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武汉黄陂 > 黄陂唢呐

黄陂唢呐

发布时间:2020-12-15 01:38:39

❶ 什么是汉剧

中国戏曲剧种。俗称“二黄”,又有“楚剧”、“汉调”两种叫法。它为湖北主要的专戏曲剧种。主要属流行于湖北省境地内长江、汉水流域以及河南、湖南、陕西、四川部分地区。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发展成为襄河、荆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俗称路子。清末民初,成立了专科班,培养出余洪元、吴天保、董瑶玠等一批名角,汉剧随之兴盛。抗日战争爆发后,汉剧艺人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成立了汉剧流动演出队。1962年建立了武汉汉剧院,主要演员有陈伯华等。

汉剧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兼有歌腔、昆曲、杂腔、小调等曲调。高亢激越,爽朗流畅。在汉剧中,锣鼓地位不可或缺。它打法多样,分为大打、小打和串打。其中,串打配以马锣,节奏感强,气氛强烈。脚色行当分为十大行:一生、二旦、三净、四末、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末脚以雍容的表演和醇厚深沉的唱腔取胜;旦行唱腔绚丽多彩,以声传情,声情并茂。

汉剧传统剧目有660余个,多是历史演义故事和民间传说,如《英雄志》、《祭风台》、《李密降唐》等,以《宇宙锋》等剧的演出最为人称赏。汉剧还有很多杂腔小调和丰富的曲牌。专唱曲牌的剧目有《大赐福》、《草场会》、《五才子》等。

❷ 汉族传统的民族乐器有哪些

汉族是有音乐传统的民族,汉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创造。秦以前,汉族先民已创造了乐器和乐曲,发明了乐律。汉唐盛世,汉族音乐以歌舞音乐见长;宋元以后,则以戏曲音乐为主。当今世界公认的音乐律制,如五度相生律(汉族称三分损益律)、纯律及平均律,汉族皆独立发明,其成果如车条之辐辏,汇入世界音乐理论之轴心。
——民 族 乐 器——
民族乐器分为四类:体鸣乐器;膜鸣乐器;气鸣乐器;还有弦鸣乐器。
一、体鸣乐器
(1)敲击体鸣乐器:叮咚、木棍琴、韵板、基诺竹筒、竹筒琴、锣、铛铛、单打、铓锣、铜鼓、三角铁、木鱼、广东版、木琴、铝板琴,等等。
(2)互击体鸣乐器:棒棒、铜镜、竹梆、竹杠、钹、布哉、乳钹、头钹、二钹、小钹、铙、大铙、钗、司涅、镲、小镲、碰盅、碰铃、腰铃、阔朔克、板凳、它石、它石、骨板子,等等。
(3)落击体鸣乐器:乐杵、竹捣筒、竹筒、瑶族竹筒、阿嘎、,等等。
(4)摇击体鸣乐器:连厢棍、萨巴依、热巴铃、盘铃、金刚铃、瑶铃、萨满铃、晃铃、串铃、
铜铃、八宝铜铃、师刀,等等。
(5)综合奏体鸣乐器:竹簧、蹈到、铁簧、锡伯族铁簧,等等。
二、膜鸣乐器
(1)棰击膜鸣乐器:大鼓、排鼓、壮族的种劳、瑶族大鼓、水族大鼓、水族大鼓、塞吐、略斗、光拢、赠疆、瑶族猴鼓、苗族猴鼓、腰鼓、板鼓、猪嘴鼓、姜鼓、战鼓、扁鼓、八音鼓、书鼓、火者、如咚、小鼓、太平鼓、日木、环鼓、抬鼓、达玛、纳格拉、达玛如、建鼓、神鼓、那额、达布尔、竹鼓,等等排鼓。
(2)拍击膜鸣乐器:夏尔巴鼓、八角鼓、铃鼓、达卜、黄泥鼓、长鼓、光亚、光吞,等等。
(3)混合击膜鸣乐器:手鼓(俗称蛇皮鼓)、圆鼓、边鼓、双面鼓、杖鼓、蜂鼓、汪都 ,等等。
三、气鸣乐器
(1)唇振气鸣乐器:牛角、铜角、刚洞、海螺、鹿笛、长号、筒钦、铓筒、布巴,等等。
(2)嗓振气鸣乐器:合欢箫,等等。
(3)边棱气鸣乐器:胡笳、壮笛、乃依、横笛、排萧、短箫、筒箫、鼻箫、斯布斯额、鹰笛、
骨笛、吐任、直通箫、布利亚、巴葛丢冬、列都、笛朽篥、库洛、双管鼻笛、扎令、阿乌、笛老挪、泥哇呜、狍哨、口笛、埙,等等。
(4)吹口气鸣乐器:夜箫、侗笛、塞箫、奖、瓦格洛、雄林、苏奈依、嘟噜、低音嘟噜、太平箫、嘎嗦、五月箫、筚箫、筚笋、勒绒、姊妹箫、双管侗笛、波晓呼、决篥杰,等等。
(5)单簧气鸣乐器:巴乌、筚、筚相、苗笛、芒筒、竹叶笛、马布、筚鲁、寸笛、咚咚亏、笔管、大嘀珑、筚多喝、波芦、筚建、利列、利罗、笛列、筚尔、筚朗布浪、芒笛、美都、其篥、双管巴乌、双管筚朗叨、筚总、决列、双管竹叶笛、双管马布、菲察克、筚达、葫芦丝、芦笙、排笙、高音笙、中音笙、低音笙、木叶,等等。
(6)双簧气鸣乐器:巴拉曼、波伯、细筚篥、小闷笛、苏尔奈、长唢呐、嘉令、波列、苗族唢呐、白族唢呐、彝族唢呐、拜、勒尤·勒浪、洞巴、阔诗乃依、双筚篥、长积、双管闷笛、咪咪、双勒浪,等等。
四、弦鸣乐器
(1)打击弦鸣乐器:扬琴、竹筒琴、竹琴、锵,等等。
(2)弹拨弦鸣乐器:古筝、柳琴、阮(大阮、中阮、小阮)、古琴、蝶筝、玄琴、伽倻琴、雅托噶、五弦琴、独弦琴、五弦琵琶3)弓拉弦鸣乐器:二胡、中胡、老胡、高胡、京胡、板胡、马头琴、琤尼、牙筝、胡琴、椰胡、葫芦胡、土胡、根卡、独弦胡琴、适争、玎黑、奚琴、改革奚琴·四弦奚琴、必汪、铁琴、马骨胡、竹筒胡、二黄、等等······

