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级别划分
高处作业的级别
1、高处作业高度在2--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高度在5m以上至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高度在15m以上至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4、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
1、特殊高处作业包括以下几个类别:
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m/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
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
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
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带电高处作业。
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统称为悬空高处作业
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抢救的高处作业,称为抢救高处作业。
2、一般高处作业系指除特殊高处作业以外的高处作业。
(1)建筑施工安全级别划分扩展阅读
高处作业要求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安全帽的制作与使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安全帽》(GB2811)的有关规定。
2、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应挂牢安全带,安全带的选用与佩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安全带》(GB6095)的有关规定。
3、建筑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对建筑物进行封闭(或采取临边防护措施)。
4、建筑施工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施工现场和建筑物的各种孔洞盖严并固定牢固。
5、对人员活动集中和出入口处的上方应搭设防护棚。
6、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应在施工方案中确定,并在施工前完成,最后经验收确认符合要求。
7、患有精神病、癫痫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及其他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施工。
8、高处作业的人员应按规定定期进行体检。
Ⅱ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评价如何区分合格等级
5.0.1 应按汇来总表的总得分和分源项检查评分表的得分,对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定划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5.0.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定的等级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优良:
分项检查评分表无零分,汇总表得分值应在80分及以上。
2 合格:
分项检查评分表无零分,汇总表得分值应在80分以下,70分及以上。
3 不合格:
1)当汇总表得分值不足70分时;
2)当有一分项检查评分表得零分时。
5.0.3 当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定的等级为不合格时,必须限期整改达到合格。
依据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 - 2011
Ⅲ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评价如何区分合格等级
5.0.1 应按汇总表的总得分和分项检查评分表的得分,对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定划分为回优良答、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5.0.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定的等级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优良:
分项检查评分表无零分,汇总表得分值应在80分及以上。
2 合格:
分项检查评分表无零分,汇总表得分值应在80分以下,70分及以上。
3 不合格:
1)当汇总表得分值不足70分时;
2)当有一分项检查评分表得零分时。
5.0.3 当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定的等级为不合格时,必须限期整改达到合格。
依据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 - 2011
Ⅳ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中一级、二级、三级的代表什么,谢谢大家
安全等级:一级;破坏后果:很严重;建筑物类型:重要的建筑物 。
安全等级:二级;破坏后果:严重;建筑物类型:一般的建筑物。
安全等级:三级;破坏后果:不严重;建筑物类型:次要的建筑物。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重要的建筑物;二级:大量的一般建筑物;三级:次要的建筑物)。至于重要建筑物与次要建筑物的划分,则应根据建筑结构的破坏后果,即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程度确定。
(4)建筑施工安全级别划分扩展阅读:
等级划分基础:
同一建筑物内的各种结构构件宜与整个结构采用相同的安全等级,但允许对部分结构构件根据其重要程度和综合经济效果进行适当调整。
如提高某一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所需额外费用很少,又能减轻整个结构的破坏,从而大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则可将该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比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提高一级。
相反,如某一结构构件的破坏并不影响整个结构或其他结构构件,则可将其安全等级降低一级;任何情况结构的安全等级均不得低于三级。
Ⅳ 工程建设安全事故级别划分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5)建筑施工安全级别划分扩展阅读: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一)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二)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三)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依照前款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应当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接到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
必要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Ⅵ 建筑安全员证分几个级别,中级对应是A、B、C哪个级别的
安全员证是建筑八大员证之一,属于岗位执证,不分等级。
建筑工程安全员分三类,称为版安全“三类人员”权。
企业主要负责人:一般为企业法人或负责安全事务的副总。(A本)
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B本)
安全生产看管人员:专职安全培训员。有安全证件的安全看管员。(C本)
拓展资料:
建筑安全员岗位职责:
一、明确本部门安全防范职责,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责任,认真落实公司各项安全规章管理制度,确保本部门顺利实行安全生产工作。
二、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建立、完善公司突发性事故制度,参与编制事故应急救援和演练工作,特别在重大节日、重大假期进行中。
三、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做到责任、组织、制度、防范措施四落实。
四、加强对部门人员工有关安全教育,全面履行安全职责,确保员工无违法犯罪。
五、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施工”活动的宣传,使人人知晓创建活动和积极参加。
六、加强有毒有害危险品管理,实验室要对化学物品严格管理,做到“五双”严格手续,定期检查,账物相符。
七、对由于安全防范工作不重视、不及时报告发生事故的部门和个人,有权越权上报有关主管部门。
资料来源:安全员资格证 网络
Ⅶ 新规范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按什么条件分成哪几级
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统一标准》将建筑物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
大量的一般建筑物列入中间等级,重要的建筑物提高一级,次要的建筑物降低一级。
设计部门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设计传统习惯选用。大多数建筑物的安全等级均属二级。
同一建筑物内的各种结构构件宜与整个结构采用相同的安全等级,但允许对部分结构构件根据其重要程度和综合经济效果进行适当调整。如提高某一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所需额外费用很少,又能减轻整个结构的破坏,从而大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则可将该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比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提高一级;相反,如某一结构构件的破坏并不影响整个结构或其他结构构件,则可将其安全等级降低一级。
《荷载规范》在荷载效应组合中新增一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使承受恒载为 主的结构构件的安全度有所提高,《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2002)(以后简称《混凝土规范》)取消了原规范弯曲抗压强度fcm,,统一取用抗压强度fC,使以混凝土受压为主的结构构件的安全度有所提高,所以取消了原规范“对屋架、托架、承受恒载为主的轴心受压柱、小偏心受压柱安全等级应提高一级”的规定。
工程实践表明,由于混凝土结构在施工阶段容易发生质量问题,因此取消了原规范“对施工阶段预制构件安全等级可降低一级”的规定。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安全等级 破坏后果 建筑物类型
一级 很严重 重要的建筑物
二级 严重 一般的建筑物
三级 不严重 次要的建筑物
Ⅷ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分为哪几个评分等级,其划分的原则是什么
分为优70分及其以上;良、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汇总表得分值应在80分及其以上为优良;70分及其以上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 等级的划分原则是:
1)保证项目分值均应达到规定得分标准,检查评分汇总表得分值在80分(含80分)以上者为优良。
2)保证项目分值均达到规定得分标准,检查评分汇总表得分值在70分以上(含70分);有一份表未得分,但检查评分汇总表得分值在75分及其以上;起重吊装检查评分表或施工机具检查评分表未得分,但汇总表得分值在80分以上者均为合格。
3)检查评分汇总表得分值不足70分,有一份表未得分,且检查评分汇总表得分在75分以下,起重吊装检查评分表或施工机其检查评分表未得分,且检查评分汇总表得分值在80分(含)以下者均为不合格。
Ⅸ 建筑工程安全等级与抗震等级有什么区分
抗震等级是由抗震设防烈度、檐口高度和结构形式来决定的。安全等级是由建筑的使用功能来决定(有规范来规定的)。两个不是同一范畴,你算量只用得到抗震等级
规范要求:
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的划分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表
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建筑物类型
一级 很严重 重要的房屋
二级 严重 一般的房屋
三级 不严重 次要的房屋
注 1、对特殊的建筑物,其安全等级应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2、地基基础设计安全等级及按抗震要求设计时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
2、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3、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4、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注:对于划为重点设防类而规模很小的工业建筑,当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材料且符合抗震设计规范对结构体系的要求时,允许按标准设防类设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