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程设计 > 建筑施工技术简介框架课件

建筑施工技术简介框架课件

发布时间:2021-01-19 01:15:54

㈠ 金土工程总体技术构架

蒋文彪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北京,100812)

摘要:本文从金土工程的业务目标出发,在现有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经验积累基础上,结合当前主流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务发展方向,研究提出了金土工程的总体技术架构,并阐述了构建金土工程总体技术架构的关键技术,保证全国各级金土工程的整体一致性和相互衔接。

关键词:金土工程;国土资源信息化

金土工程是面向保护资源、维护权益、支持发展、服务社会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程。金土工程的建设目标是,建立网络化的国土资源信息获取、传输与汇总渠道,全面、准确、直接地掌握支撑国土资源管理的各类信息;建立覆盖国土资源管理主要业务、贯穿上下的政务信息系统,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按照上述业务目标,遵循当前主流信息技术发展方向,设计金土工程的总体技术架构,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实现金土工程的业务目标。

1 前言

经过几年的建设,国土资源信息化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应用系统建设覆盖了国土资源主要管理业务,“3S”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积累了大量国土资源数据,从国土资源部到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已实现专网连接。要建立各级联动的网络化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现有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基础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应用系统面向单一业务独立运行,不能实现各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数据库标准化程度不高,难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各级应用系统之间还没有实现网络环境下实时数据交换。当前,在信息技术发展和电子政务应用中,资源整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在金土工程建设中,需要从顶层上规划总体技术架构,设计技术路线和方法,保证网络、数据资源、应用系统、安全系统等各要素之间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国土资源管理的联动和信息的及时监测、汇总与分析。

2 金土工程的总体框架

金土工程建设的总体框架是,以国土资源各类数据库为基础,以国土资源信息网络为依托,以标准、制度和安全体系为保障,以地政、矿政、地质环境等主要管理业务流程优化为主线,以支撑国土资源管理决策为核心,形成互联互通、贯穿上下的政务管理、决策支持和社会服务信息化体系(图1)。

2.1 网络

由国家、省、市三级局域网、连接各级局域网的国土资源专网,以及对外信息服务的互联网组成。国土资源专网利用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各级政府建立的网络资源,或租用专线建设。

图1 金土工程总体框架

2.2 数据资源及管理

以国土资源各类数据为核心,依托成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 GIS 平台,按照统一的标准,建立集数据管理、数据共享服务、数据处理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提供业务系统运行所需的基础数据、管理数据支撑。

2.3 应用支撑

国家、省、市分别建立了用于本级横向应用集成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在国家、省、市统一部署数据交换系统,实现各级国土资源数据交换和业务联动。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在功能上包括应用系统搭建工具和运行环境、界面整合工具、身份认证管理、数据资源配置服务。

2.4 业务应用

围绕耕地保护、矿产资源管理和地质环境管理业务,建立并集成业务应用系统。同时,建立国土资源信息综合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系统。

2.5 应用门户

利用应用门户实现各级国土资源管理业务网上受理,并发布国土资源基础信息和政务信息,向社会各界、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信息服务。

2.6 安全保障

建立基础设施层、数据访问层、信息交换层、应用层四个层次的安全体系。建立异地数据备份中心。

2.7 标准化体系

以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和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为基础,建立金土工程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包括工程建设相关技术规范、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以及基础数据库标准。

3 金土工程总体技术架构

3.1 总体技术路线

按照金土工程建设的业务目标,工程建设遵循以下技术路线(图2)。

图2 金土工程总体技术路线

(1)建立国家、省、市三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统一管理、维护、更新、展现各类数据,并对应用提供支撑,统一对外提供信息服务。县级作为市级的应用终端。

(2)工程建设和系统部署围绕两条主线,一是数据主线,二是系统主线。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管理相对独立,国家、省、市分别建立相对独立的数据管理和更新机制,三级数据之间通过数据同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三级应用系统之间通过数据交换系统实现业务处理数据的上报和下达。

(3)加强资源整合,在全国各级各类应用系统技术架构差异较大、平台不一的条件下,保证金土工程的整体性和高度集成。采用统一的界面和权限认证实现横向应用整合,用户利用统一的界面来进行“一次性登录”,通过统一的身份认证之后便可对所有应用系统进行其权限范围内的操作和访问。

