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深圳华美爱眼钢化膜总公司联系方式
韩芝品牌钢化膜
❷ 急求,在线等。请介绍一下武汉江滩上的景点
江滩总体格局为“三区三带”。
三区:观光游览区、中心广场区和休闲活动区。
三带:滨江特色带、游憩林阴带、堤防观景带。
沿江大道与江滩车道之间为堤防观景带,车道与滨江步道之间为游憩林阴带,滨江步道以南为滨江特色带。
另外,横向的滨江步道、林阴步道、堤上观景廊贯穿整个江滩。
滨江特色带:高台观景、平台观江和梯台戏水为一体的大型滨江亲水空间。滨江步道贯穿其中,沿途设置梅花灯和荷叶坐椅。
江滩护坡:采用毛石料,表面刻有浮雕和纹饰,设2种护坡浮雕———叙事浮雕,展示武汉滨水城市发展史;长江古生物化石、水生生物等浮雕,体现武汉自远古云梦泽、盘龙城至中世纪春秋汉唐,至近现代繁荣依水而兴的展缩景。
游憩林阴带:总长1200米,宽3-8米,采用蓝色系列的地砖进行铺饰,间隔局部地段有地灯装饰,形成蓝色彩带。各类绿化用地10万平方米,共占28.8平方米总用地的70%,绿化覆盖率达90%,使汉口江滩成为汉口滨江地区最大规模的集中绿地。
堤防景观带:重点进行堤上观景廊道设计,形成集垂直绿化、观景廊道、休闲服务、缓坡绿化景观为一体的景观带。
堤上观景廊:采用缓坡式戗台与防洪墙衔接,顶部设木质步道,在上面既可以观街景,又可观江景。木质步道局部安排休闲茶座,底层设零售、公共卫生等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形成观景、观江和服务的最佳场所。
此外,防洪墙和机动车道之间布置宽12米的缓坡绿化景观带。
打造三大景区
从天津入口广场至露天剧场为观江游览区,以黎黄陂路闸口拓宽30米,形成贯通的大广场为中心广场区,从中心广场至粤汉码头为休闲活动区。
观江游览区:天津路入口广场、凭江观景台、文化广场和露天剧场,并增设了雕塑和文化诗墙,提高了文化品味,特别增加了观江休闲服务设施,安排了滨江咖啡座、茶座等服务功能,形成了内容丰富、具有特色的观景线路。
该广场观江观景视线宽阔,广场两侧布局展示中心和防汛调度中心,两座建筑物均采用流线造型,与客运港形态有机呼应。两座建筑物之间为3400平方米的停车场(可停放车辆100辆)。
凭江观景———以“长江之歌”为主题,布局“江河水”、“大江东去”等雕塑,展示长江文化特色。面积达1500平方米。
文化广场———以长江诗词文化雕刻展示为主题,布局采用石材雕饰的诗词和浮雕景墙,展示毛泽东和历代文人墨客对长江的颂咏。林阴广场面积达2600平方米。
露天广场———将安排扇形阶梯舞台,面积达36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0人举办周末音乐会和票友活动。露天剧场周边设置汉剧脸谱灯柱和休息廊道。
中心广场区:黎黄陂路闸口将扩宽至30米,形成开敞的人行入口。中心广场是绿化景观和大型水景、夜景交融的主入口区。它包括大型梯级景观绿化和“光之舞”广场。
中心广场———形成三个空间层次,第一层次为半圆形林阴广场,第二层次为“S”形的玻璃廊架和灯光隧道,两侧为图案简洁的整形灌木和地被植物,第三层次为疏林草地,三个层次整体上形成开敞通透的梯级绿色空间景观。
在黎黄陂路入口至江边还将布置一个系列水景,带状水景尽头为“光之舞”广场,它集地面灯饰、铺饰、水景为一体,成为壮观的旱地喷泉和观江场所。
休闲活动区:体现了休闲活动的参与性与空间的舒适性、趣味性。它包括水上乐园、密林区等。
水上乐园的总平面为圆形,总面积达3800平方米,包括游泳池、戏水池、滑道等设施。泳池内设置成人区和儿童游戏区,成人区设置标准泳道、水边吧和太阳伞。儿童游戏区设有彩色滑道等戏水设施,冬季可作为青少年航模比赛和训练基地。
儿童游戏设施包括秋千、滑冰道、旋转木马、沙场等,面积达1900平方米。游戏场周边布置具有童趣的实用型水果雕塑系列,如西瓜饮水器、冬瓜商亭、豆荚座椅等。
密林区———利用了缓丘形成的高度,种植颜色丰富的植物,形成夏绿秋红的绿化景观效果。
交通便民设施
在交通方面,江滩将建起8米宽的机动车道,采用彩色沥青,形成彩色通道。汽车从武汉客运港进入外滩,从粤汉码头出,单向行驶,道路沿线顺向停车。此外,为便于方便市民浏览,江滩设天津路和黎黄陂路两个主入口,其中,天津路入口与江汉路步行街贯通。
在防洪方面,将现有的武汉客运港至粤汉码头的10座闸口封闭5座,其余闸口高程均由现在
的28米左右抬升至29.2米,使防洪期间的封闸大大降低。同时,取消了叠梁黄土的封闸方式,在汛期高水位时采取临时封堵措施。
在排水方面,雨水大部分采用地面径流的方式直排入江,并设置四座高标准厕所,并设残疾人专用档位。
江滩夜景亮化形成护坡、绿化、灯光隧道、堤防和光之舞广场五条光彩流线,与沿江大道历史建筑的流光溢彩相映衬,共同构成汉口沿江独有的夜景特色。亮化以黄色为主调,展现繁华明快的特点。
相关资料
2001年国庆节,武汉沿江大道整治工程完工,正式对外开放,道路沿线集中了汉口近三分之一的优秀历史建筑,包括江汉关、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横滨正金银行等12幢优秀历史建筑及32幢近现代建筑。
江滩改造一期从2001年11月开始进行吹填,整个整治工程预计于02年国庆节前峻工。
