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武汉黄陂 > 黄陂的传说

黄陂的传说

发布时间:2020-12-20 18:01:29

❶ 古代巾帼英雄人物名字及事迹

1、冼夫人

冼夫人,又称冼太夫人、冼太、岭南圣母,公元522年农历11月24曰出生在古高凉地区(今广东省茂名境内),死于公元六0二年正月十八曰。享年八十。

她的一生,顺应人民的要求和愿望,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她和她的子孙们相继为岭南地区持续百年的相对稳定,促进广东南部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爱国主义典范。

冼夫人,生于梁死于隋,身历三朝,至今十五个世纪,她的英雄形象依然深深地刻在中国人民心中,被陈、隋皇朝敕封为“石龙郡太夫人”、“宋康郡夫人”、“谯国夫人”,死后谥封为“诚敬夫人”。

后来,又被明太祖和清朝同治皇帝分别谥封为“高凉郡太夫人”、“慈佑太夫人”。新中国成立后,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2、荀灌

荀灌(303年-?),西晋人物,中国古代智勇双全的女英雄。,晋朝平南将军荀崧的女儿,荀彧的五世孙女,颍川郡临颍(今河南省临颍)人。

建兴三年(315年),奉长安所遣征南大将军,监荆、梁、益、宁四州第五猗之命,杜曾率领一万兵马围攻宛城(今河南南阳)。城中几乎粮尽,荀崧打算派人到襄阳求援。

当时12岁的荀灌,主动请缨出城求援。荀崧开始不同意,后来经过荀灌多次恳求,他终于答应了。荀灌带领十几个勇士,穿越杜曾的重重包围,到达襄阳。

南中郎将周访派遣其子周抚,会同襄城郡太守石览,援救宛城,击退了杜曾的军队。

3、冯婉贞

冯婉贞(清咸丰年间人),北京谢庄人,祖籍山东,抵抗侵略的民族英雄。1860年英法侵略军占领北京以后,四处掳掠,十九岁的冯婉贞与父亲冯三保一起,带领民团打败英法军队,保护了谢庄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860年(清咸丰十年),英法侵略军占领了北京以后,到处杀人放火,抢夺财物。这种暴行很快扩大到郊区。离圆明园5公里光景,有一个小村子,叫谢庄。

庄上有个精通武艺的冯三保,他18岁的女儿婉贞,从小在他的精心培育下,也学得一身好武艺,骑马射箭,舞刀弄枪,样样精通。

冯婉贞向父亲提出:敌人有洋枪洋炮,咱们应当利用自己使用大刀长矛的优势,冲到敌人跟前去拼杀,让洋人的枪炮发挥不了作用。

冯婉贞率领青年们在距离村子两公里的一片茂密的树林里隐蔽起来。下午四点钟,刚在谢庄吃过亏的侵略军果然抬着大炮来了,这次他们来了约600人。

当敌人来到树林旁边的时候,冯婉贞拔出大刀,奋勇当先,率领青年们向侵略军冲去。侵略军遭到这突然的袭击,非常惊慌,队伍立即大乱。他们想放枪,可是距离太近,不能放,只好勉强用枪上的刺刀与青年们进行搏斗。

冯婉贞带领大家,挥舞着大刀、长矛勇猛砍杀,侵略者招架不住,就纷纷败退。狡猾的敌人急于想摆脱这短兵相接的困境,以便用洋枪射击。冯婉贞看出了敌人的诡计,率领谢庄的青年步步进逼,迫使侵略军始终不能用洋枪来射击。

这一仗,一直打到黄昏,英勇的谢庄青年打死侵略军100多人。剩下的敌人,不得不丢下长枪大炮,仓皇逃跑了。侵略军受到这次打击后,再也不敢来侵扰谢庄了。

4、秦良玉

秦良玉(1574年―1648年7月11日),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将。

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后人,世袭石砫宣慰使(俗称土司),马千乘被害后,因其子马祥麟年幼,秦良玉于是代领夫职。

