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急需<建设两型学校>的班会演讲稿 悬赏50 追加70
树立“两型”文化 推进“两型”学校建设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281 更新时间:2009-4-13
--江汉区教育局创建“两型”学校示范校工作汇报
江汉区教育局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型社会”建设要求,认真落实《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关于“两型”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武教工委办〔2008〕20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两型”学校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与实践正在向学校的各个层面渗透。
全区各学校按照“两型”学校建设标准要求,积极申报。在各校申报的基础上,区教育局研究决定,确定七中、旅游学校、三十六中、二十八中、友谊路中学、卫星村小学、清芬路小学、万松园小学、黄陂街小学、大兴路小学、华中里小学、大兴幼儿园、北湖幼儿园13所学校为首批争创“两型”示范学校。教育局成立了工作专班,对13所“两型”学校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工作专班通过听取创建“两型”学校的汇报,查看创建工作资料、实地考察校园和教学、管理、生活硬件设施,听取渗透式教育课,召开师生座谈会查知晓率等方式、认为创建“两型”学校采取了有力的具体举措,取得了预期实效。现将其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江汉区教育局积极响应市教育局的号召,明确教育在创建“两型”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努力形成区域性“两型”学校教育特色,进一步提高全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明确了创建工作内容。按照相关要求,逐一落实13个项目任务,引导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建设“两型”学校的重要性和对学校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
各创建学校充分认识到建设“两型”学校的重要意义,承担起建设“两型”社会,宣传和实践“两型”理念的重要职责,创建节能校园,培育环保人才。各学校领导干部带头从自身做起,强化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创建意识和服务意识,率先垂范,厉行节约、环保,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时间观念、效率意识和节约意识,统筹安排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实施意见》开展工作,用节能环保的理念管理学校,全面落实了各项措施,注重工作创新,务求工作实效。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学校通过创建“两型”学校示范校,珍惜资源、崇尚节俭的氛围初步形成,广大师生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有所增强,创建学校也在积极创新机制,寻找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新方法。
二、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创建氛围,推进“两型”文化建设
“两型”文化建设,是“两型”学校建设的关键。广泛培养节约意识和资源意识,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消费理念,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尚,是“两型”学校创建的文化基础。让每个师生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上与“两型社会”建设倡导的价值观产生共鸣,主动将“两型社会”建设责任内化为真正的发展觉悟和自觉行为。通过多种宣传教育渠道,强化“两型”建设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用节能环保理念审视工作、建设校园、管理学校、教育学生。形成“两型”文化的氛围,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各创建学校围绕创建主题,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栏、告家长书等宣传媒介,通过班会、黑板报、橱窗、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创建两型学校,从小事做起”等专题活动。如:三十六中利用校报《教科导报》宣传、推广“两型”学校知识,培养师生建设“两型”学校的意识;卫星村小学设置了“两型创建金点子”征集箱,让师生献计献策;清芬路小学开展“节水节能”环境海报的设计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对节能和环保有力更丰富的认识和了解。
三、强化目标责任,注重学科渗透,整合“两型”教育力度
江汉区教育局建立、健全并落实“两型”学校建设目标责任制,区教育局成立区“两型”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将“两型”学校建设目标纳入绩效管理。根据市教育局实施方案和考核标准的目标任务,各学校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责任明确、任务具体、措施过硬的工作方案,积极探索建设“两型”学校的长效机制,做到人人有责,人人负责,层层落实,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两型”学校建设领域宽泛,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而学科教学是渗透“两型”文化、“两型”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为了畅通渠道,弘扬主旋律,我局结合学科教学的相关内容,加大了学科渗透,各学校普遍都开展了渗透式环境教育课。我局积极探索,加大了“两型”学校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整合力度,紧紧围绕2008年省市级示范高中复评、第二轮初中标准化建设、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三项主要工作,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全方位整合、全面性指导。
四、 突出创建主题,组织分步实施,向家庭与社会拓展。
我局结合学校实际,突出“两型”学校创建主题。即:“创建节能校园,培育环保人才”。依照法定课程安排,遵循少儿生长发育规律,结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编写“两型学校”地方辅导教材、儿歌等,撰写两型小册子、节能小窍门、环保小常识等科普读物,万松园小学、华中里小学、黄陂街小学、清芬路小学等的校本教材颇具特色。北湖幼儿园印发了“水的用处大”,“怎样减少噪音”“垃圾分类与回收”等资料,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清芬路小学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617能源紧缺体验日”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华中里小学开展小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写“小金鱼活动与水池水质关系”,“校园水的循环利用”,“班级日光灯开启次数与作息时间的关系”的观感报告,让学生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从而强化“两型”学校建设的意识和行动。大兴幼儿园以三尺讲台为阵地,以室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通过板报、展板、班会、小演出以及主题征文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科普小常识、小发明创造,宣传身边典型人物和事例,倡导“两型社会从我做起”的风尚,倡导节约“五个一”(即节约一分钱、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一滴油)行为。华中里小学新建了全国第一家小学湿地生态教育教室,形成教师--教材--专用教室--专用环保知识阅览室--专用宣传阵地系列,使环境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通过学生影响家长,通过家庭辐射社会。利用多种形式推进开展“两型社会”建设创建素质实践行活动。以学校、课程为示范创建行动载体,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培养青少年节约环保意识,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影响带动家庭与社会,为全民参与武汉“两型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五、加大监督力度,及时检查验收,创建力求实效
江汉区教育局将创建工作纳入学校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办法中,各创建学校对各年级班级、教师、学生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督办。将工作效果作为对各年级、各班级日常工作考评、教师年度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与奖惩条例挂钩,表彰师生中先进的集体和个人,将铺张浪费、破坏校园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的处罚,争取“两型”学校创建取得具体实效。
