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筑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建筑业增加值分析
2018年,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1808亿元,比上年增长4.50%,增速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2.10个百分点。
经初步核算,201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450933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3%。2019年上半年,我国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7466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5%,增速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8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6.09%。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建筑业市场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㈡ 中国建筑发展历史
1、创立时期:
周至春秋战国(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埃及、希腊、西要)
2、成熟时期:
秦汉(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希腊、罗马)
3、溶汇时期:
魏晋南北朝(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早期基督教时期、拜占庭时期)
4、全盛时期:
隋唐时代(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拜占庭时期、早期歌德时期)
5、延续时期:
宋辽金元(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歌德时期)
6、停滞时期:
明清(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文艺复兴之后)
(2)建筑业在中国的发展扩展阅读:
中国从上古至清末,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其建筑形态及营造方式远播东亚各国。
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
中国古建筑有着丰富的雕塑装饰。古建筑的雕塑一般分作两类,一类是在建筑物身上的,或雕刻在柱子、梁枋之上,或塑制在屋顶、梁头、柱子之上的。题材有人物、神佛故事、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等,龙凤题材更被广泛采用。
雕塑的材料根据建筑物本身的用材而定,有木有石,有砖有瓦,有金有银,有铜有铁。另一类是在建筑物里面或两旁或前后的雕塑,它们大多是脱离建筑物而存在的,是建筑的保藏物或附属物。建筑物内的雕塑多为佛、道寺院内的佛、道教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建筑史
㈢ 中国的建筑业发展是否还具有发展潜力中国的建筑行业是否已经快达到饱和程度
几点建议
1、没有人能预料建筑业的冷热。文革刚结束的时候,各院校的建筑系分数比机械、化学之类的差远了。现在情况恰恰相反。
只能说在国家安定不打仗的情况下,按照我国现在这种现代化和城市化程度,建筑业肯定是有至少几十年的大发展的潜力的。
2、不能不考虑就业,但也不能只考虑就业。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当年在选建筑系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就业会怎样,全凭兴趣。到现在我和大部分当年的同学也都没后悔~~~
3、现在建筑设计行业的竞争确实越来越激烈,但淘汰的都是垃圾。如果能力过硬,总能混出个样。你要是投身别的行业也都是这样~
4、等你毕业出来可选择的就业渠道也很多。建筑系的人出来除了去设计院和设计公司外,还有不少去政府部门当公务员(尤其是和土地及规划、建设相关的部门),去房地产公司,去科研机构,去大学当老师,去杂志当编辑,还有去唱歌的——水木年华的主唱就是清华建筑系的~~~~~
㈣ 中国的建筑业在世界上怎么样
如今,从英国到美国到哈萨克斯坦,世界各国都在“疯狂”地进行建筑工程。这其中,中国的建筑热潮更是让其他国家黯然失色,世界上近一半的混凝土和1/3的钢材都被中国的建筑业给“吞噬”了。 这是一个建筑业繁荣的年代,迪拜、北京、上海、莫斯科都渴望在世界建筑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各式各样奇妙而庞大的建筑层出不穷。为了纪念这股建筑热潮,英国《泰晤士报》评出目前正在建设的十个最大、最有意义的建筑工程。所有这些建筑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也有少数存在争议,但有些的确是建筑奇迹。众所周知,这些建筑都将改变建筑史,甚至改变这个世界。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
它的设计者是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如果要问谁能够利用雄厚的资金与廉价的劳动力创造这个建筑学奇迹的话,那就非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莫属了。当我们谈到这里的时候,建筑大军正在日以继夜、争分夺秒地奋战,以便在明年的奥运会上为体育健儿向世界展示他们的风采提供一个舞台。
重要数据:
长330米、宽220米、高69.2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容纳观众近10万人。一切都几乎完美,但不知道它是否拥有与温布利大球场一样多的洗手间。
最终评价:
评选人员一致认为是“富丽堂皇”。
㈤ 我国建筑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建筑业主要受宏观经济增长及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所驱动。受国内宏观经济调控影响,短期内建筑业增长有所放缓,但从长期看,在国内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国际承包业务逐渐成熟的大背景下,我国建筑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期行业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建筑业属于充分竞争行业。受宏观调控、建材价格上涨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短期内建筑业成本呈上升趋势,盈利能力将有所下降。
关注细分的铁路建设行业。中国经济总量庞大,行业发展不均衡。
尽管国家从宏观总量层面实施经济调控,但对于那些总体发展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瓶颈行业,国家将会加大政策扶持。从目前看,我国铁路运输及铁路基础设施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加大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内容。
行业主要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上涨、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以及人民币升值因素将对公司利润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一、建筑业发展前景广阔(一)宏观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是行业发展的首要驱动因素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对建筑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2002年以来,我国建筑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5%以上。建筑业总产值从1985年的675.10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50,019亿元;增加值由1980年的195.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4,014亿元。
