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武汉黄陂 > 黄陂皇后宫

黄陂皇后宫

发布时间:2020-12-21 22:41:37

A. 郡主是被称作殿下还是娘娘

殿下,原指殿阶之下,后来成为中国对皇族成员的尊称,次于代表君主的陛下。汉朝开始称呼太子、诸王为殿下,三国开始皇太后、皇后也称殿下。唐代以后只有皇子、皇后、皇太后可以称为“殿下”。
娘娘的称呼有多种种意思,主要是表达一种敬意。例如:古代后宫的尊称,对女神的尊称,方言中对婶娘的称呼等。
母亲折叠编辑本段
亦写作“娘娘”。称母亲。《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儿与娘娘今日别,定知相见在何年。”宋洪皓《使金上母书》:“皓远违膝下......日夜忧愁娘娘年高。”
阿姨\婶婶折叠编辑本段
娘娘:(niāngniāng)南方许多地方方言为“阿姨”的意思。在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及长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的方言里为“姑姑”的意思,父亲的妹妹。有时也指婶婶、邻家阿姨之类的女性长辈。
武汉黄陂乡里特指婶娘,即叔叔或伯父的妻子。
*繁体字应该为[女襄]
皇后或宫妃
对皇后或宫妃的敬称。宋代宫廷内侍奉于皇帝身边的侍者们对皇后的称谓,含有尊敬和亲切感。宋代以后,作为宫廷用语固定了下来。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兀那弹琵琶的是那位娘娘,圣驾到来,急忙迎接者。”清洪升《长生殿.复召》:“娘娘说道:自恨愚昧,上忤圣心,罪应万死。”《红楼梦》第八三回:“前日这里贵妃娘娘有些欠安,昨日奉过旨意,宣召亲丁四人,进里头探问。”
祖母
称祖母。宋蔡修《铁围山丛谈》卷一:“[上]一日被金甲诣慈寿宫,见太皇太后曰:‘娘娘,臣著此好否?’”亦写作“娘娘”。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爷爷》:“末云:‘亡爷爷王安,娘忀刘氏。’是称其大父大母也。”
女神
在东南沿海一带,民间信奉女神,这些女神就称为娘娘,如陈氏娘娘,花粉娘娘等,歌颂女神的鼓词称为娘娘词。
(望采纳,谢谢)

B. 古代的人尊称皇帝的妃子为什么叫“娘娘”,“娘娘”代表什么意思啊

娘娘的称呼有多种种意思,主要是表达一种敬意。例如:古代后宫的尊称,对女神的尊称,方言中对婶娘的称呼等。

对皇后或宫妃的敬称。宋代宫廷内侍奉于皇帝身边的侍者们对皇后的称谓,含有尊敬和亲切感。

宋代以后,作为宫廷用语固定了下来。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兀那弹琵琶的是那位娘娘,圣驾到来,急忙迎接者。”清洪升《长生殿.复召》:“娘娘说道:自恨愚昧,上忤圣心,罪应万死。”《红楼梦》第八三回:“前日这里贵妃娘娘有些欠安,昨日奉过旨意,宣召亲丁四人,进里头探问。”

(2)黄陂皇后宫扩展阅读

皇后还有一些别的称谓,就像“妈妈”有别的称谓“娘”、“母亲”是一样的模式。

这些别称是:

1、椒房

据说,汉朝皇后的宫殿多以椒涂壁,用以取暖避邪,也有“多子”之意,因此椒房可别称皇后、或用以代称皇后寝宫。比如,汉哀帝宠爱美男子董贤,将董贤之妹册封为董昭仪,并将她称之为“次皇后”,又在宫中赐董昭仪宫室名为“椒风舍”,和皇后所居之椒房相似。

