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总平面规划方案图纸是报建的什么阶段设计的,需要那些前期的文件及资料
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许可证、规划指标及条件附图、可研报告、规划方案总图指标。
《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
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5%以上10%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10%以下的罚款”
(1)建筑工程规划报批总平面图制图规定扩展阅读:
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一般程序:
1、凡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的单位与个人,必须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申请;
2、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提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求。
报建的过程非常长(一般来说),而且需要分阶段进行,报修规是报建过程的第一步,这步代表了开发单位提交政府开发土地的开启,获得批准了规划总平面图。
才具备该地块的土地使用权,才可以按照规划总平面图的规定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必须经过规划部门审批办通过,并按规定的招投标程序发包,才可以进行施工。
② 建筑工程规划报批总平面图的高度是不是按照最高点
不是,总平面图标注的高度有室外标高和室内标高,以及楼高,楼高高度是计入楼高度的位置起算,不是单纯的最高点
③ 绘制建筑总平面图的一般步骤
一般的步骤如下:
1、了解建筑总平面图中图例表达符号,熟悉图名、比例、图例及有关文字说明的标准范例总平面图一般采用较小比例绘制,尺寸标注以m为单位,图中许多内容是通过图例来表达的。
2、了解建筑的性质、用地范围、地形地貌与周边环境等情况。
3、绘图时要遵守图例要求,如新建建筑物用粗实线绘出水平投影外轮廓,原有建筑用中实线绘出水平投影外轮廓,对建筑的附属部分,如散水、台阶、水池、景墙等,用细实线绘制,也可忽略不画,种植图例可依照种植常用图例符号绘制。
4、标注定位尺寸或坐标网。新建工程的定位通常根据原有建筑、道路或其他永久性建筑定位。如在新建区域内无参照标志时,可根据测量坐标,绘出坐标方格网,确定建筑及其他构筑物的位置。
(3)建筑工程规划报批总平面图制图规定扩展阅读:
图示特点
1、绘图比例较小:总平面图所要表示的地区范围较大,除新建房物外,还要包括原有房屋和道路、绿化等总体布局。因此,在《建筑制图国家标准》中规定,总平面图的绘图比例应选用1:500、1:1000、1:2000,在具体工程中,由于国土局及有关单位提供的地形图比例常为1:500,故总平面图的常用绘图比例是1:500。
2、用图例表示其内容2:由于总平面图绘图比例较小,图中的原有房屋、道路、绿化、桥梁边坡、围墙及新建房屋等均是用图例表示,书中列出了建筑总平面图的常用图例。在较复杂的总平面图中,如用了《国标》中没有的图例,应在图纸中的适当位置绘出新增加的图例。
3、图中尺寸单位为米,注写到小数点后两位。
④ 建施图制图标准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是这两本图集,自己版按照编号网络搜索就权找到了。
说实话,画了这么多年的“建施图”也基本上没看过这本图集,呵呵。
如果你看不懂建施图最好还是看看符号的含义,画图时线性及线形粗细不用太标准,呵呵。
⑤ 建筑设计总平面报批方案的深度要求
规划总平面图(比例为1:500,特殊情况下(如地块面积较大),比例为1:1000):
(1)设计内容应符合规划有关强制性要求;
(2)总平面图应在划定的相应规划控制线范围内设计布置,不能擅自改变规划控制线外用地和道路现状;
(3)总平面图应准确反映建筑层数、建筑正负零标高、场地设计标高、建筑间距(含与用地边界的半间距及与建筑间的全间距)、建筑与道路关系等内容。坡地建筑应完整表达竖向设计及反映设计堡坎的位置;
(4)总平面图中地形图应清晰,与新设计的内容在线条深度上应明确区分,图纸比例准确;
(5)总平面图上的建筑、道路及环境的各种设计线型应粗细有别,层次分明;
(6)地块内须保留的建筑应特别注明;
(7)总平面图须与平、立、剖面图相吻合;
(8)总平面图须表达符合要求的总指标与分项指标的技术经济指标列表(指标数据须真实、准确);
(9)设计单位资质应符合有关要求并盖章、签字齐全;
(10)电子文档与纸质文件内容一致。
规划报批一般需要总平面图、建筑设计方案图(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用地红线图、土地测绘部门出得土地坐标、规划用地指标等。
⑥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规范是广大工程建设者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定,在提高工程建设科学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促进技术进步,建设资源友好型社会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参考书籍: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5000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
建筑制图是指按有关规定将建筑设计的意图绘制成图纸,是为建筑设计服务的,在建筑设计的不同阶段,要绘制不同内容的设计图。在建筑设计的方案设计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绘制初步设计图,在技术设计阶段绘制技术设计图,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绘制施工图。
内容建筑制图是为建筑设计服务的,因此,在建筑设计的不同阶段,要绘制不同内容的设计图。在建筑设计的方案设计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绘制初步设计图,在技术设计阶段绘制技术设计图,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绘制施工图。
