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汉口黎黄陂路上的很多历史旧址值得参观吗
yes
2. 从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到武汉光谷步行街多远
公交线路:轨道交通1号线 → 轨道交通2号线,全程约19.5公里
1、从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步行约680米,到达大智路站
2、乘坐轨道交通1号线,经过1站, 到达循礼门站
3、步行约160米,换乘轨道交通2号线
4、乘坐轨道交通2号线,经过12站, 到达光谷广场站
5、步行约530米,到达世界城光谷步行街
3. 有没有谁去过黎黄陂路,那边好玩吗,有什么好吃的推荐
在江边,没什么好远的,吃的倒挺多的!
4. 从黄陂刘店怎么坐车去江汉路步行街
去做492到汉口红车站,再坐09来到汉口江滩,就可以到步行街了
5. 武汉值得去的地方有那些
不要去黄鹤楼,在下面拍个照就可以了。
第一天可以先到航空路,那里有中山公园休闲,又有商场可以逛(尽量不要在武广购物,如果要购物建议还是去中南或者亚貌)。转轻轨到江汉路,步行到江滩,估计已经到晚上了,走走,然后返回
第二天早起去司门口的户部巷吃早点(早起啊),顺路逛逛,不行上长江大桥,正好可以在黄鹤楼桥照相,步行过大桥,到古琴台看看,不要进去,估计这只要一个上午。下午自便,晚上早点休息。
第三日,如果你有自行车而且离东湖不远,可以骑车慢慢环游东湖,可以路过梨园,省博物馆,还有磨山,植物园(值得去)慢慢骑,所以不累。最后到武汉大学校园去看看。记得带好相机。
第四日,可以去集家嘴-汉正街,汉正街第一大道,万商白马商城,龙王庙观江台,步行过彩虹桥到“中国角”看看大禹文化园
第五日,喜欢烧烤吗,去森林公园,爬山,烧烤,远观东湖。
如果还有精力,可去郊区木兰天池游玩。
这是我经常给别人安排的路线,时间比较紧,既然你有那么多时间,可以慢慢玩。出了火车站不要搭理那些人,直接去找车站。你找到住的地方了吗。武昌这边建议去街道口住,那里很方便。武大就在旁边!武昌火车站有59,564到(出站不过马路左转前行600迷到车站)汉口火车站在车站东广场坐519,536到。
好吃的地方有户部巷(在司门口),首义园小吃街(在阅马场),吉庆街大排档(晚上去,在汉口大智路)
6. 武汉步行街的谈老街
被采访人:邓亚红(岁)公务员地址:花楼街119号在我幼时的印象中,江汉关就代表着江汉路。那时,我刚刚开始学认时间,只要听到江汉关那叮叮当当的钟声,奶奶就会停下手中的针线活,指着桌上的小闹钟考我:“现在几点了?”夏天的晚上,爬上铺满青灰瓦片的房顶乘凉,透着灯光的江汉关大钟就像是挂在天上的另一个月亮。奶奶眼花看不清,在我读出时间后,她就会称赞一句:“伢的眼睛真好”。
文革结束,我上小学四年级,江汉路上的新华书店就像磁铁一样地吸引着我。记得书店正限量出售三本一套的《一千零一夜》,我把爸爸拉去排队,谁知排到前面,书却卖完了。走出书店时,门外正站着几个书贩。望着我神情沮丧的样子,爸爸咬咬牙,花5块钱的高价,从贩子手中买回这套新书——外搭3本破旧的医科教材。
还有一个喜欢去的地方,那就是中心百货。临近春节,妈妈很想添置一台缝纫机,正遇上几个邻居相约“来会”(民间互助筹钱的方式),妈妈怕手气不好便叫我去抽签,我一抽就抽了个一号。于是,一家人兴匆匆地直奔中心百货,选了台汉产“大桥”牌缝纫机。这是我家买的第一宗大件商品,全家高兴了好长时间。 被采访人:王强(21岁)学生,住址:上海村走出我所居住的这条小巷子,就是繁华热闹的江汉路。沿街的专卖店似乎每天有新奇东西冒出,流行歌碟影碟啊,新款手表休闲服啊,还有价格惊人质量也让人叫绝的二战时期各类仿真轻兵器。即便买不起,看着这些东西也是一种享受。
江汉路似乎像一个活力小子,每时每刻都变幻无穷。特别到了周末的晚上,碟屋传出的强档歌曲在窄窄的马路上空滚动。逛荡于街中,与众多“时尚人”为伍,真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擦肩而过的骑摩托黑衣男人,脸上五彩缤纷穿得也很炫的“辣妹”,几个黄头发“爱车族”照旧出现在精益眼镜店的门前宽敞地带,向路人展示着高难度车技……走累了,就到麦当劳坐坐,透过巨幅玻璃幕墙,看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人丛。
