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黄陂野村谷好不好玩
今天刚去,游客很少,比较清静,景区很干净整洁,但游乐项目不是很多。新景区,目前没什么名气。周围也没什么吃饭的地方。
⑵ 黄陂旅游景点哪个好玩
木兰山:位于武汉市北部。海拔582.1米,为国家AAAAA级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木兰山国家地质公园)。木兰山是木兰文化之源,花木兰将军生葬于此,祭祀于此。集宗教、地质、建筑奇观为一身,有木兰殿等七宫八观三十六殿,塑有花木兰“三应身”神像。木兰山神祀制为清朝政府为纪念花木兰所设祭祀区。
云雾山:享有“西陵胜地、楚北名区、陂西陲障、汉地祖山”美誉的木兰云雾山,为5A级景区,地处武汉市黄陂区西北李家集街道内,距武汉市中心65公里,距黄陂城区29公里。以山命名有南海舰队997云雾山舰。木兰云雾山是木兰将军归隐之地,草庐明志,花海知心,拥有花语山,仙人洞及龙王尖石寨。
⑶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佳海工业园有武汉三正实业有限公司吗
武汉磨山楚城索道
武汉市武昌起义前军政府(红房子)
武汉晴川阁
武汉归元寺
武汉木兰山
武汉木兰天池
黄鹤楼
武汉东湖
武汉东湖梅园
武汉湖北省博物馆
武汉东湖落雁岛
武汉江汉路步行商业街
武汉江滩公园
武汉武汉植物园
武汉武汉森林野生动物园
武汉地球村欢乐世界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新洲河道的道教道观河大报恩寺
武汉乐器
武汉宝通寺
武汉盘龙城遗址
武汉九真山森林公园
武汉市龙王庙。南岸咀
武汉木兰古门风景区
武汉中山公园解放公园
武汉东湖听涛景区
武汉长春观
武汉汉正街
武汉市九峰森林动物园
武汉东湖鸟语林
武汉山川秀美的“生态休闲旅游区
武汉木兰湖免费
武汉SONYUNG森林公园
武汉市武汉东湖海洋世界
武汉新世纪的水上公园
武汉武汉动物园
黄冈市浮桥河水库风景区
黄冈大别山天堂寨/薄刀峰
黄冈市红安烈士陵园
黄冈黄美五祖寺
黄冈市平湖天堂河漂流
黄冈英山温泉
黄冈大崎山森林公园
黄冈市天台山
黄冈市龟山风景区
黄冈李时珍陵的
黄冈天堂湖风景区
黄冈市吴家山森林公园
黄冈市笔架山
黄冈黄梅戏祠堂的
黄冈市麻城烈士陵园
黄冈桃红色森林公园
黄冈富家寨狩猎俱乐部
黄冈市观音山森林公园
黄冈市蕲州城市
黄冈市杏花村
黄冈高山铺战斗遗址
皇岗任庄园
黄冈白湖风景区
黄冈青苔关风景区
皇岗脑峰森林公园
皇岗骑马厅
三峡瞿塘峡
三峡白帝城
三峡巫峡
大宁河小三峡
三峡诸葛八卦
三峡西陵峡
三峡库区奉节古城
三峡巫山
三峡神农溪
三峡巴东
三峡秭归
三峡巫山
三峡夔门
三峡杜甫草堂
三峡香溪
三峡古栈道
三峡兵书宝剑峡
三峡牛肝马肺峡
三峡南津关
三峡黄陵庙
三峡晏于堆
三峡犀牛望月
三峡七门
三峡奋笔墙
三峡766
三峡船闸Jiangtie朱
三峡风箱峡
荆门市钟祥市明显陵
荆门鸳鸯
荆门大口国家森林公园
荆门市漳河
荆门空山洞
荆门娘娘寨
荆门黄仙洞
荆门莫愁湖
荆门京山温泉
荆门客栈风景名胜区
荆门元佑宫
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窟
恩施梭布垭石林
恩施州神农溪
恩施州清江庄泳滩
恩施自治州鱼木寨
恩施自治州的龙鳞宫
恩施州清江沐问大峡谷
十堰市武当山
十堰天柱峰
十堰市紫霄
十堰金庙
十堰太子坡
十堰市南岩
襄樊古隆中
襄樊保康温泉
襄樊南河风景区
襄樊水镜庄
襄樊鹿门寺
襄樊5峡
襄樊承恩寺
襄樊市襄阳古城墙
襄樊夫人城
襄樊野花谷风景区
襄樊九路寨
襄樊绿影壁
神农架神农架林区自然保护区
神农架神农架滑雪度假村
神农架野马河生态漂流风景区
神农架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的神农架盐田京区
神农架动植物标本馆
神农架篝火晚会
神农架神农坛
神农架天生桥景区
神农架香溪源
神农架燕子
咸宁市九宫山
咸宁陆水湖
咸宁赤壁古战场
咸宁玄素洞
⑷ 有人知道老的黄陂八景
陂邑十景:
一、铁锁龙潭
寒烟百尺古城西,神物何年借此栖。
夜月扬髯森似戟,春涛起蛰振如鼙。
冥飞铁柱空留锁,幻出琼泉渐作溪。
我欲乞灵消旱魃,豢龙今已属鲸鲵。
