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湖北黄陂话:轮得像个逗样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能得像个dè样,形容小孩说明小孩聪明伶俐,形容大人的话表示这个人满“者”不过,喜欢炫耀自己的小聪明!表贬义!
❷ 黄陂方言舅别子怎么写
小舅子叫舅辫子是某些地方对妻弟调侃、戏虐的称呼。
小舅子叫舅辫子就像两连襟叫一担挑一样。姐姐结婚早,妻弟还小,并且留着小辫子,所以戏称舅辫子。
❸ 黄陂话的特色词语有哪些
您---恩朗嘎,长得漂亮--长的排场或好刮气啊,干什么--搞么事,有能力--有板眼或会搞,做事不利索--憨或怂头耷脑,宠爱--惯绍,过一会叫--过一哈,咸了叫--韩了,很好-蛮好,吃了饭没有-七要吗社,怎么的-么样,下雪-落雪。
❹ 黄陂话的方言歌曲
说唱黄陂
木兰湖的水,泡木兰山的茶,我们是地道的黄陂伢,黄陂伢说黄陂话,开口闭口是您朗嘎,您朗嘎您朗嘎您朗好唦。您朗嘎吃了冇?您朗嘎坐一哈,您朗嘎喝杯热茶。你们哪个“说”,我们叫得“说”,你们哪个“热”,我们叫得“热”,一说一热是黄陂的特色,说唱黄陂我们都来说。
无花不是春,无鸟不是林,无雨不是江河水,无陂不成镇。九佬十八匠,无陂不成镇,世界各地旮旯空里都有黄陂人。自古黄陂人人骨头硬,黄陂人一打两响落地有声,不乞不讨不坑不骗不害人,讲忠孝是根本,守诚信要本份,靠自己的勤劳双手四海谋生存。不管你在哪个地方都能听到亲亲热热黄陂话,不管你在哪个地方都能感受客客气气黄陂情,黄陂话,黄陂情,黄陂话亲热又好听,黄陂人大方又热情,能工巧匠志士能人遍天下,五洲四海都有黄陂人。
古代有巾帼英豪花木兰替父从军,征边关扫狼烟千古留名。北宋的程颐程颢“双凤二程”,创立的程朱理学博大精深。民国总统黎元洪黎黄陂是他的俗称,他是辛亥革命的元勋。
爱国学者胡秋原海峡破冰第一人,美国教育界首位华人校长田长霖,意大利“加勋骑士”万子美,他们都是黄陂人。世界级的诗人彭邦桢,他写的《月之故乡》情意深,“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呼唤两岸海峡情,牵动两岸同胞心。
瑞典终身职业歌唱家蔡大生,文坛老水手曾卓是诗圣,美术大家冯今松名扬四海,“东方电脑”柳大华盲棋才叫神。《青春之歌》有谢芳是电影明星,乒乓球有陈静还有刘国正,飞毛腿陈菊英体操黄力平。
吃一块糖蒸肉日子过得蛮润心,衣食住行行行状元都有黄陂人。蔡林记的热干面爽口香喷喷,热干面创始人是我们黄陂蔡榨人。黄陂老板创办的祁万顺,开在汉阳钟家村。谈炎记的水饺皮薄肉又嫩,看一眼口水直流硬是欠死人,过瘾过瘾把口水吞。精武的鸭脖子辣口不辣心,能美容能养颜还能瘦身。小蓝鲸遍布武汉三镇,连锁经营到河南到海南还到内蒙城。白海记的旗袍它是精品,三弯一翘高水平,穿在身上靓得很,外国人都说好摩登。归元寺香火盛,五百罗汉有神韵,它是我们黄陂的工匠造,喜怒忧思悲恐惊反映人间情。高洪泰的铜锣威名震,梅兰芳大师赞美声声,曹正兴的菜刀刀锋韧,远销大洋到了日本。
九佬十八匠,无陂不成镇,行行出状元,黄陂有精英。黄陂人了不得,再把黄陂的将军说一说。翻开中国革命史,黄陂人丰功真显赫,潘忠汝、吴光浩为救人民于水深和火热,要把反动统治的庙堂拆,“烧窑的卖瓦的都是扎在一把的,我们都是扎在一把的。”在木兰山创建了中国革命第七军,献出了生命洒尽热血。勇猛将军徐海东,平型关战役歼灭了日寇报大捷。木兰山虎将张广才,大别山娇子杜义德,安源大罢工有韩伟,陈庆先驰骋在苏浙,智勇双全袁学凯,何道泉转战大江和南北。
黄陂的名人赞不尽,五湖四海享盛名,黄陂的名人赞不尽,他们都是我们黄陂人。
❺ 最近有一部诸葛亮搞笑版挥泪斩马谡的视频很火,配音方言应该是武汉黄陂话,求大神发下观看地
配音是黄冈罗田方言,与黄陂话有点区别
这是一个罗田县胜利镇方言版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连接,刚又刷出来了,都听得懂吧
http://peiyinxiu.com/m/7EA5873112559FAC?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❻ 武汉黄陂话怎么讲
❼ 方言如何与湖北人交谈
这要具体看是湖北的那些地区了。当然普通话是通行无阻的。
湖北西北部受河南方言影响较深,像武当山所在的丹江口市,十堰市,还有郭靖守的襄阳,发音和河南话区别很小,你可以说着河南话冒充本地土著,笑。
宜昌话 该方言是中国使用人口最多的一个方言片------西南官话成渝片,由于该地区与巴蜀地区交界,除了部分苗族外,其他得少数民族以及汉族说得方言完全可以互通,而且外地人也是完全听得懂,具有浓郁得鄂西特色和巴蜀特色,最熟悉得莫过于恩施民歌《龙船调》,那句经典的对白:“妹娃子要过河(活),四哪个(过)来推我嘛?”