(4)以电子政务平台和数据交换系统为金土工程应用支撑体系。横向应用系统通过电子政务平台的搭建工具实现快速搭建,通过电子政务平台的运行支撑环境实现各类应用系统的协调运转,通过电子政务平台的界面整合工具和身份认证管理工具,实现系统的统一展现和一次登录,通过电子政务平台的数据资源管理工具,实现数据资源的统一配置、服务和展示,通过数据交换系统实现纵向业务数据交换。

(5)具有流程化业务审批功能的应用系统,在电子政务平台上构建和运行,涉及到数据报送、汇总和建立数据台账的系统,独立开发和运行。所有系统都通过统一的界面和权限管理工具进行集成和整合。

3.2 总体技术框架

金土工程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思想,对建立的业务应用系统进行横向和纵向集成。一方面,在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基础平台中,通过利用面向服务的思想建立统一的业务模型,利用系统服务、系统组件和业务组件搭建国土资源业务应用系统,各业务应用系统内部和业务应用系统之间在平台组件框架支持下,通过统一接口标准,利用服务交互和消息传递等功能组件,实现业务应用系统的横向集成;另一方面,在国土资源数据交换系统建设中,利用面向服务的标准,通过事务驱动、数据驱动、消息驱动等方式对服务进行集成,在统一的数据传输协议、数据内容标准等的支持下,利用服务交互、消息处理、安全性等功能组件提供数据交换服务,实现国家—省—市级间纵向业务应用系统的联动、信息的传输和数据交换,并实现与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

金土工程在技术选择上,总体采用 J2 EE 技术架构,以保障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稳定性。同时,根据具体需要,部分独立运行的系统采用.net 技术架构。

各应用系统根据需要可以采用 B/S 结构,也可以采用 C/S 结构,因此前端存在Browser和 Rich Client 两种形式(图3)。

图3 金土工程总体技术框架

(1)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总体上以电子政务平台为支撑,基于 J2EE 技术架构,采用B/S 结构。系统建设利用面向服务的思想建立统一的业务模型,利用系统服务组件和业务组件搭建国土资源业务应用系统。

(2)部分应用系统,如:综合统计网络直报、计划管理系统等,基于.NET技术架构,采用 Smart Client 技术,该客户端还具有便于部署、自动升级的优点。

3.3 应用系统建设方式

流程化的业务管理系统如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建设用地预审管理系统、土地利用规划与计划管理系统中的土地利用规划审批子系统、矿业权项目审批系统、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系统等,利用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进行建设。其他独立运行的数据管理类的管理系统基于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开发。各类应用系统通过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的统一界面、身份认证和数据资源配置管理工具进行集成,实现本级各类应用系统的统一界面、用户单点登录,同时实现对现有信息资源的可视化管理和信息资源的综合分析应用。

3.4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框架

3.4.1 数据整合技术方法

目前,金土工程需要应用的数据库总体上存在同构同标准、同构不同标准、异构同标准以及异构不同标准等几种情况,数据库整合,需要采用信息资源规划的方法,按照先进的信息资源管理理念,分别从概念、逻辑和物理三个层次上对现有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全面理清现有数据资源基础上,按照标准、规范开展数据整合与建库工作。

3.4.2 数据中心技术框架

数据中心将在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撑下,在数据标准和相关数据中心管理为维护制度的保障下,建立各类数据库,完成数据中心数据的存储、管理和维护;在交换体系和业务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完成数据的更新;同时通过业务系统,为管理提供数据支持;通过数据交换系统,将服务系统所需要的数据传递到服务数据库,完成数据中心的社会服务功能。数据中心逻辑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数据中心逻辑结构

3.5 网络体系架构

金土工程业务网络分为三级。

国家级(国土资源部)网络:以国家级数据中心为整个网络系统的核心骨干层,向下为二级骨干层省级网络(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接入。

省级(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网络:以省级数据中心为网络系统的骨干层,向上接入到核心骨干层网络中,向下为分布层市级网络(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接入。

市级(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网络:以市级数据中心为网络系统的分布层,向上接入到二级骨干层网络中,向下为接入层县级网络(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终端接入)提供接入。

3.6 安全体系

各级之间的数据传输运行在国土资源业务专网上,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及安全保密的有关技术要求,坚持适度安全、技术与管理并重、分级与多层保护和动态发展等原则,保证网络与信息安全和政府监管与服务的有效性,准确定位金土工程的安全系统,建立安全保障体系。