铁锁龙潭:在黄陂城内旧县署西百步外,古时是一片丘陵土墩。墩中有一座古肖寺,寺中神像的坐骑是一泥龙。寺旁有两根石柱子,高约丈余,明成化年间被风吹折一根,所存一根不知仍在否。传说上仓龙神违犯天条,被贬凡间附体泥龙。为了将功补过,泥龙乐善好施,每逢阴雨必化做人形在路口为赶路人撑伞相送,或借伞他用。一天,孝女贞姑替母采药途经此地,突降大雨,无处藏身。泥龙赶紧撑伞相送,于后每当遇雨,即撑伞相送,常来常往,产生了爱慕之情,并将第一次送伞之日定为约会之日,两人经常约会。这一现象不幸被古肖寺的一恶僧发现,当即用铁锁将泥龙锁住,使其动弹不得。贞姑几度赴约扑空,不免思念情切,滴下了三滴辛酸的泪水。泪珠落地,竟将地面砸出了三个孔,遂成了一口三眼井。井水翻腾,溢井而出,直漫到泥龙的尾部。泥龙得水,顿时获得灵气,大发龙威,上下翻滚,挣断锁链,带着贞姑腾空飞去。泥龙滚动过的地方,就成了一汪潭水。而后,有一渔人捕鱼时网得一副铁锁,所以叫“铁锁龙潭”。为了祭祀,明万历年间,县令胡仲澜兴建文昌祠,后来年久失修而坍塌。清同治十年(1871年)又改建为文昌宫,复修正殿一重,中祀历代帝君先贤。东侧有放生池,由放生公所管理。1909年(宣统元年)进步人土打破女禁,创办了黄陂第一所女子学校--木兰女校。当时封建传统观念毕竟根深蒂固,主事者虽冲破阻力,创办了女校,但却顾虑重重,仍把女子视为必加防范的洪水,把校址设在铁锁龙潭的中心处,原藏经阁的旧址上,而且四周筑起篱笆围墙,只开一门进出,几乎与世隔绝。
二、板桥仙迹
巨人何日学凌波,可有芒鞋踏破麽。
曾记踞桥黄石坐,难凭喷水白驴过。
步虚声逐人无影,脚赤泥穿石不磨。
讶怪仙踪徒一到,不曾略睡祗留蓑。
板桥仙迹:在黄陂县治西郊外有石板桥一座,1223年(南宋嘉定十六年)建,明永乐间重修。相传城西护城河洪水滔滔,百姓进出县城,车马受阻,过往极为不方便。黎民百姓急切地盼望能够架一座石桥。有一年终于开工建桥了,谁知道下石打基时,石料常被河水冲走。正在众水工一筹莫展、望水兴叹之际,一朵祥云飘然降落,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出现在大家的面前,他望着河水淡淡一笑。众工匠发现原来是泥木祖师鲁班,连忙上前求助。鲁班微微点头,说道:“你们不知道,石料之所以被卷走,是河水中的水蛇精在作怪呢。”说完随手捏一泥齿丢入河中,霎时白光一闪,血水翻涌,巨浪滔滔。鲁班趁机投石镇水,差人架桥。顷刻之间桥就架好了,但是水中余波未平,板桥也随之颤动不已。鲁班知道是妖孽在作怪,便走上桥去猛顿一脚,踩出了一道一尺多长的足迹,不仅镇住了妖孽,而且平息了水患。护城河变成了通途,黎民欢呼雀跃。从此,石板桥上留下了祖师爷鲁班的仙迹。
三、西寺晓钟
浮生底事水云程,客夜无眠分外清。
大抵钟声俱百八,西陵西寺倍关情。
西寺晓钟:西寺也叫木兰宫,在小西门外,距离大板桥不远。根据同治《黄陂县志》记载:西寺系唐贞观年间襄州都督尉迟恭所修,明洪武年间重修,为从前朝贺习仪之所,寺中的大钟系明朝万历年间邑人郑光禄监铸,重5048斤。县志有诗这样描述:竹阁春深梦未醒,木兰钟声动神听。数声清越传空际,敲落银河万点星。其晓钟清脆,回荡晨空,山村田野,一片静谧景象。围绕西寺和大钟,民间也流传着动人的传说。相传始铸西寺大钟屡屡失败,县太爷坐卧不安,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武湖有一对渔民夫妇是铸造大钟的能手,丈夫叫铁汉子,妻子叫银姑娘。县太爷闻讯大喜,于是马上命令他们百日之内将钟铸造完成,否则问他们的杀头之罪。夫妻二人也不敢怠慢,随即燃炉炼铁,九十九次的浇铸,终因无人祭炉而未能铸造成功。眼看百日期限已经到了,铁汉子深感无望,便与银姑娘相拥而哭。为了救丈夫,银姑娘深情地望了丈夫一眼,毅然纵身跳入炉内。铁汉子想上前阻拦,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只扯下了半幅白裙。爱妻丧生,大钟铸造成功,县太爷感叹之余,决定亲自试敲。铁汉子言道,此钟不仅声音悦耳,而且他走多远钟声也会传递多远。县太爷不信,赐他快马一匹,约定半夜子时起程,次日辰时试钟。铁汉子依约催马赶到武湖,黎明弃马乘舟。刚好时辰已经到了,耳边传来了悠扬的钟声。铁汉子触景生情,思念爱妻,痛哭着将白裙撕碎,当作纸钱抛入湖中祭奠。一会儿,碎裙变成了群群小鱼在水中腾跃。于是“西寺晓钟敲,武湖银鱼跳”的传说便流传开来。
四、滠水冬温
木兰山麓浚源深,流向东城汇一津。
夜渡呼船常带月,秋波洗练净无尘。
群鸥出没寒犹在,积雪消融腊似春。
□□□□□□□,□□□□□□□。
