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程设计 > 沉降与建筑施工

沉降与建筑施工

发布时间:2021-01-15 15:53:35

㈠ 多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允许值是多少

沉降观测的允许范围:
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版测精度的等级。在权没有特别要求的情况下,左一般性的高层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各项观测指标要求如下:
第一,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h=∑a-∑b≤1.0,n表示测站数;
第二,前后视距≤30m;
第三,前后视距差≤1.0m;
第四,前后视距累积差≤3.0m;
第五,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1.0mm。

㈡ 各位前辈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沉降量有多少能达到30公分吗特别是高层,沉降多少算正常

1、在施工过程中,建筑物的下沉应该是很小的,桩基础的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的沉降量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本人经历过下沉30厘米,也经历过上浮3厘米。
3、您限定了回答的字数。

建筑工程地基不均匀沉降会有什么结果

建筑工程地基不均匀沉降会出现以下问题:
建筑物沉降过大,特别是不均匀内沉降超过允许容值,直接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和造成工程出质量事故!
(1)墙体产生裂缝。不均匀沉降使砖砌体承受弯曲而导致砌体因受拉应力过大而产生裂缝:八字裂缝或倒八字裂缝。
(2)柱体断裂或压碎。不均匀沉降将使中心受压柱体产生纵向弯曲而导致拉裂,严重的可造成压碎失稳。
(3)建筑物产生倾斜。长高比较小的建筑物,特别是高耸构筑物,不均匀沉降将引起建筑物倾斜、倒塌。

㈣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应由施工单位进行还是由建设方委托第三方进行测量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应由由建设方委托第三方进行测量。

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

针对内网民反映的问题,市容住建委责成相关部门实地查看,并要求施工单位对现场基坑施工所造成的周边沉降问题聘请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数据检测。

(4)沉降与建筑施工扩展阅读:

不同周期的观测应遵循“五定”原则:

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基点和被观测物上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上要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以上措施在客观上能保证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主观不确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能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结果的可比性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办事效率低还是故意拖延,楼都盖完了快!

㈤ 建筑物沉降观测和主体施工沉降观测有何区别

观测的意义都是掌握建筑物沉降的数据
如果沉降超出规范允许,要采取措施保护建筑
施工时一般每施工N层观测一次,N要看建筑物的每层建筑自重,有可能小于1
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

㈥ 工程基坑监测和建筑物沉降观测分别是什么

1、基坑监测为基坑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指在基坑开挖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岩土性状、支护结构变位和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进行各种观察及分析工作,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

预测进一步施工后将导致的变形及稳定状态的发展,根据预测判定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的程度,来指导设计与施工,实现所谓信息化施工。

2、沉降观测即根据建筑物设置的观测点与固定(永久性水准点)的测点进行观测,测其沉降程度用数据表达,凡一层以上建筑、构筑物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人工、土地基(砂基础)等,均应设置沉陷观测,施工中应按期或按层进度进行观测和记录直至竣工。

(6)沉降与建筑施工扩展阅读

基坑监测基本要求

1、基坑监测应由委托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承担。

2、基坑围护设计单位及相关单位应提出监测技术要求。

3、监测单位监测前应在现场踏勘和收集相关资料基础上,依据委托方和相关单位提出的监测要求和规范、规程规定编制详细的基坑监测方案,监测方案须在本单位审批的基础上报委托方及相关单位认可后方可实施。

4、基坑工程在开挖和支撑施工过程中的力学效应是从各个侧面同时展现出来的,在诸如围护结构变形和内力、地层移动和地表沉降等物理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因此监测方案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项监测内容间监测结果的互相印证、互相检验,从而对监测结果有全面正确的把握。

5、监测数据必须是可靠真实的,数据的可靠性由测试元件安装或埋设的可靠性、监测仪器的精度、可靠性以及监测人员的素质来保证。监测数据真实性要求所有数据必须以原始记录为依据,原始记录任何人不得更改、删除。

6、监测数据必须是及时的,监测数据需在现场及时计算处理,计算有问题可及时复测,尽量做到当天报表当天出。因为基坑开挖是一个动态的施工过程,只有保证及时监测,才能有利于及时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

7、埋设于结构中的监测元件应尽量减少对结构的正常受力的影响,埋设水土压力监测元件、测斜管和分层沉降管时的回填土应注意与土介质的匹配。

8、对重要的监测项目,应按照工程具体情况预先设定预警值和报警制度,预警值应包括变形或内力量值及其变化速率。但目前对警戒值的确定还缺乏统一的定量化指标和判别准则,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削弱了报警的有效性。

9、基坑监测应整理完整的监测记录表、数据报表、形象的图表和曲线,监测结束后整理出监测报告。

沉降观测要点

水准基点的设置:基点设置以保证其稳定可靠为原则,宜设置在基岩上,或设置在压缩性较低的土层上。水准基点的位置,宜靠近观测对象,但必须在建筑物所产生的压力影响范围外。