于是,有人用“椒房”暗指“皇后”,成为一个代称。

2、中宫

3、正宫

古代皇后所居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可称为正宫或中宫。

4、元后

5、元嫡

对于皇后,一种是皇帝的元配皇后,即结发夫妻,可称元后、元嫡,可与后续的区别。

“元”,有“正”、“首”之意,也有“原配”的含义。

6、继后

皇帝的第二个皇后(或者第三等),旁边人说起的时候,可用此词,以区别元后。

这当然也不是面对面的称谓,而是第三者在叙述中的书面词句。

7、梓童

皇帝在喊皇后的时候,不会像民间这样喊“老婆”、“妻”、“娘子”,也不会如同电视剧中喊“娘娘”。皇后在皇帝跟前,也绝不敢自称“我”、“奴家”、“贱婢”、“小女子”之类。这些全是戏说。

那么,皇帝两口子,面对面时,相互间怎么称呼呢?

简单的说,就两个字:“梓童”。

这是皇帝对皇后的单独称呼,等同于现代语中民间所说的“老婆”。

“老婆,老公我要上朝了!”

皇帝绝不会这么对皇后说话。

他会说:

“梓童,朕上朝去也!”

【皇帝喊皇后的昵称:梓童】

当然,这个词也可以作为皇后的自称。这在书面语言中是有记载的。

不过,更早的时候,不叫“梓童”,而叫“子童”。

所记载处:

1、《全相平话五种·武王伐纣平话》:“妲己乃问天子曰:‘大王前者行文字天下人进宝,近日进得何宝?将来与子童随喜看之。’”

2、《前汉书平话》:“吕后:‘子童领旨,九月二十一日未央宫下,斩讫韩信也’。”《三国志平话》:“高祖圣旨言:‘..寡人去游云梦,交子童权为皇帝,把三人赚人宫中,害其性命’。”

后来,在明代小说中,“子童”遂被“梓童”所替,用于皇帝或国王对皇后的称呼。如《西游记》:“那国王急睁眼睛,见皇后的头光,他连忙爬来道:‘梓童,你如何这等?’”)

举例的都是“平话”中的应用。平话是一种非官方的地方语言,也是民间语言形式。

那么说来,难道只是一种民间猜测皇宫而形成的书面语言,与实际的称谓有没有差异呢?

考察一下来源便可知道。原来,梓童源于“子童”;而子童的根源是“小童”衍化而来。“小童”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正配夫人的自称。《论语·季氏》记载:“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

在这儿“君夫人”是诸侯的正配夫人,比如秦国、齐国等大国国君的夫人,他们在国君跟前都是自谦地自称“小童”,级别低点的诸侯国的夫人称“君夫人”,更低的自谦称“寡小君”。比如,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记载:“(卫)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

寡小君愿见。”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对外自称“寡小君”,在她与国君的对话中,则可以自称“寡小君”或者“小童”。

秦始皇灭六国后,不愿称“王”,而称“皇帝”,以示尊贵。照此推理,皇帝的正配夫人,也不能再沿称过去“君夫人”(寡小君、小童)的各种称谓,虽然在名号(对外)上与皇帝相适应,庄严的外称“皇后”,但在皇帝两口子说话的时候,不会很正式说“皇后怎么怎么的”,皇后对皇帝说话,说到“我”的时候,也不会自称“皇后”,这样的自称有悖于礼仪。

于是,流传下来的带有亲昵性的称谓,在内宫之中保存了下来,皇后在皇帝跟前,仍然沿袭旧称。如《后汉书·皇后纪第十上·邓皇后》记载,有“小君”之称:“至各立为皇后。辞让者三,然后即位,手书表谢,深陈德薄,不足以充小君之选。”

这里的“小君”显然是皇后在皇帝跟前对自己的谦称,其称谓与春秋战国的传统称谓“寡小君”相一致。除此外,有“小童”等称谓沿用。

所以,皇后在私下自称“小童”等,成为皇后与皇帝在现实之中实用的称谓。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娘娘

C. 娘娘会指什么

娘娘的称呼有多种种意思,主要是表达一种敬意。例如:古代后宫的尊称,对女神的尊称,方言中对婶娘的称呼等。

母亲
亦写作“娘娘”。称母亲。《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儿与娘娘今日别,定知相见在何年。”宋洪皓《使金上母书》:“皓远违膝下......日夜忧愁娘娘年高。”