补充:
—— 青铜乐器主要有铙、钲、钟、铎、铃、钩、镦于、鼓等
一、弦乐器
弦乐器是乐器家族内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古典音乐乃至现代轻音乐中,几乎所有的抒情旋律 都由弦乐声部来演奏。可见,柔美、动听是所有弦乐器的共同特征。弦乐器的音色统一, 有多层次的表现力:合奏时澎湃激昂,独奏时温柔婉约;又因为丰富多变的弓法(颤、碎、拨、跳,等) 而具有灵动的色彩。弦乐器的发音方式是依靠机械力量使张紧的弦线振动发音,故发音音量受到 一定限制。弦乐器通常用不同的弦演奏不同的音,有时则须运用手指按弦来改变弦长,从而达到改变 音高的目的。弦乐器从其发音方式上来说,主要分为弓拉弦鸣乐器和弹拨弦鸣乐器 (如吉它)。

二、木管乐器
木管乐器起源很早,从民间的牧笛、芦笛等演变而来。木管乐器是乐器家族中音色最为丰富的一族, 常用被来表现大自然和乡村生活的情景。在交响乐队中,不论是作为伴奏还是用于独奏,都有其特殊的 韵味,是交响乐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木管乐器大多通过空气振动来产生乐音,根据发声方式, 大致可分为唇鸣类(如长笛等)和簧鸣类(如单簧管等)。木管乐器的材料并不限于木质,同样有 选用金属、象牙或是动物骨头等材质的。它们的音色各异、特色鲜明。从优美亮丽到深沉阴郁,应有尽有。 正因如此,在乐队中,木管乐器常善于塑造各种惟妙惟肖的音乐形象,大大丰富了管弦乐的效果。
(1)唇鸣类:长笛(Flute)、短笛(Piccolo);

