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武汉黄陂 > 李华黄陂一中1997级

李华黄陂一中1997级

发布时间:2021-01-05 06:46:28

1. 黄陂区有哪些高中

黄陂六中、黄陂七中、黄陂六指学校、黄陂一中、黄陂职高

一、黄陂六中

武汉市黄陂区第六中学是一所市级示范学校位于黄陂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前川街,东临双凤亭,西接天河机武汉市黄陂区第六中学是一所市级示范学校,距武汉市区23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创办于1999年,其前身是久享盛誉、素有黄陂教师摇篮之称的黄陂师范学校。学校现有45个教学班,在校生近3000人,是全区的第二大校。

二、黄陂七中

武汉市黄陂区第七中学,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东堤街3号,是武汉市示范高中。黄陂七中始建于2001年,地处黄陂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前川街,校址位于明代所建纪念宋代理学大师程颢、程颐(简称二程)的二程书院原址。北枕“二程”文化遗址“双凤亭”,东接汉麻高速公路,南濒盘龙经济开发区,西临静静流淌的滠水河。

三、黄陂六指学校

黄陂六指学校以“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育质量”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力争使学校办学条件优良,育人环境优美,教师队伍优秀,管理手段优化,在国内有一定影响,能积极参与国内,国际交流的省级示范性高中。

四、黄陂一中

武汉市黄陂区第一中学创办于1933年,最初位于黄陂前川古城东北。1949年,前川中学、储材中学、信义宗神学院附属信义中学三校并入黄陂一中。1997年10月搬迁至前川街道油岗社区,占地270亩。是湖北省53所重点中学之一,1982年被评为湖北省重点高中,2003年5月被授予湖北省示范高中。

五、黄陂职高

武汉市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1978年,现有教职工239人,在籍全日制学生4819人,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道石阳街1号。占地141亩,校舍面积7.5万多平方米。

目前开设有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械加工技术、学前教育、现代农艺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等11个专业,其中省、市级重点专业6个,并建有电子专业、旅游专业的省级实训基地。

