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程设计 > 建筑业常发生的五大伤害有哪些

建筑业常发生的五大伤害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1-01-18 08:04:40

Ⅰ 【填空题】施工建筑业常发生的五大伤害是( )。

建筑业最常发生的“五大伤害”事故是指:
1、高处坠落
2、坍塌
3、触电
4、物体打击
5、机械伤害

Ⅱ 建筑行业有几大伤害发生率较高

五大伤害发生率较高,分别是:(1)高处坠落;(2)触电事故;(3)物体打击;(4)机械伤害;(5)坍塌事故。
安全施工要杜绝的“三违”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Ⅲ 建筑业四大改革和五大环境是怎样的

建筑业事故的特点是由建筑施工的特点决定的。(一)建筑施工的特点1.产品固定,人员流动建筑施工最大的特点就是产品固定,人员流动。任何一栋建筑物、构筑物等一经选定了地址,破土动工兴建它就固定不动了,但生产人员要围绕着它上上下下地进行生产活动。建筑产品体积大、生产周期长,有的持续几个月或一年,有的需要三五年或更长的时间。这就形成了在有限的场地上集中了大量的操作人员、施工机具、建筑材料等进行作业,这与其他产业的人员固定、产品流动的生产特点截然不同。建筑施工人员流动性大,不仅体现在一项工程中,当一座厂房、一栋楼房完成后,施工队伍就要转移到新的地点去建设新的厂房或住宅。这些新的工程可能在同一个街区,也可能在不同的街区,甚至是在另一个城市内,施工队伍就要相应在街区、城市内或者地区间流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用工制度的改革,施工队伍中绝大多数施工人员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他们不但要随工程流动,而且还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农忙、农闲)进行流动,给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2,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繁重体力劳动建筑施工绝大多数为露天作业,一栋建筑物从基础、主体结构、屋面工程到室外装修等,露天作业约占整个工程的70%。建筑物都是由低到高构建起来的,以民用住宅每层高2.9m计算,两层就是5.8m,现在一般都是七层以上,甚至是十几层几十层的住宅,施工人员都要在十几米、几十米甚至百米以上的高空从事露天作业,工作条件差。我国建筑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至今大多数工种仍然没有改变,如抹灰工、瓦工、混凝土工、架子工等仍以手工操作为主。劳动繁重、体力消耗大,加上作业环境恶劣,如光线、雨雪、风霜、雷电等影响,导致操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或由于心情烦躁、违章操作的现象十分普遍。3.建筑施工变化大,规则性差;不安全因素随形象进度的变化而改变每栋建筑物由于用途不同、结构不同、施工方法不同等,不安全因素不相同;即使同样类型的建筑物,因工艺和施工方法不同,不安全因素也不同;即使在一栋建筑物中,从基础、主体到装修,每道工序不同,不安全因素也不同;即使同一道工序,由于工艺和施工方法不同,不安全因素也不相同。因此,建筑施工变化大,规则性差。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随着工程形象进度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每个月、每天,甚至每个小时都在变化,给安全防护带来诸多困难。从上述的特点可以看出,在施工现场必须随着工程形象进度的发展,及时调整和补充各项防护设施,才能消除隐患,保证安全。(二)易发和多发事故的类别从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以及建筑施工的特点可以看出,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随着从基础一主体一屋面等分项工程的施工,要从地面到地下,再回到地面,再上到高空。经常处在露天、高处和交叉作业的环境中。建筑施工的伤亡事故主要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和机械伤害4个类别。这4个类别的伤亡事故多年来一直居高不下,被称为四大伤害。随着建筑物的高度从高层到超高层,其地下室亦从地下一层到地下二层或地下三层,土方坍塌事故增多,特别是在城市里拆除工程增多,因此,在四大伤害的基础上增加了坍塌事故,据2004年全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分析,高处坠落占建筑业死亡总数的53.10%,坍塌占14.43%,物体打击占10.57%,机械伤害占9.82%,触电占7.18%,五类事故占95%以上。建筑施工也就从四大伤害变成了五大伤害。(三)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的识别五类事故发生的主要部位就是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1)高处坠落。人员从临边、洞口,包括屋面边、楼板边、阳台边、预留洞口、电梯井口、楼梯口等处坠落;从脚手架上坠落;龙门架(井字架)物料提升机和塔吊在安装、拆除过程坠落;安装、拆除模板时坠落;结构和设备吊装时坠落。(2)触电。对经过或靠近施工现场的外电线路没有或缺少防护,在搭设钢管架、绑扎钢筋或起重吊装过程中,碰触这些线路造成触电;使用各类电器设备触电;因电线破皮、老化,又无开关箱等触电。(3)物体打击。人员受到同一垂直作业面的交叉作业中和通道口处坠落物体的打击。(4)机械伤害。主要是垂直运输机械设备、吊装设备、各类桩机等对人的伤害。(5)坍塌。施工中发生的坍塌事故主要是:现浇混凝土梁、板的模板支撑失稳倒塌、基坑边坡失稳引起土石方坍塌、拆除工程中的坍塌、施工现场的围墙及在建工程屋面板质量低劣坍落。