9月中旬,我局召开了“两型”学校创建动员会,制定了实施方案、局属各学校迅速召开启动仪式,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宣传、发动,在各班级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特别注意组织好班主任积极进入工作状态,组织全校学生投入到创建活动中。10月,各创建学校填写《 “两型”学校建设基本情况自查表》,自评打分,明确整改目标,积极整改。区教育局召开了创建工作的推进会,各创建学校对照标准查漏补缺,逐一进行整改落实。11月下旬,清理档案,准备相关材料,合拢各块资料,形成档案体系。12月底,各创建学校开展自查自评,09年1月12-15日区教育局“两型”学校建设领导小组下到各校进行检查验收。按照考核评定标准,局工作专班量化打分,13所创建“两型”学校示范校考核评定分均在92分以上。
“两型”学校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命题,可供借鉴的经验还不多。在创建工作中,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节能环保的硬件设施不达标,个别学校创建意识还不浓厚, “两型”文化建设还有待加强等。我们要巩固、深化已有的创建经验和有效措施,要创造出更多先进经验和有益做法。在前期创建示范校的基础上,努力从点上突破到面上推进,从局部拓展到更多领域实践,不断完善、拓展创建内容和要求,整体推进“两型”学校建设。目前,正着手制订中长期规划,明确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两型”学校建设。力争2010年度创建“两型”学校的比例达到70%,为“两型”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试谈“两型学校”建设
作者:武汉市和平中学 黄勇发表时间:2009-3-11 11:11:34访问次数:1258
“学校即社会”。“两型学校”是“两型社会”的缩影,是“两型社会”建设在学校教育教学以及学校发展中的反映。“两型学校”建设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8+1”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为“两型学校”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外部环境,提供了“两型学校”建设的条件和基础。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同时还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因此,学校要为“两型社会”建设服务就必须要进行“两型学校”的建设。
“两型学校”建设,首先是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其次就是抓学校的管理。
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道德认知水平。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两型学校”建设的基础。结合当前的市场经济模式,赋予新的内涵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
⒈尊重。尊重是一个人在进行社会活动中人际交往的基础。当前,很多人思想缺失,不会礼让和尊重他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的感受,不管他人的感觉。比如,有的老师在上课时,学生喊“老师好”,而老师却没有任何礼貌的反应,看都不看学生一眼,只是简单地讲“坐下”或者用手胡乱招一招,表示让学生坐下。甚至有少数老师不尊重学生人格,对其讽刺挖苦和“体罚”。导致,师生对立,学生在路上遇见老师也如同见到了不认识的人,因此在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要在学校形成一股“尊老爱幼”、“尊师爱生”的良好风气,强调“报恩”的思想,俗话说:“孝是德之基”。讲“孝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理应大力提倡。学校要通过各种活动,让每名学生做到常怀 报恩之心和感激之情。在家尊重父母,在校尊重老师。进而爱家、爱校、爱国。
⒉诚信。诚信是一个人进行社会活动的必要条件。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是无诚信可言的,一个充满欺诈 虚伪的社会是不可能稳定和进步的。因此诚信教育必须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位置,资本主义社会要讲诚信,社会主义社会更要讲诚信。当前,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诈骗”、“以劣充优”、“以假乱真”等现象大有人在,学校无疑要担起“诚信教育”的重担,让诚信教育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始终,让每一个学生做诚实的人,做对人类社会负责任的人。
⒊节约。节约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无论你有钱还是无钱,从古到今,勤俭节约,勤俭持家的思想都是不可或缺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逐步走向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富裕阶层越来越大。社会浪费现象也越来越大,有些人因为有了钱就忘了节约二字,挥金如土。特别是年轻一代,更缺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据报道,有一个大学生从家里带600双袜子上大学(家里开袜子厂),不洗,穿脏了就扔掉。试想此等学生会珍惜劳动成果吗?知道创业的艰辛吗?我想,他不会,只会坐享其成。但坐吃山空,没有了钱,恐怕连生存都有问题。因此,学校要常提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思想,让学生知道,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需求是无限的。为了可持续发展,为了人类的生存,必须要节约,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等,拼弃浪费。
⒋友好。友好是一种姿态,是人与人交流合作的前提。一个会尊重他人的人,一个讲诚信的人是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的。现代社会友好合作是大势所趋。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凭个人的能力是难实现目标的。因此,要大讲“团队精神”,让“团队精神”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让每一个人明确在某一团队之中的角色,发挥自己应该发挥的作用,从而完成团队的共同目标任务,进而实现自我价值。学校要在每一个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当然,合作中也会有矛盾,这就需要学会沟通和理解,学会自我调节和承担责任。现在,友好不仅仅是指人与人的交往,新时期赋予了新的内涵。它同时指人与动物、人与环境的友好相处。因此,每一个人在所处的环境中要学会与环境的友好相处。教育学生要美化环境而不是破坏环境,爱护花草树木,保护与环境相适应的动物。另外还要要求学生讲究个人卫生,讲秩序遵守社会公德。
二、加强教学管理,促进学校发展。
加强学校管理其实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需要,也是社会的期待。学校要发展必须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有质量,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反过来又促进学校的发展。
⒈转变办学观念。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地方,是学生学习知识,实现自身价值的场所,倍受学生家长的关注。因此,学校教学管理应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需要。
①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的规定搞好教学工作,切实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现在很多学校上课是早七点到晚七点,学生学得累,老师教得也很累,导致教无成效,学无成绩,纯属浪费时间。