3.6.1 安全制度和措施

加强安全管理,建立规范的安全制度,明确责任,并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思想、业务教育,树立全员的安全意识。采取切实措施,进行机房环境、设备保护、冗灾保护,以及工业事故预防。

3.6.2 网络安全

进行内外网物理隔离,建立防火墙、入侵检测、防病毒控制。建立统一的安全管理平台,及时掌握网络安全状况。对于核心数据存储区域还要通过安全审计等控制手段进行访问控制。通过网络安全扫描系统和网络实时监控预警系统,对系统安全事件及时做出响应和处理。为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对关键数据传输支持数据加密,加密方式主要支持商密加密。

3.6.3 应用安全

建立WEB信息防篡改系统、非法拨号监控系统、过滤控制系统、反垃圾邮件系统、病毒防御系统。

3.6.4 CA 认证

采用基于证书的身份认证机制,为各级国土资源管理业务应用系统提供安全服务,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

3.6.5 异地数据备份中心

全部数据库都在异地进行定期网络传输备份。业务数据库在线本地备份,基础数据库离线本地备份。

4 关键技术

构建金土工程的总体技术架构,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技术。

4.1 应用整合

为了实现金土工程的统一展现和一体化运行,需要对横向应用系统进行整合,保证金土工程的整体性。应用整合通过界面集成和统一认证管理来实现,统一应用界面需要解决两方面的技术问题,一方面是如何在不改造地方系统的前提下来实现界面集成;另一方面是集成授权、认证,实现系统单点登录。

各种应用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架构不尽相同,有B /S结构和 C/S 结构的系统,不论采用何种技术架构,现系统和原系统的功能菜单都显示在金土工程统一界面菜单中,然后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菜单,无须再次登录就可访问集成后的所有系统。

统一界面需要解决认证管理问题,即在不修改原系统,不知道原系统用户信息的条件下,通过简单的开发,把用户信息传输到原系统,实现系统的安全运行。

4.2 数据交换系统

国家、省、市三级之间的业务联动通过数据交换系统实现。数据交换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通过统一的数据交换区在关系型数据库的支持下实现数据共享级交换(集中式交换模式);二是利用文件通过消息传递方式实现异步交换(分布式交换模式)。

基于数据库的上下级数据交换中,在各级建立交换缓冲区,交换系统把要交换的数据放在各自的交换缓冲区,交换缓冲区间可以通过文件传输的方式实现数据传输从而达到数据镜像与同步,从而实现各级间的数据交换。

基于XML文件的数据交换中,通过数据交换适配器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抽取,对接收数据的加载的功能。数据交换工作站对发送和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校验,发送前将大容量的XML数 据信息拆分成若干数据信息单元,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单元进行合并,对传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压缩。

4.3 数据资源配置管理

数据资源管理需要通过关系型数据库、文件服务器、数据仓库、空间数据库引擎等的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对关系型数据、文件信息、决策支持信息、空间地理数据、多媒体信息进行管理,为信息的记录、查询、引用、分析提供支持,实现对数据的维护、数据的备份、数据的冗灾、数据的监控等数据管理。数据资源管理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数据的可视化展现,可以直观地浏览到数据实际的物理结构与逻辑关系等情况。

(2)数据中心服务有形化,可以清晰地了解数据交换等操作的实际状态。

(3)支持数据交换,可以满足国家、省、市三级数据交换。

(4)数据与应用平台的无关,满足数据资源管理与应用松耦合模式。

㈡ 急求现浇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设计任务书 某商业楼(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技

给你一份文档参考。

㈢ 施工组织设计 毕业设计 范本

目 录
第一部分 工程概况 3
一、工程概况 3
二、工程施工特点和施工条件 5
三、主要经济技术控制指标 6
第二部分 施工部署 7
一、组织机构部署 7
二、施工准备部署 9
三、施工流程部署 10
四、施工进度部署 12
第三部分 主要材料、构件及机具投入计划 13
一、工程主要材料及构件计划表 13
二、主要施工机械机具投入计划表 15
第四部分 施工进度计划及主要劳动力计划 17
一、施工进度计划 17
二、劳动力计划和安排 17
第五部分 施工总平面布置及管理 20
一、主要临时用房、临时用地计划 20
二、现场用水、用电、场地排水 20
三、材料、构件堆放及施工道路现场围护 21
四、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见后附图3) 21
五、总平面管理: 21
第六部分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22
一、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及推广 22
二、工程测量 22
三、基础工程 24
四、主体结构工程 28
第七部分 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 69
一、质量管理目标 69
二、质量保证体系 69
三、严格执行质量检查管理制度 73
四、保证工程质量技术措施 74
五、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82
六、成品保护措施 86
七、与监理单位的配合 88
第八部分 确保工程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 90
一、安全管理目标 90
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90
三、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90
四、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93
五、安全防火措施 95
六、安全监控措施 96
第九部分 工期目标及工期保证措施 97
一、工期目标 97
二、成立工期保证管理体系 97
三、工期保证措施 97
第十部分 季节施工技术措施 100
一、雨期施工措施 100
二、冬季施工措施 101
三、高温季节(暑期)施工措施 105
第十一部分 降低成本与协调管理措施 107
一、降低成本节约措施 107
二、土建与安装协调管理措施 107
三、计量管理 108
四、预防突发事件措施 109

