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武汉市有几个区
硚口区 面积 46平方千米,人口 54万。邮编430033。区人民政府驻中内山大道315号。
东西湖区 面积 439平方千米,人口 24万。邮编430040。区人民政府驻吴家山东吴大道1号。
Ⅱ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属于什么级别的单位
武汉市的市辖区,是六郊区之一,区县级行政区划。而其政府机关行政机构(比如主要领导区长)的级别是正处级。
Ⅲ 湖北有几个市级行政区
1 个省会城市:
武汉
10个地级市:
十堰市
黄石市
襄樊市
宜昌市
孝感市
荆州市专
荆门市
咸宁市
黄冈市
恩施市属
2个县级市:
鄂州市
随州市
3个省级代管市:
仙桃市
潜江市
天门市
1个经济特区 :
神农架林区特区
Ⅳ 谁能介绍一下黄陂县的一些资料呀
黄陂 开放分类: 地理、武汉、湖北 ‘陂’字有三种读音:bei,pi,po。念‘bei’时指‘陂塘’、‘陂池’:念‘ pi’时是专用于‘黄陂’(湖北黄陂):念‘po’时指‘陂陀’(不平坦)。 优越的发展条件 黄陂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厚的多种资源,完备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条件,优良的投资环境,是投资创业的一片热土,企业发展的成功摇篮。 区位优势独特。黄陂与武汉市中心城区一水相依,南部近30公里沿线五桥相连。全区近半国土面积已融入大武汉的经济繁荣圈,是武汉市外延扩张由南至北推进的唯一腹地。 各种资源丰厚。黄陂土地资源充足,是武汉市最大的土地资源储备地;旅游资源丰富,有距今年3500年历史的商代遗址盘龙城,被认证为“大武汉城市之根”。有花木兰故事得名的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川、木兰天池和国家级森林公园—素山寺,以及日、月、星湖等为主体的947平方公里的木兰生态旅游区,被誉为“武汉的后花园”。有宋代理学家程颐、程颢得名的鲁台“双凤亭”等名胜古迹、人文景观。其中,木兰生态旅游区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优先投资项目,并同商代盘龙城遗址被列为武汉市“十五”重点开发项目;社会资源广博,黄陂有“无陂不成镇”之美誉,是湖北第一台乡、第二侨乡。 基础设施完备。水电设施网络化。全区建有水厂27座,容载比合理的变电站13座,完全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通讯设施现代化。实现了传输数字化、交换程控化,无线寻呼、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区;交通设施立体化。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岱黄路、机场路、黄土路、汉施路、川龙大道、巨龙大道、318国道、市外环线等四通八达,公路运输畅达。京广线、京九京广武麻连络线、阳逻电厂铁路专用线等境内交错,铁路运输快捷。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坐落区内,空运条件优厚。境内滠水河与府河、长江航运相连,水运优势明显。 优厚的产业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黄陂区不断扩大开放,着力营造优质的投资环境,积极鼓励国内外客商投资,全区经济实现了持续、健快速发展。2004年,全区实现本区生产总值160亿元。到目前,共引进各类项目(企业)612个,引进资金总额近59亿元。全区以机械及汽车零部件、建筑建材业、服装产业、冶金化工、医药产业、农产品及轻工食品加工等为主体的工业格局已经形成。以工程农业、高新技术农业为主体的现代化农业正在向纵深推进。以木兰生态旅游为主体的旅游业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引进、开发和建设,黄陂已形成由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和天河航空城等构成的南部经济发展带、中部前川卫星城区和北部木兰生态旅游区,“一带两区”三大强势板块的开放引进接收载体。目前,这里客商纷至沓来,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开发建设热火朝天,联动互惠效应形成,发展商机如珠诱人。 根据市委、市政府“南突北扩”和打造武汉国际航空物流港新城及发展临空产业的战略,“十五”期间,黄陂区的发展思路是:强力推进第二产业发展,带动第一产业提高,促进第三产业兴起。重点接纳和发展的投资领域为:机械及汽车零部件、建筑建材业、服装产业、冶金化工、医药产业、农产品及轻工食品加工、文化旅游业、城市基础设施及物流业。 优质的创业环境 黄陂区坚持实施“项目兴区、项目活区、项目强区”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大环境的创新力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招商、安商、活商、亲商的运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了鼓励国内外客商来黄陂投资兴业的政策机制和对投资客商实行了时间从快,手续从简,赋税从轻,服务从优的“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的服务机制。与此同时,在全区深入开展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实践行活动,调动了全区人民支持招商、参与招商、服务招商的积极性,亲商意识和诚信意识不断得到加强,为客商创造了优质宽松的投资环境。 水利资源 黄陂区处于江汉河湖水网的边缘地带,境内河流湖泊纵横交织,水利资源丰富。