②充分发挥学校各功能室的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素质。现在学校功能室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如:图书室、阅览室、无学生借书、书籍长年无人问津。实验室的设备有很多也只是一种摆设,等等。三个“凡是”是提高素质教育的可行路径,即“凡是能在室外学习的东西一律不在室内进行;凡是能通过自然界可以掌握的东西,绝不停滞不停留在书本知识上;凡是能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动态事物,绝不研究停止不动的静物。”因此,能在功能室上的课,一定不要在教室里上,要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在动手中动脑。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③加强资料管理。适当的学习资料有利于学生学习,但是,现在学习资料泛乱,往往学生的辅导资料与教科书多几倍,任课老师头脑一热就要求学生购某种资料,导致学生学习负担加重,这种现象既是学生家长的负担,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催残,有害无益,所以,学校要规范学生订资料的管理,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⒉关爱每一个学生,实现教育公平。“公平”是现在社会上的热门话题。众所周知,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学校要实现教育公平,首先要从班级抓起,班级是学校这个组织的细胞,是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的家,是学生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基地,提高学生在班级生活的质量,建设班集体无疑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班级日常生活对于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自我意识、社会化和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一系列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两型学校”建设要将“两型班级”建设作为重点。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在班级活动中注重培养和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参与活动的机会,轮流值日,建立班干部轮换制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建设班级文化,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公正评价每一个学生、不欺视差生,不体罚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两型学校”建设是大势所趋,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学校要全方位推进“两型学校”建设,从而实现“两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够你用了,摘抄一些就行
❷ 从襄樊转到武汉去上初中,没有武汉户口,在武汉没有亲戚,怎么才能去武汉上学
早在2004年武汉市就按国家规定执行免收农民工子女借读费的政策,给农民工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请看:
武汉:政府安排公办学校 免收农民工子女借读费
2004/02/06 09:54:25
从今年起,武汉市所有农民工子女入学,将由政府安排到指定公办学校,免收借读费。
往年农民工子女在武汉读书的借读费标准,小学为每学期400元,初中为每学期600元。从今年起,武汉市安排到指定公办学校就学的,一律与本地学生一样收费;安排到经审批的社会力量办简易学校入学的,按照武汉市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费用。
记者从武汉教育局获悉,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入学可凭暂住证到所在地教育局初教、中教科(基教科)报名,然后到指定的公办中小学或经审批设置的社会力量办简易学校入学,办理学籍。
武汉市还在各城区和教育单列区开通“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入学服务”热线,进城务工农民,只用拨打一个电话,就能获得在新学期将子女转入公办学校就读的详细行动指南。教育部门在接到电话转学申请后,各区会根据区域公办教育资源的分布情况,统一安排农民工子女入学。
武汉市教育局还提出,即使有的学生交不起学杂费,学校也得先让他们注册,要确保农民工子女不因贫困而失学。(记者/从玉华)
摘自《中国青年报》
2004年2月5日
怎样申请农民工子女来汉就读呢?请看:武汉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昨介绍,农民工子女在汉入学,若到政府指定的学校就读,可免交借读费;若自行“择校”到公办学校上学,则需要交纳借读费,交纳借读费后,不再缴纳杂费。考虑到陈先生的特殊身份,学校可酌情减免相关费用。这位负责人说,农民工子女在汉入学,由各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视同武汉市常住人口一样对待。去年,武汉市公布300余所公办中小学名单,免收借读费接纳农民子女12.3万,占全市农民工子女总数的84.27%。据介绍,在汉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民工子女,在入学就读、教育资源、师资条件、入队入团、表彰奖励、考试评价、毕业升学、教育教学、学籍管理、收费管理等10个方面,享受与城市学生同等待遇。目前,武汉市流动人口总量达到115万。其中,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有40余万人,这一群体主要居住在汉阳、硚口、武昌等中心城区的交叉地带或城郊接合部。 “流动花朵”如何办理入学手续
新学期即将开学,“流动花朵”如何办理入学手续。昨日,武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在武汉借读的程序是什么? 答:由其父母持户籍证明、父母的身份证、暂住证和务工证明材料,向暂住地所在的学校提出申请,由学校安排入学。借读生在借读的学校有学籍。 问:父母一方的户口在武汉,孩子可否在汉上学,如何办理入学? 答:可以。父母一方在武汉市有正式常住户口的学生,持父(母)的武汉市户口,直接到父(母)户口所在地学校联系就读。学校对服务范围内的应予接收,按有武汉市正式常住户口对待,免收其借读费。 问:借读费标准如何? 答:“流动花朵”能出示父母的暂住证和务工证,能提供外地农村户口,并到指定学校就读,可免收借读费。若不到政府指定学校就读,相关中小学将收取借读费,标准如下:小学为每生每学期400元,初中为每生每学期600元。 问:借读生离校需办理什么手续? 答:借读生中途离校,家长应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将给学生办理转学手续;借读生完成义务教育,符合毕业条件的,发给毕业证。 问:借读生如何升学? 答:取得武汉市正式学籍的借读生,可在武汉参加中考,可以报考武汉市高中阶段学校;户口在湖北省外的借读生,不能在汉参加高考。 家长择校三步走
选择借读学校,一般应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昨日,武汉市教育局一负责人建议,家长应三步走:第一步确定选校范围,了解范围内学校的招生信息;第二步考察学校及周边环境,最好到学校咨询;第三步与孩子商量,确定学校。 这位负责人还建议,家长择校可遵循以下原则: 就近原则——为了充分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应选择离自己居住地比较近的学校。 经济承受原则——不同类型的学校收费标准不一样,家长应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选择学校,不要盲目攀比。 安全原则——孩子上学沿线交通是否安全便利,学校周边饮食环境是否卫生,周边设区配套设施是否安全,等等。 &n[FS:PAGE]bsp; 适应性原则——孩子进入学校后,可能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家长应从孩子出发,选择一所能与他以往学习、生活比较容易衔接的学校。
江岸区
武汉市第二十一中学
武汉市第三十中学
武汉市第四十一中学
武汉市谌家矶中学
武汉市育才中学
武汉市培英中学
武汉市二七中学
武汉市堤角中学
武汉市台北路学校
长江水利委员会职工子弟学校
京汉学校
武汉市林祥谦学校
武汉市江岸区吉庆街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青少年宫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吕锡三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黄兴路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实验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四唯路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模范路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澳门路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三眼桥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新建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二七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丹水池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堤角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岱山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塔子湖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余华岭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石桥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谌家矶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花桥小学分部
惠济路小学黄浦校区
江汉区
武汉市第七十五中学
武汉市第五十一中学
武汉市第五十二中学
天门墩中学
武汉市第二十八中学
新华下路中学
武汉市友谊路中学
武汉市人民中学
