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1)施工环境的影响,建筑施工场所一般多发专生于露天环境属,环境复杂、高空作业、特种设备作业等高危险因素多。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是安全事故发生产生极为不利的因素,高温、大风、严寒、降雨等恶劣自然气候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工程现场环境如光线不明,视线不畅,通风效果差,物料及器材工具摆放杂乱,道路不通畅等都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Ⅱ 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多选题
1、工程竣工预验收和竣工验收那些是相同的? A、程序 B、参加人员 C、方法 D、组织人 E、要求 答: C、D 、E 2、监理单位在报经业主同意后有权发布. A.终止令 B.停工令 C.复工令D.开工令 E.监理工作联系单 答:B、C、D、E 3、建设工程质量主体包括(). A.勘察单位 B.监督单位 C.建设单位 D.施工单位 E.原材料供应单位 答:A、D、E 4、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采取(A、B、C、D )等形式,对工程实施监理. A.旁站 B.平行检验 C.巡视 D.见证 E.指令 5、模板引起的质量和安全事故主要原因( A、C ) A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强度不足,引起模板变形过大、下沉、失稳。 B拆模时间过迟,引起结构裂缝和过大变形,甚至断裂。 C拆模顺序不合理,没有安全措施,引起塌坠安全事故,并致使露面超载冲击破坏楼板。 D拆模后未考虑结构受力体系的变化,未加设临时支撑,引起结构裂缝、变形。 E.模板表面不平整 6、水泥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级别、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超过(A )为一批,散装不超过( A )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A、200t B、300t C、400t D、500t E.600 t 7、抹灰层粘结不牢固的主要原因有( A、C、D ) A、基层处理不干净 B、基层表面太光滑 C、一次抹灰过厚、干缩率较大 D、砂浆的配合比不当、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及使用不当 E.砂粒径太大 8、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行为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C、E ) A.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B.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立即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 C.安全事故隐患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 D.安全事故隐患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立即停业整顿 E.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9、按照建设部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些工程必须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A、B、C、D、E ) A.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并采用支护结构施工的工程 B.基坑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的工程 C.高度超过20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D.起重吊装工程 E.采用人工、机械拆除或爆破拆除的工程 10、按照建设部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些工程须经专家论证审查专项施工方案?(A、B、C、D、E ) A.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深基坑工程 B.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极其复杂的深基坑工程 C.地下暗挖及遇有溶洞、暗河、瓦斯、岩爆、涌泥、断层等地质复杂的隧道工程 D.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的高大模板工程 E.24m及以上高空作业的工程
Ⅲ 建筑施工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一、建筑施工现场不安全因素
(一)人的不安全因素
能够使系统发生故障或发生性能不良的事件的个人的不安全因素和违背安全要求的错误行为。
1、个人的不安全因素
包括人员的心理、生理、能力中所具有不能适应工作、作业岗位要求的影响安全的因素。
(1)心理上的不安全因素有影响安全的性格、气质和情绪(如急躁、懒散、粗心等)。
(2)生理上的不安全因素大致有5个方面。
1)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不能适应作业岗位要求的因素。
2)体能不能适应作业岗位要求的因素。
3)年龄不能适应作业岗位要求的因素。
4)有不适合作业岗位要求的疾病。
5)疲劳和酒醉或感觉朦胧。
(3)能力上的不安全因素包括知识技能、应变能力、资格等不能适应工作和作业岗位要求的影响因素。
2、人的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是人为地使系统发生故障或发生性能不良事件,是违背设计和操作规程的错误行为。
(1)不安全行为的类型
1)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在机器运转时进行检查、维修、保养。
10)有分散注意行为。
11)没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12)不安全装束。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2)产生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
1)系统、组织上的原因。
2)思想上责任性的原因。
3)工作上的原因。
(3)产生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
1)工作知识的不足或工作方法不适当。
2)技能不熟练或经验不足。
3)作业的速度不适当。
4)工作不当,但又不注意警示标志。
(二)组织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
组织管理上的缺陷,它也是事故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作为间接的原因共有以下方面。
1、技术上的缺陷。
2、教育上的缺陷。
3、生理上的缺陷。
4、心理上的缺陷。
5、管理工作上的缺陷。
6、学校教育和社会、历史上的原因造成的缺陷。
(三)物的不安全状态
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包括机构设备或环境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1、物不安全状态的内容
(1)物本身存在的缺陷。
(2)防护保险方面的缺陷。
(3)物的放置方法的缺陷。
(4)作业环境场所的缺陷。
(5)外部的和自然界的不安全状态。
(6)作业方法导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
(7)保护器具信号、标志和个体防护用品的缺陷。
2、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类型
(1)防护等装置缺陷。
(2)设备、设施等缺陷。
(3)个人防护用品缺陷。
(4)生产场地环境的缺陷。
Ⅳ 事故的影响因素包括哪几个方面
影响反应及时性的因素包括:①刺激物不同,反应时间不同。②同一类
刺激物回强度越大,反应时间答越短;刺激物与背景对比强,反应时间短,对比 弱,反应时间长。③产生反应的身体部位不同,反应时间不同。④年龄和性 别不同反应时间不同。⑤心理上对反应有准备时,反应时间短,出乎意料的