江滩整治二期从粤汉码头至长江二桥,2002年开始进行吹填。从武汉客运港至长江二桥间的百万平方米江滩将连为一体,面积相当于3个中山公园、8个上海外滩。江滩用地70%用于绿化,20%用于修建各种休闲娱乐设施,10%建造亲水平台。
江滩整治三期
●全市社区年内告别渍水
●远城 区农民喝上洁净水
●江滩三期工程即将开工
●加强巡查严打违法填湖
●明年作别路桥渍水
●两年内推出阶梯水
江滩三期将开工汉口江滩两头延伸
从2001年起,武汉市投入资金3.8亿元,建成了汉口江滩一期、二期,面积接近100万平方米。三期建成后,这条滨水绿化长廊将长达8.45公里,形成世界级的大型绿化广场。
❸ 武汉步行街的谈老街
被采访人:邓亚红(岁)公务员地址:花楼街119号在我幼时的印象中,江汉关就代表着江汉路。那时,我刚刚开始学认时间,只要听到江汉关那叮叮当当的钟声,奶奶就会停下手中的针线活,指着桌上的小闹钟考我:“现在几点了?”夏天的晚上,爬上铺满青灰瓦片的房顶乘凉,透着灯光的江汉关大钟就像是挂在天上的另一个月亮。奶奶眼花看不清,在我读出时间后,她就会称赞一句:“伢的眼睛真好”。
文革结束,我上小学四年级,江汉路上的新华书店就像磁铁一样地吸引着我。记得书店正限量出售三本一套的《一千零一夜》,我把爸爸拉去排队,谁知排到前面,书却卖完了。走出书店时,门外正站着几个书贩。望着我神情沮丧的样子,爸爸咬咬牙,花5块钱的高价,从贩子手中买回这套新书——外搭3本破旧的医科教材。
还有一个喜欢去的地方,那就是中心百货。临近春节,妈妈很想添置一台缝纫机,正遇上几个邻居相约“来会”(民间互助筹钱的方式),妈妈怕手气不好便叫我去抽签,我一抽就抽了个一号。于是,一家人兴匆匆地直奔中心百货,选了台汉产“大桥”牌缝纫机。这是我家买的第一宗大件商品,全家高兴了好长时间。 被采访人:王强(21岁)学生,住址:上海村走出我所居住的这条小巷子,就是繁华热闹的江汉路。沿街的专卖店似乎每天有新奇东西冒出,流行歌碟影碟啊,新款手表休闲服啊,还有价格惊人质量也让人叫绝的二战时期各类仿真轻兵器。即便买不起,看着这些东西也是一种享受。
江汉路似乎像一个活力小子,每时每刻都变幻无穷。特别到了周末的晚上,碟屋传出的强档歌曲在窄窄的马路上空滚动。逛荡于街中,与众多“时尚人”为伍,真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擦肩而过的骑摩托黑衣男人,脸上五彩缤纷穿得也很炫的“辣妹”,几个黄头发“爱车族”照旧出现在精益眼镜店的门前宽敞地带,向路人展示着高难度车技……走累了,就到麦当劳坐坐,透过巨幅玻璃幕墙,看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人丛。
有时候,也羡慕那些住在高楼大厦的人,上海村的房子毕竟年数太老了,内部结构十分落后。可前不久,隔壁邻居一亲戚从国外回来,还夸这里环境好。江汉路修得这么漂亮,我又觉得,能住在汉口最繁华的巷子里,也蛮不错. 对于73岁的胡德馨老人来说,百年老街江汉路既熟悉又陌生。全长1600米的江汉路自1900年开街以来,一直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繁荣的商业氛围让每一个武汉人引以为傲。汉正街的变化,更让人眼花缭乱。
说来有趣,13年前,老人曾负气搬出江汉路,离开这条陪伴他近60年的老街,搬到黄陂与女儿同住。胡德馨1989年退休后致力于著书立说,然而,那时的江汉路实在太喧嚣嘈杂。凌晨5点不到,吆喝声、喇叭声、熙来攘往的人流车声一浪高过一浪。不到半年,老人一下子瘦了6公斤,与一家出版社的稿约也一拖再拖,最后不得不取消出版计划。一气之下,老人搬走了。
随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是胡德馨老人做梦也想不到的。武汉市首先对江汉路上的占道经营现象开刀。湖北省江汉区出资900多万元建立花楼街商业区,接纳江汉路上容纳不下的游商小贩。一夜之间,江汉路沿街两侧的上千个摊贩各得其所,江汉路顿时清爽起来。交管部门对载重货车、大客车亮起了红灯,把江汉路设为单行线。与此同时,武汉市商业局把江汉路与中山大道一起纳入“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的行列,以一流的质量和服务塑江汉路形象。
好戏还在后头。武汉人意识到濒临长江、汉水的江汉路其商业价值远远超过了它的交通作用,一个大胆的构想诞生了:彻底改造江汉路,建设一条现代化的步行街。2000年2月,武汉市政府投资1.5亿元,为百岁高龄的江汉路进行“洗心革面”式的整容。昔日乱如蛛网的管线全部埋入地下,商业门店的进出大门一律采用全透明的玻璃门,店铺招牌统一规格和尺寸,沿街门面和历史建筑实行整体亮化,统一设置户外霓虹灯广告。还建了一批广场和绿地休闲空间,安置雕花休闲椅,竖起欧式电话亭和流动公厕。
2000年9月江汉路改造后重新开街,胡德馨老人又重新搬回繁华而文明的江汉路。他常对人说:“不到江汉路,就不算到过大武汉。”
❹ 木兰水镇可以刷武汉旅游年卡吗
可以的
木兰水镇是黄陂惠民卡旅游年卡合作景区
大武汉旅游年卡合作景区
湖北旅游年卡合作景区
❺ 武汉江滩
强烈建议去汉口的江滩,到了夏天,那里晚上好多人的,有人跳街舞呀,有好多活动,谈情专也不错,坐在江边,属吹吹风!而且汉口的江滩比武昌的漂亮多了,晚上有好多景观灯!交通也挺方便的!回来的时候还可以去步行街逛下噶!
❻ 宋本宾的腾讯微博
宋本宾是何方妖孽,速报本道,待老道我亲自捉拿
❼ 潮州各乡镇过元宵节的特色习俗急需!!!