第一部分 工程概况
一、 工程概况
(一)工程总概况:本工程为××市中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市东山苑小区二组团平台51#住宅楼,位于××山东路东山苑小区内,是一栋独立的三单元的框架住宅楼。由××市城市住宅建设研究所设计,建筑总面积为5213㎡,建筑总高度分别为20.6米,23.0米,24.0米;住宅楼为一梯二户,户形单一,窗户有外飘窗和落地窗,阳台栏杆设计为铁艺栏杆,屋顶女儿墙为花瓶柱围护,并在梯间处设装饰架,造型别致,立面美观大方。
(二)主要装修概况
1、墙面及天棚:内墙除厨、卫、墙面为200×300釉面砖上顶外,其它内墙及天棚均为仿瓷涂料,外墙用防水丙烯酸系复层,外墙涂料。
2、楼地面:所有楼地面均为水泥砂浆毛地面,底层地面为细石砼地面(防水)。
3、门窗:窗为塑钢窗,单元门为电控门,进户门为成品防盗门,住户内木门为夹板木门。阳台处为塑钢两开推拉门。
4、屋面:屋面为上人平屋面,设保温层隔热层,隔热板为WSK挤塑隔热板。
5、其它:楼梯栏杆为扁钢栏杆,女儿土墙栏杆为花瓶柱栏杆,护窗栏杆为不锈钢栏杆,阳台栏杆为铁艺花饰栏杆,屋顶装饰架外包铝塑板。
(三)结构设计概况
1、地基:处于山顶平台上,基础为岩石,建筑场地类别为二类,无大型地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迹象,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地下水赋存条件不好,无长期性地下不存在。
2、基础:本工程采用柱下独立基础(1∽19轴),及墩基础(20∽26轴)。
3、框架:本工程框架结构,柱截面有“┗”型和“┳”型 “╋”型截面和矩形截面,梁截面均为矩形。
4、楼板:厨、卫、过道为100厚现浇板,其余为120厚预制板,屋面楼板为120厚现浇板。
5、墙体:外墙采用240厚粉煤灰实心砖,内墙为180厚粉煤灰实心砖,部分隔墙为120厚多孔砖砌块,砌体的砂浆标号为M5。
6、砼:独立基础混凝土等级为C30,基梁为C30,垫层为C10,框架梁、框架柱、现浇板、楼梯均为C30混凝土,现浇板带混凝土为C20。
7、其它:本工程为三类建筑,六度抗震设防,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耐火等级二级,上人屋面为Ⅱ防水,使用年限为15年;不上人屋面为Ⅲ级防水,使用年限为10年。
二、 工程施工特点和施工条件
(一) 场地及地区气候水文条件
1、场地地质条件:拟建建筑物处于经开山形成的山顶平台上,坡顶与坡底高差大,地下水位低,无长期地下水存在。
2、施工现场场地已平整,施工材料可直接到达施工场内,施工车辆主要通道在原有人行道路。
3、自然条件:××地区最高气温41℃左右,最低气温0∽5℃左右,热季时间7-8月份,冷季在12-元月份,两季最大降雨量为260ML,本工程施工期间经历冷、热、雨季,主要在冬季、夏季,因此施工须做好季节性施工措施。特别是冬季施工措施。
(二)工程施工特点:根据分析本子程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设计特点,该工程为框架结构住宅楼,具体有如下施工特点。
1、本工程无需塔吊施工,但拟建建筑物同时施工,为群体工程。施工场地较窄小,施工平面布置及安全问题突出。
2、本工程为框架结构,独立基础,孔桩基础,基础埋深较大,基础开挖石质较好,土方量大,基础土石方开挖量较大。
3、本工程框架柱及混凝土在基础顶面∽2.750标高间采用C35,2.75∽5.55标高间采用C30,以上采用C25;梁、板、楼板、柱、独立柱基、拉梁均采用C25混凝土,护壁采用C15混凝土。框架柱有“L”型及“T”型和矩形,异形柱模板安装要求高。
4、施工用水较方便,可接原有居民用水管。

