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
由于中国居民对改善居住环境有着迫切的需求,建筑行业片面追求规模发展,而忽视了安全管理工作,时有安全事故发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对这一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对此笔者分析了中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具体如下:
(一)对安全缺乏管理的意识和重视
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建筑施工行业内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所以在施工项目的竞标中有的企业将报价一降再降。而以低价中标的施工单位只能在安全管理费用上节省开支,有的甚至忽略了安全管理的投入,对自身的安全管理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理,在相关的安全保障物资和设备上上无法做到有效保证,安全管理的能力自然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所以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事故会发生,而一旦发生,都是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二)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不到位
施工企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只停留在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上,安全问题没有深入人心,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薄弱、麻痹大意、自我保护能力差,这就导致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的发生,增加了安全事故隐患。例如,2009年3月23日上午,三亚市港门村一路,这里有两处建筑工地,均是村民的住宅楼房。工人们忙着搅拌水泥、砌砖,都没有戴安全帽,而脚手架上不断落下杂物。升降机忙碌地运送着材料,旁边并没有设置隔离设施,也没有提示标志,一名没有戴安全帽的工人在操作,在他的旁边便是杂乱的电线。脚手架上的工人也都没有系安全带。他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和培训,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淡薄。因此,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存在不足
近年来,虽然中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有了显著的进步,但每年逾千人死亡、逾百亿元直接经济损失的现状仍然提醒着我们:建筑施工安全工作函待进一步加强和突破。安全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安全检查流于形式,甚至在安全管理上作秀,玩文字游戏,使安全隐患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和排除。一些监理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还停留在过去“三控二管一协调”的内容和要求上,重质量忽视安全,不熟悉、不掌握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因此不能有效地开展安全监理工作,监理职责和安全监管形同虚设。另外,施工安全资料不规范和不标准也使得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面临问题。不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分项交底和安全教育针对性不强、不全、不准或与现场实际不符。这样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安全活动记录不真实,就给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带来了原则性的错误和隐患 。
2. 建筑施工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文发网 提供免费参考文献 还可以提供建筑方面论文的代写与代发服务
2.1 规范招投标、合同的管理
招投标各方必须按照招投标程序进行招标、竞标,要做到公平、求实、合理以确保招投标的公正性和严密性。施工合同的管理分为:国家机关及金融机构对施工合同的管理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当事人及监理单位等对施工合同的管理。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内容必须严密、细化、实际,特别是违约、争议以及索赔条款。这就要求不断完善审查制度以及备案制度,打破行业和地方垄断规范招投标程序。建立招投标及其它相关活动的集中场所,把招投标的一切活动纳入统一管理,加强执法监督管理以及对中标的承包商合同履行进行时实监督。
2.2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安全工作的重点是预防分阶段,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施工安全关系到人的生命,施工单位必须对所有现场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必须由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安全问责制”和“以人为本”的责任体系。有计划、有意识的进行劳务人员的培训机制,建立民工准入制度。一律持证上岗,严禁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的情况。坚持“以质为本”的经营战略,从人、机械、材料、环境以及方法等要素进行严格的控制,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一是基础施工、二是高空作业两个方面。基础施工一定要根据土质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这些措施都要经过设计计算。对于已经完成的部分基坑在雨后、解冻或者复工前都要进行支护,只有排除危险后方可施工。高空作业要设置禁区并围栏、挂警示牌、支搭防护棚。脚手架必须经技术负责人设计批准后才可搭设。另外,高层建筑施工时还应在工作面外侧搭设3米以上的安全网,在没有高空作业后才能拆除。安全帽必须有合格证耐低温、耐冲击、耐燃烧、耐侧压、耐穿透和绝缘性能好,如有磨损、破损应立即停用。
2.3 完善项目工程质量管理运行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培养队伍的凝聚力,同时又明确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建立优秀的管理队伍。把好采购、检测、运输各关口,对建材、配件及设备实行全过程不间断的监控。除了合理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应在施工工艺上做好技术准备,特别是有高新技术要求的,确保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关文件要求,围绕质量、成本、工期等制定施工目标,使得工程顺利完工。
2.4 完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首先,为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要做好技术的组织管理工作。这包括:要有合格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以及技术指挥系统,还要有配套的机械、图纸及说明,要有规范标准和流程明确的技术要求。要制定严格的技术岗位责任制和技术管理制度。其次,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以及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和检查监督工作。再次,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学习和会审。这要求承包企业与各个分包企业共同结图纸进行审核并对图纸中的的问题进行协商,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应全面了解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最后,加强工程技术档案管理。由专人负责竣工图、设计变更登记、结构工程验收记录、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沉降观测记录等,并报送相关机关备案。
2.5 创新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的创新,关键在于技术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又是对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以及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的运用。当前一些建筑企业还在沿用旧的做法,把合同明确的范围做为项目、把项目定义做为合同而后进行管理,项目经理因合同的产生而产生,又随合同的终止而终止。不能将项目的动作与企业发展联系,建筑施工企业同数个进行的项目施工企业、企业与项目、项目与职工之间很难协调统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在建筑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施工管理的不断创新才能推动建筑企业不断发展。
2.6 工程的交工验收管理
工程的交工验收是建筑后期施工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后期施工工期紧张、工种多、工序多、投入劳动力多、材料规格品种多、机械多、各个工种交叉多、专业性强的问题,所以后期施工的管理是确保整个项目保量保质按期交工的关键。可以从技术、管理、组织、经济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建立有组织力、权威、效率高的领导机构,要统一思想与管理目标相一致。验收时要根据批准的计划任务书和相关文件、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施工图纸、设备仪器说明书以及国家现行的施工技术验收规范进行验收。工程完工后就及时向建设单位交工。
3. 如何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版,建筑业权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中占据着越来越重的比例。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技术作为建筑行业兴衰的方向标,其优劣不仅直接影响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关乎施工单位的总体效益及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本文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提高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效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