Ⅳ 建筑业为什么有五大伤害和六大伤害之分

一、现阶段全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类别主要是:
1.高处坠落
2.坍塌
3.物体打击
4.机械伤害
5.起重事故
6.触电
这六大类,常简称为“六大伤害”。
二、六大伤害预防措施
(一)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措施
1、对高处作业的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并定期检查。 2、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时,不得进行高处作业:雨天和雪天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应及时清除。
3、对施工人员进行加强自我保护教育,自觉遵守施工规范。 4、危险地段或坑井边,陡坎处增设警示、警灯、维护栏杆,夜间增加施工照明亮度。
5、购进符合规范的“三宝”、围护杆、栅栏、架杆、扣件、梯材等,并按规定安装和使用。
6、洞口、临边、交叉作业、攀登作业悬空作业,必须按规范使用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并严格加强防护措施。
7、提升机具要经常维修保养、检查,禁止超载和违章作业。
(二)预防坍塌事故的措施
1、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编制施工方案,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2、基坑开挖前必须做好降(排)水工作,并采取保护措施。 3、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边堆置各类建筑材料的,应按规定距离堆置。
4、为保证模板的稳定性,除按照规定加设立柱外,还应沿立柱的纵向及横向加设水平支撑和剪刀撑。
5、拆除作业现场周围应设禁区围栏、警戒标志,派专人监护,禁止非拆除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拆除建筑物应该自上而下依次进行,禁止数层同时拆除,禁止掏挖。
6、各类施工机械距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的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的支护、土质情况确定,并不得小于1.5m.
7、雨季和冬季解冻期施工时,施工现场要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保证排水畅通和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施工。
8、机械开挖土方时,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进行清理和找坡作业。
(三)预防物体打击的措施
1、拆除工程应有施工方案,并按要求搭设防护隔离棚和护栏,设置警示标志和搭设围网。
2、安全防护用品要保证质量,及时调换、更新。
3、经常检查地锚埋设的牢固程度和揽风绳的使用情况。 4、严格按照吊装技术操作规程作业。
5、改正不良作业习惯,严禁往下或向上抛掷建筑材料、杂物、垃圾和工具。
6、清理脚手架上堆放的材料,做到不超重、不超高、不乱堆乱放。
(四)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措施
1、机械设备要安装固定牢靠。
2、增设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和断电保护装置。
3、对机械设备要定期保养、维修,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4、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和调试,消除机械设备的不安因素。
5、操作人员要按规定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五)预防起重事故的措施
1、起重机选型合理,道路平坦坚实,不得在斜坡上工作。
2、 起重机要做到“十不吊”: 吊物重量不明或超负荷不吊、指挥信号不明不吊、违章指挥不吊、吊物捆绑不牢不吊、吊物上有人不吊、起重机安全装置不灵不吊、吊物被埋在地下不吊、作业场所光线阴暗或视线不清不吊、斜拉吊物不吊、有棱角的吊物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不吊。并禁止在六级及六级以上强风的情况下进行吊装作业。
3、避免带载行走,短距离带载行走载荷≯允许起重量的70%,构件离地面≯1250px。
4、双机抬吊合理负荷分配,统一指挥,密切配合。
5、吊索需经计算,绑扎方法可靠。起重工具定期检查。
6、吊点应与重物的重心在同一垂直线上,吊点应在重心之上。
7、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与起重机司机密切配合。
8、严禁起吊重物长时间悬挂在空中。
9、吊钩吊环检查,吊钩吊环严禁补焊。
(六)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
1、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管理和用电知识的宣传教育。
2、建筑物或脚手架与户外高压线距离太近的,应按规范增设保护网。
3、在潮湿、粉尘或有爆炸危险气体的施工现场要分别使用密闭式和防爆型电气设备。
4、经常开展电气安全检查工作,对电线老化或绝缘降低的机电设备进行更换和维修。
5、电箱门要装锁,保持内部线路整齐,按规定配置保险丝,严格一机一箱一闸一漏配置。
6、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正确选择和使用安全电压。
7、电动机械设备按规定接地接零。
8、手持电动工具应增设漏电保护装置。
9、施工现场应按规范要求高度搭建机械设备,并安装相应的防雷装置。