滠水冬温:滠水发源于大悟光雾山,由北向南,纵贯黄陂全境,至五通口与谌家矶之间注人长江。据说,有一座“温泉殿”,温水奔涌,“溯雪常消青草洲”。传说上八仙闹海被下八仙斗败,受到了惩罚。这时,江海黄龙前来说情,并亲自送他们回府。谁知上八仙恩将仇报,反将黄龙扣押在洞府。何仙姑闻讯愤愤不平,救出黄龙逃到人间做了夫妻。黄龙取名齐天龙,何仙姑取名荷花。夫妻二人相亲相爱,驾舟打鱼为生,也常摆渡助人。一年,大雨滂沱,山洪爆发,良田淹没,生灵惨遭涂炭。齐天龙夫妇痛彻心脾,驾舟抢险,奋勇救人,使许多乡亲死里逃生。可他们夫妇二人却因劳累过度,不幸被洪水卷走。乡亲们四处呼号,八方寻找,后在县北不远找到了他们的尸体,人们便将他们夫妇合葬在滠水边。为了纪念这对舍己救人的夫妇,人们还在他们夫妇的墓前修建了仙侣台和仙侣洞,常年供奉。这件事情感动了上八仙和下八仙,以后每逢冬至忌日,群仙齐集于此,纷纷向河中洒酒祭祀,于是滠水就有了“冬温”之说。
五、木兰耸翠
突兀奇峰霄汉闲,相传千古木兰山。
翠流断避烟生石,绿染虬松云掩岚。
岭后一声清磐动,天边几点暮鸦还。
将军去后无消息,弱柳春来弄小蛮。
木兰耸翠:县北60里的木兰山为荆楚名岳之一。相传,汉代木兰山下有一千户长朱寿甫,膝下有一女名木兰,聪慧过人,不仅知书达礼,而且武艺超群,每日习文练武在山中,山山岭岭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山上遍布她用过的竹箭,好一派“低眉菩萨红妆样,怒目金刚剑侠同”的巾帼英雄气概。当时,胡羌入侵,可汗点兵。木兰女扮男装,毅然代父从军。转战十二载,木兰凯歌还。这时,漫山遍野的竹箭,竟然变成了参天大树,郁郁葱葱,鲜花怒放,姹紫嫣红,好象在迎接木兰将军的胜利归来,又好象在欢庆木兰的丰功伟绩。绿的木兰树,红的木兰花,一经轻风摇动,顿时飞红摇翠,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木兰耸翠”的绚丽图画。木兰山不仅以木兰将军的家乡闻名于世,而且以自然景观和道教圣地吸引各地游人香客。十景中多已不再,唯此香火不断,现仍为黄陂县第一胜景。
六、钓台夜月
石蹬千盘垒一邱,云根翻动滠源流。
烟笼碧岫疑春晓,月浸澄潭若素秋。
仙去遗踪空有篆,人来野鹿亦同游。
应怜昔日垂纶者,起位三分有二州。
钓台夜月:钓台其实有岩无台,在县北5里处的滠水西岸,临河突兀一块高达数丈的砂岩,半腰刻有“钓台夜月”四个篆字,显得古朴大方,幽静宜人。据说宋代有个隐士,自负清高,一心欲效东汉严子陵的隐居生涯,以此图谋虚名,所以爱在月明风清的良宵,选择在此高台垂钓。一天,一路人见了问道:“先生,你坐这么高怎么能看见浮子的动静?如此垂钓岂不笑话?”宋隐士听了不屑地一笑,孤傲地说:“哼哼,你知道什么?象我这样钓鱼的只有雅士严子陵知道。”路人呵呵笑道:“严子陵是弃官隐居,担心汉光武帝刘秀来找他出仕,才天天在高处钓鱼,实则是为了居高临下便于观察,以便朝廷来人时,随机做出应变之策。皇帝又没有派人来找你,象你这样钓鱼不是东施效颦吗?可笑,可笑!”宋隐士听了大为不悦,索性置之不理。不料瞥见河中月影,只见月影在水中闪动,也象在笑他。他恼羞成怒,捡起块石头向月影砸去,顿时水泛波纹,月成两片。从此,在钓鱼台上观看河中的月影就成两半了,“钓台夜月”由此而得名,宋隐士则被贻笑后世了。
七、克寨屯军
黄尘四塞盗纵横,驰逐何人仗义名。
左泽列栅团练密,依山树帜指挥明。
不妨妇织还供饷,未辍男耕亦典兵。
封豕长蛇芟剃尽,至今原野寂无燐。
克寨屯军:旧址在县北约5里处。相传宋朝末年,县北一带盗匪如毛,经常出没于乡里打家劫舍,殃及百姓。由于官兵疲于与义军作战,无法顾及地方匪祸。乡民只好自己组织团练,傍水打桩编织木栅,依山立竿悬挂旌旗。男练刀枪不误农作,女练纺织筹办粮饷,人人齐心,户户协力,同仇敌忾,除暴安良。黄州知府为了表彰百姓惩恶扬善的斗争精神,特将“克寨屯军”列为十景之一。明《黄州府志》有上诗这样的描述。
八、鲁台望道
孤亭突兀倚云岑,遥望尼山几万寻。
松露垂枝疑振玉,篁风送响讶声金。
芹波绿漾沂川色,杏坞红分阙里阴。
宁独两贤瞻望切,至今思慕在人心。
鲁台望道:在滠水河东岸与县城隔河相望有一个山丘,原名无人查考,后名鲁台山。根据明间传说,宋仁宗时,有一河南人氏逾,钦命其为黄陂县令,不幸积劳病故,朝廷“官赠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加赠司空”。他遗下一子程珀,因年幼路遥,难返河南洛阳故里,于是寓居黄陂程乡坊。圣上见他是忠良之后,遂命其为黄陂县尉。后娶孝感女侯氏为妻,夜梦双凤投怀,于明道元年(1032年)生一子程颢,号明道。次年(1033年)又生一子程颐,号伊川。程颢、程颐聪慧,勤奋好学,读经论史,仰慕孔子,于是筑台于山椒,遥望东鲁孔子的故乡,所以山名“鲁台山”,或者叫“望鲁台”,也叫“鲁台望道”,后人又建双凤亭于其上,是纪念二程的古迹。
