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手册》这本书的电子版
我有电子版,采纳后必发。
⑵ 智能化建筑施工相关步骤
当今智能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智能化也覆盖到了我们生活中各个角落,比如说在我们建筑施工过程中,也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智能化建筑模式,那么这种智能化建筑和我们传统的建筑模式又有哪些区别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关于智能化建筑施工的一些简单介绍。
施工标准
首先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遵照国家相关标准,而且为了加强智能化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保证施工的质量,所以对其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智能化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除了应该执行这个规范之外,还应该执行符合国家现有标准的相应规范。智能化建筑和我们普通的建筑模式不同,是拥有多个子系统,所以在建造各个子系统的时候,应该保证每一个系统之间协调配合,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同时智能化建筑施工的实施应该全程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理。而未经监理工程师确认不得进行相应的隐蔽作业。如果一旦涉及发生变更的时候,那么应该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单位共同协商,确定重新变更设计之后,四方共同签字才能够进行新的施工。
变更条件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该保证工程的每个子系统它的线路铺设保持一致。而且建筑内部用户所应用的软件以及其他的一些接口软件,在安装之前应该进行一系列的功能测试和系统测试,并且要向用户提供安装使用说明以及维护使用说明等完整文档。而在施工安装过程中应该每天对相应的软件进行备份,备份的内容包括系统软件,配置参数,同时备份好的文件应该保存在一个独立的存储设备上。而系统设备的登录密码应该有专人管理不得随意向其他人泄露,当计算机在无人操作的时候应该保持在锁定状态。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所以施工现场的用电应该符合国家相应的用电安全标准,同时在室内铺设光缆的时候,不能够用肉眼直接进行观测,而应该借助一系列专业的设备。
高空作业
如果是进行高空作业,那么应该采用脚手架和梯子,不得两人在一个机子上进行作业,如果是遇到大风或者是雷暴天气那么就不能进行户外高空作业,而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后,施工人员应该佩戴安全帽,如果在高空作业的时候,应该系好相应的安全带。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智能化建筑施工过程的一些内容介绍,智能化建筑施工相较于普通的建筑施工来说,它的内部涉及到了许多的线路问题,所以对施工单位的资质也作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其中涉及到了许多的专业知识,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遵照相应规范严格执行,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环节。
⑶ 什么是智能施工
智能建造是以建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机械、设备的智能为前提,在建造的设计与仿真、构件加工生产、安装、测控、结构和人员的安全监测、建造环境感知中采用信息技术与先进建造技术的建造方式。智能建造包括以下多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体系:
三维建模及仿真分析技术(BIM & Simulation)。借助BIM技术,可以对复杂的构件进行三维建模,在此基础上,对其受力特征、建造全过程、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进行仿真模拟。
工厂预制加工技术(Prefabrication & 3D Print)。根据数字化的几何信息,借助先进的数控设备或者3D打印技术,对构件进行自动加工并成形。预制加工技术的应用同时促进了模块化生产和现场装配。
机械化安装技术(Mechanization & Robot)。采用计算机控制的机械设备或机器人,根据指定的建造过程,在现场对构件进行高精度的安装。
精密测控技术(Precision Measurement & Control)。利用GPS,三维激光扫描仪等先进的测量仪器,对建造空间进行快速放样定位和实时监测。
结构安全、健康监测技术(Structural Safety & Health Monitoring)。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数据采集技术,系统识别和损伤定位技术,分析结构的安全性、强度、整体性和可靠性,对破坏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以尽早修复,或利用智能材料自动修复损伤破坏。
建造环境感知技术(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Perception)。对建造周边环境进行分析识别、确定位置、匹配感知、实时预测与预警的技术。
人员安全与健康监测技术(Personnel Safety & Health Monitoring)。对施工人员的生理指标进行监测,对其施工行为进行警示指导,保证其安全健康的技术。
信息化管理技术(Information Management)。智能建造除了以上技术体系外,还包括以BIM为平台、以建造领域知识本体为基础,构建规则、利用推理方法的智能信息化管理体系,主要由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多方协同工作网络平台、4D施工管理系统以及现场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组成,对建造过程中涉及的多方、动态的信息进行智能管理。
⑷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包括哪些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2010)》共分17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综合管线、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会议系统、广播系统、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防雷与接地和机房工程等。
目录
1 总 则
2术 语
3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2施工管理
3.3施工准备
3.4工程实施
3.5质量保证
3.6成品保护
3.7质量记录
3.8安全、环保、节能措施
4综合管线
4.1一般规定
4.2施工准备
4.3管路安装
4.4线缆敷设
4.5质量控制
4.6 自检自验
5综合布线系统
5.1施工准备
5.2线缆敷设与设备安装
5.3质量控制
5.4通道测试
5.5 自检自验
5.6质量记录
6信息网络系统
6.1施工准备
6.2设备及软件安装
6.3质量控制
6.4系统调试
6.5 自检自验
6.6质量记录
7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
7.1施工准备
7.2设备安装
7.3质量控制
7.4系统调试
7.5 自检自验
7.6质量记录
8会议系统
8.1施工准备
8.2设备安装
8.3质量控制
8.4系统调试
8.5 自检自验
8.6质量记录
