业为房地产行业。

在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将稳步发展,供需关系决定房屋建筑业的发展亦有保障。

(4)建筑业行业地位扩展阅读:

建筑行业包括的范围广,行业的企业数量众多,行业的企业集中度不高。在我国众多的建筑业企业中,仅上市公司就达三四十家,小型企业尤其是承包队更是数不胜数,行业内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就足够激烈,但由于规模的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项目或者环节也不同。

研究认为大型上市公司主要竞争于房地产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大型项目的承包,小型企业主要竞争于建筑装饰装潢等子行业或者大型项目的分包项目等。

Ⅳ 为什么说建筑行业的发展空间大

2018年中国建筑业增加值超6.18万亿元

2018年,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1808亿元,比上年增长4.50%,增速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2.10个百分点。

经初步核算,201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450933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3%。2019年上半年,我国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7466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5%,增速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8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6.09%。

2011-2019年H1中国建筑业增加值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建筑业市场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Ⅵ 2018年建筑行业就业前景最好的是哪个专业

建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一、建筑业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依然稳固
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经过2009年的经济低谷以后,开始稳健回升,由此带动了我国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2010年我国建筑业的增加值为26451亿元,对我国2010年度国民生产总值贡献率为6.64%。在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分行业统计中,建筑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332亿元,增长速度为48.6%,为各行业增长速度之最。在就业方面,截止2010年12月建筑业企业平均从业人员累计已经达到4624.27万人,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就业机会,对我国早日走出经济危机的重创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以上数据和事实可以看出,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依旧稳固。
二、建筑行业的产值利润率增速稳定
自2001年以来我国建筑行业产值利润率增速较为稳定,2010年建筑业产值利润率已经达到3.6%,相对于以往年份同期有了一定的提高,这说明我国建筑业经营效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随着建筑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经营管理的改善,建筑业整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改善。
三、行业风险因素仍然存在
2011年世界各国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但是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不确定较大,风险因素仍然存在。建筑预算师观察业内各个企业,发现建筑行业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内外经济波动的风险;供需矛盾仍然突出风险;政策限制风险;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的风险;法律风险;世界原材料供应存在不确定性等风险。
四、行业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得到持续的改善
据建材行业调查分析: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0%。
当前,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未来的较长时间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我国建筑业正处于较快发展进程之中。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将带来大量城市房屋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商业设施建设的需求,同时大量工业与能源基地建设、交通设施建设等市场也将保持旺盛的需求。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及建筑业各类规划,我国建筑业相关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领域包括:
(1)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城镇化建设将持续较长的时间,并将带来一个巨大的建筑市场。在城镇化建设的带动下,房地产、建筑业等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73%,比上年提高1.13个百分点。
(2)房屋建设市场 2013年全年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6013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住宅投资58951亿元,增长19.4%;办公楼投资4652亿元,增长38.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1945亿元,增长28.3%。 全年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666万套(户),基本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544万套。2013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其增长速度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根据《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投资建设 3,600 万套保障房,年均建设量达到 720 万套。其中,2011 年开工建设 1,043 万套,基本建成432 万套;2012年开工建设 781 万套,基本建成 601 万套。2013 年,全国已开工 666 万套,基本建成 544 万套。(注:实际为住建部公布的 2013 年 1-11 月份数据)预计 2015年前,我国保障房将新开工约 1,100 万套、在建总计约 2,000 万套,我国保障房市场仍将保持较大建设规模。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国发[2013]25 号),2013-2017 年内我国将改造各类棚户区 1,000 万户,包括城市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等。棚户区的改造也将带来大量房屋建设需求。 综上所述,我国房屋建设市场仍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
(3)工业与能源建设市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工业与能源的产能结构、产能规模的要求逐渐提高。《“十二五”规划》提出,我国将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优化能源开发布局,加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综合能源基地建设、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天然气设施建设等工程,是我国工业与能源市场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 根据《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至 2015 年末,我国国内一次能源生产能力将达 36.6亿吨标准煤,比 2010 年增长 23.23%。我国将加快建设山西、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东部地区、西南地区、新疆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到 2015 年五大基地一次能源生产能力将达到 26.6亿吨标准煤,占全国70%以上。 根据《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工程投资需求达 9,820 亿元、减排重点工程投资需求达 8,160 亿元、循环经济重点工程投资需求达 5,680 亿元,节能减排建设工程将带来巨大的建设需求。 根据《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到 2015 年,我国国产天然气供应能力将达 1,760亿立方米左右。“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新建天然气管道(含支线)4.4万公里,新增干线管输能力约 1,500 亿立方米/年;新增储气库工作气量约 220亿立方米,总投资811 亿元在全国重点建设 24 个储气罐。 综上所述,我国快速增长的工业与能源建设市场,将给建筑行业带来巨大的建设需求。
(4)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 根据《“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完善的关键时期,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时期。“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新增公路通车里程 49.2 万公里、新增铁路营业里程 2.9 万公里、新增民用运输机场 55 个、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营运里程 1,600 公里。 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 年-2030 年》,我国“十二五”国家公路网规划总规模将达 40.1 万公里,由普通国道和国家高速公路两个路网层次构成。普通国道网总规模约 26.5 万公里,共约 10 万公里现有公路需要升级改造、0.8 万公里需要新建。国家高速公路网总计约11.8 万公里,其中在建 2.2 万公里、待建约 2.5 万公里。 根据《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由 2010 年末的 9.1万公里增至 2015 年末 12 万公里,其中快速铁路营业里程由 2010 年末的 2 万公里增至 2015 年末超过 4 万公里。 2005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为7.54万公里,基本建设投资为880.18亿元,2013年,铁路营业里程和基本建设投资分别增长至10.30万公里、5,327.70亿元,较2005年分别提高37.33%、505.30%。
根据《2012-2013 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报告》,2012 年度,我国共有 35个城市在建设轨道交通线路,完成总投资约 2,600 亿元。截至 2013 年末,我国累计有 19 个城市建成投运城市轨道线路87 条,运营总里程达 2,539公里;相比2012 年新增 2 个运营城市、16 条运营线路、395 公里运营里程。现阶段,我国 有 37 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预计至 2015年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3,000 公里。 综上所述,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有较大建设规模,公路、机场、铁路、轨道交通建设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Ⅶ 建筑业是否属于高危行业

高危行业:煤炭生产、非煤矿山开采、建设工程施工、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交通运输、烟花爆竹生产、冶金、机械制造、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含民用航空及核燃料)。包括建筑业

阅读全文

与建筑业行业地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司社保账户变更说明 浏览:719
威远县严陵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797
鄂州住房公积金帐号 浏览:250
江都区建设局与引江棚户区 浏览:717
扬州住房公积金比例 浏览:516
无业买社保还需要买公积金吗 浏览:403
退伍军人住房补贴新政策 浏览:385
工资5000深圳交社保后最后拿到多少 浏览:373
管城区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招聘 浏览:777
杭州滨江住房公积金 浏览:856
社保缴费基数有试用期工资吗 浏览:377
建筑工程城市规划专业 浏览:656
现代设计建筑设计 浏览:9
2014年天津社保缴纳基数是多少 浏览:758
社保交基数高 浏览: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还多少 浏览:732
北京社保卡办理点 浏览:827
黄陂前川卫生院生化分析仪中标公告 浏览:677
安徽和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浏览:455
社保卡上没有录入缴费信息吗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