各地元宵习俗
元宵节是正月十五日,俗称灯节,可是许多地方不仅十五那一天张灯,也有早在十二日那天开始,闹到十六日那天才落灯而兴尽的。
上灯和开灯
十三日,江苏通州称“上灯”;浙江定海,也是这天开始上灯,直到十八日落灯;福建罗源也从十三起,家家门前设灯,以艳丽互相竞赛;河北、天津更从这一天起,家家门墙之上,必挂一盏方牌玻璃灯,灯上画着三国,水浒小说中的人物;江苏宜兴也在这天前二天,架木棚、悬灯彩,先来试灯。
广东海丰在十三日那天,神庙和宗词里,都挂着很多的花灯笼,小孩们在那里打锣敲鼓,非常热闹,这叫“开灯”。普通人家也要备好很多的茶,请亲戚邻居来喝。大家来喝灯茶,即使主人没有请,如果你高兴,也可以随便进去,主人是不会不欢迎的。
广东东莞有“灯头生日,回家接子”的俗行,就是正月十三日灯头生日,凡是新娘子,必须回到夫家,说是到娘家“接子”回夫家,去年生了男孩子的人家,今年必须在神明和祖先之前,点一盏纸灯;又在正月初二到十三之内,择一个吉日,在宗词和神堂正中挂一盏很大的八角纸灯,两旁和大门口,都挂莲花灯一对。地主、灶君、井君、床头婆和街头巷尾的土地神前,都安放着一盏凿花纹的小纸灯。专待潮水涨起的时候,就奉祀神明。祭祀完了,由家长拿一柄小刀,在灯上刮下一瓣灯瓣。称为“开灯”。
广东翁源要举行“庆灯”,日子是预先择定的,也有在十三或十四。这一天,凡是去年生了男孩的人家,必须先备花灯。这灯是用竹片做骨架,彩色纸张糊制的,缀有宫殿人物。纸灯的中间置油灯一盏,把它用红绳吊到宗词的梁上。同时敲着锣鼓,放着鞭炮,意思是“灯”愈闹而“丁”愈旺。另外,还得买许多灯,一种叫“鼓子灯”的,必须送给神庙;一种叫“莲花灯”的,得送给观音。这一天大家要大吃大喝,油席由生子的人家或宗族来备办。开始举杯的时候,大家该说吉利的颂词:“恭喜,多生贵丁!添丁!添丁!”
广东阳江的“开灯”日期,更提前到正月初十寻一天的早晨。凡是去年生了男孩的人家,就要购备纸灯,悬挂在宗祠或庙堂里,有的人家怕他们出生的婴儿难养大,就得同时把纸灯挂在大树上或路口。家里设宴请客,叫做“请灯酒”,客人应邀入席,要送银制的饰物给新生的孩子,也有送白糖、柿饼道贺的。
龙灯和狮灯
上面说的是从十三日起门前设灯,墙上悬灯,大树上或路口旁挂灯。还有从十三日开始,龙灯和狮灯的活动也同时普遍的展开。
湖北武昌的“弄龙”,从十三到十五,一连要三天。龙灯的长度,从十多节到几十节,每节长度有三四尺到五六尺。过去,两村的龙要互相宴请,就是甲村的龙到乙村去赴宴,那甲村的男女老少都要跟着去,往往一天连吃十几桌,这叫“龙换酒”。
湖南长沙的“灯会”和“玩龙”,更玩得起劲。灯会的举行,从十一到十五,有五天之久;玩龙要一连十一天,从初五到十五。灯会是几百个人各执各式花灯在乡村或城市游行。玩龙是先由拿“珠”的人引龙到空地,大舞特舞,把龙结成“兆”字形等吉祥字样。
四川成都的龙灯、狮灯出灯之期,早在正月初九日。龙灯有摆龙、双龙、火龙等三种,摆龙、双龙大都在白天玩,前面用一只红绸扎的元宝来领。火龙在夜里出迎,前面有流星火球来开道,狮灯也是晚上出迎,白天却也出来,有笑头和尚、孙猴子等一起跳。
四川万县也从初六起直到十六止,举行“元宵灯会”,富商们大家比赛各种灯彩。
十四试灯
也有很多地方的灯节、是从正月十四日开始的,比如:山西的若干地区张灯是自十四“试灯”起至十六日止。
绥远归绥,自十四至十六,便要笼旺火、张灯彩。
甘肃临洮,山东淄川、惠民和察哈尔怀来,上元前后,张灯三夜。
河南,限十四、十五,十六三天,称为灯节。
河南汲县,这三日,各处搭起牌坊、鳌山,灯棚,或放烟火,或扮演秧歌戏。
河北新河,从十四起,结彩张灯,萧鼓喧腾,路上还点火树。
河北保定,街道上也张满了灯,玩狮的人更多、大家互相争强斗胜。
河北良乡和吴桥的文人,十四要游文庙,走洋桥,放花炮。
安徽省的寿春把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叫作“灯夕”,门前燃灯结彩,庭中敲锣打鼓,大闹”灯夕”,说是没有这一闹,便可能遭到火灾的祸害。
十五正灯
“正灯”,就是灯节的正日。北京昌平称十五日为“正灯”日。河北永平,也说望日上元,通衢张灯,谓之“正灯”。
江苏金坛,元宵大张灯彩,燃放花炮,又打“元宵鼓”。
福建金门,上元祀神。小孩子剪竹纸制灯,上贴人物花鸟,夜深把灯烧去,看火色是红是黑,来卜一年的晴雨。
浙江常山,各乡村都挂出各种灯彩,或出迎龙灯。
湖北黄陂,各村都出灯会,灯牌上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风十雨”和“万紫千红”等句,随后有高跷、锣鼓、龙灯等。
江苏睢宁,上元灯会,各村鸣锣打鼓,剪彩作狮,一人擎首,一人摆尾,到处舞跃。更有糊纱为龙,中燃红烛,十数人持竿迎龙,游行城乡,灯火照耀得像是白天。
上海玩的更精彩,单说一条龙灯,就有18节长,36名英俊男青年,彩裤锦衣,打扮华贵,每人棒着灯脚,在锣鼓声中,舞出很多花样。
贵阳的长龙,眼睛比碗还大,须长三尺,吐出龙舌。龙前有人擎着“宝”,上下舞动,叫“龙抢宝”,龙灯经过,燃放“泥台花”,这叫“接龙”。
浙江绍兴,除了闹灯以外,黄昏燃放花炮。有“连升三级”、“金盆闹月”、“穿天老鼠”等。
台湾各地过元宵,也相当热闹,除了“弄龙”、“弄狮”,还有“贯灯脚”的俗行。这天夜里妇女们多去参拜“接生娘娘”,祝生磷儿。有谚文“贯脚灯,生生抛;过脚灯,生生抛。”所以她们多悬灯彩于自家的屋檐下,自己又提了灯在悬着的灯下走过,说如此行动。这年就可生男孩。
姑娘门看中如意郎君,元宵夜间要去愉他家的葱或野菜。男人们要在元宵夜里睡得很迟,说越迟则寿命越长。老翁老妇也有“听香”的俗信,他们先在神前烧香礼拜,然后掷珓,依其方向持杯珓以行,窃听路人言语,或站立人家墙外。听得第一句话,带回神前掷珓,以卜一年凶吉。文人们集合在灯下,大家射文虎,这称“灯猜”。
台湾北部,元宵之夜,大家都要出迎火神,他们把火神像放在没顶的轿子里,由两个赤身露腿的青年抬着跑,途经之处,家家放纸炮相迎。
金龙银斗闹元宵