三、 主要经济技术控制指标

序号 名称 指标 备注
1 工程质量 创结构优质工程,无质量事故,一次交验合格率100% 争创武当杯
2 施工日期 承诺日历工期348天,保证履约率100% 力争提前完工
3 安全生产 一般事故频率控制在1.5‰以内 争取拿安全生产奖
4 文明施工 创市文明工地,达到湖北省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分以上
5 计量管理 达到三级计量标准
6 能源管理 按月计量,控制总量不超过计划
7 质量管理 自检、互检、交检100%
8 机械使用 使用率达90%以上
9 三大工具 周转率达90%
10 降低成本 加强措施降耗管理成本,力争降低成本3--5%
11 钢材用量 159吨
12 水泥用量 1360吨
13 木材用量 132立方米

第二部分 施工部署
一、 组织机构部署
本工程实行项目法施工,形成一管理精干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现场生产指挥体系。在项目经理领导下,组织技术、计划、质量、安全、材料等部门组成的综合管理班子,全面负责工程的施工,直接调度作业层施工。责、权、利分明,能及时排除种种障碍,处理现场施工遇到的问题,做到上下一心,确保工程按预期的质量、安全、工期目标顺利进行。

项目经理部署管理组织结构图
二、 施工准备部署
(一) 技术准备
1、技术文件准备:项目技术负责人在对图纸预先熟悉后提出工程所需的规范、标准及图集进行有关工程施工资料的收集准备。
2、图纸会审:熟悉设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掌握图纸设计的各项材质、构件尺寸和细部构造,明确质量目标,在开工前进行图纸会审,尽可能将图纸上的问题在工程开工前解决。
3、根据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及设计标准编制施工阶段施工组织设计及详细施工方案。
4、编制施工预算:要求在施工前提出工程量及预计成本情况,提出成品的加工计划,进行工料分析,提出资源计划。
5、技术交底: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施工阶段的技求、安全交底采用三级制,即技术负责人→工长→班组长,班组长接受交接后,组织工人进行认真讨论,确保每位操作人员明确质量目标和施工意图。
6、了解材料供应及质量情况,提前取样试验,为施工提供技术依据。
(二)资源准备
1、人力准备:提前做好劳动力的组织调配工作,确定与签订劳动合同,在专业施工队基础上组建专业班组和混合班组,并组织陆续进场。
2、物质准备:根据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要求,编制详细材料进场及预制构件加工计划,开工前提前做好各项机具的维修、保养、组织调度,进场运输准备。
(三)现场准备
1、具体观察施工现场的地形和周围环境,场地的可利用程度和区域确定交通,临时道路,临时水电管线的布置,临时设施的搭设。
2、开工前落实现场三通一平。
3、开工前引测或确定水准点,±0.000标高控制点和轴线控制点,根据建筑红线实施建筑物的测量定位放线。
三、 施工流程部署
(一)施工总体安排
总体施工程序为:“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先土建、后安装” 的原则,安装与土建交叉配合,安装不占有效施工工期。为加快施工进度,主体结构验收可分3个阶段,在每一单元主体施工完毕后,进行中间结构验收,将部分粗装修提前到主体阶段穿插施工。
(二)施工段划分:根据工程平面布置特点,将单栋住宅以单元与单元之间的伸缩缝划分为三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以保证施工连续而有节奏。
(三)施工流程图:(见下页附图)
施工流程图

开 工

施工准备

基础施工

0.000以下结构施工

基础验收

主体结构施工
屋面工程
结构验收

内抹灰及楼地面


电等安装调试

门窗及装饰工程

零星工程及清理竣工

工 程 验 收

交 竣 工
四、 施工进度部署
(一) 施工机械选择
根据本工程中的特点,本工程为独立柱基,墩桩基础的框架住宅楼,地处平直,施工过程中的垂直运输,按工程实际需要,可采用井架施工。土方开挖必须采用机械开挖,以加快施工进度。
(二) 施工安全部署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工程处于平地处,楼群同时开工,施工现场拥挤,安全问题突击,按要求施工阶段外墙搭设双排外脚手架,并挂满安全网,安全保证措施见第八部分。