Ⅳ 建筑业的“五大伤害”是什么

建筑业的五大伤害是指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及坍塌。这五种伤害占建筑业伤害事故的85%以上,为建筑业中重点预防的伤害。
1、高处坠落:在两米以上高处坠落发生的伤亡事故叫做“高处坠落”。
2、触电事故:建筑工程离不开用电,由于不安全用电,触电事故多发。
3、物体打击: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等。
4、机械伤害:是指机械做出强大的功能作用于人体的伤害。
5、坍塌事故: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建筑物坍塌等。

Ⅵ 建筑行业中的起重伤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建筑施工伤亡事故五大类别:主要是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起重伤害。
1、根据近年来所发生在建筑业“三大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事故中,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率最高、危险性极大。高处坠落事故是由于高处作业引起的,故可以根据高处作业的分类形式对高处坠落事故进行简单的分类。
2、坍塌,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伤害、伤亡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3、物体打击伤害是建筑行业常见事故中“五大伤害”的其中一种,指由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物体打击会对建筑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容易砸伤,甚至出现生命危险。特别在施工周期短,劳动力、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时常有出现。这就要求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对机械运行、物料传接、工具的存放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安全,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
4、触电是电击伤的俗称,通常是指人体直接触及电源或高压电经过空气或其他导电介质传递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重者发生心跳和呼吸骤停。超过1000V(伏)的高压电还可引起灼伤。闪电损伤(雷击)属于高压电损伤范畴。
5、起重伤害事故是指在进行各种起重作业(包括吊运、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重物(包括吊具、吊重或吊臂)坠落、夹挤、物体打击、起重机倾翻、触电等事故 。适用于统计各种起重作业引起的伤害。起重作业包括:桥式起重机、龙门起重机、门座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铁路起重机、汽车吊、电动葫芦、千斤顶等作业。如:起重作业时,脱钩砸人,钢丝绳断裂抽人,移动吊物撞人,钢丝绳刮人,滑车碰人等伤害;包括起重设备在使用和安装过程中的倾翻事故及提升设备过卷、蹲罐等事故。

Ⅶ 建筑业颁发的五大伤害

建筑业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及坍塌等五大伤害

Ⅷ 建筑业的“五大伤害”是什么

建筑业的五复大伤害是指高处坠制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及坍塌。这五种伤害占建筑业伤害事故的85%以上,为建筑业中重点预防的伤害。
1、高处坠落:在两米以上高处坠落发生的伤亡事故叫做“高处坠落”。
2、触电事故:建筑工程离不开用电,由于不安全用电,触电事故多发。
3、物体打击: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等。
4、机械伤害:是指机械做出强大的功能作用于人体的伤害。
5、坍塌事故: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建筑物坍塌等。