九、甘露呈祥
何时垂得山头露,今日犹传露未皠。
嶂雾晓滋春烂漫,岩花晴绕寺芳菲。
鲁台色借标丹凤,楚泽烟深上翠微。
闻说有龙祥瑞世,白麟赤雁与同归。
甘露呈祥:县东10里的甘露山,因世传陈武帝时曾降甘露得名。相传南朝陈武帝时,县东10里处有一翠岭,岭上住着一对夫妻,男耕女织,恩爱和睦。后来他的妻子身怀六甲,临盆产下一条小龙。丈夫将这个出生物当成怪物,操起一把铁锹向小龙砸去,只听见一声惨叫,竟斩断了小龙的尾巴。小龙就地一滚,而后腾空飞向云端,恋恋不舍地探出头来向母亲哭诉道:“母亲不必难过,你老只要唤儿几声,儿会回来探望双亲的。”母亲听后害怕其父生气,忍痛嘱咐他“莫回”,而小龙却听成了“恶回”。因此,只要听见母亲的呼唤,小龙回来时就雷电大作,雷雨交加。有一年,久旱无雨,禾苗枯黄,人畜染疫,百姓遭殃。小龙的母亲眼见满眼饿殍,生灵涂炭,心中万分难过。她眼含热泪,仰望长空,引颈高呼:“龙儿!”顷刻之间,风起云涌,雷鸣电闪,只见一条秃尾巴小龙,身背南海观音而来。观音大士将手中的紫金瓶朝下一倒,于是紫金瓶中滴下几点甘露,顿时大雨倾盆,禾苗复苏,瘟疫消除,人畜两旺。于是翠岭被人命名为“甘露山”,又称“甘露呈祥”。山下有甘露寺,1567年(明隆庆元年)重建,内祀二程及诸学者。
十、武湖烟涨
平湖气霭郁层霄,七泽波分入海潮。
望里有天尘漠漠,云中看树景寥寥。
涛喧万马金戈震,垒卷三江玉帐遥。
赚得将军浑好武,千年鹦赋憾难消。
武湖烟涨:武湖又名黄汉湖,位于黄陂东南部,相传为东汉江夏太守黄祖练武习射之处,湖面因日照受热,水汽蒸腾,浓雾弥天,在黄昏或清晨形成烟雾溟蒙的景象,山林房屋,若隐若现,如天上的仙境;人流车马,隐现其间,如腾云驾雾。这就是“武湖烟涨”,为黄陂的奇景之一。民间传说也附会而生。世传汉时江夏太守黄祖,常到湖边操练水军,其坐骑寄放在辛店马场庙,浸湿的铠甲就晒在湖中的晒甲山上。因此,该湖成为演武湖,其名也由此而来。后来黄祖兵败,被孙权枭首示众。黄祖饮恨黄泉成为鬼雄,仍愤愤不平,在地府重征旧部,占据武湖。每日清晨与生前一样,操兵演武,只杀得“万戟凝霜”,“千舸冲浪”,水珠四溅,风沙弥漫,好似浓雾烟云般。传说归传说,但这烟雾确实给武湖披上一层神秘面纱,放舟湖中,飘飘然有羽化登仙之感。
⑸ 黄陂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木兰山:位于武汉市北部。海拔582.1米,为国家AAAAA级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木兰山国家地质公园)。木兰山是木兰文化之源,花木兰将军生葬于此,祭祀于此。集宗教、地质、建筑奇观为一身,有木兰殿等七宫八观三十六殿,塑有花木兰“三应身”神像。木兰山神祀制为清朝政府为纪念花木兰所设祭祀区。
木兰天池风景区:位于黄陂区北部长轩岭街道,距武汉天河机场45公里。整个景区占地面积9000亩,森林覆盖率达98%。木兰天池是木兰的外婆家、木兰成长地,再现了木兰童年生活的快乐时光。
云雾山:享有“西陵胜地、楚北名区、陂西陲障、汉地祖山”美誉的木兰云雾山,为5A级景区,地处武汉市黄陂区西北李家集街道内,距武汉市中心65公里,距黄陂城区29公里。以山命名有南海舰队997云雾山舰。木兰云雾山是木兰将军归隐之地,草庐明志,花海知心,拥有花语山,仙人洞及龙王尖石寨。
⑹ 黄陂区泡桐煤气站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打114咨询一下黄坡区炮洞煤气站的电话号码。
⑺ 黄陂区的旅游
2015年,接待游客达1500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亿元,分别增长25%和66%。黄陂北部947平方公里的木兰文化旅游区,誉为中南地区生态文化休闲之都,被联合国列入《中国21世纪优先发展议程》。
