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从咸宁到黄陂上胡湾怎么坐车
咸宁的汽车和火车大部分都只到武昌火车站
② 湖北籍的开国将军都有谁
湖北籍将军:
元帅(1名)
林彪(黄冈)
大将(2名)
徐海东(黄陂今属大悟)、王树声(麻城)
上将(14名)
韩先楚(黄安今红安)、王平(阳新)、郭天民(黄安今红安)、周纯全(黄安今红安)、陈再道(麻城)、王宏坤(麻城)、刘震(孝感)、陈锡联(黄安今红安)、陈士榘(荆门)、王新亭(孝感)、黄永胜(咸宁)、贺炳炎(松滋)、谢富治(黄安今红安)、王建安(黄安今红安)(1956年授上将)
中将(32名)
王必成(麻城)、王近山(黄安今红安)、王尚荣(石首)、田维扬(枣阳)、成钧(石首)、刘飞(黄安今红安)、刘昌毅(黄安今红安)、杜义德(黄陂)、杨秀山(沔阳今仙桃)、李天焕(黄安今红安)、李成芳(麻城)、吴先恩(黄安今红安)、余立金(大冶)、张才千(麻城)、张天云(黄安今红安)、张仁初(黄安今红安)、陈康(广济今武洞)、陈庆先(黄陂)、周希汉(麻城)、周志坚(礼山今大悟)、胡奇才(黄安今红安)、饶正锡(钟祥)、秦基伟(黄安今红安)、聂凤智(礼山今大悟)、顿星云(石首)、徐深吉(黄安今红安)、徐斌洲(黄安今红安)、黄新廷(沔阳今洪湖)、韩伟(黄陂)、程世才(大悟)、鲍先志(麻城)、詹才芳(黄安今红安)、
少将(187名)
1.1955年(124名)
丁先国(麻城)、万振西(汉川)、马龙(大冶)、马忠全(黄安今红安)、王义勋(阳新)、王全国(沔阳今仙桃)、王诚汉(黄安今红安)、王绍南(天门)、王政柱(麻城)、邓岳(麻城)、邓少东(大悟)、石志本(大悟)、邓家泰(荆门)、甘思和(黄安今红安)、石忠汉(孝感)、帅荣(黄梅)、叶建民(大悟)、卢南樵(孝感)、田厚义(大悟)、史可全(天门)、乔信明(大冶)、朱火华(麻城)、朱声达(江陵)、伍瑞卿(大悟)、刘何(大悟)、刘少卿(黄冈)、刘华清(大悟)、刘振国(孝感)、刘清明(汉川)、刘福胜(黄安今红安)、阮贤榜(通山)、孙光(大悟)、杜国平(广济今武洞)、严光(大悟)、李人林(天门)、李少元(英山)、李文清(松滋)、李书茂(沔阳今仙桃)、李世焱(黄安今红安)、李庆柳(麻城)、李国良(荆门)、杨焕民(孝感)、吴林焕(大悟)、吴嘉民(阳新)、何光宇(大悟)、何济林(沔阳今仙桃)、何辉燕(大悟)、何德庆(黄安今红安)、邹国厚(黄安今红安)、闵学胜(黄安今红安)、况玉纯(黄安今红安)、汪克明(阳新)、汪洪清(汉阳今蔡甸)、宋庆生(天门)、张广才(黄陂)、张汉丞(麻城)、张秀龙(沔阳今仙桃)、张国传(大悟)、张宗胜(大悟)、张春森(广济今武洞)、张培荣(麻城)、张竭诚(黄安今红安)、张潮夫(大悟)、陈文彪(汉川)、陈华堂(天门)、陈金钰(广济今武洞)、陈美藻(黄安今红安)、陈福初(黄陂)、范忠祥(天门)、罗应怀(黄安今红安)、罗坤山(沔阳今仙桃)、金世柏(黄安今红安)、金绍山(大悟)、周长庚(石首)、周世忠(黄安今红安)、周纯麟(麻城)、周明国(大悟)、周学义(黄梅)、郑国仲(黄安今红安)、胡大荣(黄梅)、胡正平(黄安今红安)、胡定千(孝感)、查国桢(蕲春)、赵文进(大悟)、赵正洪(黄梅)、赵国泰(崇阳)、祝世凤(麻城)、胥治中(石首)、姚运良(大悟)、贺健(黄安今红安)、袁克服(黄安今红安)、袁学凯(黄陂)、夏耀堂(石首)、徐其孝(麻城)、徐绍华(黄安今红安)、高志荣(麻城)、黄立清(大悟)、黄忠学(天门)、韩卫民(黄安今红安)、韩东山(大悟)、喻新华(麻城)、程悦长(黄安今红安)、傅传作(石首)、童陆生(黄陂)、曾祥煌(潜江)、谢正荣(黄安今红安)、谢甫生(大悟)、蓝侨(广济今武洞)、雷震(黄陂)、雷绍康(大悟)、廖述云(石首)、谭友林(江陵)、熊伯涛(黄陂)、熊应堂(黄安今红安)、黎化南(长阳)、黎锡福(黄安今红安)、樊哲祥(公安)、颜东山(大悟)、薛少卿(监利)、魏天禄(天门)、江腾蛟(黄安今红安)、唐金龙(汉川)、萧永正(麻城)、程儒珍(黄安今红安)
2.1960~1965年(63名)