有时候,也羡慕那些住在高楼大厦的人,上海村的房子毕竟年数太老了,内部结构十分落后。可前不久,隔壁邻居一亲戚从国外回来,还夸这里环境好。江汉路修得这么漂亮,我又觉得,能住在汉口最繁华的巷子里,也蛮不错. 对于73岁的胡德馨老人来说,百年老街江汉路既熟悉又陌生。全长1600米的江汉路自1900年开街以来,一直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繁荣的商业氛围让每一个武汉人引以为傲。汉正街的变化,更让人眼花缭乱。
说来有趣,13年前,老人曾负气搬出江汉路,离开这条陪伴他近60年的老街,搬到黄陂与女儿同住。胡德馨1989年退休后致力于著书立说,然而,那时的江汉路实在太喧嚣嘈杂。凌晨5点不到,吆喝声、喇叭声、熙来攘往的人流车声一浪高过一浪。不到半年,老人一下子瘦了6公斤,与一家出版社的稿约也一拖再拖,最后不得不取消出版计划。一气之下,老人搬走了。
随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是胡德馨老人做梦也想不到的。武汉市首先对江汉路上的占道经营现象开刀。湖北省江汉区出资900多万元建立花楼街商业区,接纳江汉路上容纳不下的游商小贩。一夜之间,江汉路沿街两侧的上千个摊贩各得其所,江汉路顿时清爽起来。交管部门对载重货车、大客车亮起了红灯,把江汉路设为单行线。与此同时,武汉市商业局把江汉路与中山大道一起纳入“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的行列,以一流的质量和服务塑江汉路形象。
好戏还在后头。武汉人意识到濒临长江、汉水的江汉路其商业价值远远超过了它的交通作用,一个大胆的构想诞生了:彻底改造江汉路,建设一条现代化的步行街。2000年2月,武汉市政府投资1.5亿元,为百岁高龄的江汉路进行“洗心革面”式的整容。昔日乱如蛛网的管线全部埋入地下,商业门店的进出大门一律采用全透明的玻璃门,店铺招牌统一规格和尺寸,沿街门面和历史建筑实行整体亮化,统一设置户外霓虹灯广告。还建了一批广场和绿地休闲空间,安置雕花休闲椅,竖起欧式电话亭和流动公厕。
2000年9月江汉路改造后重新开街,胡德馨老人又重新搬回繁华而文明的江汉路。他常对人说:“不到江汉路,就不算到过大武汉。”
7. 黎黄陂路的介绍
黎黄来陂路和黄陂路是一条路源,位于武汉市江岸区,全长604米,建于1900年(光绪26年),为黄陂人所建,故名黄陂路。后划入汉口俄租界,称夷玛路。因两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是武汉黄陂人,人称黎黄陂,所以此路又于1946年改称黎黄陂路。黎黄陂路是武汉著名的“慢生活”街区,是汉口神采与气质的延续。
8. 武汉江汉步行街到底有多大
江汉路位于汉口中心地带,南起沿江大道,贯通中山大道、京汉大道,北至解放大道,全长米。宽度为10至25米, 是武汉著名的百年商业老街。 江汉路自沿江大道至花楼街段,曾是清末英租界的“洋街”,在近代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于1890年绘制的《武汉城镇合图》上,此段以东为广利巷。清末,随着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此段兴建了不少银行大楼,街道也拓宽至12米,主权为英租界侵占并改名为太平街。 江汉路步行街1906年起,“地皮大王”刘歆生首先从江汉路一带湖塘填起,逐渐填成江汉路后花楼至铁路外土路基,形成歆生路。辛亥革命后,华人资本家迅速兴起,不到10年时间,江汉路一带变为汉口繁华的商业街。民国初年的《汉口竹枝词·歆生路》中描绘当年江汉路的繁华景象:“前花楼接后花楼,直出歆生大路头,车马如梭人似织,夜深歌吹未曾休。” 历史上,江汉路实际上是华人与洋人的分界线。江汉路西面的花楼街、黄陂街以及毗邻的大兴路一带是民族工商业者开设的店铺、作坊、前店后厂型的食品店。而其临街基本上是帝国主义国家和官僚、民族资本家开设的银行、公司和商店。加上江汉关轮渡码头迎送客源,营造了江汉路的商业氛围。 1927年,我国收回汉口英租界,太平街和歆生路改名为江汉路。现今在江汉路遗留下13幢近代优秀历史建筑,就是江汉路繁华商市的历史见证。 繁华的江汉街景( 1931 年江汉路上的亨达利) 图为歆生路(今江汉路)上的浙江兴业银行 编辑本段江汉路--建筑博物馆1210米的江汉路,最耐看的,是一字排开各种建筑:欧陆风格、罗马风格、拜占庭风格、文艺复兴式、古典主义、现代派……人们说,江汉路是武汉二十世纪建筑的博物。 从沿江大道看步行街,江汉关、日清银行相峙左右。作为武汉近代标志性建筑,江汉关庄重典雅的的古典风格,从石材的色泽里,从科林斯柱精致的毛莨叶中,浓浓地散发开来。房屋维修的建筑师对它的评价是:一座有生命的庞大艺术品。 日清洋行却处处显示着端庄恢宏的古罗马风格:冠状穹窿塔楼、厚重的水平檐、横三纵三的立面。