阿姨\婶婶
娘娘:(niāngniāng)南方许多地方方言为“阿姨”的意思。在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及长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的方言里为“姑姑”的意思,父亲的妹妹。有时也指婶婶、邻家阿姨之类的女性长辈。
武汉黄陂乡里特指婶娘,即叔叔或伯父的妻子。
*繁体字应该为[女襄]

皇后或宫妃
对皇后或宫妃的敬称。宋代宫廷内侍奉于皇帝身边的侍者们对皇后的称谓,含有尊敬和亲切感。宋代以后,作为宫廷用语固定了下来。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兀那弹琵琶的是那位娘娘,圣驾到来,急忙迎接者。”清洪升《长生殿.复召》:“娘娘说道:自恨愚昧,上忤圣心,罪应万死。”《红楼梦》第八三回:“前日这里贵妃娘娘有些欠安,昨日奉过旨意,宣召亲丁四人,进里头探问。”

祖母
称祖母。宋蔡修《铁围山丛谈》卷一:“[上]一日被金甲诣慈寿宫,见太皇太后曰:‘娘娘,臣著此好否?’”亦写作“娘娘”。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爷爷》:“末云:‘亡爷爷王安,娘忀刘氏。’是称其大父大母也。”

女神
在东南沿海一带,民间信奉女神,这些女神就称为娘娘,如陈氏娘娘,花粉娘娘等,歌颂女神的鼓词称为娘娘词。

其他
1.娘娘,又作娘娘。方言,音niāng。称父、母亲的姐妹,即姑姑、姨姨。亦以尊称长辈妇女。 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八:“‘小娘子’是 良才 的从姑母,矮矮的身材,团团的面孔,看来只有十一二岁的光景……‘喔!’我叫着,‘没想出你这样小的娘娘”
注:[女襄]niáng ㄋㄧㄤˊ◎ 同“娘”。[]中的字是一个汉字,因考虑到网络可能将之自动变为简体字“娘”,故拆开写在[]里。
2.对孙女的称呼。例如:我的娘娘可乖了,从不调皮。
3. 民间传说或道教神话中修炼有成的女仙,例如:女娲娘娘、妈祖娘娘,“石矶娘娘”(《封神演义》)等。
4.北方方言中,称父亲的哥哥为“大爷”,“大爷”的妻子为“娘娘”。
5.古代王国皇后、妃子的别称。
6.清朝嘉庆时期,贵州南笼府(今安龙县)布依族农民起义女领袖王阿从的君主称号(公元1797年1月~9月),存在9个月左右。[1]
7.在四川重庆一带,可作为娘娘作为对父辈中女性的称呼,如婶婶、姑姑、阿姨、姨母、舅母都可称作娘娘。
8、日本动漫作品《Macross ·Frontier》里女主角RANKA LEE(李兰华)打工的餐厅的名字,LOGO是一个可爱的中国风女性娃娃,还有一首专属广告歌。