黄陂拥有中南地区最大的城市生态旅游景区群,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包括木兰山、木兰天池,木兰云雾山,木兰草原四大景区),国家AAAA级景区4家(大余湾、清凉寨、农耕年华、锦里沟),3A级景区4家(胜天农庄、木兰湖,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木兰古门),以上景区除胜天农庄外均列入武汉旅游年卡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1家(木兰湖),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家(大余湾)。黄陂古有黄陂十景,今有木兰八景。黄陂拥有最高星级的五星级农家乐10家,居全省区县第一。四星级农庄20余家,打造了武汉市首条最长的绿色旅游景观通道-130公里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交通环线,实现全区各大景区之间“15分钟可达、2小时串联”的旅游线路循环贯通。
黄陂区与亿利资源、三特索道、吉利集团、周大福、红星美凯龙、华谊兄弟等上市企业展开全面战略合作,积极推动王河水乡、三台寺、木兰小镇、木兰溪、红岗山茶文化园、木兰竹海、红酒古镇等乡村旅游加快建设,加快乡域传奇、木兰花谷、木兰龙门山、浪漫红叶谷、银杏山庄、木兰果园建设,启动云雾山体育公园、木兰山滑翔伞基地、F4赛车场、华夏同根园建设。
推出了武汉赏花地图方便游客,黄陂区木兰天池杏花、清凉寨中华樱花、木兰云雾山杜鹃花和锦里沟樱花4家入围“新花城十景”。配套建成各类宾馆酒店63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2家、三星级4家,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已经形成了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服务体系,具有一次性接待2万名游客食宿的能力。 木兰山
木兰山位于武汉市北部。海拔582.1米,为国家AAAAA级风景区。木兰山是木兰文化之源,花木兰将军生葬于此,祭祀于此。集宗教、地质、建筑奇观为一身,有木兰殿等七宫八观三十六殿,塑有花木兰“三应身”神像。木兰山神祀制为清朝政府为纪念花木兰所设祭祀区。
木兰山始得名于南齐永明三年(485年),唐贞观九年(635年),木兰山金顶为朝廷纪念木兰将军始建。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时任黄州刺史的杜牧曾游木兰山,并留下《题木兰庙》:“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宋雍熙二年(985年),王义敬木兰忠孝,重建了木兰将军坊和庙。宋代,米芾在此手书“第一山”保存至今。被明代诗人屠达誉为“西陵最胜,盖三楚之极观”。清朝,外省香客游人来木兰山的人次平均每年超过百万。木兰庙会传承千年,每年十万余人参与。2015年,木兰山和台湾阿里山结为了姊妹山。
木兰山国家地质公园广泛分布着有7亿5千万年历史的蓝片岩。 有著名的木兰山组歌和烽火木兰山。拥有雄伟壮观的群峦秀峰、木兰山古建筑群的众多道佛泥塑,宫观栉比的木兰山道教丛林、十里槐花、瞬息万变的云海奇景。
木兰天池
木兰天池风景区位于黄陂区北部长轩岭街道,距武汉天河机场45公里。整个景区占地面积9000亩,森林覆盖率达98%。木兰天池是木兰的外婆家、木兰成长地,再现了木兰童年生活的快乐时光。
木兰天池是AAAAA景区,面积13平方公里,主要由“浪漫山水”、“高峡人家”和“森林公园”三大主题景园链接成一个南北走向,长达十余公里的森林山水大峡谷,是国家森林公园。十里野杏花、野菊花、油茶花,分布在峡谷、大小天池的两岸。其主峰海拔520.6公尺,属大别山南麓。景区年平均气温介于15-22℃之间,七月份平均气温25.8℃。
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作为木兰天池的三期园区,各种珍贵动植物达1000余种,是三峡工程植物保护移植基地。
云雾山
享有“西陵胜地、楚北名区、陂西陲障、汉地祖山”美誉的木兰云雾山,为5A级景区,地处武汉市黄陂区西北李家集街道内,距武汉市中心65公里,距黄陂城区29公里。以山命名有南海舰队997云雾山舰。木兰云雾山是木兰将军归隐之地,草庐明志,花海知心,拥有花语山(杜鹃花华中一绝),仙人洞及历代兵家博弈所遗存的古代城寨龙王尖石寨。
