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建筑设计时要考虑什么问题
1、实用性复:使用方面, 美观方面
2、可制行性:经济方面, 施工方面
3、谐调性: 1),与环境的谐调:气候方面, 地质方面. 2),与人文的谐调:文化方面. 习惯方面 3),与发展趋势谐调: 4), 与整体和局部谐调
4.安全性:满足国家相应法律法规和国家规范及规程
『贰』 建筑学专业的研究生考试考那些内容
★建筑学二级学科有:
(1)建筑历史与理论
(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3)城市规划与设计
★前两者考:政治理论、英语、建筑历史、建筑设计(6小时快题)
后者考:政治理论、英语、城市规划原理、规划设计(6小时快题)
★其中“建筑历史”的最新考试大纲如下:
考试目的:
通过本科目试题解答,考核考生:
1. 对于中国建筑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状况;
2. 对于外国建筑历史基本知识掌握情状况;
3. 对于中外建筑发展进程中一些历史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综合能力;
4. 对于与建筑相关的历史文化遗产与保护的认识;
5. 对于传统建筑的物理环境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6. 建筑学经典理论著作的了解
考试内容:
本科目为闭卷考试。题型一般包括:填空、名词解释、作图分析、简答和论述题等,分为必答题和选答题(约占10%,根据报考方向分别选做)。考题总体上由基本知识和分析研讨两部分构成。
考试内容范围:
——中国建筑史:
1.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特征与发展概况;
2.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
3. 聚落与民宅;
4. 宫殿、陵墓;
5. 宗教礼制建筑;
6. 中国古典园林;
7. 中国古建营造技术;
8.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理论知识。
——外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历史线索
•外国建筑重要历史事件
1. 古典建筑;
2. 中世纪建筑;
3. 文艺复兴建筑;
4. 近代建筑现象;
5. 前现代建筑活动;
6. 现代艺术派(观点、代表人物、主要作品);
7. 现代建筑运动;
8. 现代建筑多元化阶段;
9. 后现代建筑、当代建筑思潮。
——文化遗产与保护:
1. 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
2. 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考试时间:3小时
参考文献:
1. 潘谷西. 中国建筑史(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陈志华. 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以前)(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罗小未.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陈植.园冶注释(第二版).建工出版社;
5. 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建工出版社;
6. 李允鉌.华夏意匠.天津大学出版社;
7.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 2000;
8. 重要的近现代建筑理论文献。
★“建筑设计”的最新考试大纲如下:
考试目的:
对考生在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综合能力方面进行考核。设计要求考生能系统地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备较强的方案构思能力、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快速、规范表达方案的能力;考生应能较熟练地运用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及传统建筑语汇进行设计,并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创新意识。考生还应注重建筑环境对设计的影响,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环境意识、整体意识和持续发展意识。
考题类型:
建筑规模在1500-4000㎡的中小型民用建筑的新建或改、扩建。以建筑单体设计为主,包含规划和场地设计的相关内容,可能涉及室内外环境设计和构造设计等内容。适当了解绿色建筑及环境、景观设计一些手法,思考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环境、地域文化中的建筑设计等问题。
涉及的建筑类型包括:(1)文化类建筑,如:俱乐部、文化馆或小型会议中心、展览或小型博物馆等;(2)旅游接待类建筑,如:中小型旅馆、大型茶社、中小型餐饮娱乐建筑等;(3)中小型改、扩建民用建筑等;(4)中小型办公、商业建筑,如:特色办公楼、专业商场等。
考试要求:
1.考试时间:
6小时(含午餐时间)。时间安排详见考试时的具体要求。
2. 考试内容:
分两部分内容:a. 建筑快速设计(约占80%);b.相关构造设计或建筑知识及运用(约占20%)。
3. 考试成果:
a. 建筑快速设计;
A1(840×600)图纸2-3张,原则上为不透明图纸,若采用透明图纸,必须事先声明,经同意后方可使用,但需以不透明纸衬底。图纸规格必须严格保持一致,若有不合要求图纸,一律作废。所需图纸均由各考点提供。草稿纸及考卷在考试后一律回收。特殊情况详见具体考试时的要求。
绘图方式一般为工具(尺规)绘图或徒手绘图(均按指定比例)。设计方案表现方法不限,可墨线、铅笔、彩笔、毛笔、油画棒等绘制;效果图大小及表现形式必须能清楚地表达设计意图,主要的效果图不得小于A3大小,上色与否详见试卷。考生可准备马克笔、彩铅、水彩、水粉、油画棒等表现工具,还需准备尺规、针管笔、铅笔、炭笔等绘图工具。
b.相关构造设计或建筑知识及运用;
本部分内容分三个方向的内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科学技术三个方向的考生分别选做相对应的试题。
主要考核与建筑设计、材料的选择运用、相关建筑历史知识、建筑物理或相关建筑技术知识及运用。
主要试题形式包括绘图、简答、分析题等。
4. 考试要点:
1) 设计应功能合理、空间流畅、造型优美,结构概念清晰,设计表达正确、规范、清楚,内容必须完整;图纸深度和各种标注符合规范要求。
2) 设计做到构思新颖,充分考量建筑的整体环境,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和自然资源,力争形成人与自然的良性秩序。
3) 设计应运用恰当的设计方法,充分反映设计的依据,必须做出必要的设计分析、说明及相关的图表、经济技术指标等。
4) 充分尊重考试要点,不得照搬现有建筑设计,如发现考生“背造型”套用于快题设计中,成绩一律作零分处理。
