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武汉黄陂 > 黄陂镇铀矿

黄陂镇铀矿

发布时间:2021-01-16 18:07:40

① 宁都县有多少个乡镇

全县辖12个镇、12个乡:梅江镇、青塘镇、长胜镇、黄陂镇、固专村镇、赖村镇、石上镇、东山坝镇属、洛口镇、小布镇、黄石镇、田头镇、竹笮乡、对坊乡、固厚乡、田埠乡、会同乡、湛田乡、安福乡、东韶乡、肖田乡、钓峰乡、大沽乡、蔡江乡。

(1)黄陂镇铀矿扩展阅读:

地理区位:

宁都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地处北纬26°05'18″至27°08'13″,东经115°40'20″至116°17'15″之间。东与石城、广昌县交界,南与瑞金市、于都县为邻,西与兴国、永丰县相连,北与乐安、宜黄、南丰3县接壤。

气候特征:

宁都县地处北纬26°05'18″至27°08'13″,东经115°40'20″至116°17'15″之间。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无霜期长,适宜于亚热带作物的正常生长。

自然资源:

宁都县自然资源丰富,遍布全县各地,有植物、动物、矿物、太阳能、地热等主要自然资源。硫铁矿储量与开采价值居华东地区之首,锂辉矿为全国三大采矿点之一,铀矿储量大,稀土资源非常丰富。

② 桃山岩体地质

桃山矿田产于桃山复式花岗岩体中(图5-1),桃山岩体是华南花岗岩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江西省中部,面积1100km2,主要由印支期(三叠纪)的蔡江岩体、燕山早期(侏罗纪)的黄陂岩体、钓峰岩体、打鼓寨岩体以及燕山晚期(白垩纪)的小岩体或岩脉所组成。

蔡江岩体分布在桃山复式岩体西南部,面积120km2,西部和南部侵入在震旦系变质岩中,北部和东部被黄陂、钓峰岩体侵入。岩体内定向构造(由长石斑晶、黑云母条带组成)很发育,主要方位为340°~360°,局部为北北东、北东或北西向,倾向南西,倾角50°~70°。岩石类型为粗中粒—中粗粒斑状片麻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石结构构造变化比较稳定,分相不明显。

黄陂岩体主要分布在黄陂、小布、斜脑山、南团、淋池、小源一带,呈北北东方向展布,形如环状,面积489km2,占桃山复式岩体面积44%。

岩体具一定的不对称分相特征,西部和北部与震旦系变质岩接触的地方,见宽10~250m不等的边缘相,东部与天土岭岩体接触处有10m左右的边缘相,岩性以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为主,有时也见细中粒黑云母花岗岩;过渡相主要分布在岩体中部和东部,相当于前人划分的斜脑山岩体,岩性为粗中粒或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心相分布于西部和北部,相当于前人划分的黄陂岩体,岩性主要为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

岩石在垂向上也有一定的分带或分相特征,在西北部的切割较强烈的中山区,如油嘴脑、芦本峰、斜脑山、八仙枣等处,山顶为中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相当于边缘相或顶盖相,向下为中粒或粗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相当于过渡相,山下为中粗或粗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相当于中心相。

图5-1 桃山岩体及铀矿分布图

钓峰岩体分布在桃山复式岩体的中-南部,北北东方向展布,面积123km2。钓峰岩体的岩性变化不大,在南部连陂桥一带结构稍粗,但仍以中粒结构为主。桃山岩体东部的汉源、洛口岩体是钓峰岩体的组成部分,深部是连在一起的。

打鼓寨岩体分布于汇源大布、大府上、坪上、山下、打鼓寨、寨下、南岭、王泥田、车盘坑一带,呈“菜刀”形,北东向展布,面积约40km2。岩体的岩性为中粒黑云母花岗岩、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粒小斑黑云母花岗岩、中粒小斑二云母花岗岩;他们之间均为过渡关系。

与打鼓寨岩体同期的还有桃山北部的东元里岩体、钓峰东部的朱元头岩体、黄陂南部的上银坑岩体、洛口东部的中查岩体等。

时茅嵊岩体是燕山晚期岩体的典型代表,分布在桃山复式岩体的中偏北部,露头见于时茅嵊、湾里、桃山、庙子岭等处,面积12km2;岩体形态复杂,有许多岩枝侵入黄陂岩体围岩中。岩性主要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