1.先秦音乐
[编辑本段]
先秦乐器,以磬和钟最有特色。磬用石磨制而成,钟用青铜铸造而成,有钮钟、甬钟、钲等形式。磬有特磬(单磬)与编磬(组磬),钟亦有特钟(单钟),各悬于木架上,用木槌击之发声。又有琴、瑟,传说为伏羲氏发明,以桐木作体,绳丝为弦,瑟弦数25,琴弦数10或5。秦人损瑟弦之半,造为秦筝,流传至今。又有筑,是用竹尺敲击发音的弦乐器。青铜乐器还有商代铜鼓(湖北崇阳出土)、铎、铙、铃为击乐器。又有埙,用陶土烧制而成,吹奏乐器还有排箫、笙、笛等。
乐律的制定,传说在黄帝之世,传说不可尽信。但至公元前7世纪,汉族已制定乐律,其计算乐律的“三分损益法” 载于《管子·地员篇》。音乐家们还认为,三分损益制定乐津,实行应依弦长而非依管长。古乐以五声音阶为主,周代出现七声音阶(加变官、变徵相当于47),战国时已有旋宫的理论,调式运用也很普遍。
先秦乐曲有四类:(1)大型古典乐舞曲,如《大韶》、《大武》等;(2)小舞曲,如《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等;(3)器乐曲,如笙曲《南陔》、琴曲《高山》、《流水》等;(4)歌谣曲,如《诗经》、《楚辞》,每首诗当时都有曲谱,可合弦而歌之。

2.汉唐音乐
[编辑本段]
从汉朝到唐朝,汉族与兄弟民族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汉族歌舞音乐发展臻于极盛。汉代出现国家设立的音乐机构——乐府,由它收集整理的乐府诗,都有曲调可歌。
汉代北方民歌有《徒歌》(清唱)、《但歌》(有帮腔)、《相和歌》(有管弦伴奏及打节拍的乐器)。《相和歌》的最高形式为歌舞大曲,称为《相和大曲》,由多节歌舞及插曲《艳》、《趋》、《乱》组成。北魏至隋唐,南方和北方汉族民间音乐统称为《清商乐》或《清乐》,含民歌和舞曲,是燕乐(宴会音乐)的组成部分。又有宫廷雅乐(礼仪音乐),还有吸收兄弟民族音乐创作的鼓吹曲,如《战城南》;横吹曲,如《紫骝马歌》等。这一时期著名琴曲有《广陵散》和参与胡笳而写的琴曲《胡笳十八拍》。
唐代民歌称为“曲子”,见于敦煌资料,如《菩萨蛮》、《剑器词》等,都有音乐曲调,以后发展为文学形式词牌。唐代多段大型歌舞曲称为“大曲”,综合器乐、声乐和舞蹈,长达几十段,如《绿腰》,大曲中接近汉族《清乐》系统较为幽雅的部分,称为《法曲》。
唐代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就是《法曲》。唐玄宗时,依表演方式,分音乐为《立部伎》。其室外表演为八部:(1)《安乐》、(2)《太平乐》、(3)《破阵乐》、(4)《庆善乐》、(5)《大定乐》、(6)《上元乐》、(7)《圣寿乐》、(8)《光圣乐》;室内表演为六部:(1)《乐》,包括《景云乐》、《庆善乐》、《破阵乐》、《承天乐》,(2)《长寿乐》、(3)《天授乐》、(4)《鸟歌万寿乐》、(5)《龙池乐》、(6)《小破阵乐》。此期歌舞音乐的发展达到了高峰。
汉唐时期新创或引进的乐器有:汉琵琶(阮咸)、箜篌、角、笳、羌笛和六孔尺八(都是现在箫的前身)、筚篥、方响、锣、达卜(单面鼓)、节鼓、轨筝、奚琴、齐鼓、羯鼓、檐鼓、都昙鼓、毛员彭、签腊鼓、鸡娄鼓、王鼓、连鼓、桴鼓、太平管、跋膝管、七星管等,这一时期各类乐器总数达300多种。
乐律方面,南北朝的古琴曲中,已正式应用纯律音阶。隋朝立八声音阶。隋唐燕乐用28调。
隋代音乐家万宝常提出84调的理论,并在隋

唐宫廷雅乐中应用。这一时期,出现“犯调”和“移调”的作曲方法,提出主音乐的表达性能,还出现以减字谱记琴乐谱的方法,又在敦煌发现用工尺谱记唐乐谱,便于乐谱的保存和传授。

3.宋代音乐
[编辑本段]
宋代戏曲音乐主要有杂剧音乐和南戏音乐。杂音乐吸收了歌舞大曲、北方说唱音乐、民间小唱等音乐因素形成。南戏音乐则以当时南方民间流行的小曲、歌谣为主,吸收流行词调和歌舞大曲的音乐形成。此外,还有民间“路歧人”表演的说唱音乐《陶真》(农村)、《崖词》(都市)。
宋代乐器,笙和琴有较大发展。有竽笙、和笙、凤笙及葫芦琴、渤海琴、嵇琴(奚琴)、七弦轨筝、双韵等。其它引进或新制的乐器还有:五孔尺八、叉手笛、鹧鸪、扈圣、倍四、银字中管、中管倍五等吹乐器。拉弦乐器马尾胡琴也在11世纪由西北传入。
用三分损益法算得18律,合理解决了转调问题,是这一时期乐律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