D. 黄陂有没有什么好玩的或者好吃的店

黄陂区古迹甚多,文化遗存丰富,是湖北省文物十强县之一。公布为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共26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5个,市级8个,县级12个。主要有:盘龙城遗址:位于黄陂滠口镇,南距武汉市区5公里,因盘龙湖环抱而得名。整个遗址东西长2100米,南北宽约1800米,总面积378万平方米。1954年发现后,从1963年至1976年3次由省、地、县及北京大学考古专家组成发掘队进行有计划、大规模挖掘。考古结果显示:城垣建筑距今约3500多年。城内有三座宫殿基址,其结构为我国至今所知最早的“前朝后寝”的分布格局。城外有居民居住地、手工业区、墓葬区。出土的文物有铜园鼎、铜钺、玉戈、陶器、木雕等,工艺精细,形制完备。1974年,湖北省博物馆在此设立考古工作站,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台山古墓葬:位于滠水东岸与前川镇隔河相望的鲁台山西南,1977年底、1978年初发现。整个墓葬群范围: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00米,共有西周与春秋战国墓35座。其中西周墓5座,春秋战国墓30座。这批墓葬群,共出土160件铜、玉、陶器,其中青铜器约占二分之一。铜器造型严谨,花纹繁缛。1983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双凤亭:建于鲁台山椒,临滠水,眺区城。相传宋仁宗时,黄陂县尉程王向之妻夜梦双凤投怀,后生二子,取名程颢、程颐。二程崇尚儒学,尊奉孔子,乃筑台以望鲁,并取名望鲁台,鲁台山由此得名。二程学识渊博,诗文出众,为宋代大理学家,誉满国中。为缅怀先贤,宋代始建“清远亭”于鲁台山。南宋时取双凤齐飞之意,改称“双凤亭”。其间1962年和1984年两次维修。今日双凤亭,琉璃碧瓦,斗拱飞檐,造型严谨,气势恢宏。1993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木兰山:位于黄陂区北,距区城27公里。山势呈南北走向,群峰攒簇,古木参天,方圆30平方公里,最高峰祈嗣顶582.1米,系大别山南麓的高峰之一。相传南北朝时,羌胡入侵,木兰山下一位姓朱名木兰的巾帼英雄女扮男装,替父从军,驰骋疆场12年,屡建奇功。班师回朝后,封她为武召将军佐侍郎。木兰不受朝禄,愿归桑梓奉养父母。从此,木兰山因是一代女杰的家乡而闻名于世。山上至今还保存着这位女将军的许多胜迹。木兰山又是湖北著名的宗教圣地。其宗教活动始于隋、兴于唐而盛于明,是中国历史上道佛两教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山上先后修建寺、观、庙、庵30多座,有“七宫八观三十六殿”之说。1983年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景点 黄陂人文荟萃、山清水秀、风景独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木兰山:荆楚名山木兰山昂立天宇,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群峦秀峰、宫观栉比的古代庙宇、甘冽晶莹的龙泉匹练、环绕山岭的溪河碧流、瞬息万变的云海奇景、盛夏如春的宜人气候,无不令人赏心悦目,近年来,木兰山修复了一批古式建筑,重塑了众多道佛泥塑,成为武汉近郊重要的风景游览区。 木兰湖:位于木兰山脚下的塔耳岗乡境内,是一个以山奇、水美、鸟珍而遐迩闻名的风景旅游区。全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湖面20平方公里,70多个岛屿和半岛兀立湖中,100多个湖汊纵横交错,近百里的湖岸线蜿蜒曲折,20多个涌泉喷珠吐玉。湖周围群峦起伏,树木葱郁,10万只白鹭栖息于此,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候鸟聚集地。木兰湖水域宽阔,水质碧澈,自然环境清洁幽静,夏季月平均气温比武汉市区低4℃-5℃,是武汉市近郊理想的避暑胜地。木兰湖不仅有优厚的自然资源,还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这里流传着许多有关木兰将军替父从军的动人传说,保留着一批历史遗迹。有木兰将军墓、木兰将军庙、木兰将军唐代墓碑和宋代石狮。 木兰川:位于黄陂研子岗镇,是通往木兰山、木兰湖的绿色走廊。全川长15公里,总面积30平方公里。东西两侧的玉屏山、木兰山两山对峙,一川通达,景观独特。川上云遮雾绕,层峦叠嶂,树木葱郁,百鸟翩跹;川内田畴如织,山花锦簇,清水漾碧,玉鉴琼田,秀色可餐。还有明清时代的民居建筑余家大湾建筑群,青石布瓦、雕梁画栋、石雕木刻、精美绝伦。 木兰天池:位于黄陂长轩岭镇石门境内,距武汉市区中心63公里,区域方圆10平方公里。整个景区由飞瀑、溪潭、怪石、奇木等构成自然景观200多处。峡谷全长约10公里,上下落差200米,有大、小天池各一处,小天池水域面积150亩,大天池水域面积300亩,海拔350米,池水荡漾,清澈透底,既可泛舟,又可冲浪,整个景区自然景观如珠妙串,森林覆盖,绿荫掩映,飞流直下,山泉叮咚。 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黄陂长轩岭镇境内,南距县城58公里。公园南北长3.25公里,东西宽1.9公里,总面积6.18平方公里。境内群峰连绵,山势雄伟,最高峰无名峰海拔高程599.5米,是大别山南麓、武汉市北郊最高山峰之一。公园内树木参天,藤蔓罗织,自然植被和人工森林布满山峦,森林覆盖率达98%。飞瀑、奇石、古战场及寺观旧址等自然人文景观点缀其间。 主要土特产品:花生、茶叶、板栗、芦笋、桔梗、柿子、桃李、荸荠等。

