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黄陂三鲜之肉糕怎么做黄陂三鲜之肉糕
1
买好的鲢鱼(胖头鱼尾)鱼尾事先让卖鱼的把鱼肉剔下,鱼骨另作他用,不可浪费哦;
2
鱼身中间切一刀深至鱼皮不断,一手按紧一边鱼身,一手将刀紧贴鱼皮把另一边鱼肉推下来,然后拉紧去过肉的皮,将剩下的鱼肉用同样的方法推下来;
3
.去除过鱼皮的鱼肉,放入清水中漂洗下血水,片下鱼白部分,剩下的鱼红切成条
4
用刀剁成鱼茸,剁的过程中,把里面的大刺和筋膜去掉;
5
.肥瘦肉洗净,剁成肉末
6
准备好生姜末,大葱末;
7
.鸡蛋分离蛋清和蛋黄
8
肉末放入大点的容器中,打入蛋清搅匀;
9
.放入鱼茸
10
放入姜末
11
放入葱末搅拌均匀
12
放胡椒粉,鸡精,蚝油,黄酒搅拌均匀 ;
13
分数次放入水搅匀;
14
分次加入红薯淀粉搅匀;
15
.搅拌至很粘稠,发白
16
放入盐,继续顺一个方向搅拌;
17
搅拌至肉末蓬松细腻,而且很费力时;
18
(检验的方法是:准备一碗清水,放点肉泥在碗中,并能漂起浮在水面上时,肉泥就算是搅拌好了);
19
笼屉用湿布铺好,将一部分肉泥倒在笼屉中,用水沾在刀面上,抹肉泥,整好型,锅中水烧开后,放入整形好的鱼泥笼屉,盖好锅盖,大火45分钟;
20
蒸好后,打开锅盖,剩下的蛋黄搅匀,用干净的湿布沾干表面上的水气,再用刷子沾上蛋黄液刷在糕面上,蒸三分钟后,再刷一次蛋黄液,蒸三分钟即可;
21
蒸好的肉糕,蒸好后晾凉切片食用,也可以做汤,吃火锅,炒菜!
22
.剩下的肉泥用水汆了丸子,左手取适量肉泥,通过虎口处挤出丸子;
23
锅中放入水,开小火,用勺子把肉丸放入水中,依次做完所有肉丸,开中火,水开后煮三分钟
24
煮好的肉丸,捞出即可食用,也可以做汤,吃火锅,和鱼丸,肉糕做黄陂三鲜!
B. 武汉肉制品圆子哪个品牌正宗
武汉肉制品圆子杨永兴黄陂三鲜这一品牌正宗。
C. 黄陂区的美食特产
1,油面
油面又名黄面、凉面。是湖北东部地区传统小吃,盛产于武汉市黄陂区、黄冈市、黄石市等地区,纯手工制作,无需油炸。
2,虾鲊
虾鲊为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东西湖区和孝感市孝南区、汉川市等地特产。为“黄陂区十大名菜“之一。经过“淘虾沥干、食盐腌制、专桶堆积、优质稻米、炒熟磨粉、3︰7(湖虾、米粉)拌和、佐料混合、凉干水分”等八九道工序10多种配料制成。
3,糍粑鱼
糍粑鱼是具有浓厚的湖北乡土气息的传统名菜,属于鄂菜系。是以鱼肉为主料,经过腌渍、晾干后煎烧而成的。在鄂东南地区人们食用“糍粑鱼”已是一种嗜好。
4,黄陂三鲜
黄陂三鲜是湖北武汉市黄陂区的地方传统名肴,属于鄂菜系武汉菜。已经流传数百年。三鲜是鱼丸、肉丸、肉糕三样菜合而为一的统称。
5,汽水肉湖北省的传统名菜之一,菜名里所说的汽水不是指常喝的碳酸甜饮料,而是蒸锅中的水受热蒸馏而产生的汽水。
D. 武汉黄陂有哪些美食
黄陂美食:黄陂三鲜,六指北湖莲籽、黄陂糖蒸肉、油面、虾鲊、糍粑鱼、糯米圆子、炸藕夹、肉糕、阴米、武湖银鱼、黄陂豆丝,黄陂曾集,汽水肉,仟吉西饼等。
黄陂过早文化:糊汤粉泡油条、豆皮,热干面,烘糕、烧梅、欢喜坨、发糕、锅贴饺、蛋酒、东坡饼、锅巴粥、豆腐脑,牛肉炒豆丝,麻元等。
黄陂三大特产:黄陂三鲜、豆丝、糍粑。黄陂三鲜也叫“黄陂三合”,是武汉市黄陂区民间的传统佳肴,已经流传数百年。三鲜是鱼丸、肉丸、肉糕三样菜的统称。由于三菜中有鱼、丸、糕三字,鱼与余谐音,丸在黄陂话为圆,糕与高同音,人们便赋三鲜以年年有余、家家团圆、步步高升的寓意。
荆花蜜作为四大名蜜之一,黄陂荆蜜源自武汉市黄陂区主要野生植物荆条花,主产地在以山林和丘陵地带为主的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此处荆花花期达36天左右,比其他地区长约15天,荆蜜果糖含量比一般蜂蜜要高3%。黄陂荆蜜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油面是湖北东部地区特产。纯手工制作,无需油炸。
脉地湾萝卜从明朝开始被列为皇室贡品,味香脆,水分糖分较其他萝卜充足得多。品质最好的栽种“核心区”共约300亩土地,亩产1500公斤左右。这种萝卜价格是一般萝卜的数倍。脉地湾萝卜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豆丝它营养丰富、口味纯正、口感细腻有劲道,黄陂豆丝由主料大米黄豆配上绿豆、葛粉、山药、荞麦、芦笋等营养保健材料,采用纯手工操作,没有任何污染源,实属天然绿色食品。