复式岩体内脉岩(花岗斑岩、石英闪长斑岩、煌斑岩等)发育,组成多条NE向脉岩带。

③ 兴宁的家乡报告

古代属龙川县地。 【辛亥遗址】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何子渊故居
东晋置兴宁县,以境内宁江而得名。此后这里逐渐发展成广东、江西、福建交界处的地区性重要商贸中心,有“小南京”之称。1994年撤县设市。 宋末元初,文天祥曾在兴宁组军抵抗元军。 明代才子祝枝山55岁时授广东兴宁县知县,63岁任京兆应天府通判。由于不满官场腐败之风,一年后他就借故辞官,回故里度残年。 晋置县,因兴宁江而得名。一说县内兴旺无内患而得名。 兴宁建县于东晋咸和六年(331年),由古龙川分治而立,县辖区有今五华、兴宁全境以及龙川县东部和紫金县东北部。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至宋天禧三年(1019年),数次析古兴宁置齐昌县(府),辖境多次变迁。自宋熙宁四年(1071年)分设长乐县(今五华县)后,县境相对稳定。1958年冬,平远县并入兴宁,两年后复置平远县。1985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兴宁隶属梅州市。1994年6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兴宁撤县设市。从此,兴宁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拉开了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迈进的序幕,为建成“经济繁荣、科教领先、社会安定、生活小康、中等发达”的粤东商贸新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3年,兴宁市辖28个镇(宁中、径南、下堡、坪洋、宋声、叶塘、兴城、龙田、罗岗、罗浮、黄槐、黄陂、岗背、合水、石马、大坪、叶南、新陂、宁新、径心、坭陂、水口、刁坊、宁塘、坜陂、新墟、龙北、永和),共有27个居委会、470个村委会,10941个村民小组。面积2104平方公里,人口111.34万。 2004年,撤销宋声、下堡镇,并入水口镇;撤销坜陂镇、并入坭陂镇;撤销径心镇,并入径南镇;撤销岗背镇,并入黄陂镇;撤销坪洋镇,并入大坪镇;撤销龙北镇,并入合水镇;撤销叶南镇,并入叶塘镇;撤销宁塘镇,并入宁中镇;撤销兴城镇、宁新镇,设立福兴、兴田、宁新3个街道办事处。撤并后兴宁市共有17个镇(龙田、合水、黄陂、黄槐、石马、永和、坭陂、新圩、水口、刁坊、新陂、叶塘、大坪、罗岗、罗浮、宁中、径南)和3个街道(福兴、兴田、宁新)。 截至2008年2月20日,兴宁市辖3个街道(兴田、福兴、宁新)、17个镇(龙田、合水、黄陂、黄槐、石马、永和、坭陂、新圩、水口、刁坊、新陂、叶塘、大坪、罗岗、罗浮、宁中、径南)。
地理环境
兴宁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扼东江、韩江上游,地跨东经115°30′至116°,北纬23°50′至24°37′。北部与江西省寻邬县毗邻,东北部与平远县、梅县相接,东部与梅县交界,南部与丰顺县、梅县相连,西北部与龙川县相邻,西南部与五华县接壤。全市总面积2104.85平方公里。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兴田街道办事处位于300多平方公里的宁江盆地中部,是粤、赣、闽三省陆路交通枢纽,粤东北部重要商品集散地,粤东次中心城市,兴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规划面积114平方公里(其中重点规划30平方千米),至2008年建成面积19.8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27.6万。兴城距广州377公里,至深圳347公里,至汕头185公里,至韶关407公里,至江西寻邬县128公里,至福建龙岩282公里,至梅州城区57公里。全市年平均气温21℃,降水量1540毫米。 兴宁处于粤东北山丘地带,受北东至南西走向的莲花山脉和罗浮山脉控制。最高峰阳天嶂海拔1017米,最低处水口圩镇海拔100米,高低差917米。地形地势总趋势是北西向南东逐渐下降,而南部则由南向北递降。南北狭长,北起阳天嶂,南至铁牛牯峰(海拔998米)直线距离100公里;东西最宽处,径心分水坳(海拔400米)至叶南筠竹坳(海拔300米)直线距离36公里。境内四周山岭绵亘,中部为300多平方公里的断陷盆地。整个市(县)境形似扁舟。地貌类型主要分为5类:平原、阶地、台地、丘陵、山地。其中,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阶地、台地等3类占总面积的38.1%;海拔200米至400米的丘陵占49.69%;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地占12.21%。 兴宁北部的罗浮镇属东江流域,镇内河溪均流入东江上游的渡田河。其余28个镇属韩江流域,镇内46条河溪水流入韩江上游的梅江。宁江(古称左别溪)贯穿兴宁南北,是流域面积最大的梅江支流,北起江西寻邬荷峰畲,南至水口圩汇合梅江,全长107公里,从合水至水口主干河道长57.5公里,沿途接纳32条山溪小河,流域面积1364.7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5%。 兴宁属南亚与中亚热带过渡气候,年平均气温20.4℃。常年最热月是7月,平均气温28.5℃,极端最高气温达38.3℃;常年最冷月是1月,平均气温11.4℃,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7至零下6.4℃。年平均降雨量1540.3毫米。夏季降雨最多,占年降雨量的41.5%。年平均日照时数2009.8小时。风向比较稳定,以西北风频率最高,东南风次之。自然环境优越,无霜期长,光照充足,四季宜耕宜牧,具有发展农、林、果、牧、渔等各业的有利气候条件。
经济状况
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85.5亿元,比增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7亿元,比增6.5%;第二产业增加值25.8亿元,比增8.3%;第三产业增加值34亿元,比增11.3%。财 兴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政一般预算收入2.64亿元,比增13.8%。国税收入2.54亿元,比增9.4%;地税收入2.63亿元,比增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2亿元,比增17.7%。实际利用外资3880万美元,比增1.2倍;外贸出口5360万美元,比增1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81元,比增6.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06元,比增8.3%。
投资兴宁
交通顺畅快捷。兴宁是闽粤赣三省边际陆路交通枢纽:205国道、225、226省道、广梅汕铁路和阜鹰汕快速铁路贯穿境内,梅河高速公路、兴畲高速公路、济广高速在兴宁总共设有8个出入口,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达114.3公里,排在全省山区县市的第二位,火车客运、货运站距市区仅2公里。齐昌之都,本土客情(5张) 园区设施完善。富和产业转移园、新兴工业园及永和科技工业园、华丰高新技术工业区、兴华新区位置
优越,设施完善,服务周到,土地储备充足,已有48家企业进园,其中规模以上有6家。富和产业转移园是梅州市首家被省人民政府确定的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 能源储备充足。总装机容量达87万千瓦的华润兴宁电厂机组已全部并网发电;境内已初步探明有33种矿产,霞岚钒钛磁铁矿储量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攀枝花。 工业基础好。形成了机电、汽车、冶金、工艺、纺织、建材、化工、食
品、医药等门类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有广东明珠、华威化工、鹏鑫科技、南丰电气、金雁电工、兴宁电机、恒兴生物、树人木业、广东鸿源等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南丰电气、富兴摩托、富农食品、华威化工、金雁电工等5家企业跨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 ;系列球阀、变压器、机电及工艺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声誉;新圩、宁新、叶塘、泥陂分别被省政府列为工艺专业镇、纺织专业镇、养殖专业镇和技术创新专业镇。
农业概况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08年,我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稳步推进。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6.12亿元,比上年增长6.5%,增幅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 种植业发展平稳。全年粮食种植面积81.58万亩,比上年增长5.0 %,全年粮食总产33.34万吨,其中稻谷总产29.3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7%和3.3%。花生产量3976吨,比上年增长18.2%;烟叶产量401吨,比上年增长44.8%;蔬菜产量32.07万吨,比上年增长7.6%;茶叶产量2168吨,比上年增长2.6%;水果产量9.23万吨,比上年增长7.7%,其中沙田柚产量3.44万吨,比上年下降1.6%。 林业生产稳定发展,“生态梅州”发展进一步得到实施。全年完成迹地更新面积12550亩,低产林改造11850亩。年末森林覆盖率63.1%,森林蓄积量37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5.6%。森林资源继续保持林木总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的良性循环。 畜牧业产品总量稳定增长,品种增加,质量提高。全年肉类总产4.91万吨,比上年增长8.2%。其中全年肉猪出栏48.69万头,产出猪肉3.56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9.1%和 10.0 %;出栏家禽1487.59万只,禽肉产量1.20万吨,分别比上年上升44.5 和6.3 %。 渔业产量略有上升,优质鱼产品发展迅速。全年水产品产量1.34万吨,比上年上升2.3%。
资源情况
土地资源:全市315万亩土地,坡度在25度以下的宜垦面积占73%。
水资源:兴宁位于莲花山脉北坡,为背风地带,降雨量相对偏少。据水文观测资料推算,境内各流域多年平均产水总量31.93亿立方米,年蒸发量15.85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量13.48亿立方米,丰水年径流量19.81亿立方米,枯水年径流量7.96亿立方米,平均产水量每平方公里64.8万立方米,每亩平均432立方米,相当于梅州地区每平方公里产水量80.6万立方米的80.4%。 动植物资源: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主要动物有100多种,植物600多种。 矿产资源:兴宁是广东省重点矿产资源市之一,现已初步探明有33种矿产230多处矿点。无烟煤、磁铁矿、石膏矿、钒钛磁铁矿、石灰岩矿、萤矿、硫铁矿、稀土矿、铀矿、钴等较为丰富。其中,无烟煤储量1.47亿吨,占梅州市总储量的52.6%,曾被国家列为重要产煤基地;钒钛磁铁矿已初步探明可开采储量1亿多吨,远景储量4.5亿吨,居全国第二位;磁铁矿2280万吨,石膏矿4800多万吨,萤矿近200万吨,石灰岩矿5000多万吨,稀土矿分布面积621平方公里。此外,还有丰富的矿泉水和地下热能可供开发利用。 旅游资源:兴宁山清水秀,自然景观有神光山、合水水库、鸡鸣山、和山岩、径南黄蜂窝茶山、罗浮渡田河、宝山、铁山嶂、狮子岩、汤湖温泉、兴宁学宫等。合水水库已列入《中国名胜风光大辞典》。人文景观景点有兴宁十大古民居、客家围龙屋、大成殿、文峰塔、人民公园、明星公园、明珠文化广场、凤英长廊和客家文化研究大师罗香林、民主革命先驱何天炯、地震学家李善邦、画家罗清桢等名人故居。