E. 黄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有怎样的风俗习惯

黄陂区名胜古迹甚多,文化遗存丰富,是湖北省文物十强县之一。公布为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共26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5个,市级8个,县级12个。主要有:
盘龙城遗址:位于黄陂滠口镇,南距武汉市区5公里,因盘龙湖环抱而得名。整个遗址东西长2100米,南北宽约1800米,总面积378万平方米。1954年发现后,从1963年至1976年3次由省、地、县及北京大学考古专家组成发掘队进行有计划、大规模挖掘。考古结果显示:盘龙城是我国迄今发现的第二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商代古城,城垣建筑距今约3500多年。城内有三座宫殿基址,其结构为我国至今所知最早的“前朝后寝”的分布格局。城外有居民居住地、手工业区、墓葬区。出土的文物有铜园鼎、铜钺、玉戈、陶器、木雕等,工艺精细,形制完备,代表着我国南方文化的最高水平。由于遗址保存完好,因而为研究商代政治、军事、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和依据。1974年,湖北省博物馆在此设立考古工作站,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台山古墓葬:位于滠水东岸与前川镇隔河相望的鲁台山西南,1977年底、1978年初发现。整个墓葬群范围: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00米,共 有西周与春秋战国墓35座。其中西周墓5座,春秋战国墓30座。这批墓葬群,共出土160件铜、玉、陶器,其中青铜器约占二分之一。铜器造型严谨,花纹繁缛。1983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双凤亭:建于鲁台山椒,临滠水,眺区城。相传宋仁宗时,黄陂县尉程王向之妻夜梦双凤投怀,后生二子,取名程颢、程颐。二程崇尚儒学,尊奉孔子,乃筑台以望鲁,并取名望鲁台,鲁台山由此得名。二程学识渊博,诗文出众,为宋代大理学家,誉满国中。为缅怀先贤,宋代始建“清远亭”于鲁台山。南宋时取双凤齐飞之意,改称“双凤亭”。其间几经坍塌,几经修复。建国后,党和政府于1962年和1984年两次拨专款、聘巧匠精心维修。今日双凤亭,琉璃碧瓦,斗拱飞檐,造型严谨,气势恢宏。正面悬挂郭沫若题写的“双凤亭”金字匾额,光彩夺目。1993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木兰山:位于黄陂区北,距区城27公里。山势呈南北走向,群峰攒簇,古木参天,方圆30平方公里,最高峰祈嗣顶582.1米,系大别山南麓的高峰之一。相传南北朝时,羌胡入侵,木兰山下一位姓朱名木兰的巾帼英雄女扮男装,替父从军,驰骋疆场12年,屡建奇功。班师回朝后,封她为武召将军佐侍郎。木兰不受朝禄,愿归桑梓奉养父母。从此,木兰山因是一代女杰的家乡而闻名于世。山上至今还保存着这位女将军的许多胜迹。木兰山又是湖北著名的宗教圣地。其宗教活动始于隋、兴于唐而盛于明,是我国历史上道佛两教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山上先后修建寺、观、庙、庵30多座,有“七宫八观三十六殿”之说。木兰山还是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的诞生地。为纪念木兰山地区的革命斗争,胡耀邦、李先念、徐向前、陈再道、詹才芳先后题词。1983年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F. 武汉站到黄陂区青少年宫怎么走