江汉区回民小学
江汉区六渡桥小学
江汉区福建街小学
江汉区桃源坊小学
江汉区前进二路小学
江汉区惠康里小学
江汉区展览馆小学
江汉区单洞新村小学
江汉区精武路小学
江汉区取水楼小学
江汉区西马路小学
江汉区武汉关小学
江汉区大兴路小学
江汉区黄陂街小学
江汉区华中里小学
江汉区天一街小学
江汉区滑坡路小学
江汉区万松园路小学
江汉区卫星村小学
江汉区航空路小学
江汉区清芬路小学
硚口区
武汉市第七十九中学
武汉市第十七初级中学
武汉市第四十三中学
武汉市第二十七中学
武汉市第二十九中学
武汉市第八十五中学
武汉市第五十九中学
武汉市硚口区双环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舵落口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易家墩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轻机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江家墩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仁寿路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幸福村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中山巷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江汉桥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跃进村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游艺路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南阳村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利济路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先锋小学
汉阳区
武汉市永丰中学
武汉市拦江堤中学
武汉市龙阳中学
武汉市琴断口中学
武汉市七里中学
武汉市德才中学
武汉市月湖中学
武汉市四新学校
汉阳区瓜堤街小学
汉阳区建港小学
汉阳区洲头街小学
汉阳区新五里小学
汉阳区莲花湖小学
汉阳区群建路小学
汉阳区弘桥小学
汉阳区翠微路小学
汉阳区车站小学
汉阳区五里村小学
汉阳区五里墩小学
汉阳区七里小学
汉阳区铁桥小学
汉阳区德才小学
汉阳区二桥小学
汉阳区晴川阁小学
汉阳区月湖小学
汉阳区郭茨口小学
汉阳区永安堂小学
汉阳区快活岭小学
汉阳区田家台小学
汉阳区陈家咀小学
汉阳区黄金口小学
汉[FS:PAGE]阳区龙阳湖小学
汉阳区拦江堤小学
汉阳区三里坡小学
汉阳区朝阳小学
汉阳区鲤鱼洲小学
汉阳区向阳小学
武昌区
珞珈山中学
积玉桥学校
陆家街中学
黄鹤楼中学
堤东街中学
张家湾中学
九 中
中北路中学
三角路中学
铁机路学校
杨园学校
黄鹤楼学校
新河街学校
秦园路学校
徐东路学校
晒湖中学
武昌区堤前街小学
武昌区八铺街小学
武昌区解放桥小学
武昌区回民小学
武昌区水陆街小学
武昌区民主路小学
武昌区湖滨街小学
武昌区中北路小学
武昌区柴林小学
武昌区九龙井小学
武昌区石牌岭小学
武昌区昙华林小学
武昌区丁字桥小学
武昌区东湖小学
武昌区晒湖小学
武昌区何家垅小学
武昌区武泰闸小学
青山区
武汉市钢城二中
武汉市钢城七中
武汉市钢城十中
武汉市钢城十二中
武汉市厂前学校
武汉市钢城九中
青山区建设九路小学
青山区冶金小学
青山区桥头小学
青山区白玉山小学
青山区建设一路小学
青山区钢城七小
青山区钢城十八小
青山区钢建二小
青山区钢建四小
青山区钢建七小
洪山区
武汉市九峰中学
武汉市花山中学
武汉市挽月中学
武汉市西港中学
武汉市和平中学
武汉市张家铺中学
武汉市青锋中学
武汉市新桥中学
武汉市泉井中学
武汉市青菱职中
武汉市石咀学校
武汉市旭光学校
武汉市弘光学校
武汉市板桥学校
武汉市天兴学校
武汉市武南学校
武汉市洪山区楚雄学校
武汉市洪山区南望山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楚才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花山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春和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山湖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跃进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吴桥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联丰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西港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白浒山学校
洪山区洪山区九峰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谭庙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尤庙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马驿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新跃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青锋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和平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杨家路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北洋桥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武丰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三合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联合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张家铺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金鹤园学校
武汉市洪山区白玉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杨家寨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建设中心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张王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高家祠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魏家湾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胡墩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长江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毛坦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石嘴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老桥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花园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青菱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红霞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杨泗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永安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红庙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李桥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洪福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卸甲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左岭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上街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快岭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程墩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周庄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金王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左花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黄陂岭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大罗小学
经济开发区
[FS:PAGE]武汉经济开发区第二中学
武汉经济开发区第四中学
武汉经济开发区黄陵中学
武汉经济开发区军山中学
武汉经济开发区薛峰小学
武汉经济开发区洪山小学
武汉经济开发区奥林小学
武汉经济开发区东荆小学
武汉经济开发区黄陵小学
