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武汉黄陂 > 黄陂非遗

黄陂非遗

发布时间:2020-12-18 02:29:01

黄陂话的申遗

20世纪初,黎元洪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时,黄陂话因一票之差落选“国语”,这则武汉家喻户晓的笑谈又被人们旧话重提,原因是黄陂话眼下正在努力“申遗”。
黄陂话能否申遗,参与第二批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的专家们心存疑虑。有专家认为,方言在普通话的冲击下消失,这是全国各地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这也是正常现象。但这似乎更应该是语言学界研究和保护的范畴,不应该纳入“非遗”保护范围;也有专家称,语言本来就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事物,只要黄陂方言仍在被广泛使用,“申遗”就还为时过早。
据了解,方言申遗,黄陂话并非首家。早在2005年,江苏省高淳县就力争将有5000年历史的古雅高淳话列入联合国遗产保护名录。
对于方言“申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徐艺乙教授曾公开表示,还没有出现方言被列入“非遗”的情况,国家的相关法律也要求推广普通话。纵观历史,地方方言的消亡是不可逆转的,虽然方言不能列入“非遗”,但还是可以用其他途径保护起来。
方言专家朱建颂:武汉话也将在渐变中消失,黄陂话要“申遗”,武汉话现状如何?日前,武汉方言研究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朱建颂教授表示,随着普通话不断推广,武汉方言也将在渐变中消失。
朱建颂说,武汉方言作为“西南官话”的重要代表之一,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然而随着近几十年来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如今的武汉方言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一些字的武汉读音已经被普通话完全同化,以前武汉人把“全”念成“qian”,基本上都改为念“quan”了,而“热”字的语音则从“le”变成了“re”;一些武汉人的传统称谓也受到普通话词汇的很大影响,“爹爹”、“家家”之类的称呼越来越少,90后更喜欢叫“爷爷”、“外婆”……
对于这些变化,从事武汉方言研究近50年的朱建颂显得比较乐观。他说,语言本来就是相互融合、不断发展的,有旧元素消失,就会有新元素产生,希望某种方言千年不变,这是不现实的。但他也认为,方言是地域文化、历史的重要载体,尤其是戏曲、曲艺、民歌等领域,如果离开了方言,将会严重影响其表现力。
对武汉方言颇有隐忧:舞台、电视各类武汉方言剧和报纸上的武汉方言专栏很红火,但真正从事武汉方言整理与研究的人才却非常少。

阅读全文

与黄陂非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司社保账户变更说明 浏览:719
威远县严陵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797
鄂州住房公积金帐号 浏览:250
江都区建设局与引江棚户区 浏览:717
扬州住房公积金比例 浏览:516
无业买社保还需要买公积金吗 浏览:403
退伍军人住房补贴新政策 浏览:385
工资5000深圳交社保后最后拿到多少 浏览:373
管城区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招聘 浏览:777
杭州滨江住房公积金 浏览:856
社保缴费基数有试用期工资吗 浏览:377
建筑工程城市规划专业 浏览:656
现代设计建筑设计 浏览:9
2014年天津社保缴纳基数是多少 浏览:758
社保交基数高 浏览: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还多少 浏览:732
北京社保卡办理点 浏览:827
黄陂前川卫生院生化分析仪中标公告 浏览:677
安徽和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浏览:455
社保卡上没有录入缴费信息吗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