全区共有大小河流31条,河流总流长708.72公里,流域面积3504.3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滠水、界河、府河和注入北湖的五条河流,多为南北流向。其中滠水河是区内最长河流,源于大别山南麓大悟县境内,从北向南纵贯黄陂汇入长江,境内流程90.71公里。全区有水库89座,其中大、中型水库7座:夏家寺、梅店、院基寺、泥河、矿山、巴山寨、三姑井,总承雨面积573平方公里,总库容量71573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4388万立方米,正常蓄水面积10.22万亩,灌溉面积68.31万亩。主要湖泊有武湖(180平方公里)、童家湖(48平方公里)、后湖(12.9平方公里)、西湖(9.24平方公里)、什仔湖(2.5平方公里),湖泊总面积252.64平方公里,承雨面积1243.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0.9亿立方米。 南部平原湖区先后进行了汉北河下游改道、滠水下游改道、围垦灭螺等大型水利工程。先后建成武湖、后湖、四联垸、什仔湖泵站。北部和中部低山丘陵地带,对水库设施进行了整修加固,扩宽延伸夏家寺、梅院泥、矿巴三大灌溉系统的联结渠道,使全区形成河湖相通,库渠相连,北蓄南排的水利体系。总蓄水能力达96351万立方米,控水面积1281.5平方公里,有效水量52766万立方米。 境内地下水储量2.2亿立方米,分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3种主要类型。地下水温17—24℃,矿化度低于淡水,适宜农作物灌溉。北部还有断裂循环型地下热水。 自然地理 黄陂区位于湖北省东部偏北,武汉市北部,地跨东径114°09′—114°37′,北纬30°40′—31°22′。东与红安县、新州区接壤,西隔小悟山、界河与孝感市毗连,南抵府河与武汉市城区相望,北与大悟县交界。区境南北最大纵距104公里,东西最大横距55公里,境域周长273.5公里。国土总面积2261平方公里。 区境北依大别山南麓,南临长江,整个地势北高南低,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西北低山区,东北丘陵区、中部岗状平原区和南部滨湖平原区4级阶梯。西北低山区海拔150—180米,全区最高点双峰尖873.7米。东北丘陵区海拔50—150米。中部岗状平原区海拔30—50米。南部滨湖平原区海拔20—30米,最低处为16.5米。全境有滠水、界河及北湖三大水系和由5个主要湖泊构成的自然水系。地貌特征构成全境“三分半山,一分半水,五分田”的格局。 黄陂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年平均无霜期255天。年均日照时数约1540—2180小时。由于地形复杂,各地日照时数及百分率有差异,山地阴阳坡的差异比较明显,但基本能满足农作物的需求。年均降水量在1000—1200毫米之间,雨量分布的时空差异较大,洪涝干旱时有发生,对全区工农业生产影响严重。 境内平均气温为15.7℃—16.4℃。一年中,以1月最低,月平均气温2.4℃—3.2℃;7月最高,日平均气温28.4℃,有的年份出现在8月。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5.5℃,极端最高气温为40.7℃。 矿产资源 已初步探明可资利用的矿产资源有金矿、铜矿、磷锰矿、白云岩、河砂、红砂、高岭土、石英砂岩、石英岩、砾卵石、浅粒岩、绿片岩、石英绢云母片岩、萤石、辉绿岩、玄武岩、花岗岩及矿泉水等二十余种。 金矿分布石门、塔耳及蔡店三地,属小规模金矿。除石门尚未开采外,塔耳、蔡店两地均因资金紧缺,开采一年多后停采停炼。铜矿分布在李集、长轩岭、蔡店三地,铜的品位为0.75—3.96%之间,属小型矿。磷锰矿系小型矿床规模,磷的工业储量92万吨,锰的工业储量70万吨。白云岩3.56亿立方米,年开采量45万吨左右。河砂累计开采量在1亿吨左右,尚未开采地段及储量已不太多。红砂总储量在300万吨以上。石英砂岩的地质储量在1亿立方米左右,石英岩地质储量250万吨,年开采量3万吨。花岗岩地质储量5亿立方米,已开始少量开采和加工。绿片岩1亿立方米,高岭土总储量220万吨。
Ⅳ 武汉具体的行政区划有哪些
武汉市下辖的13区,分别是: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7个城区以及回蔡甸、江夏答、黄陂、新洲、东西湖、汉南6个远城区;
以及3个由武汉市政府直接管理的国家级开发区(非行政区划):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俗称沌口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属洪山区区划)、吴家山台商投资区。
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和特大城市,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也是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武汉联勤保障基地驻所。
全市下辖13个市辖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8494.41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1091.4万人,2016年全市城镇化率79.77%。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
Ⅵ 武汉是不是该行政区划调整了
该调整了,武汉三镇武昌汉口的区划乱七八糟,有必要调整。汉口要有汉口区,学习苏州的姑苏区,有利于资源整合和古迹保护。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需要就近原则重新均衡划分,解决插花地,现在以上三区定位都是城区,而且城乡一体化。最近几年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都进行了相应的区划调整。北京撤销了崇文区宣武区。