秦良玉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

5、唐赛儿

唐赛儿(1399—?),明初农民起义军女领袖,山东滨州蒲台县人。1420年(永乐十八年)在益都(今青州)卸石棚寨率众起义,震动京师,给明王朝以沉重打击。

明初,成祖从南京迁都北京,大修宫殿,又组织人力,南粮北调,还开挖运河,先后在山东征调数十万民夫,农民徭役负担沉重。

唐赛儿是明朝初年起兵反朝廷的著名白莲教女首领。唐赛儿是山东蒲台县人(今山东滨州市蒲城乡),林三之妻。

林死后据说唐偶得一石匣,内有宝剑兵书,唐研习后通晓法术兵法,以传白莲教为名,集合民众数千,于永乐十八年二月(1420年)在益都卸石棚寨(今青州市境内)起事。

唐赛儿起事后全歼了前来围攻的军队,杀了青州都指挥使高风,各地民众纷纷响应。朝廷派出京师精兵,由安远候总兵柳升与都指挥刘忠统领,前来征讨。

明军仗人多势众,包围了唐赛儿山寨。唐赛儿假作投降,乘机夜袭官军。明军大乱,刘忠战死。唐赛儿突围而出。

唐的部众攻下莒州、即墨等地,包围安邱。唐赛儿部最后被山东都指挥佥事卫青击溃消灭。但唐赛儿等人安然逃走,不知所踪。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秦良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冯婉贞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荀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冼夫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唐赛儿

❷ 武汉有什么灵异的地方么最好是传说有闹鬼的地方我想去探险!

女厕所吧,每次进入都能看到血,恐惧。贸然进入还会有危险,值得探险。

❸ 关于花木兰的资料

(一)巾帼英雄百世流芳

关于花木兰的事迹,在《花木兰考》、《亳州志》、《清光绪亳州志》、《完县县志》、《完县历史资料》和《完县历史大事记》中都有记载。河北省万县木兰庙碑“汉孝烈将军记”称:神姓魏,字木兰,亳州人。汉文帝时,单于侵境……

花木兰,亳州人,汉孝烈将军、汉文帝时期,朝廷募兵,因父老弟幼,木兰代父从军,征战十二年,得胜归来,帝欲纳为妃, 木兰以死拒之。

后来,群众把花木兰的英雄事迹编成民歌,广为传唱,后经文人加工润色,成为《木兰辞》。豫剧《花木兰》和美国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更使花木兰这个形象深入人心,成为爱国主义和巾帼英雄的典范。

为表彰巾帼英雄花木兰,唐代追封她为“孝烈将军”,并在其故居建祠塑像,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皖、苏、豫、鲁交界百余里乡众来此祭祀贸易,形成古会, 流传至今。

如今,花木兰故里魏园村竖起了一尊“木兰还乡”的巨大雕塑,再现了木兰当年的飒爽英姿。李绍义编著的《花木兰考》于1992年出版发行,武术爱好者程秀华于2008年成立了亳州市木兰拳协会,故乡人民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这位巾帼英雄的无比怀念和热爱。

(二)传说故事广为流传

花木兰的故事主要流传于安徽亳州、河南、山东、河北等地。这些传说是由一个个故事组成,内容主题相当宽泛,大致可以分成:少年习武、勤奋好学;代父从军;军中作战成为榜样;爱护百姓等。“智取摩天岭”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个。

话说承德东北的黑山,原名叫摩天岭。摩天岭的西面是悬崖峭壁,东面与大山相连,只有南边有一条山路可通。匈奴就在南山口屯兵, 如遇兵马攻山,滚木礌石一齐往下打,谁也休想攻得上去。

花木兰来到这里, 屡攻不克,只得把兵马驻扎下来。驻扎兵马的地方就是现在的花木兰城。一天,花木兰率领将士来到摩天岭对面的双龙山上观察地形,看见一群羊在陡峭的山上蹦来跳去,