观测点的设置:观测点的布置,应能全面反映建筑的变形并结合地质情况确定,数量不宜少于6个点。

测量宜采用精密水平仪及钢水准尺,对第一观测对象宜固定测量工具和固定测时人员,观测前应严格校验仪器。

测量精度宜采用Ⅱ级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宜为20~30m,视线高度不宜低于0.3m。

观测时应登记气象资料,观测次数和时间应根据具体建筑确定。在基坑较深时,可考虑开挖后的回弹观测。

㈦ 建筑物沉降观测和主体施工沉降观测有何区别

沉降观测即根据建筑物设置的观测点与固定(永久性水准点)的测点进行观测,测其沉降程度用数据表达,凡三层以上建筑、构筑物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人工、土地基(砂基础)等,均应设置沉陷观测,施工中应按期或按层进度进行观测和记录直至竣工。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业的发展,各种复杂而大型的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工程建筑物的兴建,改变了地面原有的状态,并且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这就必然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层的变形。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建筑物沉降是作为完工后的一种后续观察.
至于主体施工沉降观察就是施工期间的一个观察,所谓的 信息化施工就是有些工程是要设立观察点,时刻监督主体施工情况的.

㈧ 建筑施工当中怎么防止沉降

“防止沉降”?——沉降是无法“防止”的。建筑物沉降是必然发生的。只能尽量减少沉降对于建筑的损坏。否则何必要对于大体积和高层建筑进行沉降观察?

均匀的小沉降对于建筑物没有任何损害。要防止的是不均匀沉降和大的沉降。
举例说明。
1、某工业建筑,独立建筑,地基是沉陷性黄土。施工员没有经验,认为基础回填土早回填,晚回填没有关系。先抢室内施工,水磨石地坪已经施工完毕,结果连续下雨,雨水浸泡基础,整个建筑四周墙体均匀下沉约2厘米,导致水磨石地面开裂,室内中间地面高出墙体附近地面。不得已,只好打掉已经施工完毕的水磨石地面,重新做全部地面。
2、一幢食堂,交付使用后大约半年,发现一面山墙中间开裂,只好拆掉山墙,检查发现,原来山墙基础中部基底下面大约50厘米处有一块巨石,其他地基下沉,而巨石处未下沉,将山墙中部顶开裂。处理方法:将基槽巨石打掉,重新用砂夹石回填,重新做山墙。
教训:在地质多石地区,开挖基槽后,必须用探钎检查基槽下面是否有空洞和巨石。
3、最常见的施工毛病是基础周围回填土最后才回填,并且夯实不好,结果是建筑物的外面踏步在交付使用后不久,发生不均匀沉降开裂。教训:建筑物四周尽量早回填土夯实,半年后自然沉降均匀后再做室外附属工程。
4、建筑物外围的散水混凝土不要在勒脚之下,要先做勒脚,后做散水。这样,当建筑沉降时,不至于被散水撑破勒脚抹灰。

㈨ 请问建筑工程中沉降值偏差允许多少有无规范要求

是1毫米是正确的。建筑测量,沉降监测一般都是精确到毫米。

补充:高程标高都是应该用米表示版,但对于沉降观测权应该用毫米表示吧,测量观测比较短、薄的物体或者要求测量的结果比较精确的时候,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是要1毫米,复制一段观测注意事项,看看最后一条事项。

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1)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
(2)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
(3)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
(4)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
(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气阿成。
(7)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8)将各次所观测沉降情况及时反馈有关部门,当建筑物每天(24h)连续沉降量超过1mm时应停止施工,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

㈩ 建筑施工中建筑物沉降观测相邻两点沉降量不能超过多少mm

5MM

1、仪器设备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肉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2、观测时间的要求

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而是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次/30天)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通常情况下,建筑物设计图纸上有专门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

4、沉降观测的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

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5、施测要求

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使用3——6个月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

6、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再未有特除要求情况下,一般性的高层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

阅读全文

与沉降与建筑施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司社保账户变更说明 浏览:719
威远县严陵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797
鄂州住房公积金帐号 浏览:250
江都区建设局与引江棚户区 浏览:717
扬州住房公积金比例 浏览:516
无业买社保还需要买公积金吗 浏览:403
退伍军人住房补贴新政策 浏览:385
工资5000深圳交社保后最后拿到多少 浏览:373
管城区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招聘 浏览:777
杭州滨江住房公积金 浏览:856
社保缴费基数有试用期工资吗 浏览:377
建筑工程城市规划专业 浏览:656
现代设计建筑设计 浏览:9
2014年天津社保缴纳基数是多少 浏览:758
社保交基数高 浏览: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还多少 浏览:732
北京社保卡办理点 浏览:827
黄陂前川卫生院生化分析仪中标公告 浏览:677
安徽和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浏览:455
社保卡上没有录入缴费信息吗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