武汉经济开发区军山小学
武汉经济开发区凉亭小学
武汉经济开发区大军小学
武汉经济开发区小军小学
东湖开发区
武汉市茅店中学
武汉市光谷第三初级中学
武汉市长山学校
武汉市五合小学
武汉市光谷第六小学
武汉市光谷第七小学
武汉东湖开发区红旗小学
武汉东湖开发区前锋小学
武汉东湖开发区广岭小学
武汉东湖开发区沧海小学
武汉市光谷第三小学
东西湖区
武汉市辛安渡中学
武汉市新沟中学
武汉市吴家山第五中学
武汉市慈惠中学
武汉市走马岭中学
武汉市东方红中学
武汉市东山中学
武汉市径河中学
武汉市将军路中学
武汉市三店学校
武汉市柏泉学校
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五小学
东西湖区友谊小学
东西湖区幸福小学
东西湖区慈惠小学
东西湖区临嶂小学
东西湖区石榴红小学
东西湖区走马岭小学
东西湖区新岭小学
东西湖区打靶堤小学
东西湖区东方红小学
东西湖区六合小学
东西湖区新沟镇小学
东西湖区荷包湖小学
东西湖区飞利浦小学
东西湖区辛安渡小学
东西湖区张长湖小学
东西湖区红旗小学
东西湖区五龙台小学
东西湖区东山小学
东西湖区培英小学
东西湖区径河小学
东西湖区先进小学
东西湖区西湖小学
东西湖区将军路小学
东西湖区金口小学
东西湖区金银湖小学
东西湖区马池小学
东西湖区李家墩小学
东西湖区新桥小学
东西湖区燕岭小学
❸ 两型学校演讲稿急需啊
树立“两型”文化 推进“两型”学校建设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281 更新时间:2009-4-13
--江汉区教育局创建“两型”学校示范校工作汇报
江汉区教育局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型社会”建设要求,认真落实《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关于“两型”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武教工委办〔2008〕20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两型”学校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与实践正在向学校的各个层面渗透。
全区各学校按照“两型”学校建设标准要求,积极申报。在各校申报的基础上,区教育局研究决定,确定七中、旅游学校、三十六中、二十八中、友谊路中学、卫星村小学、清芬路小学、万松园小学、黄陂街小学、大兴路小学、华中里小学、大兴幼儿园、北湖幼儿园13所学校为首批争创“两型”示范学校。教育局成立了工作专班,对13所“两型”学校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工作专班通过听取创建“两型”学校的汇报,查看创建工作资料、实地考察校园和教学、管理、生活硬件设施,听取渗透式教育课,召开师生座谈会查知晓率等方式、认为创建“两型”学校采取了有力的具体举措,取得了预期实效。现将其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江汉区教育局积极响应市教育局的号召,明确教育在创建“两型”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努力形成区域性“两型”学校教育特色,进一步提高全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明确了创建工作内容。按照相关要求,逐一落实13个项目任务,引导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建设“两型”学校的重要性和对学校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
各创建学校充分认识到建设“两型”学校的重要意义,承担起建设“两型”社会,宣传和实践“两型”理念的重要职责,创建节能校园,培育环保人才。各学校领导干部带头从自身做起,强化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创建意识和服务意识,率先垂范,厉行节约、环保,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时间观念、效率意识和节约意识,统筹安排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实施意见》开展工作,用节能环保的理念管理学校,全面落实了各项措施,注重工作创新,务求工作实效。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学校通过创建“两型”学校示范校,珍惜资源、崇尚节俭的氛围初步形成,广大师生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有所增强,创建学校也在积极创新机制,寻找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新方法。
二、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创建氛围,推进“两型”文化建设
“两型”文化建设,是“两型”学校建设的关键。广泛培养节约意识和资源意识,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消费理念,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尚,是“两型”学校创建的文化基础。让每个师生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上与“两型社会”建设倡导的价值观产生共鸣,主动将“两型社会”建设责任内化为真正的发展觉悟和自觉行为。通过多种宣传教育渠道,强化“两型”建设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用节能环保理念审视工作、建设校园、管理学校、教育学生。形成“两型”文化的氛围,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各创建学校围绕创建主题,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栏、告家长书等宣传媒介,通过班会、黑板报、橱窗、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创建两型学校,从小事做起”等专题活动。如:三十六中利用校报《教科导报》宣传、推广“两型”学校知识,培养师生建设“两型”学校的意识;卫星村小学设置了“两型创建金点子”征集箱,让师生献计献策;清芬路小学开展“节水节能”环境海报的设计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对节能和环保有力更丰富的认识和了解。
三、强化目标责任,注重学科渗透,整合“两型”教育力度
江汉区教育局建立、健全并落实“两型”学校建设目标责任制,区教育局成立区“两型”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将“两型”学校建设目标纳入绩效管理。根据市教育局实施方案和考核标准的目标任务,各学校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责任明确、任务具体、措施过硬的工作方案,积极探索建设“两型”学校的长效机制,做到人人有责,人人负责,层层落实,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两型”学校建设领域宽泛,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而学科教学是渗透“两型”文化、“两型”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为了畅通渠道,弘扬主旋律,我局结合学科教学的相关内容,加大了学科渗透,各学校普遍都开展了渗透式环境教育课。我局积极探索,加大了“两型”学校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整合力度,紧紧围绕2008年省市级示范高中复评、第二轮初中标准化建设、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三项主要工作,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全方位整合、全面性指导。
四、 突出创建主题,组织分步实施,向家庭与社会拓展。
我局结合学校实际,突出“两型”学校创建主题。即:“创建节能校园,培育环保人才”。依照法定课程安排,遵循少儿生长发育规律,结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编写“两型学校”地方辅导教材、儿歌等,撰写两型小册子、节能小窍门、环保小常识等科普读物,万松园小学、华中里小学、黄陂街小学、清芬路小学等的校本教材颇具特色。北湖幼儿园印发了“水的用处大”,“怎样减少噪音”“垃圾分类与回收”等资料,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清芬路小学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617能源紧缺体验日”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华中里小学开展小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写“小金鱼活动与水池水质关系”,“校园水的循环利用”,“班级日光灯开启次数与作息时间的关系”的观感报告,让学生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从而强化“两型”学校建设的意识和行动。大兴幼儿园以三尺讲台为阵地,以室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通过板报、展板、班会、小演出以及主题征文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科普小常识、小发明创造,宣传身边典型人物和事例,倡导“两型社会从我做起”的风尚,倡导节约“五个一”(即节约一分钱、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一滴油)行为。华中里小学新建了全国第一家小学湿地生态教育教室,形成教师--教材--专用教室--专用环保知识阅览室--专用宣传阵地系列,使环境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通过学生影响家长,通过家庭辐射社会。利用多种形式推进开展“两型社会”建设创建素质实践行活动。以学校、课程为示范创建行动载体,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培养青少年节约环保意识,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影响带动家庭与社会,为全民参与武汉“两型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五、加大监督力度,及时检查验收,创建力求实效