不禁叹道:“人如果有羊那样爬山的本领,该多好啊!”突然,她灵光一现,有了攻打摩天岭的主意。

第二天,她让士兵四处买羊,在双龙山顶建了一座圈羊的城堡——就是现在的锁羊城,又找来匠人日夜赶糊灯笼。在一个漆黑的夜里, 花木兰让士兵们在每只羊角上挂只灯笼,

往摩天岭上赶。匈奴守兵一见漫山遍野的灯笼, 以为是花木兰攻山的人马,便齐放滚木礌石,羊见有木石滚来,有的吓得往岩石上跳。

有的顺着陡坡往上跑,这下可把匈奴人吓坏了:人怎么登险石而上?难道是天兵?匈奴兵将不明真相,一时乱了阵脚。花木兰率军乘机从小路攻上去,大破匈奴,攻下了摩天岭。

(三)传承文化恩泽后世

“花木兰是一位巾帼英雄,她的传说故事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花木兰研究会秘书长颜勇介绍,花木兰的传说是历史人文资源中一份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也是亳州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亳州的历史文化品位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现在很多年轻人对此不感兴趣,导致包括“花木兰的传说故事”在内的很多民间文学都逐渐衰落。而且,这些传说故事大多流传在中老年人之间, 传承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

“为了保护这份宝贵的财产,我们加强了花木兰的传说故事搜集工作,丰富了内容。”颜勇介绍,目前出版的《花木兰考》和《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增加了文化传承的具体载体,全面系统地保护了花木兰的传说。

据介绍,2016年我市成立了花木兰研究会,计划2018年筹建花木兰博物馆并征集实物,到2020年,全面建设花木兰博物馆,通过实物、人物画像、业绩介绍、民间故事、书籍史料展示木兰文化,“让花木兰的孝、勇、智等高尚品格一代代传承下去”。

(3)黄陂的传说扩展阅读

11月27日上映的电影《花木兰》,由著名影星陈坤、赵薇、胡军等联袂出演。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人们对它的关注度也很高。

遗憾的是电影《花木兰》之中有很多常识性错误,比如电影里少数民族称谓的混淆。演员将“大月氏”念成“dà yuè shì”,实则应为“dà ròu zhī”。

饰演木兰的赵薇还在片中讲“我大魏的军中有匈奴、鲜卑、氏(shì),没有羊”,明显是把“五胡”之一的“氐(dī)族”给念错了。

此外,电影的大背景也值得商榷,陈坤饰演的文泰(在剧中其身份实为孝文帝元宏)作为皇子率部北征,这是不可能的。

首先,木兰从军发生在太武帝拓跋焘时期(424-451年),他是孝文帝的曾祖辈。其次,孝文帝10岁登基,皇子时不可能成为一军之帅。

当然,《花木兰》中也有符合历史真实的部分。其中柔然可汗门独(此人物虚构,剧中由胡军饰)在召集部落首领入侵北魏时,“柔然缺铁”这个动机是真实的。

当时突厥部的锻铁工业特别发达,它被柔然征服后,专门为柔然贵族锻铁,被称为“锻奴”。这一点,从侧面说明柔然不具有制铁的工艺。

除了给电影挑错,人们更关心的还是木兰从军的历史背景。因为花木兰参与的是北魏与柔然之间的战争,观众首先会问:柔然是个什么样的民族?北魏为何要与之作战?

柔然作为草原游牧民族,曾在五世纪前后盛极一时,与同时期的鲜卑鼎立,而且它的世袭贵族也是从拓跋鲜卑部落联盟中分离出来的。归附北魏的柔然首领阿那瓌(guī)对孝明帝元诩(516-528年在位)说:“臣先世源由,出于大魏。”元诩回答“朕已具之”,以示认可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始光元年(424)16岁登基,就在这一年8月,正处鼎盛期的柔然欺幼主南侵,6万大兵压境。拓跋焘率军出击,被柔然军团包围50余圈。

左右大惧,但见拓跋焘声色刚毅威严,不为所动,军心这才稳定下来。北魏射杀柔然大将,柔然乃退。历史上的木兰从军故事,也应从这一时期开始。

这次被困让拓跋焘十分光火,也注定在他有生之年都把柔然看作死敌。此后25年间他13次车驾亲征,深入漠北,终于使柔然“怖成北窜,不敢复南”、“边疆息警矣”。

因为拓跋焘对柔然极度厌恶,将其改称“蠕蠕”,意思是愚蠢、令人恶心的虫子,此后中国的史书多袭此称,反倒是“柔然”之名被人淡忘了。

《花木兰》的“历史误会”