上海撤销了闸北区,浦东新区也是大区制。天津撤销滨海新区工委、管委会,撤销塘沽、汉沽、大港区现行建制,设立滨海新区行政区,辖区包括原塘沽、汉沽、大港三区全境。广州撤销了萝岗区。其他如重庆南京苏州都相应地精简了机构。武汉该调整了,不是跟风,是真的很乱。
Ⅶ 湖北省武汉有哪些区县市镇
武汉下辖来江岸、江汉源、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蔡甸、江夏、东西湖、汉南、黄陂、新洲13个行政区及武汉经济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武汉化学工业区和武汉新港等5个功能区。
区下辖156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3个乡。全市群众自治组织3144个,其中,社区居民委员会1319个,村民委员会1825个。
全市土地面积8569.15平方千米。建城区面积585.61平方千米。
(7)黄陂区行政区划扩展阅读:
江岸区
江岸区下辖16个街道:大智街道、一元街道、车站街道、四唯街道、永清街道、西马街道、球场街道、劳动街道、二七街道、新村街道、丹水池街道、台北街道、花桥街道、谌家矶街道、后湖街道、塔子湖街道。江岸区政府驻六合路1号。
江汉区
江汉区下辖民族、民权、花楼、满春、水塔、前进、民意、新华、万松、北湖、唐家墩、常青、汉兴13个街道办事处,10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硚口区
硚口区辖11个街道:古田街道、韩家墩街道、宗关街道、汉水桥街道、宝丰街道、荣华街道、汉中街道、汉正街道、六角亭街道、长丰街道、易家街道。共有138个社区,11个行政村。政府位于荣华街道沿河大道518号。
武汉政府网-行政建置
Ⅷ 武汉有哪几个大区
截至2018年末,武汉市下辖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东西湖区、汉南区等13个行政区。
武汉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地理位置为北纬29°58′—31°22′,东经113°41′—115°05′。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盘龙城遗址有3500年历史。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武汉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
(8)黄陂区行政区划扩展阅读
部分区介绍:
一、江岸区
江岸区,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位于长江北岸、武汉市的东北部,东邻黄陂区,南隔长江与武昌区和洪山区相望,西沿江汉路、三眼桥路与江汉区接壤,北接东西湖区,是武汉七个中心城区之一。截至2018年,江岸区下辖16个街道、1个社区。江岸区人民政府驻六合路1号。
二、江汉区
江汉区,隶属湖北省武汉市,南临长江、汉江交汇处,分别与武昌区、汉阳区隔江相望;北抵张公堤,与东西湖区接壤;东、西两面各与江岸区、硚口区相邻,汉口地区中部、是武汉七个中心城区之一。截至2018年底,江汉区下辖13个街道和一个开发区、一个管委会区。
Ⅸ 武汉行政区域情况
2017年辖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蔡甸、江夏、黄陂、新洲、东西湖、汉南13个行政区及武汉经济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武汉临空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化学工业区和武汉新港等6个功能区。
区下辖156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3个乡。全市群众自治组织3146个,其中社区居委会1331个,村民委员会1815个。全市土地面积8569.15平方千米。建城区面积628平方千米。
长江、汉江纵横交汇通过市区,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立的格局,通称武汉三镇。
(9)黄陂区行政区划扩展阅读:
武汉地处中国中部,是长江中游特大城市、湖北省的省会,中国重要的工业、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土地面积8494平方公里,人口1200万。
武汉是中国著名的江城,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立的壮美景观。武汉也被誉为“百湖之市”,拥有全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和众多湖泊。城市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武汉具有3500年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武汉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之地,也是国内科教名城,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三。武汉的高新技术产业、汽车产业和商贸流通产业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
武汉是中国高速铁路的中心,乘坐高铁至北京、上海、重庆、深圳、香港等城市均在五小时左右。武汉是中国中部航空枢纽,拥有40条境外直达航线,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四大洲的城市。
