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有那些专业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有以下几个专业
建筑工程、岩土与道桥、工程管理、工程力学、
市政工程
2.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设置哪些教学中心
学院下设岩土与道桥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市政工程系、工程管理系、工程力学系、专实验中心。学院拥有属武汉大学-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拥有建筑物检测与加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岩土与结构工程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水工岩石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城市综合防灾与消防救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大型岩土与结构工程安全控制研究产业技术创新基地5个省部级研究基地;拥有武汉大学工程检测中心、武汉大学灾害监测与防治研究中心、武汉大学重大工程安全与技术研究院3个校级研究基地。
3.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有什么专业
1、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拥有土木工程和力学2个一级学科,其中,土木工程为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市政工程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力学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固体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2、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固体力学、工程力学、道路与铁道工程8个二级学科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1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2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
3、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拥有设有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3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四次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两次通过评估。
4.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有多少学生
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有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互派学者专家访问、讲学,开展合作研究。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诺丁汉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与英国邓迪大学联合实施“3+1+1”本硕连读项目、“2+2”联合培养项目和“4+1”攻读硕士学位项目,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每年支持博士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
学院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践行“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现有全日制本科生近9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460余人。
新时代学院师生凝心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奋发有为,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
5.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6人,其中教授33人,特聘研究员1人,副教授51人,特聘副研究员11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人、国家创新项目入选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团队、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团队各1个。
学院拥有土木工程、力学2个一级学科,其中,土木工程为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作为“水利与土木矿业工程学科群”重要组成部分加入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行列,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土木水利专业学位工程博士授权点,涵盖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市政工程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力学为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拥有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固体力学、工程力学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学院拥有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设有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3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999年、2004年、2009年分别以5年、5年、8年有效期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评估,2017年以6年有效期在国内首批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2009年、2014年均以5年有效期通过全国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2019年以6年有效期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院实验室总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包括岩土工程试验大厅、土木结构试验大厅、风洞实验室、复杂介质多尺度力学实验中心等,拥有以微纳米力学测试系统为主的国际最先进设备、大型岩体工程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岩体结构物理模型3D打印系统、三轴压缩-直剪复合试验机、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系统(SHPB)、粗粒土大三轴试验机、土动三轴试验机、土真三轴试验机、30000KN结构压剪试验系统、MTS 311.41混凝土构件试验系统、结构试验反力墙、振动台、拟静(动)力实验设备、疲劳试验机等仪器设备、核磁共振波谱仪、隧道超前预报系统、扫描式电子显微镜等。
6.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有哪些历史演变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于2000年8月新武汉大学组建后,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的相关学科组建而成。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源于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的土木系。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土木系从武汉大学调整到中南土建学院,其中土力学、建筑力学、钢筋混凝土等教研室并入武汉大学水利学院,1954年成建制并入武汉水利学院水利土壤改良系和水利施工系;1984年6月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成立建筑工程系;1996年建筑工程系更名为建筑工程学院;1998年土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四个教研室调整到建筑工程学院,并更名为土木与建筑学院。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1984年成立工业与民用建筑筹建办公室,挂靠工程测量系;1990年成立建筑工程系,与工程测量系合署办公;1992年建筑工程系从工程测量系分离出来,独立建制运行;1993年建筑工程系与城市规划中心(1985年成立)合并,组建城市建设学院。
7.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这个学校怎么样是在工学部吗
我是06年这个学院毕业的,全日制四年本科。
大学嘛,学风、纪律、男女恋爱、宿舍管理、吃喝拉撒……都差不多吧。以我对当年的记忆,武大土建院最强的是岩土,给排水(现在叫水务工程或者市政工程)。就业率还可以,比较高,如果学生都愿意吃苦,愿意到工程一线的施工单位,完全可以实现100%就业。从专业上讲,在小范围内还是有一定地位的。本科生就考虑就业吧,研究生、博士生的话,听我继续读研究生博士生的同学说,有些导师还是很NB的,有些导师很会赚钱的,有些导师可能很……
放在武大来讲,土木院是个小院,在工学部五个院中也是最小的,整体地位不高,不过对本科生一般没什么影响。但是如果你有兴趣投生学生会,也还是能真正锻炼你的,因为资源不多。资源多的学生会当然开展工作方便,出入风光,但是对个人能力锻炼,我个人认为未必有很大帮助。仁者见仁吧。
这个学院的教学教室都在工学部、宿舍都在工学部。因为教室宿舍资源紧张,所以也有很多文科的MM被安排到工学部上课或者住宿。不知你喜不喜欢MM?呵呵呵呵
去东湖很方便,你要是不会游泳不要下去,会死人的……
武汉嘛,你大概一个军训下来就会习惯了的,再加上一个冬天。经过武汉的冬冷夏乐的锻炼之后,相信你走遍全国都不怕。如果你是武汉本地人,就更不用怕了。
水生所里面的小馆子很好吃,尤其是淡水鱼。不过可能学生一般都吃不起,两个月大家一起凑份子去吃吃吧!
婆婆妈妈讲了这么多,可能也没什么重点,欢迎追问哈!不过我也毕业五年了……
对了,最重要的,王若琳,土木工程专业英语老师,女,相当的漂亮!六年前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才叫真正的天仙——不知道还在不在,容颜是否改变?……
8. 武大的土木工程和哈工大谁好
一.武大和哈工大的比较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武大的土木跟哈工大的土木差距不是一个档次。哈工大的土木全国第三,第一是同济大学,第二是清华大学,第三就是哈工大。而武大的土木根本就不入流。哈工大的土木有院士4名,有亚洲最大的风洞实验室,武大什么都没有。
1.从就业上,武汉大学根本无法跟哈工大相比。即便武汉的地理位置比哈尔滨好,但是哈工大的名气足以抵消地域的不足。不仅仅是土木专业,绝大部分专业,武汉大学都无法跟哈工大比。
2.生源。前几年武大的生源跟哈工大不相上下,得益于武大的地理优势。但是近年来武大的生源已经远远不如哈工大。武汉大学招生人数达到8000,哈工大只有3600,从学生质量上,武大远远落后于哈工大。
3.学风。玩在武大,学在哈工大。武大的学风很差
4.师资。武大心中永远的痛。学生多老师少,是武大的弊病。武大一个班都是40多人,而哈工大只有20人左右。
二、东南和哈工大的比较。
东南大学以通信和土木著称。哈工大土木全国第三,东南大学土木全国第五。东南大学土木强在道路。从地理位置上,东南大学占优。从名气和实力上,哈工大占优。如果你离南京比较近,而又特别喜欢学土木的话,建议你选东南大学,排除这两个因素,建议你选哈工大。
9.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什么时候成立的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于2000年8月新武汉大学组建后,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的相关学科组建而成。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源于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的土木系。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土木系从武汉大学调整到中南土建学院,其中土力学、建筑力学、钢筋混凝土等教研室并入武汉大学水利学院,1954年成建制并入武汉水利学院水利土壤改良系和水利施工系;1984年6月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成立建筑工程系;1996年建筑工程系更名为建筑工程学院;1998年土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四个教研室调整到建筑工程学院,并更名为土木与建筑学院。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1984年成立工业与民用建筑筹建办公室,挂靠工程测量系;1990年成立建筑工程系,与工程测量系合署办公;1992年建筑工程系从工程测量系分离出来,独立建制运行;1993年建筑工程系与城市规划中心(1985年成立)合并,组建城市建设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