第三部分 主要材料、构件及机具投入计划
一、工程主要材料及构件计划表

(一) 土建主要材料计划表

序号 名 称 规 格 单 位 数 量 备注
1 钢材 5-25 T 159
2 水泥 325#/425# T 1360
3 木材 板枋材 M3 132
4 混凝土孔砖 240厚/180厚 M3 962.66
5 碎石 5-40MM M3 1306
6 砂 中粗 M3 1029
7 粉煤灰蒸养砖 120×115×53 千块 1

(二) 周转材料需用量计划

序号 名 称 规 格 单位 数量 备 注
1 钢 管 Φ48×3.5 T 80
2 扣

件 Φ50 万个 1.2
3 木模板 板枋材 M3
4 竹胶合模板 12mm 张 500
5 脚手板 2.5×0.3 块 500

二、主要施工机械机具投入计划表

(一) 主要施工机具投入计划表
序号 机 具 名 称 规 格 型 号 数 量 备 注
1 井架 30M高 1台
2 钢筋切断机 OJ-40 2台
3 钢筋调直机 SJ-12 1台
4 钢筋成型机 W16-40 1台
5 园盘锯 599MM 1台
6 平创机 2台
7 空压机 2.5M3 3.53 6台
8 交流电焊机 BX-500 2台
9 电渣压力焊机 60A 1套
10 电动打夯机 14KW 1台
11 插入式捣动棒 Φ35、Φ50高频行星 6台
12 平板振捣器 1.5KW 2台
13 污水泵 Φ50 3台
14 斗车 双轮 10
15 电动冲击钻 Φ/Φ13 2台
16 翻斗车 140型 1部
17 消防设备 普通型 2套
18 安装设备 2套
19
(二) 主要计量、检测仪器设备配置计划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测量参数名称 配备数量 备 注
1 J2光学经纬仪 角度、直线垂直度 1台
2 S2水准仪 水平标高 1台
3 磅称 TG1000 1台
4 工程检测尺 垂直、平整度 2付
5 50M钢卷尺 长度 2把
6 150×150砼试模 砼强度 2套
7 75×75砂浆度模 砂浆强度 2套
8 坍落度筒 砂浆强度 1个
9 温湿度计 温度、湿度 1个
10 电闸箱 用电量 1个
11 试压泵 压力 1台
12 万用表 电流、电压 1只
13 兆欧表 电阻 1只
14 接地摇表 电阻 1只

第四部分 施工进度计划及主要劳动力计划
一、施工进度计划
1、 施工进度安排
本工程的定额工期为365天左右,我公司拟定348天完成,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在施工中重点抓好该部位的施工是关键,该工程在±0.000以上框架主体必须保证每月三层,其它分部随主体工程进行穿插施工,各分部分项工程时间,安排如下:
总工期:348天,其中:柱基施工43天,主体结构:150天,内外装修及局部145天,水电检测,收尾竣工验收10天。
2、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图(见后附图)
3、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见后附图)
二、劳动力计划和安排
加强项目劳动力资源计划管理是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减少工程成本的重要手段,项目部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作业特点优化配备劳动力资源,根据工程总体技术要求特点,组织专业班组和混合班组,按进度计划安排施工人数,并尽可能保持各作业班组的相对稳定,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同时安排各班组相互交叉施工,流水作业,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劳动力资源计划进行调整,确保劳动力资源达到最佳使用效率,激发工人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以确保工程的质量与工期。

主要劳动力配置计划表
序号 施工时间
人数
工种 1
/
30 30
/
60 60
/
90 90
/
120 120
/
150 150
/
180 180
/
210 210
/
240
240
/
270 270
/
300
1 普工 45 45
2 钢筋工 10 12 12 12 12 12
3 木工 20 25 25 25 25 25 15
4 砼工 30 30 30 30 30 30 30 15
5 瓦工 40 40 40 40
6 抹灰工 30 30 30 30
7 架子工 4 8 8 8 8 8 8 4 4
8 水电工 4 4 8 8 8 8 8 8 8 8
9 机械工 6 6 6 6 6 6 10 6 6
10 防水工 8 8
11 涂料工 2 20 30 30
12 电焊工 2 2 2 2 2 2 2 2 2 2
13 其它 5 5 5 5 5 5 5 5 5 5