2. 武汉市黄陂区第一中学的发展情况

2013年中国顶尖中学100强,黄陂一中次于华师一附中 黄冈中学 荆州中学 武汉二中 武钢三中 孝感高中 襄阳四中 襄阳五中 沙市中学 宜昌一中 黄石二中,东风一中,黄陂一中 位居湖北省第十三名。排名接近的名校:上海师大附中、泰州中学、商丘实验中学、首都师大附中、宁乡一中等。
2011年秋,两校区共有教职工443人,学生5300人。专任教师中,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特级教师1人,省级以上骨干教师5人,市、区政府专项津贴获得者4人,区“十大名师”两届共7人,区“名师工作室”名师4人,市、区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120人,高级教师139人,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达到20%。 承载黄陂深厚的人文底蕴,利用校园优越的硬软条件,学校为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校园规模宏大,环境幽雅,设施完善,设备齐全。建有校园宽带网、校园闭路电视监控网、校园通讯网、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台等“三网两台”,多媒体教学终端覆盖所有功能室;办有教育期刊《自主教育》、文学社刊《荷尖角》、团刊《磨炼》和校报《黄陂一中报》等“三刊一报”;设有市区政府资助贫困生基金、旅台黄陂同乡会奖助学基金、蔡勋奖助学基金、香港郭氏嘉里资助基金、肖亚亮奖助学基金、宏志班资助等多项“奖助学基金”,及香港善施会、知名校友和社会成功人士等的奖助学活动,每年发放奖助学金160余万元;还辟为“武汉市涉台教育基地”,并与台湾嘉华中学、金瓯女子中学结为友好交流合作学校。
武汉市黄陂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刘清旭没歇着,忙着筹备新学期的唐宋诗词班。这个班已开课10年,资助者是台北黄陂同乡会前任理事长余传韬,他的父亲余家菊是著名教育家,早年曾在黄陂大余湾教书。
1995年,余传韬67岁,从台湾回到故乡黄陂,在大余湾村小学,见教学条件十分简陋,当即决定捐赠30万元,为孩子们购买新的课桌椅和体育设施。3年后,余传韬担任台北黄陂同乡会理事长。从这一年开始,他每年在黄陂一中资助60名学生。2003年,又资助开设唐诗宋词班,余传韬跟同学们说,“传统文化,能伴随大家一辈子。”
2008年,黄陂旅台乡亲白正亮接管台北黄陂同乡会。他是黄陂白家大湾人,在台湾经营着4家企业。他牵线搭桥,黄陂武湖农场和台湾苗栗大湖农场结为“姊妹农场”,黄陂武湖农场还设立了台湾农民创业园,来自大湖的草莓品种已成功在武湖农场种植。
每年,白正亮都会带领家人返乡,为黄陂学子颁发奖学金,还庄重承诺,白家每年捐赠黄陂一中20名学子,世代传承。
2012年,1955年出生的陈光陆接替白正亮,担任台北黄陂同乡会的理事长。与前两任理事长不同,陈光陆土生土长在台湾。不过,他对故乡黄陂依然有着特别情愫。陈光陆93岁的老父亲陈济民当年回黄陂老家,一路上几乎是请人抬回来的。陈济民反复跟子女说:“我们是黄陂人,乡情不能忘。”
陈光陆是台北市青少年育乐中心执行长。2012年,他邀请7名黄陂学子到台湾参加书画比赛,2013年6月,又牵线签署《黄陂一中与金瓯女中校际交流协议书》。陈光陆说:“乡情要向下一代传递!” 学校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坚持“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实践和完善“自主教育”模式,着力外塑形象、内挖潜力,彰显优势,形成鲜明的“人文教育”特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高考大学本科上线率达92%以上,重点大学本科上线率均在40%左右,一批批学子跻身清华、北大等名校。2009年5人考取清华、北大,创该校历史纪录;2010年3人考取清华北大,其中柳洁同学摘得武汉市文科状元桂冠;2011年高考上一类重点线353人,创该校历史纪录,600分以上学生达139人。
学校综合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先后获得的综合荣誉有:“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中国特色教育示范基地”、“中央教科所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实验基地”、 “省示范学校”、 “省文明单位”、 “省绿色学校”、 “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市依法治校示范校”、 “市教育管理年先进学校”、 “市民主管理五星级单位”、 “市化学学科基地”,学校正沿着内涵式发展道路,以矫健的步伐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北宋理学家程颢曾感叹黄陂前川风景秀美,人杰地灵,于是作诗《春日偶成》以赞誉: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的确,有着悠久文化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鲁台望道”黄陂,在二程故里上,黄陂一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
黄陂一中创建于1933年,原址位于前川古城内,1997年搬迁至双凤亭旁、桃花岗上:东临滠水河,西接航空港,南依盘龙城,北眺木兰山。在近80年的办学历程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两获意大利加勋的万子美、著名画家冯今松、央视主持人王利芬、中国首席潜航员叶聪等等,学子的成就诠释着学校的办学效益。 学校十分注重办学理念的提升和贯彻。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为学生终生发展而教,为学生终生幸福而导。培养目标是:着力培养人格健全、基础扎实、体魄健康、个性鲜明的新世纪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起自主教育模式,突出文科教学和人文教育特色。
2012年,黄陂一中一本突破400人,其中文科贡献91人。据了解,早在10多年前,在创建省市级示范学校时,专家们就指出黄陂一中“文科特色鲜明”(1983,1985年两度产生湖北省文科状元,“状元姊妹花”曾被传为佳话)。文科一本保持70人左右,2011年柳洁勇夺武汉市文科状元。
向正坤校长说,文科是学校的一大亮点,为了让文科特色更鲜明,学校一是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二是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注重文综知识与能力的整合;三是合理利用黄陂地域优势,发掘课程资源,开办唐宋诗词班,开发校本课程;四是重文不偏理,强调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
不断创新学校管理。通过实施校长负责制、干部聘任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等,激发潜能,调动积极性。着力打造科研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和业能水平。努力推进学科组建设,形成团队优势;启动名师工程,造就拔尖骨干;构建青年教师成长机制,缩短教师成长周期。除了该校自培外,还注意引进区内外优秀教师,补充新鲜血液。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央教科所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实验基地”、“中国特色教育示范基地”、市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学校、中国教育学刊学科研究基地等。该校教师在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220人次,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13篇。
学校正在进一步创新机制,锤炼内功,丰富内涵,以期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综合办学效益,把示范学校品牌做得更大更亮更响。

阅读全文

与李华黄陂一中1997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司社保账户变更说明 浏览:719
威远县严陵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797
鄂州住房公积金帐号 浏览:250
江都区建设局与引江棚户区 浏览:717
扬州住房公积金比例 浏览:516
无业买社保还需要买公积金吗 浏览:403
退伍军人住房补贴新政策 浏览:385
工资5000深圳交社保后最后拿到多少 浏览:373
管城区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招聘 浏览:777
杭州滨江住房公积金 浏览:856
社保缴费基数有试用期工资吗 浏览:377
建筑工程城市规划专业 浏览:656
现代设计建筑设计 浏览:9
2014年天津社保缴纳基数是多少 浏览:758
社保交基数高 浏览: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还多少 浏览:732
北京社保卡办理点 浏览:827
黄陂前川卫生院生化分析仪中标公告 浏览:677
安徽和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浏览:455
社保卡上没有录入缴费信息吗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