江汉区教育局将创建工作纳入学校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办法中,各创建学校对各年级班级、教师、学生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督办。将工作效果作为对各年级、各班级日常工作考评、教师年度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与奖惩条例挂钩,表彰师生中先进的集体和个人,将铺张浪费、破坏校园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的处罚,争取“两型”学校创建取得具体实效。
9月中旬,我局召开了“两型”学校创建动员会,制定了实施方案、局属各学校迅速召开启动仪式,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宣传、发动,在各班级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特别注意组织好班主任积极进入工作状态,组织全校学生投入到创建活动中。10月,各创建学校填写《 “两型”学校建设基本情况自查表》,自评打分,明确整改目标,积极整改。区教育局召开了创建工作的推进会,各创建学校对照标准查漏补缺,逐一进行整改落实。11月下旬,清理档案,准备相关材料,合拢各块资料,形成档案体系。12月底,各创建学校开展自查自评,09年1月12-15日区教育局“两型”学校建设领导小组下到各校进行检查验收。按照考核评定标准,局工作专班量化打分,13所创建“两型”学校示范校考核评定分均在92分以上。
“两型”学校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命题,可供借鉴的经验还不多。在创建工作中,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节能环保的硬件设施不达标,个别学校创建意识还不浓厚, “两型”文化建设还有待加强等。我们要巩固、深化已有的创建经验和有效措施,要创造出更多先进经验和有益做法。在前期创建示范校的基础上,努力从点上突破到面上推进,从局部拓展到更多领域实践,不断完善、拓展创建内容和要求,整体推进“两型”学校建设。目前,正着手制订中长期规划,明确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两型”学校建设。力争2010年度创建“两型”学校的比例达到70%,为“两型”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试谈“两型学校”建设
作者:武汉市和平中学 黄勇发表时间:2009-3-11 11:11:34访问次数:1258
“学校即社会”。“两型学校”是“两型社会”的缩影,是“两型社会”建设在学校教育教学以及学校发展中的反映。“两型学校”建设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8+1”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为“两型学校”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外部环境,提供了“两型学校”建设的条件和基础。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同时还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因此,学校要为“两型社会”建设服务就必须要进行“两型学校”的建设。
“两型学校”建设,首先是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其次就是抓学校的管理。
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道德认知水平。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两型学校”建设的基础。结合当前的市场经济模式,赋予新的内涵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
⒈尊重。尊重是一个人在进行社会活动中人际交往的基础。当前,很多人思想缺失,不会礼让和尊重他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的感受,不管他人的感觉。比如,有的老师在上课时,学生喊“老师好”,而老师却没有任何礼貌的反应,看都不看学生一眼,只是简单地讲“坐下”或者用手胡乱招一招,表示让学生坐下。甚至有少数老师不尊重学生人格,对其讽刺挖苦和“体罚”。导致,师生对立,学生在路上遇见老师也如同见到了不认识的人,因此在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要在学校形成一股“尊老爱幼”、“尊师爱生”的良好风气,强调“报恩”的思想,俗话说:“孝是德之基”。讲“孝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理应大力提倡。学校要通过各种活动,让每名学生做到常怀 报恩之心和感激之情。在家尊重父母,在校尊重老师。进而爱家、爱校、爱国。
⒉诚信。诚信是一个人进行社会活动的必要条件。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是无诚信可言的,一个充满欺诈 虚伪的社会是不可能稳定和进步的。因此诚信教育必须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位置,资本主义社会要讲诚信,社会主义社会更要讲诚信。当前,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诈骗”、“以劣充优”、“以假乱真”等现象大有人在,学校无疑要担起“诚信教育”的重担,让诚信教育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始终,让每一个学生做诚实的人,做对人类社会负责任的人。
⒊节约。节约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无论你有钱还是无钱,从古到今,勤俭节约,勤俭持家的思想都是不可或缺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逐步走向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富裕阶层越来越大。社会浪费现象也越来越大,有些人因为有了钱就忘了节约二字,挥金如土。特别是年轻一代,更缺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据报道,有一个大学生从家里带600双袜子上大学(家里开袜子厂),不洗,穿脏了就扔掉。试想此等学生会珍惜劳动成果吗?知道创业的艰辛吗?我想,他不会,只会坐享其成。但坐吃山空,没有了钱,恐怕连生存都有问题。因此,学校要常提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思想,让学生知道,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需求是无限的。为了可持续发展,为了人类的生存,必须要节约,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等,拼弃浪费。
⒋友好。友好是一种姿态,是人与人交流合作的前提。一个会尊重他人的人,一个讲诚信的人是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的。现代社会友好合作是大势所趋。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凭个人的能力是难实现目标的。因此,要大讲“团队精神”,让“团队精神”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让每一个人明确在某一团队之中的角色,发挥自己应该发挥的作用,从而完成团队的共同目标任务,进而实现自我价值。学校要在每一个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当然,合作中也会有矛盾,这就需要学会沟通和理解,学会自我调节和承担责任。现在,友好不仅仅是指人与人的交往,新时期赋予了新的内涵。它同时指人与动物、人与环境的友好相处。因此,每一个人在所处的环境中要学会与环境的友好相处。教育学生要美化环境而不是破坏环境,爱护花草树木,保护与环境相适应的动物。另外还要要求学生讲究个人卫生,讲秩序遵守社会公德。
二、加强教学管理,促进学校发展。
加强学校管理其实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需要,也是社会的期待。学校要发展必须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有质量,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反过来又促进学校的发展。
⒈转变办学观念。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地方,是学生学习知识,实现自身价值的场所,倍受学生家长的关注。因此,学校教学管理应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需要。
①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的规定搞好教学工作,切实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现在很多学校上课是早七点到晚七点,学生学得累,老师教得也很累,导致教无成效,学无成绩,纯属浪费时间。
