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怎么样
我是交大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的是学生,我们院成立不是很早,其实就是船舶版与海洋权工程学院、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合并起来的。下面还有很多系的,像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啊、 工程力学系啊等等。学院师资是绝对雄厚啦,环境也不错,再怎么说也是交大啊
Ⅱ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的介绍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创立于1943 年,是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现代教育和科研的策源内地;力容学学科创建于1958 年,土木工程学科创建于1907 年,均是中国高校最早设立的学科之一。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培养了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先驱、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茅以升,“水利泰斗”、两院资深院士张光斗,中国导弹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远望号”综合测量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学彦等一大批杰出校友。1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整合造船与海洋工程学院和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宣告成立。2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历经七十年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基础扎实、底蕴深厚、面向世界、面对未来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成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孕育创新的高水平科学研究基地,船舶与海洋工程在国家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居全国首位。
Ⅲ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在哪个校区啊,请给予详细介绍
搜一下: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在哪个校区啊,请给予详细介绍
Ⅳ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那个专业最好
是选专业分流的学弟吗?
这个真要慎重。要我我就选建筑了,可惜我不是
Ⅳ 关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本科)的问题,最好是船建在校学长亲自详细作答。
1.船院有 船舶 轮机 力学 国航 土木 建筑 几个专业 期中船舶是国内排名第一的 不知竞争力具体怎么说 交大的工科都挺有竞争力 你是读本科 不读研的话 只是一个找工作的问题
2.留沪没问题 工资待遇 主要说对口工作 去四大会计 咨询公司这种不算 交大工科生 去那些高薪单位的也很多
船舶 轮机主要是船厂 和设计院 力学比较难说 国航可以去些和金融 管理类有关的行业 主要是物流 交通运输方面 土木主要去施工单位 或者设计院 一般设计院 工资比较稳定 4000多一般过几年可以到1万 不过不转管理层 工资就上不去了 国航比较暧昧 金融类公司面试主要看你个人能力 进去就给1万的也有 几千的也有 施工单位3000多 但是做到总工后 近管理层后 工资就相当高了 搞工程的都很有钱 船厂的话 属于国企 工资一般 比较稳定
3.没有海洋工程这个专业 每年一般船舶的分数最高 他是你的 学期按照成绩排名来分的
4.出国如果不要奖学金 那随便出 要奖学金的话 一般你要在年级前30%
5.转专业 还是看成绩 一般强专业 转弱专业 都方便 当然这里的强弱是指热门与否
6.住宿有空调 没热水 4人一间 一般边上都有一个食堂 交大附近吃还是相当方便的 又有外卖网站 上课点外卖 下课就吃饭
7.电院一般来说最强 人数1000多1届 课业比较重 挂科比较多
机械很好 课业也很忙 船院里个专业不同 国航比较轻松
这些都是交大传统学科 都很强 主要看你个人兴趣 交大老师 研究能力都不错 但是上课 主要还是看学生自己有没有兴趣 因为个别老师上课时比较差 只要你有能力 都能学到东西 做出成绩
8.这个和你选得专业有关 很难和你说 交大工科 要上的课还是很多的
Ⅵ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的研究机构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2年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1993年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以海洋深水试验池、海洋工程水池、船模拖曳水池、空泡水筒、结构力学实验室、船舶操纵性实验实和水下工程水池等有关研究设施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试验研究群体,构筑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科学研究的大平台。实验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生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建民教授任主任。
实验室主要从事海洋工程结构物运动及流体动力特性、海洋工程结构动力响应、深潜器与深海工程技术、高性能船舶与新型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和海洋环境模拟及试验技术等方向的研究。建成以来,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基础性研究和重大工程技术研究方面完成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形成了研究特色,达到了国际先进研究水平。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全国优秀博士论文3篇。实验室积极参与国际技术市场的竞争,通过国际投标,承担并完成了国际重要工程研究项目三十多项,在国际海洋工程界有较高的声誉。 海洋工程国家实验室
工程力学实验中心
土木建筑工程实验中心
Ⅶ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的教科成果
学院素有严谨、科学的办学传统,形成了 “基础厚、要求严、适应性强”的办学特色,坚持理论回与实践相答结合,基础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研究相结合。经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教学和科研工作更跃上新的台阶,取得了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成果奖。2001-2006年,共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4项,国家级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9项;出版专著和教材30本,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等国家、部委和地方重大项目研究300余项,科研经费已突破1亿元/年。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教育、科技合作与交流,与海外 8个国家和地区的10所著名大学的相关院系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培养人才与开展科技攻关。学院聘请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藉院士吴耀祖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学章梓雄教授等著名学者为顾问教授,10余位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
Ⅷ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师资概况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共有教职工298人,其中正高级职务75名、副高级职务101名。208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66.8%(其中,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者比例为17%)。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长江计划特聘教授2名、长江计划讲座教授2名、总理基金获得者2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名。其中有多名教授分别在国际船模试验池会议(ITTC)、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会议(ISSC)、海洋技术委员会(M.T.S)、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等国际学术组织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等国内学术组织担任重要职务。师资队伍中不仅有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的老教授,更有一批富于创新精神、活跃在学科前沿的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中不乏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等。
Ⅸ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的院长简介
杨建民,1978 年至 1988 年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及海洋工程系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8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1 年至 1994 年于日本(株)西日本流体技研进行博士后研究, 2001年由国家留学基金委派遣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研究。现担任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二级教授、院长,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海油上海交大深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现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船模试验池会议(ITTC)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近海工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造船工程学会海洋工程专业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石油工业标准化委员会海洋石油工程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海洋工程》杂志副主编。
长期从事海洋工程流体力学、船舶推进等科研和教学工作,发表论文100多篇。主持承担并完成5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研究项目以及工程应用项目,在浮式生产储卸油系统(FPSO)、深水半潜式平台、立柱式平台(Spar)、深海工程试验技术、甲板上浪、超大型浮体(VLFS)等研究方面取得自主创新的成果。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主持承担并完成国际竞标获得的海洋工程研究项目20余项,在国际海洋工程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2006年获全国海洋科技先进工作者(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部), 2007年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010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