公交线路:轨道交通4号线 →版 轨道交通2号线 → 轨道交通1号线 → 黄陂k3路 → 612路,全程约59.9公里权

1、从武汉站步行约430米,到达武汉火车站

2、乘坐轨道交通4号线,经过11站, 到达洪山广场站

3、乘坐轨道交通2号线,经过5站, 到达循礼门站

4、步行约160米,换乘轨道交通1号线

5、乘坐轨道交通1号线,经过12站, 到达汉口北站

6、步行约180米,到达汉口北大道轻轨一号线汉口北站

7、乘坐黄陂k3路,经过5站, 到达百秀街木兰客运站

8、步行约320米,到达双凤大道武商量贩站

9、乘坐612路,经过4站, 到达双凤桥头站

10、步行约30米,到达黄陂区青少年宫

G. 黄陂木兰八景有哪些景点

黄陂木兰除了木兰山、木兰天池、木兰草原之外,木兰景群还包括木兰湖、木兰古门、木兰清凉寨、农耕年华农业风情园、木兰云雾山旅游风景区,统称为木兰八景。
木兰天池 传说中花木兰的外婆家,据史籍记载,西汉年间,花木兰出生在黄陂双龙镇(今姚集镇)。从古至今,黄陂就有着众多与花木兰息息相关的名胜古迹,关于她的传说也在此流转不息。木兰天池是花木兰的外婆家,也是她小时候生活、习武的地方。进入木兰天池景区,首先看到的是被山林围绕的小天池,恬静秀丽。要从小天池上到大天池,途中要经过一段约长十里的峡谷线路,期间贯穿着怪石、溪潭、飞瀑、奇木等多种景观。途中经过一个名为聪明泉的水井,传说花木兰小时候在此生活时曾喝过这个井水,后人见长大之后的木兰将军如此聪明,所以就将其取名为聪明泉了。上到大坝,大天池的壮阔景观便出现眼前,山水相依,碧波万顷,气势比小天池大了数百倍之多,还可以坐上小船游玩,遍赏无限风光。走过石砌古朴的外婆桥,就来到了木兰将军外婆的家,前有流水,后有青山,让人联想木兰将军小时候必定在这里和外婆度过了幸福的童年。
踏进山上的木兰殿,在殿里可以看见三尊大型的木兰塑像,塑像形象各不相同,据说是代表了木兰将军三个不同阶段的形象,分别是从军前、从军时、以及成为将军之后的形象。木兰山同时还是千年的香火圣地,从隋唐开始就是佛道两教的名山,除了与木兰将军有关的古迹之外,山上还有南天门、斗姆宫、报恩殿、帝王宫、三清殿、三天门、金殿、玉皇阁等名胜,行走其中,可以感受浓厚的文化韵味。
木兰文化最厚重的地方非木兰山莫属。据史料记载,木兰山始称于公元485年,历代都有众多文人墨客慕花木兰之名而来,并在此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像唐代大诗人杜牧就曾登临木兰山,拜谒木兰庙,写下了《题木兰庙》等传世佳作。登山途中,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绿帘石,这就是唐太宗为表彰木兰将军而立的木兰将军坊,上面镌刻着忠孝勇节四个大字。牌坊上还雕刻有双凤朝阳,二龙戏珠图案,但双凤在上,双龙在下,体现世人对花木兰巾帼气节的无比敬仰。

H. 娘娘的意思

娘娘的称呼有抄多种种意思,主要是表达一种敬意。例如:古代后宫的尊称,对女神的尊称,方言中对婶娘的称呼等。亦写作“娘娘”。称母亲。娘娘:南方许多地方方言为“阿姨”的意思。在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及长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的方言里为“姑姑”的意思,父亲的妹妹。有时也指婶婶、邻家阿姨之类的女性长辈。
武汉黄陂乡里特指婶娘,即叔叔或伯父的妻子。对皇后或宫妃的敬称。宋代宫廷内侍奉于皇帝身边的侍者们对皇后的称谓,含有尊敬和亲切感。