④ 钓峰乡的镇区简介

钓峰乡位于宁都的西北部,距县城四十公里,是通往本县北部五个乡镇,宁都到吉安永丰省道的必经之地.全乡总版土面各92.85平方公里,东与东山坝,石上镇相邻,南与安福乡接壤.西南与黄陂镇相连,北与小布镇相毗邻,北靠洛口镇.全乡辖钓峰,下湾,曾村,元尾,东山下,罗介.中罗,桃源等八个村委会,76个村民小组,全乡人口有10502人.2004年全乡工农业生产总值4120万元,近几年,全乡经济连续三年以8%的速度增长,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全乡以农业经济为主,现有耕地面积14027亩,主种水稻,农副产品有盛名的早熟黄瓜,无籽西瓜,蚕桑,生猪,宁都三黄鸡,灰鹅,鮟苗繁殖等;全乡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高岭土,莹石矿,铀矿,等品位较高;全乡林地面积有9.7万亩,以针叶林为主,主要林木有松树,杉树等树种;现有电站,自来水厂,机砖厂,加工米厂等企业.

⑤ 广东湖子铀矿床

赖中信1,2冯志军2汪洋2郭海涛2王娥2赵艺川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430000;2.广东省核工业二九三大队,广州510800)

[摘要]回顾了广东省湖子铀矿床的发现和勘查历程,对其地质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对硅化带型、“交点型”和碱交代型3种铀矿化在认识上和实践上的新突破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湖子铀矿床一系列缓倾斜控矿构造是下庄断裂上、下盘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次级构造,是硅化带型铀矿化勘查的重点;研究得出与“交点型”铀矿化相关的基性岩脉的控矿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构造裂隙的控制,所谓的“交点”控矿本质是硅化带型铀矿化通过“界面效应”控矿的特殊表现形式;根据下庄矿田铀矿床、矿化点的分布与后期侵入岩体的空间产出关系及碱交代型铀矿化的特点,提出后期岩体的形成与碱交代型铀矿化关系密切的观点。

[关键词]缓倾斜控矿构造;“交点型”铀矿化;界面效应

1发现和勘查过程

湖子铀矿床位于广东省下庄矿田的中部,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队伍刚进入该地区普查时,发现一批异常点带,苏联派来支持我国找铀矿的专家认为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随后以6009号带为重点,将其分为北段(主要地段)和南段(陡崖地段)开展坑道揭露,各施工了3层坑道,结果认为矿体分散、规模小、连续性差而停止。20世纪80年代,矿田内寻找“交点型”铀矿获得快速发展,广东省核工业二九三大队重新在该地区东部和南部硅化带与辉绿岩交汇部位(即“交点”)开展揭露评价工作,但由于矿体规模小,成果发展缓慢,适逢地质工作大调整,勘查工作再次中止。

2005年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实施大基地战略,开展了《下庄矿田铀资源大型基地勘查规划部署研究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三大队.下庄矿田铀资源大型基地勘查规划部署研究,2009.,广东省核工业二九三大队研究了矿田各种铀矿化类型的控矿规律及找矿潜力,结合矿山调查,制定了“北部攻深,南部扩群”部署方案。根据部署方案,2006年首选湖子地区为远景区开展立项论证,提出了注重大的矿田构造和大的蚀变场、找大矿找富矿的思路,由于湖子地区分布有矿田导矿构造下庄断裂带和含矿构造6009号带等,属于航空伽马能谱北东向异常与北西向异常交汇部位,成矿热液活动强烈,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广东省核工业二九三大队曾经在该地区工作过的巩志根、李同强等也鼓励年轻一代,只要创新思路详查细找,该地区定能有新突破。

2006~2008年,实施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广东省翁源县下庄矿田湖子地区铀矿普查》项目,勘查首先从下庄断裂带与6009号带构成的断陷区内展开,我们分析研究了下庄断裂的性质及其在成矿中的主导作用,分析研究了6009号带的力学性质及其对矿体的控制,进行钻孔揭露,发现了深部矿体群,铀资源量快速增长,坚定了发展成为中型矿床的信心,预期成果初步落实。

2009年,对前期工作成果进行了阶段性归纳总结,我们认为在矿区东部开展找富矿的工作有较大前景,经过2010~2012年勘查,发现北北东构造组与辉绿岩交汇部位有富大浅的矿体产出。经钻孔控制,圈定矿体39个,勘查成果显著,落实一个中型铀矿床。

在整个勘查过程中,广东省核工业二九三大队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合作开展岩体构造变形蚀变与铀矿化关系研究,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展花岗岩重熔与铀成矿作用研究,提出了沿矿源层找矿—沿花岗岩重熔界面找矿—沿重熔界面隆起区上部构造找矿的思路,经工程验证,解决了矿体群总体分布及其圈连问题,发现了区内碱交代型铀成矿作用,找矿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