初步设计图通常要画出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和建筑透视图(图1)或建筑鸟瞰图(图2)。初步设计图要求能表现出建筑中各部分、各使用空间的关系和基本功能要求的解决方案,包括建筑中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的安排,建筑外形和内部空间处理的意图,建筑和周围环境的主要关系,以及结构形式的选择和主要技术问题的初步考虑。这个阶段的设计图应能清晰、明确地表现出整个设计方案的意图。
在研究制订建筑方案时,建筑师习惯使用半透明的草图纸进行绘制,这种作图方法有利于设计的构思和方案的探讨。此外,在绘制初步设计图的同时还常常制作建筑模型,以弥补图纸的不足。
技术设计图对初步设计进行深入的技术研究,确定有关各工种的技术作法,使设计进一步完善。这一阶段的设计图纸要绘出肯定的度量单位和技术作法,为施工图纸的制作准备条件。
施工图按照施工图的制图规定,绘制供施工时作为依据的全部图纸。施工图要按国家制定的制图标准进行绘制。一个建筑物的施工图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以及给水排水、供暖、通风、电气、动力等施工图。其中建筑施工图包括:①总平面图,表示出构想中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绝对标高、室外各项工程的标高、地面坡度、排水方向等,用以计算土方工程量,作为施工时定位、放线、土方施工和施工总平面布置的依据。工程复杂的,还应有给水、排水、供暖、电气等各种管线的布置图、竖向设计图等。②建筑平面图,用轴线和尺寸线表示出各部分的尺寸和准确位置,门窗洞口的做法、标高尺寸,各层地面的标高,其他图纸、配件的位置和编号及其他工种的做法要求。建筑平面图是其他各种图纸的综合表现,应详尽确切。③建筑立面图,表示出建筑外形各部分的做法和材料情况,建筑物各部位的可见高度和门窗洞口的位置。④建筑剖面图,主要用标高表示建筑物的高度及其与结构的关系。⑤建筑施工图,包括建筑外檐剖面详图、楼梯详图、门窗等所有建筑装修和构造,以及特殊做法的详图。其详尽程度以能满足施工预算、施工准备和施工依据为准。
⑦ 规划部门批准的总平面图是什么
是建设单位向规划部门报送的,且被规划部门批准了的的总平设计图。
总平面图,亦称“总体布置图”,按一般规定比例绘制,表示建筑物,构筑物的方位、间距以及道路网、绿化、竖向布置和基地临界情况等;表示整个建筑基地的总体布局,具体表达新建房屋的位置、朝向以及周围环境(原有建筑、交通道路、绿化、地形等)基本情况的图样。
(7)建筑工程规划报批总平面图制图规定扩展阅读:
总平面设计在整个工程设计、施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建筑总平面图则是总平面设计当中的图纸部分,在不同的设计阶段作用有所不同。
总平面图在方案设计阶段着重体现拟建建筑物的大小、形状及周边道路、房屋、绿地和建筑红线之间的关系,表达室外空间设计效果。
在初步设计阶段,通过进一步推敲总平面设计中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和环节,推敲方案的合理、科学性。初步设计阶段总平面图是方案设计阶段的总平面图的细化,为施工图阶段的总平面图打基础。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总平面图,是在深化初步设计阶段内容的基础上完成的,能准确描述建筑的定位尺寸、 ± 0.00相对标高、道路竖向标高、排水方向及坡度等。是单体建筑施工放线、确定开挖范围及深度、场地布置以及水、暖、电管线设计的主要依据,也是道路及围墙、绿化、水池等施工的重要依据。
⑧ 规划部门已经批准的平面图属于工程建设的哪个阶段
可行性研究阶段是发改委系统的划分,与工程建设系统的方案报批或修建性详细内规划报批没有直接的容对应关系。或前或后或没有都是有可能的。
可行性研究是项目立项工作中的第二步,可行性研究批复后即完成立项;项目总平面图批复属于规划审批阶段中的方案(初步)设计批复阶段或规划工程证许可阶段,工程证批复后即完成规划许可工作,可进入施工招标及具体施工建设阶段
⑨ 建筑工程施工图纸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1、建设地区的原始资料:
(1)自然条件调查资料。用来解决由于天气(冰冻、洪水、风、雹等)、运输等产生的相关题目;也用于布置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水沟;确定易燃、易爆及有碍人体健康的设施布置等。
(2)建设地域的竖向设计资料和土方平衡图。用来解决水、电管线的布置和土方的填挖及弃土、取土位置。
(3)建设单位及工地四周可供租用的房屋、场地、加工设备及生活设施。用来决定临时建筑及设施所需面积及其空间位置。
2、设计资料:
(1)总平面图。用来正确确定临时建筑及其他设施位置,以及修建工地运输道路和解决排水等所需的资料;
(2)一切已有和拟建的地下、地上管道位置。用来决定原有管道的利用或拆除以及新管线的敷设与其他工程的关系,并留意不能在拟建管道的位置上搭设临时建筑。
3、施工图预算的内容:
施工图预算有单位工程预算、单项工程预算和建设项目总预算。单位工程预算是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现行预算定额;费用定额以及人工、材料、设备、机械台班等预算价格资料。
一般汇总到单项工程施工图预算即可。
(9)建筑工程规划报批总平面图制图规定扩展阅读
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及说明书和标准图集: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重要依据。
(2)现行预算定额及单位估价表: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确定分项工程子目、计算工程量、选用单位估价表、计算直接工程费的主要依据。
(3)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包括了与编制施工图预算必不可少的有关资料。
(4)材料、人工、机械台班预算价格及调价规定:合理确定材料、人工、机械台班预算价格及其调价规定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重要依据。
(5)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是各省、市、自治区和各专业部门规定的费用定额及计算程序。
预算员工作手册及有关工具书:是编制施工图预算必不可少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