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层建筑施工外爬脚手架有规范吗
脚手板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脚手板应满铺、离开墙面120-150MM;
2、脚手板的探头应用直径3.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
3、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
4、脚手板应铺设牢靠、严实,并应用安全网双层兜底。施工层以下每隔10m应用安全网封闭。
拆除脚手架前的准确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2、应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3、应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的要求
在施工生产中,为了及时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排除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纠正违章作业,监督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必须对安全生产中易发生事故的主要环节、部位,由专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监督检查,不断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工伤事故发生。
1、在进行每种安全检查之前都应有明确的检查项目和检查目的,内容及检查标准、重点、关键部位。
2、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处理。
3、必须登记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作为整改的备查依据,提供安全动态分析,根据隐患记录和安全动态分析,指导安全管理的决策。
4、要认真地、全面地进行系统、定性、定量分析,进行详细地安全评价。
5、针对大范围、全面性的安全检查,应明确检查内容、检查标准及检查要求。并根据检查要求配备力量,要明确检查负责人,抽调专业人员参加检查,并进行明确分工。
6、针对整改部位整改完成后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派员进行复查,经复查整改合格后,方可进行销案。
7、要认真、详细地填写检查记录,特别要具体的记录安全隐患的部位、危险的程度。
2. 高层建筑施工常用什么形式的脚手架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1) 承载力较大。当脚手架的几何尺寸及构造符合规范的有关要求时回,一般情况答下,脚手架的单管立柱的承载力可达15kN~35kN(1.5tf~3.5tf,设计值)。
2)装拆方便,搭设灵活。由于钢管长度易于调整,扣件连接简便,因而可适应各种平面、立面的建筑物与构筑物用脚手架。
3)比较经济。加工简单,一次投资费用较低;如果精心设计脚手架几何尺寸,注意提高钢管周转使用率,则材料用量也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扣件钢管架折合每平方米建筑用钢量约15公斤。
3. 高层建筑拆除脚手架的问题
很多高层建筑,低层的外墙还没抹灰,架子已经拆了,而上面高层的却没拆,留一半,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一个就周转运作用,另一种就是把下面的架子拆了后可更方便的做下面地面的各种配套工程
4. 高层建筑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技术要不要外脚手架
高层建筑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技术需要外脚手架。原因如下:
1、高层建筑预制装配式混回凝土构件吊装就位答后,根据设计规范,一般由二次灌浆连接、螺栓连接或预铁埋件焊接连接。当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板构件在外墙位置连接时,都必须人工操作,在外墙外侧人工操作时,就需要外墙脚手架。
2、根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规定,施工高度大于或等于2米时,必须使用脚手架。
3、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规定,高层建筑外墙必须使用钢管脚手架。
5. 高层建筑施工外爬脚手架的规范有哪些
爬架升降作业时禁止非爬架操作人员上架施工,爬架升降完毕后,管理人员按规定检查同意后,办理爬架使用交接手续后,非爬架操作人员方能允许上架施工。 10.3 导轨式爬架按立面设计自身高度搭设完毕后,不能在爬架上任意加高或扩展搭设架体及广告宣传牌,如需要必须进行专项方案设计。
爬架不允许超载使用或承受集中荷载。使用工况下爬架允许3-4个
爬架只能承受垂直竖向力,不能承受水平力,因此爬架不能作为外墙模板侧向支模的支模架。禁止大模板放置于爬架上。
爬架使用时任何人不能随意拆除爬架构件及杆件,爬架爬升机构专用构件不得任意用其材料代用。
禁止以下违章作业:利用爬架吊运物料、在爬架上推车、在爬架上拉结吊装缆绳(索)、任意拆除结构件或松动连接件、拆除或移动爬架上的安全防护措施、塔吊等起吊物料时禁止碰撞或者扯动爬架架体、禁止向爬架操作层脚手板上倾倒施工渣土。
6. 高层建筑外脚手架与塔吊已经拆除,如何进行外墙抹灰及外窗施工!
楼上说的对,使用挂篮施工就行,方便,便宜
7. 高层建筑住宅施工中外墙保温施工时采用哪些外架形式都有什么特点
外墙复保温施工一般有三种制形式的脚手架:
一种是落地或悬挑的满堂脚手架,采用钢管或者门式架搭设,一般是利用主体施工时搭设的,只要主体施工完成了,随时可以进行外墙保温施工,方便进行通常放线,并且可以从任意楼层开始施工,但是脚手架费用较高。
一种是爬升外脚手架,随着施工的进展上下移动,一般也是利用主体施工时搭设的,外墙保温施工必须跟随脚手架的移动部位和速度,一般是从上往下移动,完成一层的全部外墙工作就往下移动一层。
还一种是就是吊篮,一般是外墙保温施工单位自行搭设,每次作业范围按吊篮宽度确定,竖向接缝比较多。费用较低,但是安全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