事物出现,心理上无准备时反应时间长。
影响反应准确的因素包括:刺激物的强度、任务的复杂程度和行车速
度,以及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不了解操作后果等。
驾驶员应了解和掌握影响及时性和准确性的因素,有意识地加强学习和
训练,缩短反应时间,使反应更加及时,提高技术动作准确性,从而促进安 全行车。
Ⅳ 建筑工程施工行业安全事故发生的是什么原因麻烦告诉我
建筑施工行业的“产品固定、人员流动,露天、高处作业,手工操作、繁重体力劳动,工艺变化大、规则性差,不安全因素变化多端”等特点,决定了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这些事故事故的发生,不仅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给死者家庭带来灾难,影响社会的稳定。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行业违法承包现象普遍。 在事故调查中,发现施工方把施工任务通过转包、违法分包或以挂靠的形式承包给不具备施工条件或缺乏相应资质的队伍和作业人员现象普遍存在,施工现场物料升降机等特种设备的单独承包也时有发生。这些承包方往往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存在违章指挥和盲目施工行为。而建设方和建设主管部门对这种违法分包行为往往未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整改,这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 2、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施工单位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制定的制度内容不能切合实际,并且不能认真执行。安全教育制度不健全,制度内容得不到落实,不能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认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对管理人员的年度安全教育,对员工的日常安全教育和对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等流于形式,不能起到提高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安全知识水平的作用。甚至在调查中发现有的施工单位对员工教育培训造假,根本不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在日常管理中也未按要求开展安全检查,存在检查前无计划,检查时无具体依据,检查出的问题不能整改到位等,特别是对存在重大隐患或由于条件所限安全措施不能防护到位的分部工程未予重视。 3、安全隐患的整改和落实不到位。 安全隐患的整改和落实不到位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据事故调查,施工单位从上到下各级人员往往存在着侥幸心理,在检查安全隐患时走过场,不能真正做到检查到位、整改到位。对安全检查不重视,甚至存在项目经理不组织安全检查工作,只是口头上强调安全,但真正落实到工作上却应付了事,有的对安全管理人员的意见不予重视,认为是小题大做。有的企业法人对法定安全责任不能履行到位。安全投入不到位,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不齐全,安全措施、防护不到位,安全劳保用品发放不到位等等。 4、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建筑施工行业成为该行业的主要力量,给建筑业带来新活力的同时,一方面由于企业往往迫于工期压力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各项措施执行得不到位,使其对农民工的安全检查、教育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也因受到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的影响,安全意识不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对建筑施工的了解甚少,对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违章作业时,并不清楚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给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在生产安全事故中往往他们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5、监理不到位。 监理单位未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规定,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监理工作停留在过去“三控二管一协调”的老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上,只重视质量,不重视安全,对建设方、施工方的违法、违纪行为不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对施工现场的事故隐患不及时向有上级汇报等等,致使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消除,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6、安全监督不到位。 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各方责任主体的安全监督力度不够,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未能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到位。
Ⅵ 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最低.27元/天开通网络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天星1993
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一、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人非正常行为的表现,违背其心理特征。人的不安全行为不一定会发生事故,造成伤害,但发生事故一定会有事故隐患或人的不安全行为。人行为的产生,受其生理、心理、个体差异、病理等内在因素的影响,或者由外部因素,如“人—机接口、人—环境接口、人—人接口”的存在,在系统设计时未能很好地运用人机工程准则,系统设计存在缺陷;这些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操作者自身与机器系统不协调而导致失误,发生事故。二、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产生,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操作、管理失误有关;其不安全状态的出现既反映物的自身特性,又反映了管理水平。物的不安全状态运动轨迹一旦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运动轨迹交叉,就是发生事故的时间与空间;在这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判断和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对预防和消除事故有直接现实意义。三、作业环境等综合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湿度、温度、照明、振动、噪音、粉尘、有毒有害物质等会影响人在工作中的情绪;恶劣地作业环境还会导致职业性伤害。安全生产是一套人、机、环境系统。合理匹配可实现“机宜人、人适机、人机匹配”,能减少失误、提高效率,消除事故,做到本质安全。如何营造一个良好地作业环境,消除职业危害,是作业环境管理的核心。在现场管理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分析、消除作业环境中的各项事故隐患,努力提高现场生产条件,切实保障员
Ⅶ 对建筑工程事故,应从哪几个方面分析其产生原因
Ⅷ 事故的影响因素包括哪几个方面.‘
不是影响因素,包括哪几个方面?一个是思想,一个是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