2矿区基本特征

下庄矿田处于闽赣后加里东与湘桂粤北海西-印支坳陷的交接部位,属于南岭成矿带的中带和贵东岩体东部舌状突出部位。矿田岩石主要由印支期花岗岩组成。鲁溪岩体,粗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出露于矿田南部;下庄岩体,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出露于矿田中部;帽峰岩体,细粒二云母花岗岩,出露于矿田北部。各岩体岩石结构差异明显,但岩体间界线不规则。矿田受黄陂断裂与马屎山断裂的夹持,北北东向断裂与近东西向辉绿岩组等间距分布,相互交织,形成棋盘格子状构造格架,控制着矿田内铀矿床的产出(图1)。

湖子铀矿床处于矿田中部,矿区主要出露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北北东向新桥-下庄断裂带、6009号带和北西西向黄陂-张光营辉绿岩组构成矿区基本构造格架。北北东向下庄断裂带是矿田主要导矿构造,倾向近正东,控制着铀矿床的分布,已查明铀矿床主要分布于其以东地区(上盘);6009号带是主要控矿构造,倾向近正西;6009号带与新桥-下庄断裂带构成小断陷区,属于由新桥-下庄断裂带与一零二-石角围断裂带构成的断陷区的组成部分(图1);断陷区内次级平行带发育,出露的有207、205、204、201号带,隐伏的次级平行带随着揭露工作逐步发现。断裂带物质成分复杂,充填各色微晶石英、黄铁矿、赤铁矿、萤石、方解石等,特别是北东构造与近东西向辉绿岩脉交接复合部位多形成较好工业铀矿体(图2)。

湖子矿床铀矿化主要有硅化带型和“交点型”。硅化带型矿体群严格受硅化断裂带组控制,矿体产状与构造带产状基本一致;主要分布在6009、6009-1~6009-19等构造带内,为隐伏的铀矿体群,已发现矿体25个,控制的垂深多在100~400m,揭露最低标高为50m;矿体走向长度一般为100~200m,矿体平均品位为0.091%。矿体呈雁列式成群分布,多呈板柱状、透镜状。“交点型”铀矿体受硅化断裂带与辉绿岩交切复合轨迹控制,矿体规模大小与轨迹面密切相关,矿体走向长度一般近于辉绿岩宽度,多为10~30m;其倾向上延伸一般为沿走向延伸的5~10倍,现已揭露控制的垂深多在100~300m,最浅出露地表,揭露最低标高为70m,已发现矿体31个;“交点型”铀矿体品位较富,平均品位为0.181%。

图1 下庄矿田地质略图

1—白垩系上统;2—泥盆系;3—寒武系;4—英安斑岩;5—细粒白云母花岗岩;6—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7—岩相分界线;8—辉绿岩脉;9—硅化带;10—石英脉;11—韧性剪切带;12—矿床及编号;13—小型矿床及编号;14—产状;15—居民点;16—湖子铀矿区

图2 湖子铀矿床地质简图

1—石英正长岩;2—细粒白云母花岗岩;3—中粒似斑状二云母花岗岩;4—辉绿岩脉;5—硅化断裂带;6—蚀变碎裂岩带;7—铀矿点;8—铀异常点

3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3.1发现缓倾斜隐伏矿体群,揭示了断陷带内次级构造的控矿规律,为今后攻深找盲拓宽了思路

3.1.1缓倾斜隐伏矿体群的发现及其特征

湖子铀矿床6009号断裂带地表物化探异常好,但矿化差,经前人施工坑道揭露,矿体不连续,往深部出现尖灭现象。经过重新论证,并与新桥断陷带内已查明的新桥铀矿床矿体产出规律对比分析后认为,6009号断裂带不应孤立存在,应与其西侧构造下庄断裂带作为整体进行研究,应将6009号断裂带作为矿田内由新桥-下庄断裂带与一零二-石角围断裂带构成的大断陷带内的一部分去研究(前面已提及)。经过由浅入深的工程验证,在6009号断裂带上盘存在一组隐伏的北东—北东东向平缓构造,一般长50m,宽1~5m,产状65°NW ∠30°,呈雁列式密集分布,均有矿体或矿化产出,岩心中矿化层的轴心夹角一般达到70°(图3)。由于矿体短,初期使用100m×(100~50)m的工程间距发现的矿体都无法相连,后经加密剖面,矿体产出规律得以展现,资源量快速增长。

图3 湖子铀矿床25勘探线剖面图

1—中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2—硅化带;3—硅化碎裂岩;4—完工钻孔及编号;5—工业矿体;6—矿化带;7—异常带

3.1.2缓倾斜隐伏矿体群控矿构造成因分析

该组构造分布于6009号带与新桥-下庄断裂带的夹持部位,由于下庄断裂为左行正断层,6009号断裂带为右行逆断层,根据6009号断裂和下庄断裂的性质可以对其形成的应力作用分析如图4所示,在垂直图示意中可以看出,下庄断裂的下盘相对上升,给上盘一个方向向上的摩擦力,由于这一作用力在断层面的不同高度有所不同,即下盘对上盘的摩擦阻力不均匀而导致上盘沿着近垂直于断层面的方向断开(图4a)。在下庄断裂和6009号断裂的水平示意图中可知,右盘相对左盘运动而给左盘一个方向南西的作用力,有助于形成与主构造低角度相交的次一级构造(图4b),这与勘查中发现的北东—北东东向平缓构造一致,由此可以推断下庄断裂上、下盘的相互作用是北东—北东东向平缓构造形成的萌芽阶段,6009号断裂在水平方向的相互作用是其形成的继承与发展。通过该组构造形成应力的研究,结合勘查成果(图3)得知,该组断裂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均有等间距近平行分布的特征,并且会随着构造应力的减弱间距不断收缩减小。

图4 缓倾斜控矿构造形成构造应力分析简图

1—缓倾斜构造带;2—辉绿岩脉;3—地质块体(相对)运动方向;4—作用力方向

3.1.3缓倾斜隐伏矿体群的勘查思路

湖子铀矿区属于新桥-下庄断裂带与一零二-石角围断裂带构成的大断陷带的一部分,约占该断陷带纵向长度的五分之一,6009号带上盘北东—北东东向平缓铀矿体的发现,验证了断陷带内存在一系列次级含矿构造的推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断陷带内具有形成大型铀矿床的潜力,除了6009号带与新桥-下庄断裂的夹持部位外,在新桥-下庄与一零二-石角围断陷带的其他地段攻深找盲,具有较大找矿前景。