E. 黄陂三鲜的简介
武汉黄陂有一句流行语:“鳊鱼肥美菜薹香,黄陂三合庆吉祥。”鳊鱼,即武昌鱼(团头鲂),武昌鱼因毛主席在诗中“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吟咏而闻名;菜薹是过去作为皇室贡品的洪山菜薹;而“黄陂三合”则是当地一道流传了数百年的民间佳肴。来黄陂木兰山旅游,这三样美食都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
“黄陂三鲜”也称“黄陂三合”,由鱼丸、肉丸和肉糕组成,制作工艺繁杂。鱼丸一般选用新鲜的鲢鱼(或草鱼、鱤鱼),剖鳞剥皮去鳃剔骨,然后剁成泥,拌入鸡蛋清、姜汁、香葱、精盐、猪油、淀粉、味精和清水,搅匀,用大拇指和食指挤成一个个圆圆的丸子,逐个下锅,在水中煮至浮起,捞起备用。肉丸一般选用猪前夹肉剁成馅状,配上少许鱼泥(鱼红,做鱼丸后的材料)和各种调料,用汤匙弄成肉丸,在油锅中炸熟。肉糕跟肉丸的用料相同,只是工艺复杂一些,要在蒸笼里铺上煎好的豆腐皮(千张皮),将鱼肉糊摊平在上面,蒸熟后切成几大块,抹上蛋黄,再蒸半小时后出笼,摊凉后切成长条状。这三样菜合烧杂烩,肉有鱼香,鱼有肉味,食鱼不见鱼,吃肉不见肉“,色香味美,清淡可口。
黄陂素有“没有三合不成席”之说。逢年过节的家宴,结婚、祝寿的宴席上,“黄陂三合”是压轴菜。这道菜具有吉祥喜庆的寓意,观其名,“鱼”与“余”谐音,蕴涵了“年年有余”的美好向往;“糕”与“高”谐音,象征着“步步高升”;“丸(黄陂话念圆)”字更简单,意寓“花好月圆”、“团团圆圆”。将“三合”连起来,则充满了年年有余、合家团圆、步步高升的吉庆色彩。如今,“黄陂三合”已跻身于汉派名菜之列。 也叫“黄陂三合”因为三种菜可以放在一起做一碗菜而各有各的味道。
1941年黄陂人在汉口打铜街开设黄陂合记餐馆,把黄陂三合传到武汉Yeah2,把乡土菜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使得鱼丸滑嫩、肉丸松泡、肉糕软柔,颇受欢迎。
黄陂三鲜是武汉市黄陂区民间的传统佳肴,已经流传数百年。三鲜是鱼丸、肉丸、肉糕三样菜看合而为一的统称。在当地过年或红白喜事,都会有这样的菜上席:有“没有三鲜不称席,三鲜不鲜不算好“之说。三鲜各有其制作传统技艺。崇祯年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取了黄陂城,捉了县官。当地百姓拿出过节才用的鱼丸肉丸肉糕招待起义军,并将其合烧,一菜三鲜,味道极美,深受喜爱。此后黄陂三鲜盛名远扬。
F. 黄陂三鲜怎么煮好吃
我认为最好用自然的水烧开煮就行,然后加上自己的调料,很好吃的
G. 黄陂三鲜的做法与大全
三鲜的做法
材料
虾仁100公克,花枝120公克,回海参120公克,洋葱100公克,青椒20公克,辣椒20公克,姜末5公克,蒜末5公克,盐答1/2小匙,鸡粉1/2小匙,糖1/4小匙,乌醋1小匙,香油少许,油2大匙
做法
1.虾仁背部划一刀去肠泥;花枝切片;海参切块放入沸水中汆烫去腥,捞起沥干,备用。
2.洋葱、青椒切丝;辣椒切片,备用。
3.热一锅,放入油、蒜末、姜末爆香,再放入作法2的洋葱丝,炒数下加入作法1的虾仁、花枝片、海参块与作法2的青椒丝,炒至虾仁变红。
4.最后加入其余调味料拌炒均匀即可。
H. 武汉黄陂有哪些土特产
武汉市黄陂区三大传统小吃
1.黄陂三鲜
黄陂三鲜是黄陂民间的传统佳肴,已经流传数百年。三鲜是鱼丸、肉丸、肉糕三样菜合而为一的统称。其也被叫做“黄陂三合”,三种菜可以放在一起做一碗菜而各有各的味道。三菜合烧,鱼有肉味,肉有鱼香,别有风味。三菜一碗,两金一白,上桌来,喜庆不少。我们把三鲜作为品评筵席的起码标准,有"没有三鲜不称席,三鲜不鲜不算好"之说。由于三菜中有鱼、丸、糕三字,鱼与余谐音,丸在当地方言中的音为圆,糕与高同音,人们便赋于三鲜以年年有余、家家团圆、步步高升的寓意,为图吉庆,年节必备。
2.黄陂豆丝