9广播系统
9.1施工准备
9.2设备安装
9.3质量控制
9.4系统调试
9.5 自检自验
9.6质量记录
10信息设施系统
10.1一般规定
10.2设备安装
10.3质量控制
10.4系统调试
10.5 自检自验
10.6质量记录
11信息化应用系统
11.1 一般规定
11.2施工准备
11.3硬件和软件安装
11.4质量控制
11.5系统调试
11.6自检自验
11.7质量记录
1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12.1施工准备
12.2设备安装
12.3质量控制
12.4系统调试
12.5自检自验
12.6质量记录
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3.1施工准备
13.2设备安装
13.3质量控制
13.4系统调试
13.5自检自验
13.6质量记录
14安全防范系统
14.1施工准备
14.2设备安装
14.3质量控制
14.4系统调试
14.5 自检自验
14.6质量记录
15智能化集成系统
15,1施工准备
15.2硬件和软件安装
15.3质量控制
15.4系统调试
15.5 自检自验
15.6质量记录
16防雷与接地
16.1设备安装
16.2质量控制
16.3系统调试
16.4自检自验
16.5质量记录
17机房工程
17.1施工准备
17.2设备安装
17.3质量控制
17.4系统调试
17.5自检自验
17.6质量记录
附录A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记录
附录B检测记录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⑸ 智能建筑的施工记录。
以下资料仅供参考,根据当地政策性文件,会有所增减:
建设工程报送城建档案目录
请××建设单位于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前到××市城建档案馆报送以下竣工档案。档案验收合格后,发放《建设工程竣工档案验收意见》及《××省建设工程竣工档案合格证》
第一部分:工程前期文件
1. 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附件
2. 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意见
3. 计划任务书及批复
4. 建设项目列入年度计划的申报文件
5. 建设项目列入年度计划的批复文件和年度计划项目表
6. 征地、拆迁等审批文件(包括拆迁、补偿等文件)
7. 选址申请及选址规划意见通知书
8. 规划定点文件(包括建筑红线图和道路红线图)
9. 工程方案审批(附方案图)文件
10. 建筑设计的环保、消防、防疫、人防、市政等审批文件
11. 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
12.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3.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14.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书
15. 承发包合同或施工合同、协议书、招标、投标、决标、中标等文件
16. 设计合同、勘察合同
17. 监理合同、监理规划、监理大纲、监理实施细则
18.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项目部管理人员名单
19. 与工程有关的会议文件(贯穿全过程)
20.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第二部分:工程竣工验收文件
1. 工程概况表
2. 工程竣工总结
3.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4.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5. 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
6. 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核查记录
7. 无使用功能质量通病住宅工程目标责任书
8. 工程质量保修书
9. 各专项(环保、消防、防疫等)验收认可文件及空气监测、结构抽检等
10.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备—2)
11.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备—1)
12. 决算书及审计文件
第三部分:施工技术文件
一、 建筑与结构工程
1. 图纸会审
2. 设计变更
3. 施工组织设计
4. 开工报告
5. 技术交底
6. 施工日志
7. 原材料(成品)合格证、备案证、试(检)验报告(包括汇总表)
原材料合格证、试验报告汇总表
工程物资进场报验表
材料、设备进场验收记录
建设工业产品登记备案汇总表
(1) 钢材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2) 焊条(剂)合格证
(3) 水泥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4) 砖(砌块)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5) 防水材料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6) 构件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7) 骨料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8) 外加剂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9)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10) 其他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8. 施工试验记录
(1) 土壤试验
(2) 砂浆试验
(3) 混凝土试验
(4) 钢筋焊接试验、焊工操作证
(5) 现场预应力混凝土试验
(6) 钢筋机械连接试验
9. 施工记录
(1) 定位放线
(2) 施工测量记录
(3) 地基钎探记录
(4) 地基处理记录
(5) 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6) 混凝土工程测温记录
(7) 结构吊装、预制砼楼板安装记录
(8) 现场预应力施工记录
(9) 沉降观测记录
(10) 通风(烟)道、垃圾道畅通记录
(11) 防水工程试验记录
(12) 楼地面、坡度检查记录
(13) 样板间(墙、分项)工程检查记录
(14) 创建无质量通病工程检查记录
(15) 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16) 新材料、新工艺施工记录
(17) 工程分项使用功能检测记录
a. 墙体裂缝情况检查记录
b. 抽气道、烟道、吸排烟道记录
c. 屋面蓄水试验记录
d. 地漏安装、卫生间、阳台地面坡向检查记录
e. 浴间、卫生间蓄水试验记录
f. 顶棚、楼地面裂缝情况检查记录
g. 管内穿线质量检查记录
h. 给水(采暖)管道系统压力试验记录
i. 给水(采暖)管道系统清洗记录
j. 管道通球检验记录
k. 散热器组装后压力试验记录
l. (排水)管道灌水(雨水)静压试验记录
m. 卫生器具盛水试验记录
n. 普通电气设备安装动态检查记录
o. 电气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p. 防雷及电器设备接地电阻测试验收记录
q. 漏电保护开关动态检查表
r. 电器照明试运行记录
10.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1) 土方工程
(2) 地基验槽
(3) 砖石工程
(4) 钢筋混凝土工程
(5) 地下防水工程
(6) 木结构工程
(7) 屋面工程
(8) 地面工程
(9) 装饰、装修工程
(10) 其他
11. 地基基础/主体结构验收记录及抽样检测资料
(1) 抽样见证、检测资料
(2) 实体工程结构检验资料