武汉是中国中部旅游中心城市,“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长江三峡旅游线的门户,拥有黄鹤楼、东湖生态旅游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等3个国家5A级景区。
武汉的梅花、樱花、荷花、杜鹃等享有盛誉,WTA武汉网球公开赛、武汉园博会、汉秀、万达世界电影乐园、武汉欢乐谷、极地海洋世界等都是武汉不可错过都市旅游文化精品。
Ⅹ 武汉有哪几个行政区
截止2019年8月,武汉下辖13个行政区。
分别为:
一、江岸区
位于长江北岸、湖北武汉三镇汉口一方的东部,东邻黄陂区武湖街道,西沿江汉路、三眼桥路与江汉区接壤,南濒长江与武昌区、青山区和洪山区天兴乡隔江相望,北接东西湖,东西最大距离13.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7.4千米。区境总面积70.25平方千米,中心位置位于北纬30°36′8.05″,东经114°18′14.98″。
二、江汉区
位于长江北岸,因长江与汉水交汇而得名,南临长江、汉江交汇处,分别与武昌区、汉阳区隔江相望;北抵张公堤,与东西湖区接壤;东、西两面各与江岸区、硚口区相邻。介于北纬30°34’~30°39’,东经114°13’~114°18’之间。东西最大横距6.99千米,南北最大纵距8.66千米,总面积为28.29平方千米。
三、硚口区
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西部,东、西北分别与江汉区、东西湖区接壤。[5]介于东经114°9′~114°17′,北纬30°34′~30°38′之间,面积41.46平方千米。
四、汉阳区
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汉平原东北边沿,湖北省武汉市西南部,长江和汉江交汇处,东南邻长江,与武昌区、洪山区隔江相望,西南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相连,西接蔡甸区,北依汉水,与江汉区、硚口区、东西湖区相邻,地处东经113°40′~114°16′、北纬29°58′~30°33′。东西最大横距17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4千米,土地总面积为111.54平方千米。
五、武昌区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南部,与汉阳区、江汉区、江岸区隔江相望,北至余家头罗家港与青山区毗邻;东、南与洪山区洪至山乡、青菱乡交错接壤;西傍长江。总面积107.76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60.96平方千米,长江水域10.7平方千米,东湖水面32.8平方千米,沙湖水域3.3平方千米。中心位置在北纬30°33′22.56″,东经114°18′37.90″。
六、青山区
地理位置为北纬30º37´,东经114 º26´。境域地处长江中游南岸,西起罗家港,经和平大道、友谊大道与武昌区相连;东至武汉化工区八吉府街,隔江与新洲区阳逻街相对;南与洪山区和平街、东湖高新花山街接壤,傍东湖风景名胜区,北沿长江,面对天兴洲,隔江与江岸区谌家矶街相望。
七、洪山区
位于武汉市东南部,东与鄂州市隔长江相望,南邻江夏区,西北环抱武昌区、青山区, 东北与新洲区隔江相望,东经114′7″~114′38″之间,北纬30′28″~30′42″之间, 总面积480.2平方公里。
八、蔡甸区
位于武汉市西郊,江汉平原东部,北傍汉江,与东西湖区唇齿相依;南临通顺河,与汉南区山水相连;东濒长江,与江夏区隔水相望,西与汉川市交错接壤;东北邻汉阳区,西南邻仙桃市。介于东经113°41′—114°13′、北纬30°15′—30°41′之间,总面积1093.57平方千米。
九、江夏区
位于武汉市南部,北与洪山区相连,南与咸宁市咸安区、嘉鱼县接壤,东临鄂州市、大冶市,西与蔡甸区、汉南区隔江相望。介于东经114°01′—114°35′、北纬29°58′—30°32′之间,南北长83.2千米,东西宽54.17千米,总面积2018.3平方千米。
十、黄陂区
位于湖北省东部偏北,武汉市北部,前川城区距武汉市中心18公里。黄陂区国土总面积2256.7平方公里, 占湖北省国土总面积的1.22%。区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14°09′—114°37′,北纬30°40′—31°22′。东与武汉市洪山区、新洲区接壤,南与武汉市东西湖区,江岸区相连,西与孝感市孝昌县、孝南区毗连,北与孝感市大悟县、黄冈市红安县交界。区境南北最大纵距104公里,东西最大横距55公里。
十一、新洲区
位于长江中游北岸、武汉市东北部,居东经114°30′—115°5′和北纬30°35′—30°2′之间,东邻团风,西接黄陂,北与红安、麻城毗邻交错,南与青山、鄂州隔江相望,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部为低山丘陵,中部为岗地、平原相间,西南部为滨江、滨湖平原和江湖水域。
十二、东西湖区
地处汉江左岸的汉口西部,东靠张公堤,分别与江岸区、江汉区和硚口区接壤,西南滨汉水与蔡甸区和汉川市相望,西北依府河与孝感市和黄陂区相邻,介于东经113°53′—114°30′,北纬30°34′—30°47′之间,总面积495平方千米。
十三、汉南区
位于武汉市西南郊,地处长江北岸,江汉平原东向边缘,汉南区东、南以长江为界,与江夏区、嘉鱼县隔江相望;西及西南以东荆河为界,与洪湖市、仙桃市接壤,北以通顺河为界,与蔡甸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纱帽街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40千米,距武汉港、汉口火车站均为30千米。汉南区处于东经113°25′—114°6′15′、北纬30°11′3″—30°11′20″,东西最大横距为34.17千米,南北最大纵距离为19.08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