I. “娘娘”是什么称谓哪里的方言

娘娘的称呼有多种意思,主要是表达一种敬意。例如:古代后宫的尊称,对女神的尊称,方言中对婶娘的称呼等。

北方方言中,称父亲的哥哥为“大爷”,“大爷”的妻子为“娘娘”。

在四川重庆一带,可作为娘娘作为对父辈中女性的称呼,如婶婶、姑姑、阿姨、姨母、舅母都可称作娘娘(繁体字嬢嬢)。

在江苏上海一带,娘娘(繁体字嬢嬢),可作为对姑妈的称呼。

(9)黄陂皇后宫扩展阅读:

1、母亲

亦写作“娘娘”。称母亲。

《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儿与娘娘今日别,定知相见在何年。”

宋 洪皓《使金上母书》:“皓远违膝下,日夜忧愁娘娘年高。”

2、阿姨、婶婶

娘娘:南方许多地方方言为“阿姨”的意思。在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及长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的方言里为“姑姑”的意思,父亲的妹妹。有时也指婶婶、邻家阿姨之类的女性长辈。

武汉黄陂乡里特指婶娘,即叔叔或伯父的妻子。

杭州湾北岸一带指父亲或母亲的妹妹。

繁体字应该为:娘娘。

3、皇后或宫妃

对皇后或宫妃的敬称。宋代宫廷内侍奉于皇帝身边的侍者们对皇后的称谓,含有尊敬和亲切感。宋代以后,作为宫廷用语固定了下来。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兀那弹琵琶的是那位娘娘,圣驾到来,急忙迎接者。”

明 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三回:望娘娘宣大将军入宫谕止之。如其不从,臣等只就娘娘前请死。

4、祖母

宋 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一:“[上]一日被金甲诣慈寿宫,见太皇太后曰:‘娘娘,臣著此好否?’”亦写作“娘娘”。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爷爷》:“末云:‘亡爷爷王安,娘忀刘氏。’是称其大父大母也。”

5、女神

在东南沿海一带,民间信奉女神,这些女神就称为娘娘,如陈氏娘娘,花粉娘娘等,歌颂女神的鼓词称为娘娘词。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二回:原来是九天玄女娘娘传受与我三卷天书,又救了我的性命。如若能够再见天日之面,必当来此重修庙宇,再建殿庭。伏望圣慈俯垂护佑。

明 吴承恩 《西游记》第五回:一朝,王母娘娘设宴,大开宝阁,瑶池中做蟠桃胜会。

清 无名氏 《后会仙记》:“予姐 淑贞 命以此为 元灵娘娘 寿。”

6、对妇女的尊称。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三回:他家那些娘娘们房里,一个人一个斗大的夜明珠挂在梁上,照的一屋都亮,所以不点蜡烛!

J. 黄陂有什么好玩的

木兰山啊!