第五部分 施工总平面布置及管理
一、 主要临时用房、临时用地计划
序号 用途名称 面 积 结 构
1 办公室 35 120墙,石棉瓦屋面
2 材料库 30 120墙,石棉瓦屋面
3 配电房 10 120墙,石棉瓦屋面
4 水泥库 40 钢管搭设,石棉瓦屋面开蔽式
5 木工加工棚 40 钢管搭设,石棉瓦屋面开蔽式
6 钢筋加工场 50 钢管搭设,石棉瓦屋面开蔽式
7 砂、石堆场 40 露 天
8 砌体堆场 60 露 天
9 钢筋堆场 80 露 天
二、 现场用水、用电、场地排水
1、施工用水,现场临时用水根据甲方已引到施工,现场供水水源按平面布置引至各需用地点,主分支管采用Φ40,次分支管采用Φ20的镀锌管,考虑到××地区供水管网水压不稳定及所处地理位置,为确保施工用水设置一个20立方米的蓄水池,在蓄水池处并设置一台扬程≥30米的抽水机。
2、施工用电:根据现场施工用电量需要,由甲方总配电室引至施工现场,设配电房,再引至各需用地点,临时施工用电线路,采用架空,严格按三相五线制架设。
3、施工现场四周设排水沟,避免雨水冲刷。
三、材料、构件堆放及施工道路现场围护
1、材料构件堆放:砂石集中堆置搅拌机附近,(砂与碎石之间采用砌砖分隔)砌块及预制构件,靠建筑物一侧,便于运输,随用随进。
2、施工道路尽量利用已成型便道,进行硬化,四周设排水沟。
3、现场围护:根据本工程现场具体环境,施工现场采取砖砌围墙全封闭,设出入口二处,围护高度应达2.5米。
四、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见后附图3)
五、总平面管理:
由于该工程是群体工程,施工工期紧,交叉作业频繁,场内施工人员复杂,施工平面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采取按计划分片包干管理,采取科学严密的管理措施,强调文明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置各项规章制度,并上墙张挂,严格按平面布置,整齐堆放材料,真正做到文明施工。

建筑施工技术论文

贾啊

㈤ 某商业楼(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设计答案及配板图

  1. 题述‘某商复业楼’,不论规模,制都属一个单位工程。单位工程只有‘施工组织设计’,没有‘施工技术设计’,施工技术是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中的一个章节,仅仅是一小部分而已;

  2. 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中的施工技术是采用,是采用成熟的、行之有效的技术,是施工技术措施,而不是设计、试验。;

  3. 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

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二、施工部署

三、施工准备

四、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五、本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六、工期目标及保证体系及措施

七、质量目标及保证体系及措施

八、安全保障体系及措施

九、创建文明工地及环境保护措施

十、冬期、雨期等季节性施工方案

十一、资源计划(材料、设备、人力、机械)

十二、重大危险源分析及预防

十三、应急救援预案及救援物资准备

十四、竣工回访保修措施

十五、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十六、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十七、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㈥ 施工技术中在简体剪力墙框架结构中分别可采用哪些模板结构形式

1 框架与剪力墙(单片墙联肢墙或较小井筒)分开布置;
2 在框架结构的若干跨内嵌入剪力墙(带边框剪力墙);
3 在单片抗侧力结构内连续分别布置框架和剪力墙;
4 上述两种或三种形式的混合。

阅读全文

与建筑施工技术简介框架课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司社保账户变更说明 浏览:719
威远县严陵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797
鄂州住房公积金帐号 浏览:250
江都区建设局与引江棚户区 浏览:717
扬州住房公积金比例 浏览:516
无业买社保还需要买公积金吗 浏览:403
退伍军人住房补贴新政策 浏览:385
工资5000深圳交社保后最后拿到多少 浏览:373
管城区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招聘 浏览:777
杭州滨江住房公积金 浏览:856
社保缴费基数有试用期工资吗 浏览:377
建筑工程城市规划专业 浏览:656
现代设计建筑设计 浏览:9
2014年天津社保缴纳基数是多少 浏览:758
社保交基数高 浏览: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还多少 浏览:732
北京社保卡办理点 浏览:827
黄陂前川卫生院生化分析仪中标公告 浏览:677
安徽和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浏览:455
社保卡上没有录入缴费信息吗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