3.2发现特富“交点型”铀矿体,再次成为矿田勘查的焦点,增强了矿田找大矿找富矿的信心

3.2.1特富“交点型”铀矿体的发现及其特征

下庄矿田“交点型”铀矿勘查经历了最初的“浅散小”否定性评价到“浅富易”肯定性评价的突破,查明的资源量占矿田铀资源总量的40%,其中40%的“交点型”矿体平均品位达到0.3%富矿指标,矿石易采、易选。由于“交点型”铀矿体成群产出但间距较大,在一个勘查区内要达到一定的勘查控制程度需要较大的工作量,如何提高找矿效率和提高经济效益成了“交点型”铀矿勘查的困惑和难题,在以往的勘查过程中,一直本着“捡芝麻也可以抱西瓜”的创新精神艰难探索。

湖子铀矿床勘查过程中,在205号带与辉绿岩交汇部位,地表仅有弱矿化显示,经过工程揭露,地表以下几十米处即发现特富铀矿体A205-1-3(交点型),矿体呈板柱状,延长10m,延深45m,平均厚0.82m,平均品位11.59%,最高品位36%(图5)。特富铀矿体的发现,有力说明“交点型”铀矿化具有形成富大铀矿的潜力,为今后寻找此类矿体找到了新的出路。

图5 湖子铀矿床205~19勘探线剖面图

1—中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2—辉绿岩;3—硅化带;4—蚀变碎裂岩;5—完工钻孔及编号;6—圈定矿体;7—样段

3.2.2特富“交点型”铀矿体的形成机理初步分析

对控矿构造进行包裹体测温,结合前人对成矿温度的研究[1],得出成矿期温度为

220~270℃。前人研究表明,下庄矿田中基性岩脉与铀成矿存在着密切联系[2]。但前人对下庄矿田中基性岩脉的研究尚有不足,就岩性而言,争议较大[3~6],前人认为中基性岩脉提供的矿化剂∑CO2与铀成矿关系密切[7];认为地幔流体对研究区铀成矿有着重要作用[8~10] ;亦有学者通过 H、0 同位素研究证明了这一点[4,11];铀源自水热系统之围岩[12~13] ,来自地幔流体对地壳基底岩石和围岩中铀的浸取[10,14~16] 。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由(Fe3++Fe2++Ti)-Al-M g图解(图6a,内部数据)可知,除部分点落在高铝拉斑玄武岩范围外,其他落在了高铁拉斑玄武岩范围,可以认为是所取样品被强硅化及碱交代所致;在K2O-Na2O图解(图6b,内部数据)中,矿石样品点落在了钾质范围内,无矿样品点落在了钠质范围内。

图6( Fe3++Fe2++Ti)-Al-M g图解和K2O-Na2O图解

UMK—超基性科马提岩;BK—玄武质科马提岩;HMT—高镁拉斑玄武岩;HFT—高铁拉斑玄武岩;HAT—高铝拉斑玄武岩

由于硅化与铀矿化关系密切,故以SiO2为横坐标,以其他常量元素为纵坐标进行物质演化分析,钻孔中取富铀及较强的围岩蚀变的中基性岩脉,与地表无矿化中基性岩脉样品进行对比,研究中基性岩脉在矿化过程中常量元素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硅化的增强,Fe3和Fe2均减少(图7),铁离子随着矿化的增强而较低,与矿化段常伴随黏土化等褪色蚀变有关,说明有一部分铁离子因淋滤作用而流失。并非由于Fe2对六价铀的还原作用,致使Fe3显著增高,Fe2降低,而铁离子总量不变。对比可知,随着硅化的增强,CaO 和M gO 逐渐较低(图略),说明CaO、M gO 和SiO2在矿化过程中,成分上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与成矿没有直接作用;随着硅化的增强,氧化钾和氧化钠迅速增高(图8),且氧化钾含量增加的更为明显,从而揭示了成矿过程中“碱化”对成矿的作用,且以钾交代为主,特富矿体的形成可能与硅化和钾化的叠加有关。

3.2.3特富“交点型”铀矿勘查思路

综上分析认为,特富“交点型”铀矿体,初步认为中基性岩脉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更易破碎形成成矿物质的运移通道和沉淀场所,其成因可能是在形成常规“交点”型铀矿化的基础上,叠加富硅富碱热液在特定地球化学环境中成矿,具体成矿机理还有待商榷。值得肯定的是特富“交点型”铀矿体与常规“交点型”铀矿体的产出形式一致,因此,在勘查思路上应该从现有的硅化带与中基性岩脉复合控矿的“交点”向存在富硅富碱热液运移汇集的“交点”转移。

图7 Fe3+-SiO2、Fe2+-SiO2图解

图8 K2O-SiO2和Na20-SiO2图解

根据这一思路,根据岩体构造变形蚀变与铀矿化关系及花岗岩重熔与铀成矿作用研究提出的沿矿源层找矿—沿花岗岩重熔界面找矿—沿重熔界面隆起区上部构造找矿的认识,“交点”型铀矿化控矿本质是富硅富碱热液通过“界面效应”成矿的特殊表现形式,矿田北部帽峰岩体是富碱岩浆活动所成,岩体的凹兜部位是富碱热液汇集区,经中基性岩脉穿插连通和成矿期构造活动作用,导致含矿热液叠加,是寻找特富“交点”型铀矿的有利部位。

而在下庄矿田西部,高温蚀变(云英岩化、伟晶岩化、钾钠交代)普遍发育,钾钠交代型铀矿化(早期铀矿化)沿着岩体边界普遍呈浸染状分布,可能与西部形成岩体的岩浆属于碱性或富含氟离子有关,推测岩体边界对矿化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可以认为是下庄矿田新的矿化类型。该类铀矿化的勘查深度可达地表-500m以下[17],预示着下庄矿田铀勘查潜力尚有足够的开拓空间。

4开发利用状况

与相邻矿区类比可知,湖子矿床开采条件良好,选冶性能简单,属于易采选的铀矿床,该矿床已进入详查阶段,在矿山开采规划之列。

5结束语

湖子铀矿床的发现和扩大是下庄铀矿田找矿的一项新成果,特别是缓倾斜隐伏矿体群的发现和特富“交点”型铀矿体的发现,为下庄矿田新一轮找矿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地质依据。由于投入的工作量有限,对矿化点带的揭露程度尚有不足,有待继续获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参考文献

[1]潘家永,曹双林,管太阳,等.下庄铀矿田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J].铀矿地质,2007, 23(5):257-261.

[2]胡瑞忠.X W 铀矿床成矿机理.成都地质学院学报[J],1989,(3):1-9.

[3]胡瑞忠,金景福.贵东花岗岩体中煌斑岩的成因[J].矿物岩石,1990,10(4):1-7.

[4]王正其,李子颖,吴烈勤,等.幔源铀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证据——以下庄小水“交点型”铀矿床为例[J].铀矿地质,2010,26(1):24-34.

