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谁有《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的Pdf文档啊
楼主,自己买一本吧,电子版网上木找到,不好意思
⑵ 请问:绿色建筑设计在什么时候申报向那些部门申报要准备什么资料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国三星,美国leed,德国DGNB等
申报时期:在规划,请设计院专设计时就可以申报属
申请流程:申报单位向绿标办提出申请,完成注册,填写并提交申报材料,形式审查,缴纳评价费,专业评价,专家评审,公示
申报材料:包括申报项目的申报书、自评报告和证明材料,具体准备材料很多,包括土地使用证,立项批复文件,施工许可证..........
⑶ 绿色建筑设计如何申报流程有哪些
绿色建筑申报流程
⑷ 绿色建筑设计如何申报
这是绿色建筑申报的流程,希望对你有帮助,向绿标办和城科会申报,同时有些城市省里面也会组织申报的。
绿色建筑与生态城研究中心
⑸ 绿色建筑设计时,可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绿色建筑设计时,可以采用环保、节能以及可重复回收利用的材料,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⑹ 建筑论文范文:关于绿色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
1.课题名称: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2.项目研究背景:3. 项目研究意义:3. 项目研究意义:1.课题名称: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2.项目研究背景: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编写算例使用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发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3. 项目研究意义: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结构计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并且计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这些建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计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计。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计算、施工图的绘制、则是另令人辛苦的具体程序设计工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将被运用到具体的程序代码中去,精力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计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用代码来实现,4.文献研究概况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关键是要减少漏项、减少差错,计算机也是如此的。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 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应遵守的准则。结构,以及组成结构的构件和基础;适用于结构的使用阶段,以及结构构件的制作、运输与安装等施工阶段。本标准引进了现代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确定,即将各种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都视为随机变量,使设计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统计数学的基础上,并以主要根据统计分析确定的失效概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性,属于“概率设计法”,这是设计思想上的重要演进。这也是当代国际上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发展的总趋势,而我国在设计规范(或标准)中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是迄今为止采用最广泛的国家。
⑺ 关于新版绿色建筑设计评版的标准有哪些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将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
标准的修订调整,表新版主要修订内容:
1.将标准适用范围由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扩展至各类民用建筑。
2.将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3.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行管理六类指标的基础上,增加“施工管理”类评价指标。
4.调整评价方法,对各评价指标评分,并以总得分率确定绿色建筑等级。相应地,将旧版标准中的一般项改为评分项,取消优选项。
5.增设加分项,鼓励绿色建筑技术、管理的创新和提高。
6.明确单体多功能综合性建筑的评价方式与等级确定方法。
7.修改部分评价条文,并为所有评分项和加分项条文分配评价分值。
⑻ 《广州市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怎么没找到这个文件,请问谁有,发我一下,谢谢
才能过审核,目前网上还只有《广州市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管理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
14届57次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率先将绿色建筑建设管理要求纳入立法,建立绿色建筑建设管理制度。
《规定》首先明确四大类建筑必须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其次将绿色建筑相关指标和要求融入建设项目全过程,建立了绿色建筑建设管理制度。此外,还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在促进规模化发展绿色建筑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将建筑节能工作向工业建筑拓展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产业、轻工业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大,而这类工业企业的建筑使用能耗随之增加,因此,将建筑节能工作拓展到工业建筑势在必行,广州市率先通过立法要求部分工业建筑执行绿色节能标准。
将公共建筑能耗控制指标全过程管理纳入立法
《规定》明确了高能耗的公共建筑除必须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之外,同时通过能耗限额指标来控制工程的设计、验收和运行,以量化节能实际效果。
大型公共建筑投入使用后实施用能情况监测
《规定》第十七条明确“新建以及实施节能改造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项目,建设单位在项目验收前应当安装与本市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联网的用能分项计量装置。”
据测算,通过加强建筑运行节能管理,可节约建筑能耗10-20%,因此建立能耗监测平台,既可以让业主随时掌握建筑用能系统运行情况,对不合理用能现象及时更正,也可以让节能监督部门随时掌握监管对象的用能情况,针对性地实施建筑能源审计、强制节能改造和能耗超定额加价等管理措施,还能让节能服务企业根据监测数据针对性地制定节能改造措施,合理分析评价节能改造效果。
部分建筑应安装太阳能热水
《规定》第十六条规定“新建12层以下(含12层)的居住建筑和实行集中供应热水的医院、宿舍、宾馆、游泳池等公共建筑,应当统一设计、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不具备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条件的,可以采用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措施替代”。
广州市法制办副主任林琦表示,从地理位置和气候上看,广州地处北纬23°,地表接受太阳辐射量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属于太阳能资源三类地区,适合推广太阳能热水利用。另外,太阳能热水利用系统具有技术成熟、性价比高等优点,已具备了规模化推广的条件。因此,我市借鉴国内许多城市(南京市、深圳市等)的成功经验,限定新建12层以下的居住建筑(考虑到基本具备太阳能集热器安装条件)和实行集中供应热水的医院、宿舍、宾馆、游泳池等热水需求量稳定的公共建筑应统一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
绿色建筑项目可申报竣工标识
《规定》第三十条明确了“对施工过程中全部按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规定的技术措施实施并通过竣工验收的项目,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相应等级绿色建筑竣工标识”。
从目前国家及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标识制度缺乏了一个中间环节而且是关键环节--竣工环节。广州市创造性地设立了绿色建筑竣工标识制度,此举将有利于提高社会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度,并将促进绿色建筑有效体现“四节约一环保”的实际内涵。
绿色建筑与生态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