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武汉黄陂 > 黄陂鎮

黄陂鎮

发布时间:2020-12-23 00:44:20

Ⅰ 广东吴川市黄陂

中学位于吴川市黄坡镇城区西边,东临鉴水,南近鉴西河,东南紧靠新改建后的325国道。地处黄坡中心,交通方便,是办学理想的地方。
该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的普通全日制完全中学。前身为“川西书院”,始建于清朝道光17年(公元1837年),辛亥革命后改办为六年制高级小学。1940年招初中,改名为川西中学;1943年招高中,成为完全中学。历史沿革,几度易名。1988年经校友及各方强烈要求,上级批准该校恢复“川西中学”的名称。

该校占地面积42980平方米,建筑面积32100平方米,有教学楼三幢,科学楼一幢,学生宿舍楼两幢,综合楼一幢,教师宿舍楼三幢,学生膳堂一幢(同时可供1400人就餐),场室设施一应俱全,教学设备先进,两个电脑室,其中一个电脑室的40台机均可供教师制作教学软件;两个电脑平台室,安排专人管理,配合教师上课。全校班班教室都安装了电视机,配备影碟机、收录机、投影机、银幕,实现“四机一幕”。

十年巨变,形势喜人。如今,置身于川西中学校园,宛如置身于一个生机勃勃的大花园,校园环境幽雅,绿化、美化、文化,立体纷呈,校园动静分明,布局合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德育工作,坚持以爱为本,以德育人。创办扶贫助学“爱心基金会”,成为该校德育工作的特色,被吴川市教育局树为先进典型。教学工作,坚持面向全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分层教学”改革,成绩显著。该校1996年被评为吴川市“普九”先进单位。同年被评上湛江市一级学校,1998年被评为湛江市双优学校。96、98、99年获吴川市初中教学管理年评一等奖,高考、中考连年获捷,多年被评为湛江市高考先进单位。今年高考中考又创佳绩,高考上本科线以上44人,上第四批以上线131人,在湛江市五县市面上中学排名第三,荣获湛江市高考先进单位;中考考上湛江一中4人,考上吴川一中26人,占全吴川市22所市办中学上线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吴川市中心:梅录镇
梅梅镇位于吴川市东南部,是中共吴川市委和吴川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面积36平方公里,市区13平方公里。下辖14个管理区,其中5个农业管理区。工业主要有石化、塑料、化工、五金机械、家用电器、建材、酿酒制糖、陶瓷、造纸、印刷等行业,商贸活跃。这里依江傍水,风景秀丽,自古以来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素有“小佛山”之称。现在按海滨旅游城市的要求进行建设,新市区道路宽敞笔直,宾馆、商场、学校、邮电、供水、供电、医院等服务设施齐全。交通通信发展迅猛,国道325线、梅化线穿城而过,从梅菉港溯江而上可通高州,顺流而下出海可达香港、澳门等地。筹建中的博茂港,可泊万吨巨轮,程控电话、移动电话直拨国内外。梅菉历史悠久、文化事业发达。飘色、泥塑、花桥被誉为三绝,享誉南粤,舞貔貅晋京表演扬名九州。

Ⅱ 黄陂镇的区划人口

地处县境西南部,东傍该县中港乡,南依该县东陂镇,西临乐安县谷岗镇,北接该县二都镇。
镇中心距县城34公里,临宁公里穿境而过。全镇辖区总面积275.3平方公里,下辖18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委员会,共13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69万,镇政府驻地黄陂村,常住人口近万,属全镇第一大行政村。
其中非农业人口3112人,有畲族、瑶族、苗族、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32人,其他均系汉族江右民系。

Ⅲ 黄陂镇的农村经济

2009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7.33亿元,比增12.64%,其中农、林、牧、渔收入10220万元,工业收入1.9亿元,第三产业收入4.2亿元,分别比增4.6%、12.9%、11.2%,农村人均年收入4681元,比增3.7%,各项经济指标有所增长,群众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能够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一是发展思路明确,加强对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思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二是稳定粮食生产,切实保护耕地,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坚持科技兴农,全年水稻种植面积26386亩,总产13417吨,平均亩产500公斤。三是积极引导发展养殖业,落实能繁母猪补贴等惠民政策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全年出栏生猪2万多头,年末存栏生猪1.7万头,养鱼418亩,总产塘鱼220吨。四是稳步推进特色农业,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种植油茶为主的特色农业,至冬全镇油茶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其中2008年新种植近1万亩,冬季备耕面积4000多亩。较具规模的油茶种植场7个,其中祥旺油茶种植场被授予“梅州市农业龙头企业”称号。五是巩固提高骨干企业,提升工业经济,带动促进农业,有效增加第三产业比重。2009年全镇企业总产值19437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3740万元,增加值5697万元,个体工商营业收入20747万元。各级工商企业共上缴国家税收2264万元(其中国税1305万元,地税959万元)比上年增长近32%。镇属骨干企业黄陂水电发展公司克服降雨量少等不利因素,充分挖掘潜力、完善管理,发电量达到540万度。兴通水泥厂抓技术改造,提高产量质量,经营状况良好。