武汉话 武汉话对于湖北人来说,哪可是相当得熟悉了,只要是个湖北人也能随口说上几句,因为湖北的电视台等各大新闻得方言节目全部都是用武汉话来说的。武汉话比较好懂,武汉话在湖北可以说是个方言岛,在民国初就消失入声,不过武汉话有时候语速很快,如果一个北方人第一次听武汉方言,可能也听不懂多少的。武汉话不同于成都话得最大特点是武汉话语速快。
黄陂话(主要包括武汉市黄陂方言,武汉新洲话,孝感地区方言,黄冈部分地区方言)
黄陂话在音调上跟长沙话基本一样,楼主可以对比一下黄陂话和长沙话。黄陂话有个笑谈,据说在民国差点就成了国语,该方言在湖北有着非常大得影响,流行于湖北得楚剧和深受湖北广大百姓喜爱的湖北大鼓就是用该方言唱的,黄陂话在湖北得宣传的确做得很好,大家最熟知的大概就是田克兢老师和张明智老师,他们俩把黄陂话宣传于整个湖北地区。更重要得是黄陂话最近在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黄陂话保留了很多古代楚国方言元素,
黄梅话(主要包括黄梅话,蕲春话,武穴话,浠水话)
黄梅话,有人说是赣语官话,的确也不无道理,因为黄梅本就紧邻江西,祖先多为江西人,黄梅话被划入江淮官话,我觉得有点太牵强了,完全和江淮官话不一样。黄梅作为著名黄梅戏得发源地,其方言也比较好懂,但是那只是唱,如果一个北方人听黄梅话,还是有点困难的,大概明白百分之50左右,而且要认真听。就说浠水话,浠水方言得俗语特别多,大部分普通话词汇,浠水方言都可以用本地特色得俗语表达,而且浠水方言最大得特色是,浠水话儿化音相当的多,听得让你摸不着北。
总结的挺累的说,楼主给个好评嘛~
❽ 急求湖北地区方言笑话,最好是黄陂话的,武汉话也行
宜昌方言笑话:
一天,某中央领导人来当地视察,为了了解当地的收成情况,看到一位上了年纪农民,于是便问:老乡,今年的收成情况怎么样啊?老人苦笑:今年是个日古子(很差,不行的意思),领导不明白,于是问陪同的当地官员,当地官员连忙解释,日古子的意思就是很好,很不错,领导听了高兴。视察完毕,领导给地方官员讲话,因为高兴,讲话时特别用上了刚学会的方言,说:你们当地的工作搞得好啊,你们全都是日古子。
❾ 黄陂最牛土话~“业裸”是在黄陂话中常见的......
1、她叫我和你去,叫你明天到他家里做客,你明天要是不到他家做客,他会以为你我没跟你说,所以你明天一定要去他家做客。
2、八月十五吃月饼,喝热茶,越吃越有味。
3、嘎嘎-外婆
大大 -奶奶
爹爹-爷爷
姆眉 -妈妈
嘎公-外公
伯伯 -爸爸
密子 -妹妹
单选题——
1D,2B,3D,4B,5B,6C,7A,8A,
多选题——
板沙
A,亢奋。C,手舞足蹈。D,翻来覆去
往人嘎气
A,出阁。B,到奶奶家去。C,出嫁。
舍了
A,折本了。C,完了。D,掉的大
最下面的条件限制,不用做。
❿ 黄陂话的特色
黄陂话的去声根据中古声母清浊的不同分为阴阳两个声调,武汉话已经和普通话趋同,去声归并为一个调类。黄陂话阴去调调值为45,阳去调调值为44,两者发音相近。武汉话去声调值为25,音程跨度较黄陂话阴去更为明显。黄陂话的去声不同于其它方言区的去声,体现在其阴去声尾部的频率异常的高,特别是在尾音或者慢读的时候,黄陂话的阴去虽然终点调值和武汉话相同,但是听感上却要比武汉话更高,即使是和阳去比较,阴去在听感上造成的差异要大于调值所表示的差异。与音高伴有的音质上的特征便是韵母尾部带有喉塞音,喉塞音的出现往往会伴有更高的音高。
入声喉塞音往往是由于中古的塞音韵尾退化而成,这一点普遍见于吴语区和粤语区中。去声在中古已经不带塞音韵尾,所以黄陂话韵尾携带的喉塞音不是中古音系的遗留。根据王力先生对上古声调的解释,上古汉语中的长入元音较长 ,短 入元音较短。到了魏晋时期,长入的韵尾部分逐渐失 去 塞音 ,而 成为去声,短入则发展成为入声,塞音韵尾保留。因此,按照王力先生的观点,上古长入在失去塞音韵尾后,遗留了一个喉塞音,喉塞音具有提升音高的作用。普通话中喉塞音已经全丢失,调型也为降调,武汉话去声调型为 声调,但喉塞音丢失。黄陂话则在升调的基础上还保留了喉塞音,可以说黄陂话比武汉话保留了更多上古去声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