[5]朱捌,凌洪飞,沈渭洲,等.粤北石土岭铀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J].矿床地质,2006, 25(1):71-82.

[6]王学成,章郑桐,张祖还,等.暗色岩脉与铀成矿关系研究[J].矿床地质,1991,10(4):359-369.

[7]张国全,胡瑞忠,商朋强,等.302 铀矿床方解石C-O 同位素组成与成矿动力学背景研究[J].矿物学报,2008,28(4):413-420.

[8]杜乐天.幔汁(H ACO NS)流体的重大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9,13(1):97-99.

[9]杜乐天.烃碱流体地球化学原理——重论热液作用和岩浆作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165-2301.

[10]杜乐天.中国热液铀矿基本成矿规律和一般热液成矿学[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1:57-110,151-237.

[11]邓平,沈渭洲,凌洪飞,等.地幔流体与铀成矿作用:以下庄矿田仙石铀矿床为例[J].地球化学,2003,132(6):520-528.

[12]李学礼,孙占学,周文斌.古水热系统与铀成矿作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13]邵飞.相山矿田低温热水及其与铀矿化关系[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5, 30(2):206-210.

[14]毛景文,姜耀辉,等.深部流体成矿系统[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

[15]刘正义,刘红旭.花岗岩铀成矿作用的模拟实验[J].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2009,16(1):99-113.

[16]倪师军,胡瑞忠,金景福.302铀矿床热液的混合和沸腾垂直分带模式[J].铀矿地质,1994,10(2):70-77.

[17]冯志军,黄宏坤,曾文伟,等.下庄矿田及外围深部找矿的地质依据[J].铀矿地质,2011, 27(4):221-224.

我国铀矿勘查的重大进展和突破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发现和探明的铀矿床实例

[作者简介]赖中信,男,1963年生,高级工程师。1984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地质系普查勘探专业,2010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学位,在职博士,现任广东省核工业二九三大队总工程师。主持完成1个大型、2个中型、5个小型铀矿床的勘查工作,主持或参与完成专题研究5项,编制了下庄矿田铀资源大型基地勘查规划,组织实施地质项目和人才培养工程,取得显著成果和找矿效益。

⑥ 中国铀矿的就矿找矿过程

杜乐天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摘 要 本文从找铀矿的实例角度,阐述了中国铀矿“就矿找矿”的过程,说明了找矿哲学在找矿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铀矿 就矿找矿

铀矿虽然比较特别,具有放射性,但它和其他金属矿床一样都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体,彼此的成矿基本规律和找矿经验是共通的或相近的。

在我国铀矿找矿初期(1955年开始),当时铀矿找矿相当保密。由于我国从来没有找铀矿的专家,只能依靠苏联专家来华指导。铀矿找矿除了一系列放射性找矿技术需要援助外,在找矿理论上的问题就是到什么地方去找。实际上,苏联也没有在花岗岩地区找铀矿的经验。专家们根据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花岗岩体外接触带五元素建造找矿的成功实例主张在花岗岩体外带找矿,并且认为花岗岩体内部即使有异常、点带,也不会有工业价值。当时军工任务极为紧迫,容不得大面积在花岗岩地区铺开分散力量。苏联专家的这些意见是有一定道理的。结果也说明在岩体外带也的确有矿,例如广东英德附近的五元素建造小矿床。

认识的第二个阶段。经过一阵子找矿实践的证明,花岗岩体外接触带矿化规模不大。航空、汽车、步行放射性实测排查结果表明岩体内部有不少好点。更重要的是当时中央号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找矿人员没有受框框束缚进入了岩体去找,而且深入贵东岩体10~20千米。1956年12月,终于找出来202矿点,地表就见到沥青铀矿(铀矿床最主要的造矿矿物,分子式为UO2-3),矿还挺丰富。矿体赋存于辉绿岩墙之中。这是很奇怪的。众所周知,辉绿岩是基性岩,铀含量极低,不可能成铀矿。后来发现这是后期含铀硅质脉的热液活动叠加才形成的矿。辉绿岩虽然本身不能成矿,但它是一个有利于热液中铀成矿的富集体。找矿经验开始增加。但这种经验过了不久又不灵了,遇到新问题。当知道是硅质脉成矿之后,于是见硅质脉就揭露,挖槽子、打钻,发现矿情时好时歹。经过认真研究发现不是所有的硅质脉都能成矿。它分3期:矿前期、成矿期和矿后期。3期硅质脉彼此应加以区分。于是找矿标志又进一步明确:只有成矿期硅质脉才成矿。它的特点是:①胶体SiO2,石英颗粒极细;②总是红色或黑色(胶黄铁矿和沥青铀矿胶粒渗染着色)。胶体快速结晶有利于铀的富集(详情不赘)。

需强调的是,究竟把找矿方向放到岩体之外还是之内,这在建业初期是极为关键的找矿方向战略布局问题。如迷信苏联专家只在岩体之外找矿的指教,将会大大推迟提供原子弹制造原料刻不容缓的军工任务。几十年来的找矿结果证明,此造弹原料当初大部分是在花岗岩体内部矿床提炼出来的。

认识的第三阶段。202矿点是在辉绿岩墙中找到的,不久发现实际上并不是辉绿岩成矿,后来就放弃了辉绿岩,专门到其他地区找硅质脉去了。等到找矿经验有了积累之后,过了19年于1975年又回到202点再找矿。由于找矿经验和找矿技术的提高,在202点之东几百米外发现了隐伏的盲矿体群,使202矿点终于上升为336矿床。矿体仍然是硅质脉和辉绿岩墙交切部位(后来扩大为整个下庄矿田知名的交点成矿规律),和202点的区别是断块下陷为隐伏体,而且成矿硅质脉走向变为北北东,不是202点的北西西。这些认识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在野外找矿上很有用。在找矿中,强调要理论找矿,但需分清是什么样的理论。这种理论一定要具体到野外现场实际管用。上述矿床落实时差前后长达19年,这告诉人们矿床扩大过程是曲折的,同时又启示我们要有耐心去期待。其中关键在于找矿经验要提高和概念要不断改变。思路决定出路。这一条很重要。结果是后来336矿床从矿点落实为矿床只用了一年还不到。勘探速度大大加快。

下庄铀矿田花岗岩体内现在已经找到十几个铀矿床,当初第一个真正大突破是1958年的希望大矿床(代号330),从排号即可知336矿床落实明显在330之后,与此同时突破的还有331矿床(大帽峰矿床),希望矿床开采至今已经有50多年,现在还有新发现(在矿床西部深处侧伏),类型也不再是硅质脉型。近些年,经研究认为属于绢英岩化蚀变破碎带新成矿类型,且是富矿体群。