汉代西域有大月氏(ròu zhī)、小月氏(ròu zhī),张骞出使西域时就曾想联合它们抗击匈奴,因二者西迁,该计划作罢。

南北朝时,五胡乱华,民不聊生。所谓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dī)、羌这五个少数民族。氐人周秦时就分布在今甘肃、陕西、四川三省相邻地带,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在北魏以前,氐人苻坚统一北方,建立过短暂的前秦帝国。

木兰从军的故事发生在公元425年,即北魏始光二年。当时,在面临南方宋朝随时可能入侵的威胁下,太武帝拓跋焘率部会击位于今蒙古国哈拉和林附近的柔然汗庭,取得大胜。

❹ 谁知道黄陂“铁索龙潭”传说

对于知识的爱好与坚持不懈,让瞿秋白的学问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可是回也让他染上了肺病。答而对于改变人民生活的抱负让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领袖。
当瞿秋白望着觅渡桥下的江水,当他脑海里思绪着“觅渡,觅渡,渡向何方?”,当他告别家乡踏上新的旅程时,他的人生变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黄陂满城爆竹轰鸣,铁索龙潭邀兄赏月。面对寒月当空,这位满腔抱负的热血青年也不禁生起思乡之情。
他试图通过思想启蒙,促使中华民族觉醒。然而黑暗的现实,又使他感到前景渺茫。“雪意凄其心惘然,江南旧梦已如烟。天寒沽酒长安市,犹折梅花伴醉眠”这首意境凄凉的七绝足已反映他当时的怅惘心绪。
在北京求学的那段日子,是瞿秋白的成长最快的时期。1919年5月4号,震惊中国的五四运动爆发了。作为学生代表的瞿秋白和郑振铎、耿济之、瞿菊农等一起,参加了这场伟大的斗争。他们组成的“十人团”演讲使得运动影响更加深刻。

❺ 巾帼英雄有哪些

1,妇好

妇好,好姓(古音(zǐ),同子姓),妇为尊称,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2,花木兰

花木兰(412年-502年),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3,吕母

吕母(?—公元18年),女,琅琊郡海曲县(今山东省日照市)人,是一个财产俱丰的富户。她是新莽时期最早反抗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的女领袖。

4,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名讳及生卒不详,汉景帝刘启与皇后王娡的长女,汉武帝刘彻同胞长姐。本封阳信公主,因嫁于开国功臣曹参曾孙平阳侯曹寿(曹时),故又称平阳公主。

5,冼夫人

冼夫人(522-602)又称冼太夫人、谯国夫人,名英,高凉郡(今广东茂名)人,是梁、陈、隋三朝时期两广地区的俚族女首领、将军,冼夫人助隋平定岭南势力,率领俚族民众归附隋朝,封为谯国夫人。历朝对她进行了多次追封,尊称她为“岭南圣母”。

❻ 传说椰岛还在黄陂盘龙城偏僻的地方有个像军式管理的培训基地,里面吃饭爬着板凳吃,手机在里面没有信号...

具体怎么样啊 为什么要封闭式 感觉很不好

阅读全文

与黄陂的传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司社保账户变更说明 浏览:719
威远县严陵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797
鄂州住房公积金帐号 浏览:250
江都区建设局与引江棚户区 浏览:717
扬州住房公积金比例 浏览:516
无业买社保还需要买公积金吗 浏览:403
退伍军人住房补贴新政策 浏览:385
工资5000深圳交社保后最后拿到多少 浏览:373
管城区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招聘 浏览:777
杭州滨江住房公积金 浏览:856
社保缴费基数有试用期工资吗 浏览:377
建筑工程城市规划专业 浏览:656
现代设计建筑设计 浏览:9
2014年天津社保缴纳基数是多少 浏览:758
社保交基数高 浏览: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还多少 浏览:732
北京社保卡办理点 浏览:827
黄陂前川卫生院生化分析仪中标公告 浏览:677
安徽和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浏览:455
社保卡上没有录入缴费信息吗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