豆丝是用大米、绿豆等打浆摊成饼,然后切丝晾干而成。按传统惯例,豆丝是黄陂人必不可少的年货,每年腊月,家家户户做豆丝,飘出浓浓的年味。黄陂豆丝用纯天然野生葛根粉、精米、 黄豆、优质面粉、植物油等以传统手工工艺并结合现代先进生产工艺精制而成。野生葛根粉营养价值高,含有大量淀粉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及钙铁锌硒等矿物质,是国家卫生部认定的药食二用植物也是一种传统中药材。黄陂豆丝它营养丰富、口味纯正、口感细腻有劲道,由主料大米黄豆配上绿豆、葛粉、山药、荞麦、芦笋等营养保健材料,采用纯手工操作,没有任何污染源,实属天然绿色食品。
3.黄陂手工糍粑
黄陂糍粑也是黄陂当地备年货时的必备美食。黄陂糍粑以糯米为主料,清洗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臼里舂至绵软柔韧。趁热将饭泥切成小块儿,放入不同的模具制作成可大可小,文案各异的糍粑块,整齐摆放阴干即可。阴干后可浸泡在水中,能长时期保存。
I. 黄陂三鲜注册过商标吗还有哪些分类可以注册
黄陂三鲜商标总申请量2件
其中已成功注册2件,有0件正在申请中,无效注册0件,0件在售中。
经八戒知识产权统计,黄陂三鲜还可以注册以下商标分类:
第1类(化学制剂、肥料)
第2类(颜料油漆、染料、防腐制品)
第3类(日化用品、洗护、香料)
第4类(能源、燃料、油脂)
第5类(药品、卫生用品、营养品)
第6类(金属制品、金属建材、金属材料)
第7类(机械设备、马达、传动)
第8类(手动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类(科学仪器、电子产品、安防设备)
第10类(医疗器械、医疗用品、成人用品)
第11类(照明洁具、冷热设备、消毒净化)
第12类(运输工具、运载工具零部件)
第13类(军火、烟火、个人防护喷雾)
第14类(珠宝、贵金属、钟表)
第15类(乐器、乐器辅助用品及配件)
第16类(纸品、办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类(橡胶制品、绝缘隔热隔音材料)
第18类(箱包、皮革皮具、伞具)
第19类(非金属建筑材料)
第20类(家具、家具部件、软垫)
第21类(厨房器具、家用器皿、洗护用具)
第22类(绳缆、遮蓬、袋子)
第23类(纱、线、丝)
第24类(纺织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类(服装、鞋帽、袜子手套)
第26类(饰品、假发、纽扣拉链)
第27类(地毯、席垫、墙纸)
第28类(玩具、体育健身器材、钓具)
第30类(面点、调味品、饮品)
第31类(生鲜、动植物、饲料种子)
第32类(啤酒、不含酒精的饮料)
第33类(酒、含酒精饮料)
第34类(烟草、烟具)
第35类(广告、商业管理、市场营销)
第36类(金融事务、不动产管理、典当担保)
第37类(建筑、室内装修、维修维护)
第38类(电信、通讯服务)
第39类(运输仓储、能源分配、旅行服务)
第40类(材料加工、印刷、污物处理)
第41类(教育培训、文体活动、娱乐服务)
第42类(研发质控、IT服务、建筑咨询)
第43类(餐饮住宿、养老托儿、动物食宿)
第44类(医疗、美容、园艺)
第45类(安保法律、婚礼家政、社会服务)
J. 武汉有什么特色菜
武汉的特色菜包括:热干面、豆皮、煨汤、豆丝、糊汤粉等。
1、热干面
武汉热干面与山西的刀削面、两广的伊府面、四川的担担面、北方的炸酱面并称为中国五大名面,是武汉地区的传统小吃之一。
2、豆皮
“老通城”是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一家大型酒楼的名字,以经营著名小吃三鲜豆皮驰名,有“豆皮大王”之称。
3、煨汤
如果要想品味一下武汉的煨汤, “小桃园”是最好的选择。这个小店坐落在汉口胜利街兰陵路,人称“煨汤专家”,是来自湖北美食之乡黄陂的祖传秘方。
4、豆丝
”福庆和”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在六渡桥一带,以经黄陂风味的豆丝著称。粉质钦滑,味鲜可口。豆丝是武汉市黄陂区三大汉族传统小吃之一(其他还有黄陂三鲜、黄陂糍粑)。
5、糊汤粉
糊汤粉,著名武汉汉族小吃,是与油条相配的小吃品种,凡卖糊汤粉,必卖油条。被誉为“武汉一绝”的鲜鱼糊汤粉泡油条,是经典的汉味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