★“城市规划原理”的最新考试大纲如下: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是为招收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专业理论素质。
二、评价目标
考查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考查考生应用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解决和分析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 答题时间:3小时
3. 考试内容的比例
基本概念:约30%
基本原理:约50%
实际问题:约20%
4.题型构成
①名词解释:约10%
②选择题或填空题:约20%
③问答题;约40%
④论述题及分析题:约30%
四、参考书目
①《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 同济大学李德华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②《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编,中国计划出版社,北京2004。
③《景观设计学》,O.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0。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一、城市及城市发展
1. 城市、城市化的概念
2. 世界城市化发展过程特点
3. 中国现阶段城市化发展特点
二、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
1. 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
2. 主要理论与实践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2)卫星城、新城的理论与实践
(3)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及《雅典宪章》(Charter of Athens)
(4)马丘比丘宪章(Charter of MachuPicchu)
(5)有机疏散思想
(6)邻里单位、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
(7)理性主义规划理论及其批判
(8)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批判、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分析
(9)从环境保护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想
(10)从交往型规划(communicative planning)到合作性规划(collaborative planning)
(11)全球城(Global city)和全球化理论
3. 当代城市规划方法的变革
三、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序列
1. 城市规划的任务
2. 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
3.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1)城市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及成果要求。
(2)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3)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序列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4. 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的规定
5. 城市规划的审批规定
6.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关系
四、城市性质与人口
1. 城市性质的含义,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和方法,城市类型划分。
2. 城市人口的含义,城市人口的构成,预测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方法。
五、城市用地的评价与分类
1. 城市用地及用地规模的概念
2.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3. 城市建设用地评价及选择
4. 城市用地构成:用地分类及代号,用地平衡表的制作
5. 城市用地指标
六、主要类型的用地规划
1. 居住用地
居住用地的组成与分类,规划布置要求
2. 工业用地
工业布置的基本要求,工业在城市中布置的一般原则和形式,工业用地布局与城市的关系。
3. 仓储用地
4. 公共设施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的分类及布局要求,城市中心的组织与分布要求。
5. 城市绿地
城市绿地的分类及指标,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要求。
6. 城市对外交通及道路广场用地
七、城市总体布局
1.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
2. 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3. 城市总体布局方案优化的方法
4. 规划方案比较的内容与方法
5.城市空间管制规划
6.规划区、中心城区、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等概念
八、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
1.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给水水源选择及保护要求,给水系统的组成,给水管网布置要求。
2.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排水工程的组成、布置形式,排水制度,污水处理厂用地选择要求。
3. 电力工程规划
发电厂、变电所、电力走廊的选址及布置要求。
4. 城市燃气工程规划
燃气厂及各种煤气供应设施在城市中的选择与布置要求。
5. 城市供热工程规划
城市供热的方式,热力干线布置要求。
6. 城市电讯工程规划
邮政、电讯设置布点要求。
7. 城市防灾规划
城市防灾规划内容,生命线工程内容,城市防洪标准及防洪措施,消防站布点及占地要求。
8.城市“四线”规划
9.总规的强制性内容
九、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
1. 分区规划的概念,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分区规划与总体、控规的内容区别及衔接联系。
2. 控制性详细规划
(1)用地区划、控制性详规、用地兼容性、土地细分、各类规划指标的概念及内涵。