②充分发挥学校各功能室的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素质。现在学校功能室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如:图书室、阅览室、无学生借书、书籍长年无人问津。实验室的设备有很多也只是一种摆设,等等。三个“凡是”是提高素质教育的可行路径,即“凡是能在室外学习的东西一律不在室内进行;凡是能通过自然界可以掌握的东西,绝不停滞不停留在书本知识上;凡是能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动态事物,绝不研究停止不动的静物。”因此,能在功能室上的课,一定不要在教室里上,要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在动手中动脑。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③加强资料管理。适当的学习资料有利于学生学习,但是,现在学习资料泛乱,往往学生的辅导资料与教科书多几倍,任课老师头脑一热就要求学生购某种资料,导致学生学习负担加重,这种现象既是学生家长的负担,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催残,有害无益,所以,学校要规范学生订资料的管理,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⒉关爱每一个学生,实现教育公平。“公平”是现在社会上的热门话题。众所周知,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学校要实现教育公平,首先要从班级抓起,班级是学校这个组织的细胞,是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的家,是学生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基地,提高学生在班级生活的质量,建设班集体无疑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班级日常生活对于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自我意识、社会化和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一系列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两型学校”建设要将“两型班级”建设作为重点。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在班级活动中注重培养和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参与活动的机会,轮流值日,建立班干部轮换制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建设班级文化,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公正评价每一个学生、不欺视差生,不体罚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两型学校”建设是大势所趋,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学校要全方位推进“两型学校”建设,从而实现“两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够你用了,摘抄一些就行
❹ 2012马良杯少儿书画比赛奖名单出来没有
武汉市第27届“马良杯”少儿书画大赛
获奖名单
软笔:
组 别 等 级 参赛号 姓 名 学 校 辖 区
低年级 一等奖(1) 20031 王志成 精英书画 黄陂区
二等奖 20001 彭子俊 实验小学 武昌区
(5) 20004 卢雨恩 实验小学 武昌区
20007 韩燕妮 外 校 汉阳区
20028 张梓欣 前川二小 黄陂区
20039 马语菲 鄱阳街小学 江岸区
三等奖 20002 刘偲博 实验小学 武昌区
(8) 20003 王 睿 实验小学 武昌区
20013 刘世雄 钟家村小学 汉阳区
20015 杨诗静 钟家村小学 汉阳区
20017 杜宇譞 联通教育.同济 汉阳区
20029 陈天乐 精英书画 黄陂区
20032 章音卉 井冈山小学 桥口区
20037 江粲然 黄陂路小学 江岸区
中年级 一等奖 21058 杨晨宇 蔡甸三小 蔡甸区
(3) 21074 方引弓 前川一小 黄陂区
21075 梅宇泽 前川二小 黄陂区
二等奖 21003 王逸秋 实验小学 武昌区
(11) 21039 姚歆与 钢城17小 青山区
21049 李玮那 纱小 汉南区
武汉市第27届“马良杯”少儿书画大赛
获奖名单
软笔:
组 别 等 级 参赛号 姓 名 学 校 辖 区
中年级 二等奖 21052 周方宇 蔡甸一小 蔡甸区
(11) 21057 陈天仪 蔡甸二小 蔡甸区
21059 黄子淇 大兴第一实验 江汉区
21067 周 天 常青实验小学 江汉区
21073 罗康诚 精英书画 黄陂区
21081 刘 晓 中心小学 新洲区
21082 余彦彬 一小 新洲区
21083 赵 晟 沈阳路小学 江岸区
三等奖 21008 周田芳源 实验小学 武昌区
(18) 21022 张怡铃 玫瑰园小学 汉阳区
21024 王鸿雨 钟家村小学 汉阳区
21036 崔憬怡 武珞路小学金 洪山区
21037 尚小月 钢城1小 青山区
21042 刘 宇 鄱阳街小学 其 他
21041 孙益闻 钢城2小 青山区
21043 易州杰 鄱阳街小学 其 他
21044 徐艾烨 鄱阳街小学 其 他
21045 范文裕 育才小学 其 他
21050 唐一祎 纱小 汉南区
21053 刘世泽 蔡甸一小 蔡甸区
21054 许方怡 蔡甸一小 蔡甸区
21060 石子昂 滑坡路小学 江汉区
武汉市第27届“马良杯”少儿书画大赛
获奖名单
软笔:
组 别 等 级 参赛号 姓 名 学 校 辖 区
中年级 三等奖 21071 梅梓扬 精英书画 黄陂区
(17) 21072 杨子迪 精英书画 黄陂区
21079 陈作冰 育才小学 其 他
21080 刘 航 一小 新洲区
高年级 一等奖 22041 王泰格 武珞路小学 洪山区
(3) 22050 段云天 吉林街小学 青山区
22080 梁雨晴 常青实验小学 江汉区
二等奖 22001 秦语嫣 实验小学 武昌区
(13) 22044 王泽飞 钢城19小 青山区
22071 吴倩颖 蔡甸一小 蔡甸区
22073 姜 玥 蔡甸一小 蔡甸区
22079 吴佳宜 滑坡路小学 江汉区
22083 刘子婧 常青一校 江汉区
22088 钟昊宇 精英书画 黄陂区
22089 李 辰 精英书画 黄陂区
22093 陈贝贝 东方红东区 桥口区
22099 程淑涵 阳逻开发区 新洲区
22107 江湖俊杰 中心小学 新洲区
22110 李庞胤 育才一小 江岸区
22111 万育铭 光华路小学 江岸区
三等奖 22004 张紫鸣 实验小学 武昌区
武汉市第27届“马良杯”少儿书画大赛
获奖名单
软笔:
组 别 等 级 参赛号 姓 名 学 校 辖 区
高年级 三等奖 22022 章嘉妍 玫瑰园小学 汉阳区
(19) 22035 李卜金 金鹤园学校 洪山区
22039 万 梅 梨园小学 洪山区
22048 楼雨欣 钢城17小 青山区
22052 李欣茹 新沟桥小学 青山区
22054 黄世君 钢城1小 青山区
22055 童 一 一小五(3) 江夏区
22061 吴宇晨 义贞五(1) 江夏区
22072 刘玉婷 蔡甸一小 蔡甸区
22074 李晗钰 蔡甸一小 蔡甸区
22075 彭鼎盛 蔡甸一小 蔡甸区
22076 姚伯涵 蔡甸三小 蔡甸区
22087 张 骞 精英书画 黄陂区
22091 王静宇 精英书画 黄陂区
22101 刘景超 城南小学 新洲区
22102 夏子谦 城南小学 新洲区
22103 陈洪灏 新集小学 新洲区
22104 熊 铠 中心小学 新洲区
初中组 一等奖(1) 23022 孟繁孟 前川三中 黄陂区
二等奖 23011 夏子璎 49初中 青山区
(5) 23016 万 鑫 钢花中学 青山区
23017 胡晓璇 钢城6中 青山区
武汉市第27届“马良杯”少儿书画大赛
获奖名单
软笔:
组 别 等 级 参赛号 姓 名 学 校 辖 区
初中组 二等奖 23024 刘珊珊 滨江中学 桥口区
(5) 23025 刘一丹 滨江中学 桥口区
三等奖 23004 王育洲 英格实验中学 洪山区
(8) 23014 朱诗逸 钢城8中 青山区
23018 王莹婷 29中 培训二
23020 王思琪 育才中学 汉南区
23023 祝宇晗 前川三中 黄陂区
23028 伏 松 六十四中 桥口区
23032 张 晨 六十四中 桥口区
23042 卢瑜怡 实验中学 新洲区
❺ 两型学校的手抄报怎么写
江汉区教育局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型社会”建设要求,认真落实《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关于“两型”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武教工委办〔2008〕20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两型”学校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与实践正在向学校的各个层面渗透。
全区各学校按照“两型”学校建设标准要求,积极申报。在各校申报的基础上,区教育局研究决定,确定七中、旅游学校、三十六中、二十八中、友谊路中学、卫星村小学、清芬路小学、万松园小学、黄陂街小学、大兴路小学、华中里小学、大兴幼儿园、北湖幼儿园13所学校为首批争创“两型”示范学校。教育局成立了工作专班,对13所“两型”学校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工作专班通过听取创建“两型”学校的汇报,查看创建工作资料、实地考察校园和教学、管理、生活硬件设施,听取渗透式教育课,召开师生座谈会查知晓率等方式、认为创建“两型”学校采取了有力的具体举措,取得了预期实效。现将其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江汉区教育局积极响应市教育局的号召,明确教育在创建“两型”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努力形成区域性“两型”学校教育特色,进一步提高全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明确了创建工作内容。按照相关要求,逐一落实13个项目任务,引导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建设“两型”学校的重要性和对学校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