(1)国内GDP每增加10个亿,可以拉动建筑业总产值2.399亿元。
我们对1995年—2007年的GDP与建筑业的总产值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建筑业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高度相关,相关度达0.9985。回归分析显示,国内GDP每增加10个亿,可以拉动建筑业总产值2.399亿元。
(2)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基本决定了建筑业的国内市场规模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7,413.91亿元,比上年增长25%。建筑业总产值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拉动下,也出现了较大增长。
我们同样采用1995年—2007年的数据,以FAI作为解释变量,建筑业总产值为被解释量,两者的散点图,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线性关系,其决定系数为0.989。回归分析表明,FAI每增加10个亿,可以拉动建筑业总产值4.3亿元。
根据我国未来固定资产投资的状况,对未来建筑行业需求总量做出的预测是:到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营业额)预计将超过90,000亿元,年均增长7%,建筑业增加值将达到15,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
(二)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是行业发展的具体驱动力量
(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从国际经验来看,发展中国家在步入发达国家的征途中,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是发展的必经阶段。通常来看,大多数发达国家基本要经历将近30年的建设时期才基本形成相对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我国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从1990年代中后期才真正开始,按照30年乃至40年的平均建设周期来看,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仅仅处于建设中前期阶段。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更大。据世界银行数据分析,我国目前无论是公路还是铁路通车里程,距离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尚有较大距离,即便与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差距,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将是土木工程建筑业业的主要市场之一。“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中,中央政府将计划投入3.8万亿人民币用于交通基建投资,比“十五”期间增长73%。
(2)房地产建筑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住宅产业化”的进程也大大加快。据研究,中国的城市化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拉动GDP增长两个点以上,同时增加1600万城镇人口。如果按人均20平方米计算,将新增住宅需求3.2亿平方米。
预计中国城市化率加速增长期将持续到2020年,届时中国城镇人口将占总人口的65%。
与现有城市人口相比,意味着未来10年内将有1.6亿左右的增新城市人口,其所带来的住宅、交通、公用建筑等基础设施的需求无比巨大。
近两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投资增速过猛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从投资总量上看,房地产市场的建设需求仍是土木建筑行业的主要市场。
二、建筑业近期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一)经济增长步伐放缓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步伐放缓,能源、粮食等初级产品的价格不断上涨,外部经济环境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一季度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生产总值(GDP)61,491亿元,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稳中有升,增速为25.9%,同比加快0.6个百分点,但目前宏观调控政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局面得到进一步改善,固定投资增速将会逐步放缓。1-4月,我国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97亿元,同比增长21.0%,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继续保持。我国出口3,059亿美元,增长21.4%,同比回落6.4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414亿美元,同比减少49亿美元。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数据显示,“三驾马车”对经济拉动作用有所降低,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已经开始显现。现阶段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仍然是通过双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限制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
(二)成本上升给建筑企业盈利能力带来变数
(1)建筑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2007年10月份开始,钢材的价格持续上涨。2008年2月份以来,铁矿石涨价65%,建筑钢材价格较2007年涨幅明显。受雪灾的影响,我国今年前两个月累计水泥产量为1.4亿吨,同比下降2.80%,供给的减少导致水泥价格的上涨。2008年,我国建筑原材料上涨的局面不断加剧,春节以来国内建筑材料的涨幅普遍在20%- 40%左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较去年同期增长8.2%,涨幅比去年同期加快5.4个百分点,连续第五个月创下三年以来的月度新高。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9.2%,汽油、柴油、原煤价格分别上涨11.0%、11.8%、24.1%,能源价格涨幅突出。煤炭成本约占水泥生产成本的40%- 50%,铁矿石和煤炭构成了建筑钢材生产的主要成本,而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提高,使建筑材料价格涨幅不断增加。
(2)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
随着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建筑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加大了对建设工程安全方面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法规和技术标准等相关制度的建设,使建筑业的劳动力成本有所上升。2008年新的《劳动法》开始实施,增加了建筑企业用工的隐性成本。