每逢春节或元宵佳节,在广东著名侨乡和台湾籍祖地丰顺县的西南边陲的埔寨区,素有“金龙”、“银斗”闹新春的民间活动。
丰顺县埔寨区烧“金龙”、”银斗”的活动始于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相传远古的时候,东海龙王的第21个孙子叫浊龙,被祖父派到南粤莲花山脉管辖赤岭(据说就是现在的埔寨区)。这条龙上任后,胡作非为,鱼肉百姓,把这块地方搞得乌烟瘴气。群众忍无可忍,上告老龙王。龙王命其小女儿清风,佩斩龙宝剑赶卦南粤。一日,趁浊龙烂醉如泥时杀了它,将其斩成龙头、龙颈、龙身、龙尾四段。清风把斩下的龙头带回龙宫向父王禀报,留下其余三段,变成现今丰顺县埔寨区的龙身。揭阳、揭西、丰顺三县交界的龙颈(即现在的龙颈水库),揭阳县的龙尾。后来,埔寨区人把这一动人的民间传说,巧妙地通过烧“金龙”、“银斗”的形式流传下来了。
先说烧“银斗”。平展的广场上,溶溶夜晚,只听震耳欲聋的铣炮响了,在锣鼓声中,数百名小伙子挥舞火炬,冒着严寒,上身赤膊沿场飞转。由当地长辈,名人或侨领、侨贤点火之后,只见无数的小火箭射向“银斗”首级。“银斗”倏地一变,展现出“孔雀开屏”的新姿,但见在烟火中显现出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这时,“银斗”中悠悠飘降夺目四射的“对联”,上面写着“欢度新春(元宵)佳气,祝君万事如意”等词句。“银斗”烧至最高一层,便显示出高挂的花篮,其中各层的火箭这时也万箭齐发,火蛇、银花、金珠铺天盖地而来,真是令人如置身于殊花异卉之中,目不暇接。
烧“银斗”节目告一段落时,在漆黑的夜幕下,“金龙”登场了。在绣球引路下,20多位体格魁梧的青年擎龙火,举着高5米,身长30余米的火龙,恰似从绛雾迷蒙中出来。在一片喜炮声中,后面跟着的五六十位青年,手擎“小龙”、“金鲤”、“龙虾”、“鳌鱼”等,组成一支气势磅礴的队伍。突然,金龙从口中吐出五光十色的金珠,顿时龙身四周发射出五彩缤纷、光芒万丈的变幻珍珠,霎然间,金龙又转吐争妍争奇,仪态姿容递变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色异形同的菊花楼空。这人间奇丽的盛景,仿佛把观众都带进蓬莱仙境去了。
潮汕元宵习俗
潮汕一带如当年有产男孩的人家,自农历十一日起,陆续到乡中大宗词堂挂灯。有钱人家的灯屏四至五层,普通人家一至二层。灯屏内容,多是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如《仙姬送子》、《郭子仪庆寿》、《皤桃会》、〉《凤仪亭》等等。灯屏上各种人物,均用泥塑及各色布料制成,造型殊异,栩栩如生。每座灯屏下面贴着的红纸上写明该户姓名,以让人们观赏比较。从十一日挂灯这一天起,称为“起灯”,实则“起丁”。意即新出生男孩(男丁〕入族的仪式,也是含祝前程光明远大之意,所有起灯的人家,自起灯之日起,每晚都要到大宗祠堂去点灯,直至十八日为止。
元宵节,家家户户门前挂上红灯,表示迎祥。乡中组织游灯赛会,参加赛会各式花灯,造型不一,精制美观。如莲花灯、梅花灯、鲤鱼灯,走马灯、山水书画灯以及款式多样的宫灯,汇成一条火龙,辉煌如同白昼。正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描绘当时元宵盛会“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佳句一样。加上化装“扮景”踩高跷,潮州锣鼓闹元宵,热闹异常。
正月十五元宵夜、潮汕各地还有所谓“新娘落祠堂”的习俗;凡是乡中当年新婚的新娘,是晚要到宗祠里观灯。新娘事前抹粉打扮,身穿红色大衣,下围长裙,头戴凤冠,珠廉垂面。普通人家则戴“文明帽”(用染色羽毛及色绒扎成半月形),再用二丈多长,中间扎一团大花的红绸,缚戴于“文明帽”,红绸带从两鬓下垂至脚,身穿红色花长衫,窈窈多姿,宛若仙姬。然后由伴娘(一至二人〕护陪到祠堂观灯。
宗祠内面,灯烛辉煌,人们熙熙攘攘,争挤观灯看新娘,新娘来到祠堂,先由伴娘点燃三烛香,让新娘顶香跪拜祖宗,祈求明年得子。拜完祖宗,伴娘偕新娘绕堂一周,逐屏观灯。其后,新娘步出祠堂,婷立祠阶看戏(潮剧),让人们观赏。这时人们蜂拥围观,男性青年尤甚,你推我挤,巴不得挤到新娘面前一饱眼福。新娘看戏只是一种形式,为时不长,旋即由伴娘护送新娘回家。这一习俗,谓之“新娘落桐堂”。
翌日,挂灯的人家,大摆筵席,广清亲朋赴宴庆喜,俗称“吃丁酒”。
十八日挂灯仪式结束,起灯人家把灯从祠里携回家中,以求明年再得子,谓之“谢灯”。
砍石灯会
元宵之夜,古镇殃石历来有灯会之举,届晚街头巷民鼓乐喧天,橹下窗前,张灯结彩,一支支色彩绚丽的迎灯队伍拥上街头。在锣鼓丝竹声中载歌载舞缓缓行进,观灯的人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把个殃石镇围得水泄不通,实在是当地最有影响的民俗活动之一。
砍石灯会据传始于唐而盛于宋,距个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它的特点是静态(张灯结彩)与动态(迎灯、游灯)相结合,与历代都城的灯会既相似而又不同。据《陕川图志》等地方书籍记载自夏历正月十三日采竹结棚于通灯中至十八日方息。灯期始为三天后添两天俗以五夜晴明为五谷丰登之兆。迎灯队伍先以火流星开底继而是弹柱火把,彩旗、硬牌、管弦,然后是山水花卉灯、飞禽走兽灯、虫鱼蜂蝶灯、亭台楼阁灯、珠帘伞灯等到最后以火流星殿。真是“人树银花满街舞、萧鼓暄闻到天明”。砍石灯会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展出灯彩的同晚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有的放焰火,叫作“赛月明”;又作金化坠地,称为“滴滴金”借此娱乐宾客。有的以焰硝铁屑杂制作兰惠、梅、菊,木兰、水仙之状,闪烁如生,形成奇观,相对角称作“赛花”。