王万金(沔阳今仙桃)、方明胜(黄陂)、方毅华(大悟)、叶超(黄陂)、卢燕秋(黄安今红安)、冯仁恩(麻城)、宁贤文(大悟)、吕作松(阳新)、邓可运(大悟)、朱玉学(麻城)、朱玉庭(巴东)、朱直光(阳新)、刘林(沔阳今仙桃)、江波(黄安今红安)、江鸿海(麻城)、祁开仁(武昌今江夏)、阮汉清(通山)、苏宏道(江陵)、别祖后(天门)、吴杰(大悟)、吴子杰(天门)、吴永光(大悟)、吴振挺(黄安今红安)、汪运祖(黄安今红安)、李长如(大悟)、李大清(黄陂)、李定灼(黄安今红安)、李国良(天门)、杨虎臣(天门)、张天恕(黄安今红安)、张志勇(黄安今红安)、张贤良(公安)、张树才(黄冈)、陈炎清(黄安今红安)、范保顺(天门)、罗厚福(黄安今红安)、周家美(潜江)、郑友生(孝感)、郑本炎(大悟)、赵复兴(沔阳今仙桃)、赵炳伦(麻城)、赵鹤亭(黄安今红安)、贺俊侦(阳新)、秦光远(黄安今红安)、耿锡祥(黄安今红安)、袁彬(麻城)、席舒民(大悟)、唐凯(黄陂)、涂锡道(黄安今红安)、梅盛伟(阳新)、龚兴业(荆门)、彭方复(阳新)、董志常(大悟)、董家龙(荆门)、程启文(黄安今红安)、詹少联(黄安今红安)、颜青云(汉川)、戴克明(黄安今红安)、戴克林(黄安今红安)、殷国洪(黄安今红安)、殷承祯(崇阳)、高林(大悟)、魏国运(监利)
1988年恢复军衔制以来湖北籍获军衔、警衔有:
上将(9名)
刘华清(大悟1988年)、秦基伟(黄安今红安1988年)、王诚汉(黄安今红安1988年)、杨德清(应城1996年)、赵可铭(武汉1997年)、刘冬冬(武汉1998年)、喻林祥(应城2002年)、刘精松(石首1988年)、杨国屏(钟祥1993年)
中将(22名)
傅奎清(英山原属安徽1988年)、曾幼诚(武汉1988年)、邵农(武昌今江夏1990年)、杨正刚(郧县1993年)、邹永钊(麻城1993年)、郭锡章(广济今武洞1993年)、何道泉(黄陂1994年)、程建宁(广水1995年)、董良驹(鄂州1996年)、朱曙光(江陵1997年)、陈达植(武汉1997年)、罗友礼(鄂州1997年)、高文远(黄陂1997年)、朱永清(随州1999年)、熊自仁(监利2000年)、邱衍汉(天门2002年)、张诗明(荆州2002年)、孔瑛(武洞2003年)、叶爱群(大悟2003年)、张孝忠(应城2003年)、范晓光(阳新2005年)、江建曾(红安2006年)
其中1955年与1988年都获得将军军衔的有3名
秦基伟1955年中将1988年上将
刘华清1955年少将1988年上将
王诚汉1955年少将1988年上将
③ 湖北省有几个江夏县
一个,
江夏的历史沿革:
江夏郡:古郡名。元狩二年(前121年)置。属荆州刺史部。
两汉皆治西陵县(今武汉市新洲区境内),属荆州刺史部。亦有前汉治于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后汉治于西陵一说。西汉末年,江夏郡领十四县:西陵、竟陵、西阳、襄、邾、轪、鄂、安陆、沙羡、蕲春、鄳、云杜、下雉、钟武。东汉时省襄、钟武二县,增置平春县、南新市县。
三国时,魏、吴各置江夏郡,魏江夏郡初治石阳县(今武汉市黄陂区东),后迁上昶城(今湖北省云梦西南)。吴江夏郡初治沙羡(羡念邑音,县治在涂口,今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孙权自公安都鄂后,立武昌郡,旋复名江夏郡治武昌县(今鄂州市)。晋平吴(280)后,改吴江夏郡为武昌郡,并将原魏江夏郡治迁回安陆旧城。
南朝刘宋时,江夏郡定治于汝南县城(涂口,今金口)。当时,江夏郡与汝南县在涂口为郡与县两政府并治,郡为侨置郡所。至隋平陈,江夏郡、武昌郡皆废,入鄂州。
隋炀帝时及唐代中期,因政区通名变化,曾两度改鄂州为江夏郡。大业年闲复改鄂州为江夏郡,治所在江夏县。户万九千一百九十,口八万四千五百六十三。下辖七县。唐乾元元年(758)后,江夏郡一名始废。
自隋改汝南县为江夏县后,“江夏”县名沿袭不变,直至清朝灭亡。
1912年为纪念辛亥革命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寓“因武而昌”之意。
1912年置武昌县,隶属于江汉道,1930年改隶湖北省第一专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的傅家坡设立武昌县人民政府,隶属于大冶专区。
1952年改由孝感专区管辖。
1959年11月,武昌县划归武汉市,
1960年县政府迁往纸坊镇。