认识的第四阶段。随着找矿不断进行,到了1971年在下庄矿田的东侧高山区又有重大发现——石土岭矿床(代号337)。这种类型几乎完全是另外的一套特征:①是绢英岩化蚀变破碎带,没有过去的那种成矿期红色或黑色含铀硅质脉;②产状也不同,在地表见密集的近东西向云英岩化裂隙群;③矿很富,很多肉眼可见沥青铀矿;④成矿是中高温绢英岩化,而不是过去习见的硅质脉低温伊利石化;⑤成矿年龄不再是常见的85~65Ma,而是140Ma。这一新类型一旦确认,不仅下庄矿田的找矿前景为之大开,而且整个华南地区(无论是花岗岩型还是火山岩型)铀矿找矿(特别是找富矿)天地也更加广阔。不仅如此,近年对此新类型的详细剖析发现工作很细,闻名全球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热液铀矿虽然规模巨大又富,但成矿理论和成因地球化学的揭示远远不够深入。

认识的第五个阶段。下庄矿田西部在1994年发现了竹筒尖矿床,是又一次就矿找矿的佳例。它的发现奇特之处是矿床位置在下庄矿田范围之外,这是出乎多年意料的。在此之前,下庄矿田的矿床都分布于矿田西界的黄陂大硅化带之东。一直认为在此带之西已经不再具备良好成矿条件。实际上,回头看这仍然是被已有的找矿经验框框所束缚。过去认为下庄矿田的构造格架是燕山运动晚期的大硅化带控制,其时代是85Ma之后。这对硅化带型找矿是适用的。但对于老于硅化带的其他成矿类型就完全不适用了。这就是说,老矿化(指绢英岩化成矿)完全可以分布于大硅化带夹持区的矿田之外。竹筒尖矿床属绢英岩化成矿类型,当然会分布于矿田之外。竹筒尖矿床不同于石土岭矿床的是年龄较新,为120Ma左右。竹筒尖矿床一旦突破,黄陂带之西那一大片过去认为没价值的地区今后还会有重要扩大。

认识的第六阶段:竹筒尖矿床突破后,1995年在下庄矿田的北部竹山下大矿床除已知的硅化带型成矿(时间80~70Ma)又发现新的类型——高温韧性剪切带U-W共生的富矿体,其成矿年龄更早,为165~145Ma。

以上所述大体描绘了下庄矿田不断扩大的过程。这充分证明老区就矿找矿的生命力和不可忽视的找矿潜力。这方面在1982年我们就已经总结出40多条具体的各种找矿判据在找矿中被证明有用。就矿找矿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是正确选择找矿判据。

实际上,铀矿化类型的多姿多彩以及成矿、找矿理论的发展,还不止于上述所列。另外还有以下其他地区就矿找矿的实例简述于下:

(1)江西与湖南交界的鹿井花岗岩体中的黄蜂岭矿床新类型是不见硅质脉的低温伊利石化蚀变破碎带型矿床,称之为黄蜂岭矿床式。它有3个有效的找矿标志:①长石增多;②破碎;③红化。成矿条件是成矿前经过长石化碱交代作用的花岗岩。此类型是1965年突破的。当时保密,未曾公开。顺便提及,焦家式金矿的发现也有类似情况。多年来容易找大石英脉型的矿,后来发现不见宏观石英脉,破破烂烂的蚀变岩中也有铀矿和金矿。二者都是同一个道理。黄蜂岭新类型一旦突破,带动了北方陕西蓝田矿床,特别是江西中部桃山大矿田的突破。这种破碎蚀变岩铀矿比硬岩硅质脉类型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可露天大规模堆浸,工艺效果甚佳。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工艺品位,原来难以连矿的矿体和不相邻的矿床现在可以连成一体开挖。由此矿量可以5倍甚至10倍地增加。

(2)花岗岩体外接触带元古宇和下古生界地层在20世纪60~70年代又成了重要找矿新方向,而且在湖南、广西已经有一批热液铀矿发现。它和前述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的外带成矿不尽相同,另外有独特之处(详情不赘)。

(3)在中国不仅局限于燕山期花岗岩体成矿,其他老岩体例如海西期、加里东期、元古宙老花岗岩体中也有一系列矿床发现。同为热液铀矿,可以多时代成矿,只要铀源区域场情良好就行。

(4)更为奇特的是,在华南晚白垩世盆地中的层位中发现有老于地层时代隆起区剥蚀地震山崩毛辣石山麓堆积的绢英岩化富矿砾石型矿体。本来就是矿,后来山崩泥石流冲到盆地里又成层再成矿。

(5)近些年在铀矿石中发现有零价的自然金属铀的存在。这又是一个很重要的找矿信息,现正在研究中。在火山岩型铀矿基底中也发现存在古老铀矿化。

(6)火山岩型铀矿的火盆基底(前寒武系)深部的远景很值得注意,是老矿山就地向深部扩大的重要希望。现正用2500米深钻试探。热液铀矿带垂向上可以穿过三种构造层,自下而上分带顺序为:①老基底;②火山岩盆或后期花岗岩体;③上覆更晚的断陷红盆。

(7)就矿找矿的实例还有在北方油田和煤田中找到了一批大铀矿,在油田和煤田中找到大铀矿是近些年就矿找矿的又一重大突破。过去,在云南找到和铀矿共生的世界级大型锗(Ge)矿;在新疆找到和铀矿共生的大型铍(Be)矿;在冀北沽源找到和铀矿共生的钼(Mo)矿。

(8)我国湖南、贵州、广西、甘肃、新疆等广大地区还广泛发育碳硅泥岩型铀矿(上震旦统、下寒武统、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各地层),其中除铀外,还有V、Ni、Cd、REE、Se、Te、Co、P、Hg、∑Pt、Au等高度富集,而且资源量相当大(取决于矿石工艺提炼技术提高)。近期发现有的层位U、Cr、Ni、Re、Tl等都够工业品位,面积不小(漆富成口告,2012)。过去习惯于单一元素矿床概念。今后要树立多元素矿床新概念。

(9)向工艺要矿床可以使矿床扩大生长点。本来不理想的矿由于工艺加工技术的进步而价值大增。这些年大规模发现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即为佳例。

从上述多个生动的铀矿找矿实例来看,就矿找矿的路子是越走越宽。矿床的群发性和七多性:①多部位;②多类型;③多阶段;④多元素;⑤多年龄;⑥多层性;⑦多深度(这些年在许多铀矿床中的深部发现越深矿越富),构成了今后就矿找矿的理论基础。

