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说明文 鸟巢的答案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会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东侧。建筑面积25.8万平米,用地面积20.4万平米。2008年奥运会期间,承担开幕式、闭幕式、田径比赛、男子足球决赛等赛事活动,能容纳观众10万人,其中临时坐席2万座。奥运会后,可容纳观众8万人,可承担特殊重大体育比赛、各类常规赛事以及非竞赛项目,并将成为北京市提供市民广泛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成为全国具有标志性的体育娱乐建筑。
国家体育场的设计方案,是经全球设计招标产生的、由瑞士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事务所、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联合体共同设计的“鸟巢”方案。该设计方案主体由一系列辐射式门式钢桁架围绕碗状坐席区旋转而成,空间结构科学简洁,建筑和结构完整统一,设计新颖,结构独特,为国内外特有建筑。其业主单位是由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中信集团联合体共同组建的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融资、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国家体育场于2003年12月24日开工,2006年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② 北京万里长城资料用来写说明文
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高二十一米,底宽三十米,耸立在庭院中央。它的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二百吨,其中玻璃净重一百零五吨,金属支架仅有九十五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人们不但不再指责他,而且称“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同一年,他还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茨克奖。这个奖是一九七九年由「凯海」基金会设立的一项世界性最佳建筑成就荣誉奖金,每年颁发一次。贝聿铭是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五人。这个奖是近几十年来的工作加起来评估的。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在贝聿铭的心中留有极其深刻的印象。苏州庭园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尤其是建筑屋宇与周围自然景观相辅相成的格局,以及光影美学的运用,在他数十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都有轨可寻。而坐落在北京香山公园内新建的香山饭店,更是他将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精心之作。一九七九年,贝聿铭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他以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因此,这座新建的香山饭店,外貌似很普通,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与过去设计的那些摩天大厦相比,香山饭店的规模不算大。但是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建筑高出十倍」。他还说「我们不能每有新建筑都往外看,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当然,光寻历史的根还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从香山饭店的设计,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在这位多产的建筑设计师的事务所只放着两个设计样子。一个是美国国家艺术馆东楼的设计,另一个就是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可见香山饭店的设计在他心目中确实占有重要的位置。贝聿铭的作品,他为产业革命以来的现代都市增添了光辉,可以说与时代步伐一致。到了1988年,贝聿铭决定不再接受大规模的建筑工程,而是改为慎重地选择小规模的建筑,他所设计的建筑高度也越来越低。也就是说越来越接近于地干线,我认为这是向自然的回归。美秀美术馆更明显地显示了晚年的贝聿铭对东方意境,特别是故乡那遥远的风景——中国山水理想风景画的握憬。日本的评论界讲得好,这件作品标志着贝聿铭在漫长的建筑生涯中一个新的里程。美秀美术馆最初的构思,来自中国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散文《桃花源记》,在日本,它也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古典名著。所以美术馆的策划人小山美秀子一见这四个汉字,便立即高兴地接受了贝聿铭的构思。一位出身于中国而立业在美国的建筑家,在有大的日本,建造一座典型中国风景的美术馆,这是多么丰富而错综的情结。
③ 关于孔学堂的说明文550字
贵阳孔学堂地处花溪十里河滩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中段,大将山下占地130亩,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大成殿、杏坛、讲堂群、六艺学宫、乡贤祠、阳明祠、奎文阁等。
这座孔学堂,出自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刘兆丰的手笔。
孔学堂的建筑风格,具有四个特点:
1、遵循孔庙基本规制、保留核心元素为基础,像孔庙,但不是孔庙。所谓“像孔庙”,是说具有孔庙的核心元素,“但又不是孔庙”,是说它的祭祀功能弱化,学习传播功能强化。
2、结合贵州地域文化,设置了祭祀贵州名儒的乡贤祠、阳明祠;建材大量使用本地石材;选用贵州本土木建筑的特色,以灰、黑、白为主色调。
3、顺应山形地势:孔学堂主轴线建筑坐西南、朝东北,前有文案山、下有花溪河、背靠大将山,依山傍水,这是自然山水走势,未按平原地区的坐南朝北取势。
4、大胆创新,自成一格:以汉唐风格为建筑特点,一改各地孔庙主要采用的明清风格,主要体现视觉上的恢弘大气和孔子时代的文化氛围。
早在2010年,刘兆丰就已经成功竞标,取得了世界银行贷款在曲阜和邹城进行的孔孟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设计权,对孔庙、孔府、孔林的文化和建筑风格都极为了解。2011年受邀,刘兆丰参加了贵阳市孔学堂设计方案的竞赛。经过一次次的推敲后,刘兆丰与他的团队终于拿出了整体构思和方案。虽然这个设计方案因一票之差只获得竞赛第二名,但由于更符合和贴近贵阳市对本项目的要求,最终刘兆丰和他的团队获得了孔学堂的设计权。
“最后实施的设计方案,已经是修改的第9稿了。”刘兆丰说,他的设计理念是“汉唐气度、现代表达”,以建筑彰显人文精神文化。
据刘兆丰介绍,孔学堂建筑设计以汉唐风格为建筑特点,一改各地孔庙主要采用的明清风格,主要体现中国文化的恢弘大气。以中国传统的井字型布局为基础的创新布局,呈一纵两横“三轴交联”之势。
纵轴即“礼轴”,由西北至东南纵贯,象征孔学的核心思想“礼”与“仁”,起于棂星门,经大成门、礼仪广场、大成殿,止于杏坛。大成门前广场立有孔子行教像,高9.28米,以纪念孔子诞辰日;大成殿为孔学堂核心,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
两横轴即“风轴”、“行轴”,都由东北至西南并横。“风轴”象征儒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轴上左有讲堂群、溪山书院,是今后进行会议研讨、学者讲学的主要区域。“行轴”象征孔学的智慧与实践,轴上有乡贤祠、阳明祠、奎文阁等建筑,乡贤祠供奉贵州历代贤达名士,阳明祠祀奉明代大儒王阳明,奎文阁典藏儒学文化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