每年元宵灯会,木兰云雾山僵狮子盛行。这里有“十里花山,八里柳溪,一山两教,四季香火”。还有非遗黄陂泥塑、白鹭林。云雾山蕴藏着千万株形态各异的万亩杜鹃花海似绮丽的彩带飘动在青山幽谷之中。云雾山恐龙谷和云雾山冰雕馆又先后开园。
被称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中的百景园,山内常年平均气温18℃,有各种树木150余种,中草药材600余种,森林覆盖率95%以上。
木兰草原
木兰草原位于武汉黄陂区王家河街道,属“木兰八景”之一。景区距武汉市城区36公里。木兰草原是木兰骑马射箭、演兵练武之地,木兰从军骑马射箭的场景历历在目。木兰草原是5A景区,面积4800亩,融草原风情观光、户外拓展、水上游乐为一体,是华中地区唯一的以草原风情为主题的风景区。
木兰草原是中南惟一的天然草场,其中的王子草场有长千米的“葡萄长廊”蜿蜒曲折和一望无垠“公主湖”,草原白鹭湖,吉祥广场。
木兰草原坐拥华中最大的格桑花花海,充满西北特色的跑马射箭等大漠风情。在木兰草原,开满紫色、粉色、白色、红色的千亩格桑花。 清凉寨
木兰清凉寨是AAAA级景区,平均海拔600余米,景区总面积6000余亩,有近2000亩油茶和各类品种的茶花,所在的刘家山村是武汉最美的山村。
木兰清凉寨位于蔡店街道西北部刘家山,年平均温度低于武汉市中心城区4-6度,十里中华樱花、映山红、油菜花、茶花花花飘香,推出的攀水瀑布、古炭窑、滴水观音、九龙飞瀑等旅游景点,加入丰富多彩的祈福、采茶等活动。
清凉寨深秋,三角枫等多种秋季红叶树种面积3000余亩,形成艳丽的秋季红叶景观。刘家山和丁家山两个高山自然村银杏树达5万余株,其中,百年以上的古银杏近百株,是武汉市境内目前最大的高山古银杏群。
大余湾
大余湾是位于武汉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共有近40幢房屋为明末清初建筑,石屋石砌,雕梁画栋,有数百年历史,是典型的明清风水建筑格局。该村先祖曾有过“一门三太守,五代四尚书”的历史辉煌。为湖北第一民俗村,作为一个风景秀丽的徽派建筑古老村落大余湾村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
大余湾古建筑群是中华耕读文化的典型,保留和继承了古代遗存中那种难得的恬静与淡泊的慢生活模式,花海乐园拥有万亩油菜花、百亩红栀子花,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锦里沟
锦里沟是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北部蔡店街道境内。始建于清朝雍正时期。
锦里沟由环湖风情体验区、峡谷游览区和寨王文化展示区三个部分组成。游线全长12公里,串联大小景点48处,是武汉市唯一的土苗文化风情旅游区,也是最大的自然山水度假区。篝火晚会 青山绿水,溪流环绕,湖泊、瀑流、峡谷、野花与吊脚楼、风雨桥等土家建筑交相辉映,
农耕年华
农耕年华是AAAA级景区,位于武湖街道,占地面积3000亩,已建成农业科普示范区、高尔夫体验区、农耕文化展示区、百果观赏采摘区、藤园彩林浏览区、珍奇动物观赏区、生态湿地游览区等十二个功能区,是华中最大的农业主题观光园区。农耕年华千亩的桃花景色秀丽,镇、村、塔、桥星罗棋布。 胜天农庄位于黄陂区王家河街道,AAA级景区,有太平天国古城依山就势,以青石干砌而成,城墙高4米左右,占地面积约一万多平方米。灵宫殿与白马寺始建与唐朝,穿插了露营、cs,垂钓,卡丁车,竹筏漂、丛林越野、攀岩、速降、搭绳过涧、水上飞索等许多另类户外活动。
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是与阿里巴巴合作的中国首家超大型智慧市场。AAA级景区。
木兰古门位于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的姚家集街道境内,国家AAA级景区,总面积6000亩,距武汉中心城区约65公里,属典型的山水石林景区。古门湖位于古门山西麓,湖面约800亩,古门万亩荷花塘,半岛众多。古门山景区内有大小瀑布十多处,其中最长的“三叠瀑”有约百余米,最高的“百丈瀑”约高50米。