(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3)控规中的规划控制指标。
(4)控规成果内容及成果表达模式特点。
(5)计划部门、规划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各自在城市土地使用管理职责上的内容及差异。
(6)控规的强制性内容
十、居住区规划
1. 居住区的组成与规模
2.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
3. 居住区规划设计要求
4.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
十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1.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1)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地段的概念。
(2)历史文化名城的分类,保护规划的内容。
(3)历史地段(街区)的基本特征与划定原则,保护内容,整治与更新内容。
2. 城市更新
(1)旧城更新的概念。
(2)我国旧城更新中的主要矛盾及其产生的根源。
(3)城市更新的主要类型及常见的更新方式。
(4)国外城市更新的经验与教训。
十二、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
1. 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
城市规划管理的概念,城市规划管理系统,城市规划管理的原则。
2. 城市规划管理运作
(1)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的构成。
(2)城市规划组织编制与审批管理、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主要内容。
(3)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管理的主要内容。
3. 法规文件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主要的技术规范。
十三、城市规划政策
1.科学发展观与城市规划
2.健康城镇化
3.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规划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要旨
十四、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选做方向)
1.中国园林发展过程、特点
2.世界造园流派及其特点
3.东西方造园理论与方法比较
4.园林艺术与园林规划设计原理
5.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
★“规划设计”的最新考试大纲如下:
题型一:城市规划设计
考试目的:
考核考生城市规划设计的知识和能力,包括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构思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创新及设计表达能力。
一、考题类型:
1. 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
2. 城市中心地段规划设计
3. 城市入口地段规划设计
4. 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
5. 城市街道规划设计
6. 旧城改造规划设计
7. 校园规划设计
二、考试内容及分数比例
1. 规划设计构思 10%
2. 规划设计分析 5%
3.规划设计 50%
4.建筑选型或设计 10%
5.规划设计意图表达 15%
6.技术经济指标及规划说明 10%
三、考试要求:
1.考试时间:6小时(含午餐时间)
2.规划设计构思、分析及设计意图必须表达清楚。
3.图纸规格:A1
4.规划设计表现方式不限。
5.规划设计成果必须规范。
题型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一、 考试性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考试是为招收城市规划专业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向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建筑类、农林类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能力。
二、考题类型:
城市小型公园设计、城市居住区中心绿地景观设计、学校园林景观设计、城市绿化广场设计、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工厂园林景观设计、体育休闲绿地景观设计等。
三、 评价目标
考生应能:
1.准确地理解规划设计任务的特点、要求,绿地定性准确,满足园林绿地功能需求;
2.正确地处理好规划基地与周边用地性质的关系,满足交通功能的要求;
3.合理地进行功能安排与规划结构设计;
4.运用有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合理进行用地与空间布局,合理布置园林建筑与园林设施;
5.提出规划技术经济指标;
6.能较好地表现规划设计方案,绘图基本功较为扎实。
四、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答题时间:6小时;
3.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满分为150分):
(1)总平面设计(1:500-1:1000),占90%;
(2)重点景区(点)园林(建筑)小品平面立面,占15%;
(3)局部透视及鸟瞰图,占10%;
(4)地形地貌利用与竖向设计(重要节点的标高设计),占10%;
(5)植物景观设计,占15%;
(6) 技术经济指标及简要说明,占10%。
4.题型比例(略);
5.参考书目:不限制。
五、考试要点
(一)设计任务的性质及特点
考生应能正确地理解规划用地的性质、特点及其规划设计与功能要求。
(二)规划区用地功能布局
1.规划主题是否明确,是否反映当代园林设计的特征、时代风貌与发展趋势;
2.规划区用地功能划分是否合理;
3.规划结构是否清晰及富有创意;
4.与基地周边地域景观环境结合情况;
5.是否合理组织人、车交通,安排停车场地;
6.是否创造生动、舒适、方便、优美的景观环境。
(三)规划区空间布局与景观设计
1. 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与郁闭空间的营造效果;
2. 规划区景观空间序列设计效果;
3. 规划区植物景观空间设计效果;
4. 规划区绿地景观与周边道路沿线景观设计效果。
(四)规划技术经济指标
1. 规划技术经济指标内容是否齐全;
2. 指标数值是否合理,是否满足规范与设计要求。
(五)图面表现技能与效果
1. 图面表现方式(钢笔墨线、水彩、水粉、彩铅或其他)不限;
2. 图面大小达到题目要求;
3. 图纸用非透明质。
『叁』 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中“建筑设计”题中柱网的该怎么排,应该注意什么谢谢!