柱廊间一泻而下的台阶都是权威,厚实的墙面上每一块麻石都透出凝重,这确是银行的象征。 紧邻日清洋行的是日信银行,远远看去,两座建筑浑然一体,相得益彰:相似的建筑造型,相同的麻石砌筑,相承的柱廊节律,宛如一首气势庞大连绵不绝的回旋曲。 徜徉在江汉路,台湾银行、上海银行、大清银行用一块块石头建成的楼房,花饰精巧,线型曲美,繁富整饬,堪称奇妙绝伦。 在江汉路步行街还可以领略另一种风格——洋溢着简洁、纯净、线条流畅的现代建筑。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当数分别建成于1934、1936年的中国实业银行和四明银行,皆出自建筑大师卢镛标之手。四明银行,1934年建成。整栋楼拔地而起,浅色调、个颀长,就连门窗的用材也均为细细的黑铁杆。中信实业银行底层黑色大理石外墙、中上层褚红色外墙直通尖顶,以48.5米的“高度”在数十年里领高楼之最它是武汉现代派建筑典范,具里程碑意义。 目光作别沉郁的清灰,江汉路上的房子也有许多彩色的,首屈一指的是上海村里份建筑群,红瓦面、清水墙、辅以木窗白烟囱,一派近代欧洲风光。视角移到街侧,林立相叠的五彩建筑,倒也添了几分商业街的活跃氛围。 穿过中山大道,大清银行和中国银行汉口分行把守江汉路与中山大道的十字路口。大清银行大楼建成于1916年,呈四方形,气宇轩昂,古典风格突出。 再往前走,国货公司大楼(今璇宫饭店、中心百货)一派欧陆风格。它1928年开工,造型奇特,呈L型。 伫立于中百广场,抬起头眺望江汉一路的天空,中百、璇宫饭店与正对面建筑划出了一道算得上是汉口最漂亮的天际线。楼房饰柱,曲形转角,开敞的穹顶塔亭,打破了中式建筑屋顶的平直,显得错落有致。亭子顶端的那根尖锥,颇有一种向上的冲动感,令整座城市似乎处在一种向往蓝天的激情之中。 江汉路上共有13栋列为历史优秀建筑,其中省级1座、市一级6座、市二级6座。欢迎你来江汉路步行街游览!我的答案你满意吗?
9. 黎黄陂路的慢生活
当游人来到黎黄陂路附近的街口,都能看到一块“街头博物馆”的碑样标示。其实,这处独特的博物馆所陈展的却是周边街区的特色楼房,陈展的是这里的生活情调。
黎黄陂路只是一条并不宽敞的小街,全长不过一华里,南起沿江大道,北至中山大道,中途与洞庭街、鄱阳街、胜利街等街道相交汇。只需听听这些熟悉的街名,就不难想象这片街区处在怎样的中心地段。与黎黄陂路交错的珞珈山街,就是早年闻名遐迩的高级住宅区。如今,黎黄陂路两侧保留着17处租界时代遗存的欧式建筑,集中展示了曾经作为租界城市的老汉口在建筑形态上的历史演变。
在列强侵占时期和民国年间,黎黄陂路一带不仅是武汉最具摩登气息的街区,而且也是风云际会之地。这里多次发生过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也先后设立过许多重要机构,现今保存的有中外闻名的共进会旧址和八七会议会址、中共中央旧址、中共中央长江局旧址。此外,武汉国民政府财政部、武汉守备总指挥部、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以致50年代初期的中共武汉市委,都曾设于这条小街。这片街区的大道小巷,都留有中国社会变迁的烙印,它们的每一扇旧式门户和别致的窗棂,都能透出一种神秘与深沉。
今日,经过政府对其“整旧复旧”,这片静静的街区显得更加洋气,更加风雅,依然散发着“小资”的情味,依然引领着生活的时尚。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这里的街巷都没有喧嚷,也没有这座滨江大城的火辣,只有那些略显狭窄但充满着近代风情的西式马路,只有鳞次栉比的欧式房屋的典雅造型和寂静的院落,让人联想沧桑逝年。更能诱发游人兴趣的,还有整条街道的艺术画廊,一家挨一家的店铺摆满了油画,那装饰精美的画框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别有情致。某个小院里还有上世纪初年的老爷车和堆陈的酒桶,沿街一间挨一间的茶屋、酒吧、咖啡厅,多得数不过来,只见烛光微颤,窗影朦胧,真的能够让人实现“穿越”,穿越到百余年前的老城时光。
黎黄陂路“慢生活”街区,是大汉口神采与气质的延续,它以特有的宁静和浪漫,使无数现代年轻人向往和沉迷。当你漫步在这里的街巷,总有一种莫名的意愿和力量拽住你的脚跟,让你留恋,让你驻足。
10. 从文化东路香澳路步行街坐几路车可以到孝感黄陂路车站街5号
公交线路:7路,全程约1.7公里
1、从文化东路香澳路步行约80米,到达鹤展大酒店站
2、乘坐7路,经过1站, 到达王朝大酒店站
3、步行约990米,到达车站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