4.元、明、清音乐与戏剧
[编辑本段]
元、明、清三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元代戏曲称为“元曲”,有杂剧与散曲之分。元曲音乐,来源于唐宋词曲、大曲、诸宫调中名曲及北方民间流行乐曲。其中,单个乐曲称小令,若干同一宫调七声音阶北曲的单体乐曲依一定的逻辑连成组曲,前有引子,后有尾声,称为套数。南方戏曲独称为“南戏”,戏曲由五声音阶的南曲构成。元代中期以后,杂剧戏曲南移,南北戏曲合流,形成“南北合套”的戏曲套数。
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形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传奇》音乐有《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昆山腔》等四大声腔。其名声显著在明朝,其形成之始则在宋、元两朝。
北方有《秦腔》,起于陕西,以枣树梆子为板,因称为《椰子腔》,音乐高亢激越。又有《西秦腔》,起于甘肃,音乐苍凉深沉,后演变为《西皮调》。《西秦腔》与陕西民间音乐结合,分别形成《西路梆子》和《东路梆子》。《东路梆子》传到山西,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形成《山西梆子》,在河南形成《河南梆子》,在河北形成《河北梆子》。又有《弦索调》,是用三弦或琵琶伴奏的一种歌唱的曲调,明初起于中州。传到江南,发展为太仓、苏州、嘉定三派。
清初,有《二簧腔》,起于江西,传到安徽、湖北、广西。又称为《湖广调》,或说因湖北黄冈、黄陂得名“二黄”,《西皮调》与《二簧腔》结合,形成《皮黄腔》,是徽剧与汉剧的戏曲音乐基础。1870年,《皮黄腔》进入北京,形成《京剧》。此后,以昆腔、高腔、梆子、皮黄、弦索等五大声腔系统为基础,结合各地民间音乐、逐渐形成一些剧种音乐。如《昆剧》、《徽剧》、《汉剧》、《秦腔》、《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粤剧》、《川剧》、《闽剧》、《滇剧》、《湘剧》、《赣剧》等剧种。
说唱音乐以南方的《弹词》和北方的《鼓词》最引人注目。弹词用弹弦乐器琵琶、三弦伴奏,以《苏州弹词》为代表。清中叶,苏州弹词依曲调风格不同而分为陈调、俞调、马调。著名艺人有陶贞怀、丘心如、陈瑞生、梁德绳、王周士、陈遇乾、俞秀生、马如飞、陆士珍、姚似璋、赵湘舟、王石泉等。《鼓词》由演员,另有三弦、琵琶、四胡等弦乐器伴奏。《鼓词》又称为《大鼓》,以冀中《西河大鼓》、《沧州木板大鼓》最早。著名艺人有郝老凤、王小玉、马三峰等。

❸ 正月十五湖北哪里有庙会

下面提供几个武汉郊区且不远的可能有比较大的玩龙灯场面的地方,不一定准确,仅供大家参考。

一、黄陂蔡家榨镇
蔡家榨镇元宵节是他们最大的节日,这里有元宵节舞龙、舞狮、踩高跷、虾子精、蚌埠精等民俗表演。

黄陂蔡榨街西部的凤桐碰凰寨是个40米高一里长的小村,但是每到元宵节,周围龚家大湾、蔡姓40湾、汪西湾、熊家大湾、朱家大湾、喻家大
湾等百多个村寨的龙灯队就自然汇聚山寨,一时焰火冲天,烛光如昼,锣鼓鞭炮甚至火铳齐放,真个是震聋发聩。蔡官田湾的灯一定写有“辛
亥革命首义旗”的,因为首义元勋蔡济民是这里出生的。喻家大湾的龙灯队中,锣鼓最出名,大锣两人抬,鼓面可睡四人!刘家河湾的龙灯队
叫“墨鱼龙灯”,每节都燃烛,舞时金光闪闪。四詹里家村和王家田湾的龙灯也很不错。
因为去过两次,所以我建议:正月十四一天,可以去镇上或者村子里面看旱龙游走于家家户户;中午可以去辛亥革命首义村的蔡官田湾拜访;
天黑时分,镇上或者村子里面的火龙开始巡游,我们可以跟着火龙巡游,看看祭坛、说彩头的情景,一定会让你终生难忘。