宋代著名的女诗人朱淑贞曾写过这样一首诗“去年元夜花市灯如昼。日上柳梢儿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言衫袖。”写一个女子追求爱情自由不能得的心情。极其凄楚动人。由此可见灯会历史的悠久。砍石灯会的第三个也是主要的特点,展出的灯彩以针刺花纹著称于世。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是用针在灯上精心刺出各种图案,或是山水花卉,或是鸟兽虫鱼和人物,或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红楼梦》、《三国志》和《水浒传》等故事,然后在灯中点燃蜡烛,或装上电灯,光线透过针点显出优美逼真的立体画,瑰丽异常。难怪前人要用“火幅神功传妙态,若比丹青觉更妍”的诗句来赞美它了。
其中以扎骨架和针工最主要,尤其是腕儿功夫极深,只要有一计不合规则就会前功尽弃。一件较复杂的灯彩工艺品往往要花上一年半载,甚至几年才能完成。
殃石灯彩的品种繁多,题材丰富。人物灯有钟馗捉鬼、刘海戏蜡等等。亭台楼阁灯有西湖台、玲玫培等名目;还有以18幅大型画面组成的珠帘伞灯等,如千花万卉争艳,不仅誉满全国。而驰名世界。
双狮戏球
泉州花灯
福建泉州的花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方色彩。据《泉州府志》记载,古代泉州花灯已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有的周围灯火缘以练,缀以流苏,鼓鸣于内,钟应以外;有的灯火三层,香闻数里;真可谓音、形,色、香俱备,奇妙无比。
在泉州花灯中最为奇特的是香灯。这种灯呈八角宫灯。不但它的垂练、棱线、流苏等全部用香珠八面,镶有香土塑成的八仙,上下置有两个大香盘,点燃之后,幽香阵阵,真是古色古香。据传这种香灯原是闽南寺庙中供奉用的,后来传到民间发展成为泉州别具一格的花灯。纸招莲花灯则是泉州古老的传统灯品,花瓣用色纸招成。泉州习俗元宵节娘家必须送给新婚的女儿、女婿一封莲花灯,其中一红一白,拌在新人床上。如今闽南人虽不信这种卜示,但元宵送莲花灯的习俗依然保存下来,而且花灯做得更为别致精巧。料丝宫灯也是泉州传统的灯艺后来失传。新中国成立后,由著名刻纸老艺人李尧宝发掘出来。料丝灯用透明玻璃丝作吮上,盖以各种古朴的刻纸图案。灯光透过玻璃丝的折礼形成一道道霓虹灯似的光线,把一幅幅刻纸图案衬托出来宛如浮雕,令人赞叹不已。富有地方喜庆色彩的八结灯也是泉州人民喜爱的花灯。闽南民间喜庆风俗用一根红绳打成回形八结,象征吉祥,八结灯仿此造型。在传统八结灯的基础上,现在泉州人民又创作了大红八结灯。它构思十分新颖,在八结之中各嵌有一种精巧的小圆灯称为团结灯。
灯谜和吃元宵
所谓“灯猜”,就是”灯谜”。
山西洪洞,文人们出游看灯粘诗藏谜,叫做“打灯”。江苏嘉定把藏头诗句和赠送什物,挂在壁上,待人猜中取去。这”灯谜”,又称“弹壁”。江苏高邮,结灯社出各种灯谜,大家猜测,称为“打虎”。江苏仪征,有藏头诗句,任人揣测,中者赠以笔墨笺扇等,称为“灯社”。浙江杭州也是将藏头诗句任人揣测,称谓“猜灯”。广东各地,做成谜语悬赏猜中称“灯信”。山东登州作灯于大街,文人们聚集猜中,称“打独脚虎”。一样是灯谜各地有不同的名称。元宵民间有特定的食物:江苏武进照例吃“糖圆”。浙江湖州渴宁一带,吃粉圆,称为“灯圆”。江西永丰,以米粉做成丸,称“上元圆”。江苏淮安叫“汤圆”。江苏无锡和靖江叫“团圆”。江苏华亭,当晚欢宴,大家吃油锤珍珠圆子。河北定州则吃油锤粉圆。陕西咸宁称”吃元宵圆”。辽宁沈阳、河北曲周等地那天吃的汤圆,都称“元肖”。四川华阳,把碎米做成圆子。也称”糖圆”。正月十五。这一天吃“元宵圆”,可以说是我国各地的传统食俗。
据说,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周勃、陈乎勘平“诸吕之乱”,汉文帝登基这天正是正月十五。以后,每年这一天的晚上,他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以示庆祝。因“夜”在古语中又叫“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便将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每逢这天晚上。举国上下都要张灯结彩欢度元宵节。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食品,用各种果饵作馅,外面裹以懦米粉滚成丸子,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味。女诗人朱淑贞在《米圆子》诗中赞曰:“轻回绝胜鸡头肉,滑腻偏宜蟹眼汤,这种糯米丸子在勺中时浮时沉,正如周必大在《平园续稿》中描绘的“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所以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人又改称“元宵圆”。泉州和晋江一帝,“元宵圆”的制作方法一般是先将馅捏成圆粒,然后沾湿,放置在于糯米粉中不断翻滚,反复数次,直到滚成适当的大小为止,其馅的调配以炒熟捣烂的花生为主,加上糖、芝麻,拌以冬爪糖和少量的鲜桔皮丝,甜而不腻,尤为脍炙人口。民国初年,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做了大总统。他一心想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一天到晚总是提心吊胆的。因为“元”和“袁”,“宵”与“消”同音,“元宵”有“袁世凯被消失”之嫌。他作赋心虚,便在1913年的元宵节下令将“元宵圆”改称“汤圆”。袁世凯垮台后,大部分地区又恢复了“元宵圆”的名称。