各创建学校充分认识到建设“两型”学校的重要意义,承担起建设“两型”社会,宣传和实践“两型”理念的重要职责,创建节能校园,培育环保人才。各学校领导干部带头从自身做起,强化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创建意识和服务意识,率先垂范,厉行节约、环保,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时间观念、效率意识和节约意识,统筹安排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实施意见》开展工作,用节能环保的理念管理学校,全面落实了各项措施,注重工作创新,务求工作实效。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学校通过创建“两型”学校示范校,珍惜资源、崇尚节俭的氛围初步形成,广大师生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有所增强,创建学校也在积极创新机制,寻找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新方法。
二、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创建氛围,推进“两型”文化建设
“两型”文化建设,是“两型”学校建设的关键。广泛培养节约意识和资源意识,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消费理念,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尚,是“两型”学校创建的文化基础。让每个师生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上与“两型社会”建设倡导的价值观产生共鸣,主动将“两型社会”建设责任内化为真正的发展觉悟和自觉行为。通过多种宣传教育渠道,强化“两型”建设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用节能环保理念审视工作、建设校园、管理学校、教育学生。形成“两型”文化的氛围,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各创建学校围绕创建主题,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栏、告家长书等宣传媒介,通过班会、黑板报、橱窗、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创建两型学校,从小事做起”等专题活动。如:三十六中利用校报《教科导报》宣传、推广“两型”学校知识,培养师生建设“两型”学校的意识;卫星村小学设置了“两型创建金点子”征集箱,让师生献计献策;清芬路小学开展“节水节能”环境海报的设计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对节能和环保有力更丰富的认识和了解。
三、强化目标责任,注重学科渗透,整合“两型”教育力度
江汉区教育局建立、健全并落实“两型”学校建设目标责任制,区教育局成立区“两型”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将“两型”学校建设目标纳入绩效管理。根据市教育局实施方案和考核标准的目标任务,各学校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责任明确、任务具体、措施过硬的工作方案,积极探索建设“两型”学校的长效机制,做到人人有责,人人负责,层层落实,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两型”学校建设领域宽泛,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而学科教学是渗透“两型”文化、“两型”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为了畅通渠道,弘扬主旋律,我局结合学科教学的相关内容,加大了学科渗透,各学校普遍都开展了渗透式环境教育课。我局积极探索,加大了“两型”学校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整合力度,紧紧围绕2008年省市级示范高中复评、第二轮初中标准化建设、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三项主要工作,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全方位整合、全面性指导。
四、 突出创建主题,组织分步实施,向家庭与社会拓展。
我局结合学校实际,突出“两型”学校创建主题。即:“创建节能校园,培育环保人才”。依照法定课程安排,遵循少儿生长发育规律,结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编写“两型学校”地方辅导教材、儿歌等,撰写两型小册子、节能小窍门、环保小常识等科普读物,万松园小学、华中里小学、黄陂街小学、清芬路小学等的校本教材颇具特色。北湖幼儿园印发了“水的用处大”,“怎样减少噪音”“垃圾分类与回收”等资料,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清芬路小学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617能源紧缺体验日”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华中里小学开展小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写“小金鱼活动与水池水质关系”,“校园水的循环利用”,“班级日光灯开启次数与作息时间的关系”的观感报告,让学生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从而强化“两型”学校建设的意识和行动。大兴幼儿园以三尺讲台为阵地,以室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通过板报、展板、班会、小演出以及主题征文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科普小常识、小发明创造,宣传身边典型人物和事例,倡导“两型社会从我做起”的风尚,倡导节约“五个一”(即节约一分钱、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一滴油)行为。华中里小学新建了全国第一家小学湿地生态教育教室,形成教师--教材--专用教室--专用环保知识阅览室--专用宣传阵地系列,使环境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通过学生影响家长,通过家庭辐射社会。利用多种形式推进开展“两型社会”建设创建素质实践行活动。以学校、课程为示范创建行动载体,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培养青少年节约环保意识,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影响带动家庭与社会,为全民参与武汉“两型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五、加大监督力度,及时检查验收,创建力求实效
江汉区教育局将创建工作纳入学校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办法中,各创建学校对各年级班级、教师、学生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督办。将工作效果作为对各年级、各班级日常工作考评、教师年度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与奖惩条例挂钩,表彰师生中先进的集体和个人,将铺张浪费、破坏校园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的处罚,争取“两型”学校创建取得具体实效。
9月中旬,我局召开了“两型”学校创建动员会,制定了实施方案、局属各学校迅速召开启动仪式,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宣传、发动,在各班级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特别注意组织好班主任积极进入工作状态,组织全校学生投入到创建活动中。10月,各创建学校填写《 “两型”学校建设基本情况自查表》,自评打分,明确整改目标,积极整改。区教育局召开了创建工作的推进会,各创建学校对照标准查漏补缺,逐一进行整改落实。11月下旬,清理档案,准备相关材料,合拢各块资料,形成档案体系。12月底,各创建学校开展自查自评,09年1月12-15日区教育局“两型”学校建设领导小组下到各校进行检查验收。按照考核评定标准,局工作专班量化打分,13所创建“两型”学校示范校考核评定分均在92分以上。
“两型”学校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命题,可供借鉴的经验还不多。在创建工作中,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节能环保的硬件设施不达标,个别学校创建意识还不浓厚, “两型”文化建设还有待加强等。我们要巩固、深化已有的创建经验和有效措施,要创造出更多先进经验和有益做法。在前期创建示范校的基础上,努力从点上突破到面上推进,从局部拓展到更多领域实践,不断完善、拓展创建内容和要求,整体推进“两型”学校建设。目前,正着手制订中长期规划,明确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两型”学校建设。力争2010年度创建“两型”学校的比例达到70%,为“两型”社会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