总之,从所述可以看出以下找矿哲学的重要性:

(1)思想高于科学和技术。前者是战略,后二者是战役与战术,是工具和手段。科学和技术只是“铸剑工艺”,而思想则是“击剑技巧”。在找矿上(其实在其他工作上也一样),究竟采用什么科学技术,并不是科学、技术本身的事,而是思想做的判断和决定。这类思想再具体说就是认识论、方法论。如果这个领域出了问题,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就会在实践中付出本不应该付出的代价和曲折。

(2)找矿中的“找”实质上是“丢”。会“找”的大前提是会“丢”。我们在野外具体进行地质找矿,面对的是地形、地貌及无数的地质产物、现象。开始根本不知道矿在何处。要先填地质图,构造图,地层、岩体、蚀变图,异常分布图等。比例尺先是1:20万,然后是1:5万,再做1:1万、1:1000等。挖了几千米槽子,打了几十口钻,于是又出现各种剖面图、测井数据……我们面对的全是这些杂乱的实测资料,光异常点就几百几千个。到底其中哪些是致矿异常?哪些是非致矿异常(所谓假异常)?几千米、几万米的岩心究竟哪些段是矿化线索?这又要几千、几万个室内分析、鉴定数据、资料。在研究这一大堆的无序信息中,头脑要清醒,知道很多资料是陪衬,不去管它,就要丢(开),取其中的很少部分。如果丢错了、取错了,那肯定在找矿中会出现“七上八下”、“三进五出”的复杂、曲折过程。这不是单纯的成矿理论、技术问题,而是思想方法、认识论、方法论功力的考验。另外,不宜泛泛提倡某些找矿理论,关键要能把握哪类理论在找矿上管用。

(3)在军事和兵略研究中,有大量的战例分析。同样,在找矿事业中也要大力开展每个矿例的分析研究。要深入解剖,到底根据什么抓住了哪几条判据成功的?扑空的教训又在哪里?我觉得现在矿例虽然有,但分析得还不到位,比较空洞。恕我直言,这方面的分析应力求当事人来做。如果让没参加过此矿发现过程的队上的领导来讲,肯定讲不到点子上。另外,矿山回访在找矿上能出大学问,因为开采是对找矿经验极为宝贵的丰富和充实。

(4)找矿第一线的科技干部要重视元素地球化学。找金的要金的地球化学,找稀土的要稀土的地球化学。众所周知,所谓有利的成矿条件肯定只是有助于此元素富集、迁移习性的那些条件。叶天竺同志的元素本位论就很重要。

⑦ 铀矿床空间分布

从以上岩体构造和矿床构造展布及其组合特征可以看出,它们与成矿关系极为密切。岩体东部主要形成的4组东西向复杂构造带(雷打山、大帽峰、石土岭和阿吉婆),5组群近 东西向辉绿岩脉,一条北东向断陷带(黄陂石英断裂带与马屎山硅化断裂带夹持区),8组晚 北北东向成矿带(附图)。尤其是晚北北东向的构造应力场控制导矿作用,凡是晚北北东向 构造与其他构造(包括晚期小岩体、辉绿岩体)交接复合部位(岩体内外接触带)及其本身(局部)就有铀矿化,形成矿床(体)、矿化点、异常等(附图)。

从附图看,黄陂石英断裂带、新桥—下庄石英断裂带和102—石角围硅化断裂带是控制 矿田的主导构造。因此,铀矿床主要集中在矿田的东北部约70 km2范围内。其中北部有 660、662、664、666 4个矿床相毗邻;矿田中部有▓下矿区和202矿区东西相望;矿田的南部 有676、678矿床与北部矿区相对;矿田是晚北北东向太平庵硅化断裂带、帽峰岩体南端与石 土岭东西带交接复合部位的674矿床;矿田南西部的668矿床;黄陂石英断裂带下盘、龟尾 山石英断裂带与大帽峰东西带交接复合部位,有竹筒尖矿床及6620矿点等。

在垂向上,矿田中矿体分布的最高标高是660矿床,为792 m,而最低标高是672矿 床,为-155 m,矿田内矿化垂幅达947 m。据黎福波(2003)在希望(660)矿床南西段铀 成矿前景研讨会发言稿中介绍660矿床86Sr号带的11号坑的标高为97 m,目前开采总深 度已达500 m,因此实际成矿深度大于1000 m。随着今后工作深度的增长,其矿化的垂 向分布还会有所变化。

⑧ 东山坝镇的介绍

东山坝镇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东北部,北纬26°44′,东经116°03′,距县城32公里,版图面积171.3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5.6万亩,耕地面积28697亩。全镇辖12个行政村,人口22120人。东山坝镇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平均气温在摄氏20度左右,全年无霜期近11个月,年降雨量1600毫米左右。 梅江河、黄陂河横穿东山坝镇,将东山坝镇分成两半。在梅江河中段,东山坝大桥中部,有一座天然生成的孤立小岛—西照山。岛成“船”形,南北走向,两头尖(小)中间大,岛上陆地距梅江河床约2米,岛内南北长约550米,宽约200米,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岛上古樟木立,翠竹密茂,风景秀美宜人,犹如一个天然自然保护区。东山坝镇工业产值快速增长,现有机制砖厂、木材加工厂、皮鞋厂、家具厂、制衣厂等集体、个体企业30多家。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铀矿、高岑土、萤石矿、稀土等,其中1960年由苏联专家指导探查的铀矿储量列全国第一,高岑土品质上佳,储量列赣南列第一。东山坝镇有党政班子领导10人,其中党委委员7人,副镇长3人,镇长助理1人,下设站所有党政办、计生办、财政所、民政所、企业办、安监站、规划办、水保站、水管站、综治办、果茶站、经管站等站所。

阅读全文

与黄陂镇铀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司社保账户变更说明 浏览:719
威远县严陵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797
鄂州住房公积金帐号 浏览:250
江都区建设局与引江棚户区 浏览:717
扬州住房公积金比例 浏览:516
无业买社保还需要买公积金吗 浏览:403
退伍军人住房补贴新政策 浏览:385
工资5000深圳交社保后最后拿到多少 浏览:373
管城区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招聘 浏览:777
杭州滨江住房公积金 浏览:856
社保缴费基数有试用期工资吗 浏览:377
建筑工程城市规划专业 浏览:656
现代设计建筑设计 浏览:9
2014年天津社保缴纳基数是多少 浏览:758
社保交基数高 浏览: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还多少 浏览:732
北京社保卡办理点 浏览:827
黄陂前川卫生院生化分析仪中标公告 浏览:677
安徽和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浏览:455
社保卡上没有录入缴费信息吗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