丰年之庆
农家在元宵,都希望一年能获得好收成。因此,在浙江吴兴菱湖一带就曾流行“烧田蚕”的风俗。当晚,大家拿着精巧灵巧的纸灯,到上元桥去集中,有的放花炮,有的念赞词,祈求今年五谷丰登和养蚕得利。江苏嘉定农家当晚举高高的火炬,遍照田间四隅,称“照田蚕”。江苏武进的田家,用秃帚、老麻黠、竹枝和芦韦做成一丈来长的火炬,在田里燃烧,这称“照田财”。贵州赤水的农家,这天夜里,要举行撵除蝗虫和耗子的俗行,方式是由孩子们点着灯和香枝,插在田间嘴里又歌又唱以后,回到家中,从柴门里面丢出去,关好门。浙江宁波人家拿着竹竿从厨房赶到寝室,又从寝室赶到门外,称“赶蛇曳”,说这样一来,可以使蛇、虫、鼠等不再出现。
四川成都要举行上元要用木头搭起高高的架子,上面交叉的挂上许多纸糊的白果灯。据说,这灯会避除一切瘟疫。
迎紫姑
元宵之天,姑娘们有迎紫姑的俗行。湖北监利,湖南桂阳也都称“迎紫姑”,是欲卜来年的蚕事或别的事情。河北永定称“邀厕姑”。江苏苏州说“接坑姑娘”,不许男人参加。江苏无锡叫“祭扛日娘娘”。福建厦门称“祭娘娘”,这由5岁到16岁的姑娘们,备了花生、柏桔、菜饭和鸡肉到厕所去祭她,各人要做一只很小的布鞋夭祭完了把鞋子焚化,将鞋灰用菜时包好,然后抛到厕儿以供娘娘应用。云南石屏称“七姑娘”,请她的时候要念念有辞。河南桃源请6姑娘是在粪堆的前面。浙江绍兴说请“灰吉姑娘”,这是由小姑娘到灶突的灰间去民用淘箩上覆女人用的包帽代表她,把她请到堂前。淘箩正前方插一只筷子,由两个女孩在旁各用手指临空钩住淘箩,另一个小姑娘跪地问卜。
落灯和走百病
北京昌平称十六是“残灯”日。这天各地都有“走百病”的俗行。安徽寿春,陕西临渔,山西大同,河北水平、江苏江宁,四川成都,察哈尔蔚州,男女都离家出游,叫“走百病”。云南征凰老少相谐出底还得插香在路旁。吉林民间妇女群步平沙、或相继打滚,说能”脱晦气”。江苏武进,妇女夜里出游,在街上要走过三座桥。江苏通州要到正月十六才算“落灯”。江苏仪征,泰县“落灯”吃面,有谚民“上灯圆子落灯面”。湖北武昌,这天会合全乡的龙灯于伺庙里,将首尾烧掉,龙身保留到明年再用。广东阳江把纸灯焚化。又把所有新年点缀的东西收藏起来。于是这个元宵灯节就完全渡过了。
北京上元花灯今昔
上元节俗称灯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每逢灯节,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观花灯。北京的上元花灯,源远流长。自清康熙年间至“六七事变”前的二百七十余年,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大脯灯期”;二为嘉庆至光绪的“自由放灯期”;三为“以电代烛时期”。
大脯灯期,侣称“故宫灯”。“大踊”,按《史记》云:“天下欢乐大饮酒也”,即皇帝特旨命令天下百姓共同欢聚饮酒。庆贺佳节。大脯灯可分内灯、外灯两种。据《药乡赘笔》记载:康熙二十二年癸亥正月,朝廷发瘠主一千两。在后宰门(即今地安门)架高台,命梨园演《目连传奇》剧目,先是江宁苏浙三处织仓各制献蟒袍玉带,珠凤冠、鱼鳞甲,俱以黄金、白银为之。彩灯花爆,昼夜不绝,这就是古代所称的“大脯”。按上述放灯、演剧的地方就是现在景山寿皇殿北墙外、景山后街。当时街左右有雁翅楼(早已拆除调由内务府在这里设立”官看台”,皇帝亲自登台向穷苦百姓抛钱施花灯。鞭炮昼夜不停、可见当时盛况。这是内灯也就是在内城放灯。另据《清稗类钞》所载:“康熙乙丑元久圣袒命于南海子大放灯火。使臣民纵观,仿大醉之意。”南海子即今南苑。当时,先在南苑行官外约里许方圆,周植拭木(斜埋在地上的木桩调络以红虬,然后在其中建起四个大棚内悬火箱,又在平地树起八杆,上悬旗蠢,官民老少男妇,都允许进去观看。待行宫内撤仗张灯底有宫眷五个人:从里面出来,皆红裳甩衣,被以杂彩,人担两灯,各踞方位,高低盘爵,若垦芒彻无珠光灯趴形成奇观。
自由放灯期,自乾隆末以来,升平日便由放官灯转入商民自由放灯。清宫上元花灯多在圆明园山上举行,有时在宫内或北淳公园内举行,将康熙朝故宫灯与民同乐,改变为皇家在宫廷内独自观灯,一般商民也由于生活富裕,自己随意放灯。自由放灯可分四种,衙灯、场火、庙灯、铺灯。衙凡是清廷所属各衙门口放灯。这种灯本来在康熙时就有,而且清政府拨有专款。自从嘉庆初年以民由拨专款改为捐款,再由各衙门略为补助。每逢节日,便有衙门拿着捐款簿子向各商号、富户捐款。
场火,俗称“捐烟火会”,是各街道有势力而又好出风头的商户,勾结一些地痞流氓,挨家挨户要钱,美其名曰“放盒子钱”,用这笔钱购买大批花炮。在附近广场燃放。自正月十二夜到正月十六,在这五天里通宵烟花自由施放。此时人山人海,万头攒动,有的丢孩子,有的失绣鞋,甚至有挤倒踩死的,也有地痞流氓趁机调戏妇女的。当时西城太平湖、二廊庙、花园宫、后坑和东北城的空场地,均有此种场火会。庙灯,是当时各寺庙所悬的灯,如西城的都城隍庙、都土地庙。东城的吕公堂、二郎庙;大兴县的城隍庙、北城的火神庙、关帝庙等处均甚著名。光绪庚干事变以前由于物价上涨,生活费用日高,人民负担过重,各庙收入甚微,乃先后停办。
铺凡是各商店在节日悬挂花灯和放焰火花盒。这种灯儿在清末民国初年最盛,是北京著名的灯火。如各姜店以冰灯及麦芽龙灯著名;灯扇铺和专卖纱灯的商店,各式官灯、桂灯、人物灯等式样齐全。各大铺虽然也以纱灯著称,但门前所挂红色牛角泡子排灯,为这一行业独有;绸缎庄的纱灯,在绘画方面十分细,有整套的《三国志》、《西游记》、《红楼梦》图画,颇似现在的“小人书”。以电代烛时期是从清宣统时期至“七七事变”以前。这一时期,每年只有“庙灯”和”铺灯”。庙灯还是宛平城隍庙、白云观和东华门三处。这三处的灯还是老样子。铺灯则多改用电灯代替蜡烛,尤其是民国初年的“新世界”和“城南游艺园”以及前门大栅栏、二条带完全用电灯加配主体灯架绘制各种花卉、人物制成。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又增加花盒,曾轰动一时。“七七事变”后由于民不聊生,花灯逐渐衰落。