当地有一个风俗,就是正月十五一大早天不亮的时候吃年饭。当天一大早,几个村去凤凰寨进香是重头戏,过去为了抢头香甚至一转钟就上山
了。不过在2009年,这个蔡榨街凤凰寨只有戴家湾一个湾子玩龙灯了,其他村寨没有玩了。
去凤凰寨请注意:农村过节期间镇上的旅店一般不开门,就是开门位置与条件有限,吃饭也不能够跟平时比,餐馆一般不营业。
交通:去凤凰寨黄陂蔡榨的交通:最好自驾,也可以在汉口火车站对面的金家墩长途汽车站门口坐直接开往黄陂蔡榨的班车,现在黄浦路口也
有开往蔡榨的车。还有在汉口火车站广场坐292路公交车,4元到黄陂汽车站(终点站),然后就在车站转中巴去蔡家榨镇,其实去黄陂县的每
一个点都可以这样走的。
二、黄陂长堰镇
黄陂长堰镇与蔡家榨镇几乎在一起,可以先去长堰镇看正月十四傍晚的夜龙巡游,“夜龙”有两种面孔,白天它和普通龙灯差不多,到了晚上
,将龙灯上的外面的龙衣退去,只留下龙头,每节龙点上灯,就变成“夜龙”灯;男女老少就会点着胡轮岁花灯笼尾随龙灯走。龙灯是沿着祖先约定
的线路围绕镇走一圈的。龙灯每到一个固定位置,一般是村口,地主方早就摆上了香案,举行了隆重的迎龙祭祀活动,祭祀中间由头人带头喊
出一些吉利的话,并抛洒谷物还有茶叶还有芝麻等一些象征吉利的农作物,他说完一句话,边上的人就都一起吆喝一声:“喝!”以表附和之
意。
正月十五才是正式玩花灯的时候。过节期间镇上的旅店好像也不开门,但是吃饭好像没有问题。
交通:去黄陂长堰镇的班车在161医院门口上,也可以在汉口火车站广场坐292路公交车在黄陂转车。
三、黄陂王家河镇
黄陂王家河镇在黄陂东北方向,与蔡家榨镇毗邻,长堰镇现在已经并在王家河镇了。
墨龙灯 又名火龙裤睁灯,流行于黄陂区王家河镇凉亭村河刘湾。所串九节全部由S形龙状灯节组成,象征龙生九子,内插蜡烛,辅以民乐,游走穿
绕,晃摆造型,气氛热烈。鳌鱼灯,仅活动在黄陂区王家河镇江东方红村黑李湾。元末明初由江西移民传至黄陂,根据鲤鱼跳龙门的故事衍变
而成,即鳌鱼跳过龙凤彩门即成为龙,它是由鱼化龙传说的艺术再现。在王家河一带还有一种高龙,与汉阳的高龙很像,由一个人独舞;还有
一种几尽绝迹的站在高跷上玩的舞狮。还有元宵之夜快岭大彭湾村的舞龙舞狮闹元宵也值得一看。
交通:去黄陂长堰镇或者去蔡家榨镇的班车都经过王家河镇,汉口、黄陂都有直达的班车。
四、孝南杨店镇

杨店镇位于湖北孝感孝南区东北部。杨店镇素有“舞龙之乡”的美称,每年正月闹元宵的时候来自全镇各村的龙灯按规定是:一条龙不能多;
一条龙也不能少。目前只有在这里,还能看到正宗的龙灯风俗。
杨店附近有一个小的村名叫“楚江院”,玩高跷闹新春的习俗在楚江院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现在,这里的高跷被成为“娃娃高跷”,因为
参加高跷表演的全部都是年龄从四岁到十六七岁不等的孩子,他们一般是在上大庙的最后压台的队伍了。

每年的正月十二是龙开光的日子,开光仪式是由有德道士主持的,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参加,顶礼膜拜,显灵的马角还要舞僵狮朝拜祠堂。