2007年,我国经济进入通货膨胀的上升通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物价增长、通胀水平提高必然带动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
(3)建筑企业议价能力较低,成本上涨必将减少行业利润。
建筑企业施工总成本中原材料约占50%-60%,人工成本约占5%-10%,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建筑企业成本大幅上升,对于建筑行业利润有很大影响。虽然目前开口合同在建筑行业占主流地位,建筑企业有一定的二次议价能力,但建筑业的上游建材行业具有较强的成本转嫁能力,而作为建筑业下游的基础设施、房地产等行业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生存在两者之间的建筑企业,其利润降低将成为不争的事实。
三、铁路建设行业机会凸显
(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进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时代,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更是成为发展重点。
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借鉴美国交通运输发展模式,将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列为发展的重点,而对铁路建设投资相对不足,我国人均铁路里程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铁路运力明显不足。为了解决我国铁路建设滞后的问题,国家加大了铁路投资力度,使我国铁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黄金发展阶段。
(二)“十一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
在“十一五”规划中,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高达3.8万亿,比“十五”期间增长73%。
“十一五”期间,铁道部的投资预算为1.25万亿,相当于“十五”计划的四倍多。《铁路“十一五”规划》提出,将新建17,000公里铁路线,包括7,000公里客运铁路专线;将8,000公里现有铁路升级提速;将15,000公里铁路线升级为电气化铁路;将国内高速铁路线的总里程延长到20,000公里以上;到2010年底,将国内铁路网络的营业总里程延长到90,000公里。
(三)铁路建设投资规模将有所提高
我国铁路建设投资规模空前高涨,2006年我国铁路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552.75亿元,较2005年增长76.4%,2007年完成的铁路基本建设投资高达1,772.1亿元,较2006年增长14.1%。
我国铁路投资规模在2005-2006年快速增长后,投资增速有所减缓。
按照《铁路“十一五”规划》目标,2006-2010年,我国铁路投资12,500亿,年均投资2,500亿,当前我国铁路投资规模与“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仍有一定差距。2008年初铁道部披露,今年我国铁路全年计划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000亿元,新线铺轨4,415公里,复线铺轨3,405公里。虽然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铁路投资增速有所减缓,但未来几年铁路投资规模仍将保持稳步增长,随着我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发展,铁路投资资金不足的局面将逐步得到改善,铁路建设高速发展的局面仍将延续。
㈥ 求问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是什么
中国建筑市场发展取得很大成效
中国处于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时期,近年来投资建设了一大批举世瞩目的特大型建设项目。已投入运营的,如长江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西气东输、上海磁悬浮轨道交通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正在建设的,如西电东送、京沪高速铁路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发建设,都带动了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再加上其他的一些项目,包括能源、交通、通信、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环境改造、城市商业中心、住宅建设等,还有卫星城开发、小城镇建设等等,使中国的建筑市场发展迅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之下的中国建筑业发展现状
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08年前三季度,全国建筑业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7552亿元,同比增长22.8%。全国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3.7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5.6%。 全国建筑业企业总收入34379亿元,同比增长24.5%。 全国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35亿元,同比增长26.8%。 2008年以来,由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的悲观预期笼罩在各行各业,中国虽然受到有限的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由于当今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征使得中国的各产业也必然受到牵连。建筑行业一直作为中国拉动GDP的重要源头之一,在全球房地产景气指数持续下滑的情况之下,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宏观调控之下,也或多或少受到影响。但从2008年前三季度以及2008上半年的数据来看,我过房地产开发投资并为受太大影响,外界担心的房地产市场波动可能带来的投资下滑现象并未立刻出现,因此继续带动了建筑业的发展。2008年全球经济衰退使得我国的领导层意识到传统的三驾马车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在顺序上需要重新调整,强调把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以“内需”来拉动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因此,我们可以预期的是,在未来较长的时间之内,由于内需政策的需要,各种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城市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以及区域的发展政策等将陆续出现,中国的建筑行业依然将持续走高。
㈦ 2018民营建筑企业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企业可以通过FBC这个平台展示建筑材料行业的最新解决方案和技术
㈧ 中国未来建筑业的发展前景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民用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1998-2011年间,中国房地产行业新开工面积持续增加,其增长速度维持在10%以上,但是波动较大.2011年中国房地产行业新开工面积为19.00亿
㈨ 中国建筑业还有发展空间嘛
有,我国的城市化经历了一个大发展的过程,现在城市化率已经超过了50%,但是仍有很大增长空间,只要城市在扩张,建筑业就有空间。而且中国的建筑存在很多拆迁和二次建设,所以发展空间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