现在,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元宵灯会不但恢复了,而且还有了新的发展。
塔尔寺灯节
塔尔寺亦称“塔儿寺”,藏语叫“拱本”,意思是十万佛像。它是青藏高原喇嘛教格鲁派著名的六大寺庙之一,座落在青海省惶中县鲁沙尔镇境内,离古城西宁仅二、三十公里。据藏汉历史文献记载。这里是喇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宗喀巴生于公元1357年,本名叫罗桑扎巴。宗喀巴是他弟子和信徒给他起的尊称,意思是惶水之滨人,据西藏佛教(即喇嘛教)史料记载和当地传说,宗喀巴生下来地方后来在上面长起一棵菩提树,他的生母就在树旁建了一座小塔。1424年又有人修建了一个较大的塔。1419年宗喀巴在拉萨圆寂后,他的弟子和信徒为了纪念他,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1年)在这里开始建寺,经过上百年的经营,才发展为今日拥有殿宇、佛塔、僧舍等多余处建筑的古代建筑群,占地面积达六百余顷。整个寺院建筑在林木苍翠的山坡上,依山高低错落,具有高超的藏汉建筑艺术相结合的特点。进入大殿,迎面矗立着高达12.5米的大银塔,上面裹着洁白的哈达,殿内供奉着宗喀巴神座,高约一丈,系纯金铸造,是件稀有珍品。1961年国务院颁布塔尔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塔尔寺素以“酥油花灯”著称。有的称这种酥油灯为“塔尔寺灯”,有的叫称为“乍酥拙花”。塔尔寺灯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此日也是我国传统的元宵节。这天晚上,从西藏、四川、云南、甘肃、内蒙古以及青海各地来的成千上万的农牧民在万盏灯火下饱览享有盛名的酥油花。酥油花又叫“扒”,也是塔尔寺的“三绝”(绘画堆绣、木刻和油塑)之一。酥油使用晶莹洁白。松软细腻的酥油配上各种颜料,塑成各种珍奇的花朵。人物或其他形象用木架支撑,陈列于讲经殿之前。油塑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持的艺术风格,而且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多彩。有奇花异草,有千姿百态的珍禽异兽,有生动逼真的山川图案,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有取材于佛经故事的历史人物等。这些五彩缤纷的酥油花塑雕,在灯火的映衬下与金碧辉煌的四周殿堂相映成辉。前人诗云:“元宵盛法会,冷月正
❽ 天池的文化
木兰天池开业至今,始终都坚持以“乡土文化”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让“乡土文化旅游”成为盘活当地经济的有力抓手。新年到来之时,该景区推出了以农耕、民俗文化资源为基础的“乡土文化旅游”,以此传播、传承诸多黄陂“乡土文化”中包含的民俗风情及传统技艺。
木兰天池所在地“黄陂长轩岭”是著名的“乡土文化”集粹之乡,当地百姓创造和传承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黄陂“乡土文化”。“春节”期间,这里将会成为民间娱乐活动高潮迭起的“大舞台”,该景区将通过“乡土文化旅游”向游人们展示黄陂的民俗文化——玩龙灯、跳狮子、划彩莲船、跑竹马、耍罗汉、玩蚌壳精、打莲厢、踩高跷、唱乡戏、赛吹打乐等;还有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文学《木兰传说》、曲艺《湖北大鼓》、戏曲《楚剧》、黄陂泥塑等艺术样式的展示和表演;还有“贺木兰女神彩词”的声情并茂吟咏,游人可以免费获取“贺木兰女神的狮子彩词”与演员们一起吟唱:“鞭炮锣鼓闹腾腾,特来拜贺木兰神,木兰女神最忠孝,卫国卫家后人敬。今来朝拜木兰神,庙内神钟响三声,一愿将军保国昌,二愿百姓享太平,三愿风调雨水顺,年年岁岁有余盈。木兰保佑众黎民,黎民世代敬女神。敬拜女神得保佑,黎民欢笑庆升平。”
木兰天池入夜后的景色会更美,当地村湾的舞龙队伍相互配合着,在景区宽阔的广场闹腾着玩龙灯——两条巨龙身体亮着晶莹的灯光,在夜色中上下飞舞划出完美的曲线,赢得一旁观赏的游人们掌声阵阵。
❾ 2011武汉哪里有春节活动
瑞兔迎新年,欢乐武汉游。2011年“春节”旅游黄金周即将到来,武汉市将推出“新春花海生态游”、“汉味文化都市游”、“吉祥动物和谐游”、“年味乡村休闲游”等四大板块节庆活动,丰富市民和游客共度佳节。
(一)新春花海生态游
1、2011年中国武汉东湖梅花节
主办单位: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
咨询电话:86779159
地点:东湖磨山梅园
主题一:蜡梅花展览
内容:腊梅迎新年、大型腊梅地景展、赏梅及摄影等。
主题二:赏梅游园活动
内容:展示158株百年以上梅花和蜡梅;游览“梅花香径”、“美人谷”、“浣花溪”、“中国梅文化馆”及“梅花传奇人物彩塑”等古梅园景点。
主题三:赏梅戏兔活动
内容:儿童游乐、放养小兔等。
主题四:“梅飞色舞”天天演
内容:展示梅花文化及荆楚民俗文化,并定时举行各类演出活动。
主题五:“发现东湖”优秀作品展
内容:展出“发现东湖”摄影展的优秀作品及梅花文化的小知识。
主题六:“丹青傲骨”梅文化书画展
内容:举办“2011年中国武汉东湖梅花节书画系列活动”,展示当代书画家梅花艺术作品。
主题七:梅花写意盆景及插花展览
内容:梅花插花艺术比赛活动。
主题八:梅花科普知识展
内容:展示以梅花为主题的趣闻轶事、科普知识和文化艺术。
2、2011武汉新春花节
