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的男权社会中为什么会出现花木兰这样形象
迪士尼公布了由刘亦菲主演的电影《花木兰》预告片,在全球引发了热潮。花木兰以漂洋过海的文化内涵,成为迪士尼钟爱的中国“公主”形象。不过,和当年《花木兰》动画版一样,这位出口转内销的中国公主,又一次给中国的观众们带来了“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那么,在咱们中国人自己语境下的花木兰,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其形象在千余年的时光中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今天,就请大家随烂柯人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木兰诗》与木兰我们中学时代,就曾学过乐府诗《木兰诗》,诗中记载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正是借助这一诗篇,木兰也成为千古的巾帼英雄,被人们所传颂。但是由于史籍缺乏对木兰事迹的记载,木兰的生平信息都很模糊,为后人所争论不休。
先谈木兰其人与其家乡。木兰是否为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是宋代就已经开始争论的话题。唐代诗人杜牧有《题木兰庙》一诗,有其庙,应该有其人。所以主流观点认为木兰是真实存在过的。关于木兰的家乡,近年来旅游业的兴起,多地都在争抢木兰故地的归属权。其中最靠谱的是湖北黄陂。木兰籍贯最早记载于宋代的地理书《太平寰宇记》,在湖北黄陂。且学者考证杜牧的《题木兰庙》应是在黄州附近所作,说明唐代此地就有木兰庙。
刘亦菲《花木兰》预告片剧照
《双兔记》中木兰决定参军之后,父母均大吃一惊,一是认为战场过于危险,二是军营均为男子,恐暴露伤女儿清白,毁坏名誉。木兰回答道:“况人生梦中幻境又误间,何必分女共男,将来一死何足恋,趁着这气力全,二八之岁正芳年,干一椿事业可经天,方显得不枉在人间。”父母眼泪汪汪,劝说木兰,木兰以死相逼,一定要参军建功立业。最终父母只能无奈答应。《闺孝烈传》中,木兰母亲抱怨其父不制止木兰,父亲无奈的感叹道:“夫人,这还有什么商量:自古及今,哪有女儿出兵之理,这虽是女儿的一点孝心,我为父的哪里忍使她去。”这正是父母传统思想与木兰认知的极大区别。同时这种对比带来的戏剧冲突,也使得木兰身上不拘常礼的英雄气概展露无遗。
文史君说:在迪士尼的塑造下,木兰有着独立自主的人格,她可爱、聪明、活泼、勇敢、自信。但这是中西话语体系不同的情况下,对于花木兰形象的新解读。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君权、男权占主导地位。木兰纵是一代豪杰,在中国人的心中,对其婚姻一般也会加上“才子佳人”的理想式结局,强调女性在传统社会中以婚姻为基础的家庭价值。而木兰作为一个“僭越”入男性世界的弱女子,贞洁观念特成为其故事叙述的重中之重。而被人们广为传颂的,是木兰事迹中的家国认同与“忠孝两全”这一中国式最高美德。在中国文化中,木兰女子身上所具有的英雄气概,当背后彰显着家国认同与代表着各种崇高美德时,也被特许和恩准,被后人所传颂。
『贰』 黄陂有没有人当过皇帝
没有皇帝,但是黄陂黎家河人黎 元 洪1916年就任中华 民 国 大 总 统,人称“黎黄陂”,留下著名的汉内口黎黄陂路,黎元容 洪是辛 亥革 命 武昌首 义的都督,也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两任大总统和三任副总统的人。在黄陂有黎元洪博物馆,黎元洪广场等遗迹
『叁』 巾帼英雄有哪些
1,妇好
妇好,好姓(古音(zǐ),同子姓),妇为尊称,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2,花木兰
花木兰(412年-502年),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3,吕母
吕母(?—公元18年),女,琅琊郡海曲县(今山东省日照市)人,是一个财产俱丰的富户。她是新莽时期最早反抗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的女领袖。
4,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名讳及生卒不详,汉景帝刘启与皇后王娡的长女,汉武帝刘彻同胞长姐。本封阳信公主,因嫁于开国功臣曹参曾孙平阳侯曹寿(曹时),故又称平阳公主。
5,冼夫人
冼夫人(522-602)又称冼太夫人、谯国夫人,名英,高凉郡(今广东茂名)人,是梁、陈、隋三朝时期两广地区的俚族女首领、将军,冼夫人助隋平定岭南势力,率领俚族民众归附隋朝,封为谯国夫人。历朝对她进行了多次追封,尊称她为“岭南圣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