Ⅳ 黄陂镇的新农村建设

有卫生院一所,床位20床。1996年硬质水泥路通至镇政府所在地。现黄白公路、秀源、芒坳、中田等村级公路铺设完毕,今年安槎、大源、十都等村正在铺设硬质水泥路。2004年全镇完成农网改造,实现程控电话、有线电视村村通,手机信号覆盖率81%,并实现八个村县镇有线电视并网。

Ⅳ 黄陂镇有多少人口

黄陂镇隶属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位于宁都县城的西北部,距县城48公里,区域面积204.4平方公里,人口4万。

Ⅵ 江西宁都县黄陂镇黄陂村

黄陂村

地址:赣州市宁都县

Ⅶ 黄陂镇的介绍

黄陂镇隶属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位于宁都县城的西北部,距县城48公里,区域面积204.4平方公里,人口4万。毗邻两县七乡镇;距一级国道昌厦公路25公里、赣粤高速122公里、京九铁路80公里,并与纵横交错的镇村公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镇内通讯便捷,硬件设施俱佳,是实施江西在东西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乡镇。1黄陂镇的南北各有一条河,人们通常称南面的河为南溪,北面的河为北溪。南溪经蔡江由西南流至黄陂圩镇的南面,北溪经大沽由西北流至黄陂圩镇的北面,两溪在观音阁下汇合成黄陂河。这水形倒像章江、贡江在八境台下汇合成赣江一样,有人称黄陂活像“小赣州”。千余年来,人们都说三面环水的黄陂圩镇是条“船”。

Ⅷ 黄陂镇的历史沿革

黄陂镇位于宜黄县西南部,宜(黄)乐(安)宁(都)三县交界处,2001年11月由原白竹乡和原黄内陂镇合容并而成。这里是中央红军第四次反围剿黄陂大捷主战场,北宋地理学家、文学家乐史的故乡,这里因1999年夏秋时节华南虎的出现而闻名全国。
2003年9月大龙坪村委会合并于蛟湖村委会、嵊排村委会合并于丰产村委会后,全镇辖塘圩、十都、黄陂、秀源、中田、芒坳、大园、安槎、罗湾、拿山、蛟湖、西源、霍源、丰产、上堡、竹溪、港南、大铭等十八个村委会,共130个村小组。镇政府驻黄陂村,距县城34公里,全镇6190户,总人口23196人,

Ⅸ 宁都县黄陂镇多少人口急

黄陂镇隶属于来江西省赣源州市宁都县,位于宁都县城的西北部,距县城48公里,区域面积204.4平方公里,人口4万。
毗邻两县七乡镇;距一级国道昌厦公路25公里、赣粤高速122公里、京九铁路80公里,并与纵横交错的镇村公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镇内通讯便捷,硬件设施俱佳,是实施江西在东西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乡镇。

Ⅹ 黄陂镇的介绍

黄陂镇隶属于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位于宜黄县西南部,宜(黄)乐(安)宁(都)三县交界处,2001年11月由原白竹乡和原黄陂镇合并而成。1镇中心距县城34公里,临宁公里穿境而过。全镇辖区总面积275.3平方公里,下辖18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委员会,共13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69万,均为汉族江右民系。镇政府驻地黄陂村,常住人口近万,属全镇第一大行政村。黄陂镇是一个以水电开发为龙头,以农林产业和特色食品加工为主打,二、三产业同步发展的山区农村建制镇。

阅读全文

与黄陂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司社保账户变更说明 浏览:719
威远县严陵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797
鄂州住房公积金帐号 浏览:250
江都区建设局与引江棚户区 浏览:717
扬州住房公积金比例 浏览:516
无业买社保还需要买公积金吗 浏览:403
退伍军人住房补贴新政策 浏览:385
工资5000深圳交社保后最后拿到多少 浏览:373
管城区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招聘 浏览:777
杭州滨江住房公积金 浏览:856
社保缴费基数有试用期工资吗 浏览:377
建筑工程城市规划专业 浏览:656
现代设计建筑设计 浏览:9
2014年天津社保缴纳基数是多少 浏览:758
社保交基数高 浏览: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还多少 浏览:732
北京社保卡办理点 浏览:827
黄陂前川卫生院生化分析仪中标公告 浏览:677
安徽和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浏览:455
社保卡上没有录入缴费信息吗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