正月十三各村有灯的都起了大早,做着赶会前龙灯正式出游的准备。从四面八方陆续赶来的龙灯狮子龙船和高跷让沉睡一载的古庙瞬间复活了
。一时间,土场上人声如沸,锣鼓声声,炮仗如煮粥般的爆响,杨店镇附近的30几条龙都要去镇东头的“天符庙”进香、朝拜。然后再结队去
“上大庙”,也就是上“侯家大庙”。天符庙离侯家大庙有大约4公里远,浩浩荡荡的龙灯队伍在春天的田野大地上连绵几公里,蔚为壮观。

正月十四各个湾子的龙灯基本上是在自己湾子里面玩,走家串户,给每家带来了喜庆与吉祥,叫“拜灯”。

正月十五日接近中午时分,附近湾子所以的龙灯又一次集合在一起,先到街上敬了天符庙以后,所有的龙灯在杨店街南侧串游于村村湾湾,因
为每一个村湾都要有接龙、舞龙、送龙的仪式,又因为场地原因,龙灯大军在每一个湾子里面都要分批进场表演,所以整个时间需要很长,几
乎要用整整一个白天,午餐是在田野里面由村子里面用车集中做好拖来的。
正月十五日晚上,除了少数几个湾子遵祖例在十六日外,几乎全部在当天深夜临近转钟前举行庄严的“灿灯”仪式,全体村民簇拥龙灯来到湾
子附近的一处近水的地方,插上手上的香与烛,跪拜在地,在头人的喃喃彩词声中,恭送龙升天。

交通:去杨店的交通可以从孝感转车,也可以从黄陂转车去。不过最直接的是在黄浦路161医院门口坐直接去杨店的中巴车,大约每15分钟一趟
,车票大约12—15元。自驾更方便,京港高速在杨店有一个高速出口下高速向东只有2公里就到了。
杨店现在有一座三星宾馆,还有几家个体旅店,餐馆是可以保证有饭吃。

五、黄陂方安集

黄陂最大的龙灯庙在方安集,那是最热闹的地方了,这里的特点是只玩狮子与踩莲船,不玩龙灯;正月十五上午,周边几十个村子都要上一个
庙——郑家庙。当天一拨一拨的朝拜队伍按照祖训依次上庙朝拜,锣鼓声与鞭炮声几里远都可以听见。注意:上庙的时间一般是在上午10时为
了最高潮,晚了就没有了。
交通:方安集在黄陂的西边靠近孝感的大路边上,郑家庙在方安集镇的正南2公里的地方,可以在黄陂坐开往孝感的班车在方安集镇下;也可以
先坐黄浦路——泡桐的班车,在达义的路口下,再在路口等路过车或者坐麻木车去方安集,交通也十分方便。

六、黄陂泡桐镇

十几年前我专门去那里看过龙灯,正月十四的一天,镇上面热闹非凡,十五的上午,周围的几个村子的龙灯上一个庙,一不小心就会打起来了
。不过现在好了,大家都和谐了,和谐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
交通:去黄陂的泡桐的交通十分方便,汉口161医院门口有直接开往泡桐的班车,15分钟一趟,每人10元。