Ⅸ 建筑行业中的“六大伤害”具体是指什么

一、现阶段全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类别主要是:
1.高处坠落
2.坍塌
3.物体打击
4.机械伤害
5.起重事故
6.触电
这六大类,常简称为“六大伤害”。
二、六大伤害预防措施
(一)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措施
1、对高处作业的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并定期检查。 2、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时,不得进行高处作业:雨天和雪天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应及时清除。
3、对施工人员进行加强自我保护教育,自觉遵守施工规范。 4、危险地段或坑井边,陡坎处增设警示、警灯、维护栏杆,夜间增加施工照明亮度。
5、购进符合规范的“三宝”、围护杆、栅栏、架杆、扣件、梯材等,并按规定安装和使用。
6、洞口、临边、交叉作业、攀登作业悬空作业,必须按规范使用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并严格加强防护措施。
7、提升机具要经常维修保养、检查,禁止超载和违章作业。
(二)预防坍塌事故的措施
1、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编制施工方案,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2、基坑开挖前必须做好降(排)水工作,并采取保护措施。 3、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边堆置各类建筑材料的,应按规定距离堆置。
4、为保证模板的稳定性,除按照规定加设立柱外,还应沿立柱的纵向及横向加设水平支撑和剪刀撑。
5、拆除作业现场周围应设禁区围栏、警戒标志,派专人监护,禁止非拆除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拆除建筑物应该自上而下依次进行,禁止数层同时拆除,禁止掏挖。
6、各类施工机械距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的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的支护、土质情况确定,并不得小于1.5m.
7、雨季和冬季解冻期施工时,施工现场要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保证排水畅通和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施工。
8、机械开挖土方时,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进行清理和找坡作业。
(三)预防物体打击的措施
1、拆除工程应有施工方案,并按要求搭设防护隔离棚和护栏,设置警示标志和搭设围网。
2、安全防护用品要保证质量,及时调换、更新。
3、经常检查地锚埋设的牢固程度和揽风绳的使用情况。 4、严格按照吊装技术操作规程作业。
5、改正不良作业习惯,严禁往下或向上抛掷建筑材料、杂物、垃圾和工具。
6、清理脚手架上堆放的材料,做到不超重、不超高、不乱堆乱放。
(四)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措施
1、机械设备要安装固定牢靠。
2、增设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和断电保护装置。
3、对机械设备要定期保养、维修,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4、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和调试,消除机械设备的不安因素。
5、操作人员要按规定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五)预防起重事故的措施
1、起重机选型合理,道路平坦坚实,不得在斜坡上工作。
2、 起重机要做到“十不吊”: 吊物重量不明或超负荷不吊、指挥信号不明不吊、违章指挥不吊、吊物捆绑不牢不吊、吊物上有人不吊、起重机安全装置不灵不吊、吊物被埋在地下不吊、作业场所光线阴暗或视线不清不吊、斜拉吊物不吊、有棱角的吊物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不吊。并禁止在六级及六级以上强风的情况下进行吊装作业。
3、避免带载行走,短距离带载行走载荷≯允许起重量的70%,构件离地面≯1250px。
4、双机抬吊合理负荷分配,统一指挥,密切配合。
5、吊索需经计算,绑扎方法可靠。起重工具定期检查。
6、吊点应与重物的重心在同一垂直线上,吊点应在重心之上。
7、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与起重机司机密切配合。
8、严禁起吊重物长时间悬挂在空中。
9、吊钩吊环检查,吊钩吊环严禁补焊。
(六)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
1、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管理和用电知识的宣传教育。
2、建筑物或脚手架与户外高压线距离太近的,应按规范增设保护网。
3、在潮湿、粉尘或有爆炸危险气体的施工现场要分别使用密闭式和防爆型电气设备。
4、经常开展电气安全检查工作,对电线老化或绝缘降低的机电设备进行更换和维修。
5、电箱门要装锁,保持内部线路整齐,按规定配置保险丝,严格一机一箱一闸一漏配置。
6、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正确选择和使用安全电压。
7、电动机械设备按规定接地接零。
8、手持电动工具应增设漏电保护装置。
9、施工现场应按规范要求高度搭建机械设备,并安装相应的防雷装置。

阅读全文

与建筑业常发生的五大伤害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司社保账户变更说明 浏览:719
威远县严陵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797
鄂州住房公积金帐号 浏览:250
江都区建设局与引江棚户区 浏览:717
扬州住房公积金比例 浏览:516
无业买社保还需要买公积金吗 浏览:403
退伍军人住房补贴新政策 浏览:385
工资5000深圳交社保后最后拿到多少 浏览:373
管城区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招聘 浏览:777
杭州滨江住房公积金 浏览:856
社保缴费基数有试用期工资吗 浏览:377
建筑工程城市规划专业 浏览:656
现代设计建筑设计 浏览:9
2014年天津社保缴纳基数是多少 浏览:758
社保交基数高 浏览: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还多少 浏览:732
北京社保卡办理点 浏览:827
黄陂前川卫生院生化分析仪中标公告 浏览:677
安徽和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浏览:455
社保卡上没有录入缴费信息吗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