对工业厂房,常采用内廊式、等跨式与不等跨式。
内廊式柱网常采用对称三跨内,容边跨跨度a,c可为6 m、6.6 m、6.9 m等,中间跨为走廊,b可取2.4~3 m。开间方向柱距d可取3.6~8 m。
等跨式柱网适用于厂房、仓库、商店等,其进深方向柱距a常为6 m、7.5 m、9 m、12 m等,开间方向柱距d一般为6 m。
对称不等跨柱网常用于建筑平面宽度较大的厂房。常用的柱网有(5.8+6.2+6.2+5.8)m×6.0m、(7.5+7.5+12.0 +7.5+7.5) m×6.0 m、(8.0+12.0+8.0)m×6.0 m等。
多层框架主要承受竖向荷载,柱网布置时,应考虑到结构内力分布的均匀性。
纵向柱列的布置对结构受力也有影响,框架柱距一般可取建筑开间。但如开间较小,层数又较少时,柱子截面配筋常按构造要求定,导致材料强度不能充分利用。同时过小的柱距也使建筑平面难以灵活布置,为此可考虑取掉一排柱,将柱距取为两个开间。
『肆』 建筑设计要注意哪些问题
我认为,做建筑设计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解决矛盾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提出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容,能在做设计的过程中解决的问题越多,那么建筑以后出现的问题就越少。
下面我提出我认为需要考虑的问题:
1,建筑在总平面中的位置
2,出入口的确定
3,合理的功能分区
4,流线关系(包括人流,货流,车流)
5,轴线关系6地形高差
7,建筑物的尺度
8,楼梯间,卫生间在建筑中的位置以及理由
9,防火,防震
当然了,仅仅考虑到这些方面肯定不全面。
希望大家能谈谈从大的方面考虑,从小的方面考虑还有那些问题需要注意的。
『伍』 建筑设计布局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你这个问题问的太大了 我想没人能给出全面准确的答案 这里谈谈个人看法版
设计布局就单权从建筑的角度看 首先要看是哪类建筑 有什么功能要求(商业 住宅 医院 影剧院 银行 办公楼 商业综合体等等) 然后根据建筑的分类 进行设计 首先达到安全标准 建筑本身就是消防 然后是功能合理 根据不同类别划分功能分区 组织交通流线 然后是经济 在安全合理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 降低成本 最后要达到美观
建筑设计是个积累的过程 接触的多了 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陆』 建筑设计考试试题:
等考试完毕后就有比较好,比较全面的答案了!
祝顺利!
名流置业设计工程部
『柒』 2017年建筑设计知识总共多少题
试题是根据当年的考试大纲来拟定的,一般不会有太多的改动。
笔试根据专业不同分为综合、卫生和教育三大类,各类均考一科。
综合类考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包括法律法规、政治经济理论、时政方针、科技知识、省情省况等基础性知识和综合写作;
卫生类考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和医卫生专业基础知识两部分,分别占整个试题分数的40%和60%,专业基础知识部分按医疗、学、检验、、护理五类分别命题;
教育类考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和教学基础知识两部分,分别占整个试题分数的40%和60%。笔试采用百分制计算应聘人员的成绩。
笔试采取统一考试、统一标准、统一阅卷的方式进行。笔试将设定最低合格分数线,由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根据应聘人数和笔试情况确定。
用的比较多的有中公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真模拟试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真模拟试卷: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专用教材。
以上这些教材都可以作为参考。
『捌』 作为一名好的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都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首先要满足顾客的实用性,在使用方便的同时还要美观,同时使版用的材料要经济实惠权,物廉价美的环保材料。当然谐调性也很重要 ,即要与环境的谐调(气候方面, 地质方面)又要与周围的人文的谐调(文化方面. 习惯方面 )同时与发展趋势也要谐调,与整体和局部谐调.还要符合国家相应法律法规和国家规范及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