(3) 基础结构验收记录
(4) 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验收备案报告(监—1)
(5) 主体结构验收记录
(6) 主体结构工程质量验收备案报告(监—2)
12. 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1) 地基与基础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 主体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3) 装饰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4) 屋面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3. 专业分包工程施工技术文件
(1) 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验收文件
(2) 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验收文件
(3) 幕墙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验收文件
(4)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验收文件
(5) 其他(如有支护土方工程、预应力工程、木结构工程等)施工技术文件
二、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
1.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2. 图纸会审
3. 设计变更
4.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5. 开工报告
6. 技术交底
7. 施工日志
8. 设备、产品质量合格证、备案证、检验报告(包括汇总表)
9.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10. 施工试验记录
11. 施工记录
12. 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1) 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2)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三、 建筑电气工程
1.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2. 图纸会审
3. 设计变更
4.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5. 开工报告
6. 技术交底
7. 施工日志
8. 电气设备、材料、产品和半成品质量合格证、备案证、检验报告(包括汇总表)
9.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10. 施工试验记录
11. 施工记录
12. 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1) 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2)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四、 智能建筑工程
1.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2. 图纸会审
3. 设计变更
4.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5. 开工报告
6. 技术交底
7. 施工日志
8. 设备、材料、产品和半成品质量合格证、备案证、检验报告(包括汇总表)
9.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10. 施工试验记录
11. 施工记录
12. 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1) 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2)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五、 通风与空调工程
1.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2. 图纸会审
3. 设计变更
4.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5. 开工报告
6. 技术交底
7. 施工日志
8. 设备、材料、产品和半成品质量合格证、备案证、检验报告(包括汇总表)
9.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10. 施工试验记录
(1) 制冷、空调水管道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记录
(2) 制冷系统的工作性能检测
(3) 通风、空调系统调试记录
11. 施工记录
12. 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1) 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2)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六、 电梯工程
1.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2. 图纸会审
3. 设计变更
4.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5. 开工报告
6. 技术交底
7. 施工日志
8. 设备、材料、产品和半成品质量合格证、备案证、检验报告(包括汇总表)
9.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10. 施工试验记录
11. 施工记录
12. 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1)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第四部分:除以上文件材料以外的材料报验和工程报验等监理文件材料
第五部分:竣工图
一、 建筑竣工图
二、 结构竣工图
三、 给排水竣工图
四、 采暖竣工图
五、 电气竣工图
六、 通风与空调竣工图
第六部分:与工程有关的各种声像材料(注明文字说明、工程名称、地点、时间、施工部位等)及其他材料
资料员,主要是收集、整理工程施工中的各项资料,包括检验批、隐蔽及验收记录、材料及产品合格证备案证和检验报告等,最终要做到工程资料交档案馆存档工作。
我不知你是否还兼做工地实验员,反正我是又做资料整理又跑着实验室,做各种材料检测及试块试压检测等,好累!
至于隐蔽资料,有专门的表格,可下载用电子版打印,一般的资料软件都含有统一表格),当一道工序施工完毕后,需施工单位填写验收记录表格,报监理单位验收,就形成施工过程中的最基本的检验批资料。
其实资料员工作也并不复杂,你可以买本规程表格填写及其他资料整理书看看就明白了。也可以跟现场施工人员多学习一下。现在也有《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50328-200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释疑等资料规范。
各个地方的城建档案馆对资料的归档有不同的要求,单大体还是一样的,你可以到当地档案馆要一份资料存档目录看一看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所有资料大概有那些。本归档内容使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筑工程和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可据实增加或减少检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