主办单位:洪山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中科院武汉植物园 咨询电话:87510976
地点:中科院武汉植物园
(1)荷兰郁金香展
内容:将展出如百合型橙色郁金香“阿拉丁”、黑色郁金香“蓝钻石”、绿色郁金香“春绿”、“花卉精灵”、“花中君子”、“女人之花”等近百个郁金香品种。
(2)热带兰花展
内容:展示来自台湾的魔鬼文心兰、非洲豹纹兰、鸽子兰、狐狸尾兰、章鱼树兰等80余个品种兰花。
(3)中华桃花展
内容:展示千余株绛桃、千瓣桃红、红碧桃、垂枝碧桃等桃花珍品。
(二)汉味文化都市游
1、“鹤迎新春”文化艺术游园会
主办单位:黄鹤楼公园管理处 咨询电话:88877330
地点:黄鹤楼公园
内容:“名人与名楼”展览、书画名家作品展、荆楚风韵表演、中华奇石展、新春祈福活动。
2、汉阳区迎春活动
主办单位:汉阳区商务和旅游局 咨询电话:84468543
(1)“登龟山、体验蹦极、新春祈福”活动
地点:龟山公园
内容:参观“龟山八景”、龟山鼎园新春祈福等活动。
(2)“寻觅知音,游古琴台”活动
地点:古琴台
内容:古琴台历史、知音文化系列知识展;有奖趣味知音文化灯谜;古琴、古瑟、古筝现场演奏;儿童蹦蹦乐园等活动。
(3)赏奇石活动
地点:中华奇石馆
内容:赏中华奇石,观远古恐龙,看神奇矿标。
(4)晴川阁
内容:“九州禹踪迹”大禹水文化展;“水禹城”武汉治水史籍展;“晴川史画”晴川阁收藏书画作品展。
(5)月湖景区
地点:月湖景区
内容:武汉·欧洲巴洛克大型灯光艺术展、欧洲风情艺术团队表演。
3、武昌区迎新春旅游文化活动
主办单位:武昌区民族宗教和旅游局
咨询电话:88936532
(1)武昌户部巷第四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地点:户部巷汉味风情街
内容:汉味美食展示展销,汉剧、楚剧、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户部巷民间艺术团表演等文化活动。
(2)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2010迎新春活动
地点:武昌首义园
内容:“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展览、辛亥革命历史图片展等展示活动。
4、“喜迎玉兔,把盏问茶”活动
主办单位:硚口区商务和旅游局 咨询电话:83795190
地点:汉口茶市
内容:品茗茶活动。
5、江汉区迎春活动
主办单位:江汉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咨询电话:85732660
地点:西北湖广场。
内容:“迎春月”民俗旅游文体表演活动。
6、“2011年农历新年庙会”系列活动
主办单位:江岸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咨询电话:82816231
地点:武汉天地文化广场
内容:传统手工艺品展示、创意产品展示、趣味互动游戏、精品小吃等。
7、武汉科技馆科普新年活动
主办单位:武汉科技馆 咨询电话:82281050
地点:武汉科技馆
内容:科普知识展、科普剧表演、科普报告会、关爱环境天象展等。
(三)吉祥动物和谐游
1、汉阳新春游园活动
主办单位:汉阳区商务和旅游局 咨询电话:84468543
地点:武汉动物园
内容:“百兔迎春”科普游活动、动物技能展演、野生动物散养场巡游、金鱼锦鲤展等。
2、“欢乐大世界、动物闹新年”活动
主办单位:洪山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旅游局
咨询电话:87678232
地点:武汉东湖海洋世界
内容:海洋灯谜会、唯美海底童话剧、珍稀水生动物表演秀。
(四)年味乡村休闲游
1、乡村生态体验游
主办单位:江夏区旅游局 咨询电话:87018018
地点:龙泉山风景区、梁子湖龙湾度假山庄、醉江月度假村、梦天湖山庄、凤凰农庄、古龙山庄、新华农庄、桂花山庄、和平农庄、金舰山庄、宁港柑桔总场休闲山庄。
内容:品尝桂花酒,休闲观光、垂钓、采摘、吃农家饭、尝农家菜、农事体验等活动。
2、“回乡过大年”系列活动
主办单位:蔡甸区林业和旅游局 咨询电话:69819418
地点:蔡甸区大集街凤凰村凤翔岛度假村。
内容:新春文艺演出、农副土特产品展、有奖猜谜、篝火、烟花、烧烤、垂钓等活动。
3、绿色食品采摘活动
主办单位:东西湖区旅游局 咨询电话:83225038
地点:慈惠街石榴红村、知青梅林村、柏泉农场西湖农业示范基地。
内容:吃年饭、打年货、蔬果采摘等活动。
4、“木兰七景闹新春”系列活动
主办单位:黄陂区商务和旅游局 咨询电话:61001728
地点:木兰山风景区、木兰天池风景区、木兰古门风景区、木兰清凉寨风景区、木兰草原风景区、木兰云雾山风景区、锦里沟风景区。
内容:民俗风情表演、篝火烟花晚会、黄陂泥人王艺术馆游览等。
5、祈福健身生态游
主办单位:新洲区民族宗教旅游局 咨询电话:86922670
地点:阳逻山庄、阳逻水乡、桃花湖度假村、帝元乡村俱乐部、仓埠山庄、高山山庄、汉子山农庄、道观河风景旅游区。
内容:农家春节美食、报恩禅寺祈福法会、舞龙灯、采莲船、腰鼓表演、牌子锣鼓表演。
6、汉南迎新春系列活动
主办单位:汉南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咨询电话:84851609
地点:汉南湘口、东荆街
内容:民间民俗及歌舞表演、戏迷票友演唱会、满天游农庄过大年农事活动等。
7、青山迎新春系列活动
主办单位:青山区商务和旅游局 咨询电话:68865253
地点:青山区白玉山街严西湖畔张公山寨景区
内容:欢天喜地过大年,游明清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