木兰湖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国家AAA级景区,湖面17平方公里,108个大小湖汊组成57公里的环湖公路蜿蜒曲折,32个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木兰将军自幼操戈习武在此而得名。木兰湖西岸三千米为木兰庙,庙前有千年银杏,庙后为木兰墓,始建于唐,明清多修缮。木兰湖鸟岛长年栖息着各种鸟类10余万只,其中30%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与台湾南投县日月潭结成了“姊妹湖”。 姚家山位于黄陂区蔡店街道,是武汉抗战第一村。1941年至1946年,新四军五师司政两部常设在姚家山,姚家山新五师司政机关旧址作为新五师和鄂豫边区党委机关驻地。周边有双峰尖、西峰尖、茶山等九座山体相峙环绕,四季常绿、冬暖夏凉。姚家山溪谷,樱花、中华白鹃、杜鹃花、杏花、桃花、梨花等山野鲜花眼花缭乱。
天寨沟漂流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的蔡店街道境内,是武汉市第一家漂流景区。 天寨沟漂流河道全长3.8公里,落差136米。河道内森林覆盖,乘艇漂流穿行在林荫之中,河道中有大小十八龙潭。
木兰花园(武汉木兰玫瑰花园)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道胜天村,是武汉地区最大规模玫瑰园,种植3000余亩玫瑰花,花色分为红、粉、黄、白、复色五大色系。
红岗山位于武汉市黄陂区蔡家榨街道。是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诞生地。这里还有太平天国时期古寨城墙遗址。也是武汉驰名的茶乡古镇。
月亮湖(院基寺水库)位于武汉黄陂区明清古街背后,与当地木兰湖景区夏家寺水库和梅店水库相呼应,形成“日月星”三湖鼎立之势,该湖蓄水量1.08亿方,已经成为著名的湿地生态旅游区。
谦森岛庄园,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祁家湾街境内。该园由四个林果生产场组成,拥有果园种植面积1万亩。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金果园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道雷段村,距武汉市中心28公里,武汉金果园基地现有果树面积1000亩,品种有水蜜桃树、黑宝石李、梨树、枣树、枇杷树、橘树、柑橘树等20多个品种1万余棵果树。黄陂形成了木兰湖蓝莓、罗汉桑椹、前川金果园甜桃、武湖草莓、蔡榨茶叶等五大休闲采摘基地。
武汉农业生态园位于武汉市的黄陂区武湖街道。
⑻ 黄陂的礼节有哪些
黄陂有句老话,抬头嫁姑娘,低头娶媳妇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城乡居民极重视。腊月二十四“过小年”,打扬尘,“送灶神”。腊月三十,张贴春联、门神,除旧布新。一般选择这一天全家团聚,祭祀祖先,“吃年饭”。除夕之夜,全家围坐“谈年”至晓,谓之“守祟”;长辈给小孩送“压岁钱”。初一凌晨,燃放爆竹辞旧迎新。清早,晚辈给长辈拜年。初二、初三,亲友互相拜年,互致祝福。初一至初三,忌泼水、扫地、挑水、动用针剪,忌说不吉利的语言。初三,烧香烛、燃鞭爆“送年”。解放后,一些封建迷信习俗渐被摒弃。春节期间,开展拥军优属活动,机关团体放假3天。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亦称“灯节”。家家户户吃元宵(糯米汤圆),门前悬挂灯笼。城乡兴办灯会,舞龙灯、狮子、彩莲船、蚌蚌精、高跷等。一般是初十“闹灯”,十三“试灯”,十五“玩灯”,十六“送灯”。大的湾村还接戏班唱戏。一连热闹几天。
花朝节 农历二月十二,相传为百花仙子生日,为婚嫁之吉日。
三月三 是日出门“采青”、“踏青”、“游春”。传说当日以地菜花煮鸡蛋吃,可治头晕。
清明节 家家户户门前插柳枝,扫墓祭祖。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又名端阳节。各家门前插艾蒿、菖蒲,吃盐蛋、粽子、芝麻糕、绿豆糕,饮雄黄酒。儿童耳鼻孔涂抹雄黄酒,颈上挂香袋,以驱除“五毒”。在河、湖举行龙舟竞赛,纪念屈原。
吃新节 又名过半年。农家在小暑前后逢卯日取新谷为食,并置酒肉,接已嫁的姑娘回娘家团聚。有“乡里人,两道荤,过了年,盼吃新”之说。
六月六 相传是日为雷祖生日,俗称“龙晒衣”。此日,开箱晒衣被,防虫蛀。