七、黄陂罗汉寺镇

黄陂罗汉寺这个地方玩龙灯与众不同的是,几十条龙灯上到伏马山这个大山上去朝山敬庙,(伏马山海拔184米)阵势之大,人数之多,场面之
壮观,及其罕见。正月十三,龙灯上山寨,周围十几个湾子的灯汇集过来,依次上山寨。敲锣打鼓放鞭炮,人山人海,地动山摇。在山顶敬庙
下山后,汇集在吴家大院后面的祖坟地,好大一个平坦地铺满了龙灯,在锣鼓鞭炮声中,他们尽情地玩,时而站着舞、时而跪着玩,一时间响
声震天、烟雾弥漫、气势磅礴。
虽然现在玩的龙灯少了,正月十五罗汉寺镇街上面还是有玩龙灯的队伍。
交通:罗汉寺就在黄陂旁边,距武汉市区中心约50公里,去泡桐、杨店的车都经过这里,不过罗汉寺镇在这个路口里面还有2公里的地方,路口
有麻木可以坐进去。
八、黄陂长轩岭镇绿林村
长岭镇绿林村地处黄陂中部南麓的大别山余脉中,坐落于李集镇东北和长轩岭镇西的交界处的龙王尖山下,龙王尖是这一带山脉的最高峰,海
拔385.6米,主峰顶巅有一座古庙,名曰龙王庙。山上的庞大的古兵寨遗留断垣残壁还在向我们诉说过去的辉煌岁月。
绿林村实属相对闭塞的小山村——远离乡镇的中心、村里面与外界相通的唯一的一条土路也是坑坑洼洼,晴天满天灰、下雨满身泥;一天只有
一台中巴从更远的竹园村路过离村2公里的路口。
绿林村正月十五闹元宵的特色是“高擎龙灯上龙王尖”,绿林村龙灯上山的出发时间是正月十三下午五时。龙灯上到山巅的龙王庙祭祀以后,
天已经慢慢黑了,村民点亮龙灯里面的蜡柱和手中的灯笼,长长的火龙从山上游下,十分壮观。下山以后还要去家家户户拜年一直闹到深夜。
绿林村好像不是每年玩,玩2年停2年,所以要提前联系。
交通:目前进村有两条路,主要是从黄陂——碾子岗以后,在快到长岭镇附近向左转入7公里长的土路,路口的指示牌是“采石场”。所以再好
自驾。每天有一趟汉口到竹园的中巴车,路过进绿林村的路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先到泡桐镇,再包面的或者麻木直接去绿林村,这段路程大
约有10公里。
九、新洲道观河
每年元宵节期间,道观河街上都有舞龙灯、灯会、腰鼓表演、牌子锣鼓表演等。
交通:去新洲道观河交通也方便,有直达的班车,但是不多;汉口武汉港门口有开往新洲的公交车,车票13元,在新洲车站转前往道观河的中
巴即可。最好自驾前往。新洲道观河食宿是非常方便的。
十、新洲城关
每年元宵节当天上午,新洲区的“牌子锣鼓”队及龙灯队,将集中在新洲人民广场大显身手。每支“牌子锣鼓”队由数名农民组成,乐器有京
锣、小堂鼓、京钹、大喇叭、垫钹、击铃、小锣、马锣各1个,外加2只唢呐。届时,“巨龙”上下翻飞,锣鼓、唢呐一起吹打,鞭炮声震天,
场面将非常热闹壮观。“牌子锣鼓”是新洲特有的民间文艺精品,由古代的鼓吹乐演绎发展而来。
交通:汉口武汉关码头有直达新州的公交车,十分方便。
十一、黄陂木兰山
每年木兰山古庙区有财神诞辰日庙会;木兰山广场有元宵节民俗活动。附近的张家冲村的高龙灯与千古名山木兰山一样驰名,张家冲位于木兰
山西麓,滠水河东岸,个是千余人的大湾,共有16条龙灯、8只狮子、11条彩船。张家冲高龙灯头高丈余,呈S型造型。龙身描龙绣凤,缀鳞刺
甲。龙头龙身均由绸布和精纸料做成,内可插放蜡烛。
交通:先从武汉市内乘车至黄陂,汉口火车站广场西广场有292路公交车前往前川(黄陂),就在下车的车站再转当地巴士到木兰山;市内有直
达木兰山的旅游班车;最好的是在汉口黄浦路161医院门口坐汉口—蔡店的班车,在木兰下,每15分钟有一趟车。
十二、孝感肖港金神庙
孝南区肖港镇西南隅的金神村有座金神庙,过年的时候有“抬故事”,即由附近一至三岁的小孩们坐在桌子上,浓墨重彩地被化妆成古代的王
侯将相,被人抬着由小街上游行,这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金神庙每年唱戏,据说不唱戏就会发洪水。“抬故事”也几乎年年举行,是不是
确实?目前不知,如果有人去了,请留下墨宝。
交通:自驾:武汉天河机场—孝天路—107国道北上—孝感市肖港镇;公交车可以在孝感车站转前往肖港的班车。