木兰山位于黄陂县城北30公里处,系大别山南麓的高峰之一。因山中多长木兰树,故名木兰山。又因“木兰将军”的传说,使山蒙上神秘色彩。山上现存“木兰将军之墓”碑。木兰山以其山势嵯峨、群峰攒族、云雾缭绕、古木参天为游客称道。
明朝诗人朱臣颐写了一道题为《木兰山》的诗:“未有木兰先有山,山名偏借木兰补。木兰与山名俱在,山并木兰争万古。”明代诗人屠达曾说:“木兰为西陵最胜,盖三楚之极观。”
木兰山除了自然景观雄伟壮美外,人文景观也有特色。其主要的有玉皇阁、金顶、祈嗣顶3主峰建筑;有朝圣门、南天门、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5道寨门;有玄武殿、娘娘殿、木兰殿、朝天宫、帝主宫等32殿。
木兰山作为武汉市郊的风景游览区,按其地貌和环境特点,逐步建设古寨、石景、花苑、避暑四个小区,以“春秀美、夏艳美、秋丰美、冬壮美”的迷人景致,迎接海内客人前来观光游览。
《木兰山的传说》
木兰山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北部,距武汉市50公里,海拔581.1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木兰山相传是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乡,这里的山山水水都和千古流芳的木兰息息相关。
据县志记载,古代有位叫朱异的千户长,住在山北的双龙镇,因年逾半百无后,常登木兰山求嗣,后来生了一个女儿取山名木兰,木兰山上的祈嗣顶相传是木兰父亲求子的地方。
木兰殿始建于唐代,重建于明代,殿里的三尊大的塑像代表木兰的三个阶段,这是她当将军时的形象,这是她从军前的形象,这是她从军时的形象。
相传木兰18岁那年,羌胡侵犯边关,木兰父亲连接12道兵书,但老将军年老体弱,木兰削发女扮男装。12年后,木兰已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将军了,唐太宗要封他为昭烈将军,木兰请求回到父母身边,尽女儿的孝心,远近的乡亲们为木兰的事迹所感动,在木兰山刻了木兰将军坊。
木兰山的石雕都采用了本地的石料绿帘石镌刻而成。“唐木兰将军坊”高5米、宽9米,下刻二龙戏珠的浮雕,双凤在上,双龙在下真是寓意很深的佳作,也是尊重女子气节的真实写照。
坐落在海拔520米的千尺峰上的玉皇阁,始建于唐代,阁高10米,相传是木兰将军凯旋归朝后,朝廷赐冠的地方,整个建筑没用片瓦寸木,都用大小石块交错干彻而成。
棋盘石状太极,凌空耸立在峭壁之颠,传说木兰将军解甲归乡后,时常到这块巨石上同道人下棋。
这块巨石叫下马石,相传是木兰将军下马的地方。
采访:
我是黄陂铁矢墩的人,为什么叫铁矢墩呢?是木兰将军为出征代父从军以前,在我们铁矢墩炼过了铠甲。
木兰山南陡崖间有一泓碧水,这就是木兰天池,相传木兰小时候经常到天池旁舞剑挥刀,操练十分刻苦认真。
我们现在站的地方,是木兰将军归来以后,她去世,乡民们为了纪念这位巾帼英雄,在这地方,用土一人一担把它挑起来,堆成一个坟。
在中国,有5个地区都把木兰说成是自己家乡的英雄。
木兰将军的丰功伟绩和她作为一个女子能代父从军,历代都有替父参军、替夫参军、替兄参军,所以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故乡有这么一个名人,感到无上的荣光。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女子不入史,所以木兰到底是什么地方的人已无从考察,唐代大诗人杜牧曾游木兰山,并赋诗一首: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赞颂了木兰女扮男装,奔赴沙场英勇杀敌的高风亮节和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自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问世之日起,木兰从军的故事在神州大地已广为流传,甚至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上千年过去了,《木兰辞》的作者早已不知是何人了,但她的作品却一直流传至今,并被编进中学语文课本,被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传诵着。

阅读全文

与黄陂皇后宫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司社保账户变更说明 浏览:719
威远县严陵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797
鄂州住房公积金帐号 浏览:250
江都区建设局与引江棚户区 浏览:717
扬州住房公积金比例 浏览:516
无业买社保还需要买公积金吗 浏览:403
退伍军人住房补贴新政策 浏览:385
工资5000深圳交社保后最后拿到多少 浏览:373
管城区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招聘 浏览:777
杭州滨江住房公积金 浏览:856
社保缴费基数有试用期工资吗 浏览:377
建筑工程城市规划专业 浏览:656
现代设计建筑设计 浏览:9
2014年天津社保缴纳基数是多少 浏览:758
社保交基数高 浏览: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还多少 浏览:732
北京社保卡办理点 浏览:827
黄陂前川卫生院生化分析仪中标公告 浏览:677
安徽和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浏览:455
社保卡上没有录入缴费信息吗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