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黄陂田田素质教育中心有哪些教官
东北教官何督导,邓教官,王督导
❷ 黄陂空军雷达学院的肩章
我军目前实行的军衔制,不同于上述三种类型。我军军官衔级的设置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共设三等十级:
将官三级: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四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三级:上尉、中尉、少尉。
我军新军衔制与其他几种军衔类型相比:
比"东方型"军衔少元帅、大将、大尉等衔,多大校,比前苏联少三级,比其他国家少一至二级;
比"西方型"军衔少元帅、准将,多大校,上将以下军衔等级一样多;比"东亚型"军衔多大校一级。
应该说,比较而言,我国新军衔制在军衔设置上,更接近传统的"西方型"军衔,至少军衔等级一样 多。所不同的是"西方型"军衔有元帅和准将,我军军衔制在相应的位置上是一级上将和大校(1994年取消了一级上将,而西方国家的元帅平时基本不用)。我军平时最高军衔为上将,这一点和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军的大校和朝鲜一样主要是为师职干部设的。由于我军师职干部数量太多,如果大部分授少将,将官数量过多;如大部分授上校,则显得偏低;如设准将军衔,将官数量更多,因此设置大校衔。这样,我军的编制军衔就比较特殊,尉官对应连、排军官,这一点与其他几种类型军衔制样;而将官对应军以上军官,校官对应师、团、营军官,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尉官(一杠)
一杠一星:少尉
一杠二星:中尉
一杠三星:上尉
·校官(两杠)
两杠一星是:少校
两杠二星是:中校
两杠三星是:上校
两杠四星是:大校
·将军
没有用杠,而是用金色的松叶,直接加上金星。
一颗金星:少将
二颗金星:中将
三颗金星:上将
一、士兵军衔肩章版面底色:陆军为棕绿色,海军为黑色,空军为天蓝色。
士兵有两级,列兵(现役第一年的义务兵)和上等兵(现役第二年的义务兵)。
二、士官分为一级士官、二级士官、三级士官、四级士官、五级士官、六级士官。其中一级、二级士官为初级士官,三级、四级士官为中级士官,五级、六级士官为高级士官。士官军衔在肩章版面上缀以象征符号和折杠。象征符号、折杠的繁简分别表示士官军衔高、中、初三等和级别。三道粗折杠为六级士官军衔;两道粗折杠加一道细折杠为五级士官军衔;两道粗折杠为四级士官军衔;一道粗折杠加一道细折杠为三级
士官军衔;一道粗折杠为二级士官军衔;一道细折杠为一级士官军衔。士官军衔肩 章分硬肩章和套式软肩章。
三、兵的军衔在肩章版面上缀以折杠,无象征符号。两道折杠为上等兵军衔;一道折杠为列兵军衔。兵的军衔肩章为套式软肩章。
还有2个枪架在一起的就是士官肩章上的象征符号。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F%D5%BE%FC%BC%E7%D5%C2
❸ 黄陂区当村官怎么样
村官其实坚持坚持就过去了,主要是为了未来打算……
除非你真的想扎根基层服务农村,那么你就得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
❹ 空军黄陂士官学校对外招生吗
你好,据我所知你所说的这所士官学校是不会对外招生的。
❺ 十大上将是谁
没有十大上将的说法,只有十大大将的叫法,分别是:
1、大将——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 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 陈毅代表新四军和三野的元帅地位已定, 粟裕只能委屈了。
2、大将——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 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 即红二十五军, 徐海东任军团长。
3、大将——黄克诚(1902-1986) 湖南省永兴县人黄克诚,第四野战军的代表。 他的战绩、资历与别人相比有值得商榷之处, 但是他当时的职务是总参谋长兼军委秘书长, 这一点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
4、大将——陈赓(1903-1961)湖南省湘乡县人陈赓,第二野战军的代表。 陈赓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均是中流,而他的名气甚大, 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
5、大将——谭政(1902-1988)湖南省湘乡县人谭政,当时任总政治部主任, 与元帅中罗荣桓的情况一致, 是大将中政工方面的代表, 同样意味着中国军队的特色,与派系平衡无关。
6、大将——萧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萧劲光,第四野战军的又一代表。 海军司令的职务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 在所有元帅和大将中只有他在苏联进修过海军业务。 在资历方面,只提一点就够了。
7、大将——张云逸(1892-1974)广东省文昌县人张云逸,除粟裕外第三野战军的又一代表, 几乎可认为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因他的资历而来的。大将中他的年事最高,是唯一参加过护国讨袁的。
8、大将——罗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县人罗瑞卿,华北野战军的代表。 他的军事业绩和指挥能力都很一般, 资历也不出众,是有争议的人物。而他当时的职务为公安军司令兼公安部部长, 毛泽东对他颇为赏识。
9、大将——王树声(1905-1974)湖北省麻城县人王树声,红四方面军的代表。 与元帅中徐向前的情况一致, 尽管王树声战争中没有骄人战绩,但他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 仅此一项足以保证他的大将军衔。
10、大将——许光达(1908-1969)湖南省长沙市人许光达,是十大将中争议最大的人。 他的职务、资历、战绩明显低于其他的人, 而且在红军中仅担任师长, 对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性都嫌不足。
(5)黄陂最大官扩展阅读: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第二高军衔,仅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1955年9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授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等10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授予55人上将军衔,授予175人中将军衔,授予801人少将军衔。
1965年军衔制被取消。1988年恢复军衔制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再设大将军衔。
在酝酿大将的名单中,也曾经有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以及张鼎丞的名字。
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等四位原新四军的高级将领,在革命战争年代,为民族解放事业立下卓越功勋。所以,授予他们大将军衔也是理所应当的。
授衔时,李先念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谭震林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张鼎丞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1955年授衔前毛泽东建议:“现在在地方工作的,都不评军衔为好! ”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最后评定10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
❻ 谁知道武汉空军预警学院黄陂士官学校,从武昌火车站坐车的话怎么走非常着急!
坐577公交车,来到解放大道新荣村自站,转232路(两个车站不一起,下车后要顺着解放大道走到后湖大道路口左转,232起点站在后湖大道上,省客新荣客运站对面),坐232路在汉施公路强军路站下车。步行至武汉市黄陂区武湖镇强军路3号空军预警学院黄陂士官学校。
或者坐地铁4号线到中南路转2号线再到循礼门转1号线坐到新荣站或者堤角站(堤角站不用走,下了轻轨就是232的车站)客运站转232
❼ 黄陂县清朝最后一个县官是谁
一、黄陂县清朝最后一个县官是知县刘昌绪。主持编修《黄陂县志》。
二、简介:
黄陂区(Huangpi),是湖北省武汉市市辖区,地处武汉市北部,湖北省东部偏北。黄陂区南邻东西湖区、江岸区、东连洪山区、新洲区,西北交孝感市、东北交黄冈市。
黄陂区面积2261平方公里,地跨东经114°09′—114°37′,北纬30°40′—31°22′。2016年,户籍人口113.28万人。黄陂是武汉面积最大、生态环境最好的城区,是长江新城和武汉临空经济区核心区。区政府驻黄陂大道380号,下辖15个街道、1乡、1场、3个开发区。
黄陂是一座有4400年筑城史、1800余年建置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无陂不成镇”的深厚文化积淀。素有“千年古郡、木兰故里、滨江花都、孝信之城”的美誉,拥有盘龙城,木兰文化,二程、辛亥首义四大文化名片。黄陂是湖北省第一台乡,第二侨乡,华侨华裔和港澳台同胞超过30万人。商代盘龙城遗址是武汉城市之根;5A级景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为武汉之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