十三、新洲张旗牌湾
高跷狮子 ,该舞张姓独传。至清末,才传艺于外姓。高跷狮子舞表演形式别具一格:舞狮人的双脚踩在一尺八寸高的高跷上,前滚后翻,腾转
蹦跳,表情达意。在新洲举水以西的周铺、仓埠、阳逻、张店等地盛行,并流传到河南、湖南等省。
交通:可自驾。或到武汉港门口坐到新洲的公交车,再在新洲车站转车。
十四、汉阳新农、侏儒镇
五虾闹鲢灯是由篾扎纸糊而成。“五虾闹鲢”初由五只彩虾和一条鲢鱼组合而成,其意用五虾代表东南西北中五向,又含有五福献寿、年年有
余之意。表演时虾由两人执舞,男舞虾头,女舞虾尾,在锣鼓轻重缓急的伴奏中,通过缠头、绕腰、扫腿、换把等动作,表现虾子的弹、跳、
翻、转等形态。鲢鱼则由一男性高举,徜徉于群虾之间,时游时戏、且逗且舞,使整个场面呈现出欢快活泼的气氛。
交通:汉阳王家湾随时有公交车前往。
十五、汉阳江堤乡、永丰乡
高龙 武汉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汉高龙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属切割式结构。其造型十分奇特,龙身则是由13或17个太极、八卦
图形灯的灯节用绳串成一体;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虽是切割式,却力求一体化。武汉高龙的舞技主要包括“叩”、“扫”、“举”、“托
”、“抖”、“顶”以及被称为“神功绝技”的“口衔齿托”。
交通:汉阳王家湾随时有公交车前往。
十六、黄陂祁家湾
正月十三僵狮子拜访每一户村民,在村民家门口舞狮。村民摆香案、放焰火鞭炮迎接,名曰“吃香案”。舞狮时间长短取决于燃放鞭炮的时间
,鞭炮燃放不停舞狮不停。
正月十五元宵夜,祁家湾街道两边摆满了香案和礼花,龙灯和僵狮子沿街拜访,人们狂欢狂舞、礼花冲天。村里面的舞狮完后,僵狮子以口含
灭蜡烛火焰,将狮子的眼睛带至荒野燃毁,称为“化狮”。全部完成仪式以后村里的人,包括在外地的村民由亲朋好友安排到各家吃酒,称“
下马酒”。附近的九子村和董湾也值得一看。
交通:可以自驾,汉口——祁家湾的公交车起点站在汉口江岸的新荣村路公交车站。
十七、黄陂李集镇
李集镇在黄陂西部,是一个比较大的镇。刘彭家湾有有108户村民,更有一位有名的“狮王”——刘明启,他身高1.75米,体型中等,根据燃放
鞭炮时间长短拿着一个百余斤的狮头一口气能舞上七八个小时,正是凭着这一点,他成了远近闻名的“狮王”。每个村的“头人”是龙灯队的
组织者,每年从村里推选出几家来担任,负责龙灯队的器材购置、人员组织和伙食供应。
交通:从汉口161医院门口每15分钟前往泡桐的班车都进李集街上面停留上下客。
除此以外,还有黄陂区前川街真君村张李湾、黄陂前川街高湖村杜家墩、黄陂横店张家大湾的龙灯也是有名的,也值得一看。总之,大家可以
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交通,选择地参加。

安全贴士:
1,出去注意安全,不要与当地村民发生矛盾,遵守当地的民风民俗,比如有的地方女人不能摸龙灯、不要从龙灯肚子下穿过去、不能去摸龙旁
边的狮子等,最好几人成行,相互有个照应。
2,照相前最好询问一下当地村民,如果发现有当地村民发生矛盾时,最好远离,远离“马角”。
3,一般农村当地的旅店十五以前不开门营业,如果过夜最好带上露营的装备自己解决。
4,我不能保证上述资料的准确性。这是因为手头的资料太少了。

❹ viVo声音小能换喇叭吗武汉哪个地方最近,我在黄陂

扬声器音量小可抄能是由于遮住了手袭机的扬声孔;扬声器进了液体,造成功能失常;不小心碰撞、摔了手机造成的硬件损坏。
若存在以上情况,建议将手机带到客户服务中心,由专业技术人员检测处理~
排除以上情况后,可以尝试以下操作:
★ 连接音响播放歌曲;
★ 更换环境对比,排除因通话信号不良影响通话质量;
★ 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使用,因为在嘈杂的环境会影响试听体验

阅读全文

与黄陂唢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司社保账户变更说明 浏览:719
威远县严陵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797
鄂州住房公积金帐号 浏览:250
江都区建设局与引江棚户区 浏览:717
扬州住房公积金比例 浏览:516
无业买社保还需要买公积金吗 浏览:403
退伍军人住房补贴新政策 浏览:385
工资5000深圳交社保后最后拿到多少 浏览:373
管城区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招聘 浏览:777
杭州滨江住房公积金 浏览:856
社保缴费基数有试用期工资吗 浏览:377
建筑工程城市规划专业 浏览:656
现代设计建筑设计 浏览:9
2014年天津社保缴纳基数是多少 浏览:758
社保交基数高 浏览: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还多少 浏览:732
北京社保卡办理点 浏览:827
黄陂前川卫生院生化分析仪中标公告 浏览:677
安徽和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浏览:455
社保卡上没有录入缴费信息吗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