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相传是牛郎织女在银河相会。妇女于此日向织女乞求智慧。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自七月初一于十五期间,各家自选一日,备酒肴祭祖。出嫁妇女,必于此日回娘家省亲祭祖。富家大户请僧道做“盂兰会”,超度亡灵。一般人家晚间“烧‘包袱’(上书祖宗姓名的冥钱封包)”,乞求亡灵庇佑。解放后仅存烧纸钱之旧俗。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日阖家团聚,置酒馔,吃汤圆、月饼、寓月圆家圆之意。晚上“赏月”,有的竟通宵达旦。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时序深秋,天高气爽。民间多筹办冬藏事。文人雅士则登高眺远,赏菊赋诗。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亦称腊月初八)各家用南瓜、黄豆、花生、糯米、红枣、莲米、薯干、绿豆混煮为粥食,谓之吃“腊八粥”。
第二节 婚嫁
一、普通婚俗
定婚 旧时婚姻由父母包办,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相信生辰八字。八字无冲无克,双方父母同意,便可订亲。订亲时男方备酒席,请亲族中有名望者陪媒。女方用红纸写好“庚书”(生辰八字),置于拜盒,由媒人交男方,称“发八字”。男方据女方提供的尺寸做好衣物等,由媒人送给妇方作信物。亦有“血盆定亲”、“指腹为婚”者。
报日 男方在征求女方同意之后,将迎亲日期正式通知女方,谓之“报日”。报日前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选择黄道吉日,由男方用大红纸写成“龙签”、“凤简”(即婚期通知书),连同按女方要求筹办的礼品、礼金一并送到女家。
搬嫁妆 结婚前两天,男方到女方搬嫁妆。女方待酒、给脚力钱。钱用红纸包好,数量不等,但对背帐子、挑百子捅(马桶)、脚盆(俗称“小家业”)和掌钥匙的人要封大礼。女方事先将嫁妆摆在客堂中,让人观赏,谓之“亮嫁妆”。嫁姨由“全福人”(儿女双全的妇女)缝制,也由“全福人”铺床。在新娘进房这前,新郎要选一儿童陪睡,谓之“压床”。
迎亲 男方打发花轿迎取新娘。发轿前,先对花轿敬香、放鞭炮;牵娘点燃3支红香,托着镜子照花轿的四周,谓之“照轿”;而后锁桥、发轿。迎亲队伍一路放鞭鸣铳,敲对子锣。到达女家门前,须投帖叫门;女方则再三索要“喜钱”,直至满意时方可开门迎入。
新娘出嫁前一天,请礼宾“开眉”(用绱鞋线绞去脸上的汗毛)。上轿前梳妆打扮,头顶一块大红绣花方绫,谓之“盖头”。临上桥痛哭一番,称“哭嫁”。
迎亲花轿来去不走旧路,去时绕道走,回时走捷径。中途换人不歇轿;停轿不落地。迎至家门,举行“回车马”仪式,鼓乐齐鸣,叫喜声不绝。
拜堂 花轿入宅、鸣炮奏乐。牵娘打开轿门,牵出新娘。先拜天地,后拜家神、祖宗、父母,最后夫妻交拜,入洞房。新郎先向新娘行大礼,然后揭去新娘的盖头;夫妻并排坐床沿、喝交杯茶、交杯酒后,新郎出房招待宾客。客人散后,新郎回房,新娘斟茶敬新郎,并行大礼。富家大户请礼生、乐生呼礼,一般分告祖、回銮、踩堂、拜晓等四堂礼,以踩堂最为热闹。黄陂的踩堂歌别具一格,被《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收录。
闹新房 新娘进房后,开始闹新房,亦称“盘新娘”。男女老幼均可与新娘嬉笑打闹。用衣服兜些红枣、豆子、花生,掺杂苦楝砣等涌进新房,向床上和新娘的身上撒去,名曰“撒帐”。随后,众人或坐或立,七言八语,或说戏谑新娘的“
四言八句”,或提难以答复的问题难为新娘,或要新娘、新郎做一些表示亲妮的动作。总之开各种各样的玩笑,直至深夜方散。
回门 婚后第三天,由新娘的兄弟去新郎家接姑爷姑娘双回门。并在当天日落前送回新郎家。新娘回到新郎家进门前,要在用板凳或木梯搭成的“桥”上走过,叫过桥。过桥后要“拜旗”,所谓“旗”,即绑在树上的门幔。这些都是闹剧,为婚后余兴。
⑼ 黄陂这个地名怎么得来的啊
黄陂
唐宋时称为龙归洞,元末改称乌茶洞。明泰昌元年开圩,原名中洞圩,清雍正年间称“黄陂圩堡”。本因在河上筑有陂头一座,河上游开采硫磺矿,河水污染陂头成黄色,故称黄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