1961年4月,又将其划归孝感专区,
1965年划归咸宁专区。
1975年11月,武昌县再次划归武汉市,成为武汉市的郊县之一。
1995年撤县建区,成立武汉市江夏区。
④ 咸宁到黄皮怎么坐车
是黄陂;不是黄皮。
坐火车到武昌站;坐高铁到武汉站;然后转公交车到黄陂。专
咸宁坐火车到武昌站50多分属钟;硬座13块钱;咸宁北坐高铁到武汉站25分钟;二等座40元。
武昌火车站坐10路(10路通宵线)到汉口火车站;汉口火车站坐292路到黄陂区。
武汉火车站坐610路到汉口火车站;然后转292路到黄陂区。
292路终点站是钓台道新客运中心;就是黄陂区人民医院的西面;票价4块钱。
发车时间:汉口火车站:6:00-21:00|钓台道新客运中心:5:30-20:30
⑤ 武汉的简介
武汉市,简称“汉”,别称江城,中国超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中国中部暨长江中游地区第一大城市,也是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金融、商业、物流、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九省通衢”的美誉。
武汉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中国三大“内河航运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客运量最大的铁路枢纽和航空、公路枢纽之一。
“黄金水道”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块区域隔江鼎立的格局,史上统称之为“武汉三镇”。
清中后期至民国,武汉经济发达,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国际大都市,繁荣程度位居亚洲前列,被称为“东方芝加哥”,而武汉也继承了这一美称。
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发生在这里,中华民国诞生于此。
1927年,国民政府决定将武汉三镇合并为京兆区(首都),并将其设为中国的第一个“直辖市”。
同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及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迁到武汉,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也搬到武汉,使其一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在内迁伊始将武汉定为临时陪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焦点城市。
1949年以后,武汉转型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5)咸宁到黄陂有多少公里扩展阅读
武汉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地理位置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东西距最大为134公里,南北距最大为155公里。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于1980年11月13日发现的小行星3206命名为“武汉”。
武汉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与京广铁路大动脉的十字交汇点,在中国经济地理圈层中,处于得天独厚的优越位置,其内层与湖北省的宜昌、襄阳以及中部长沙、南昌、株洲等城市相距300公里左右。
中层与省内的十堰以及邻省的郑州、合肥、南京等大中城市600公里左右,外层与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天津、重庆、成都、青岛、西安、贵阳等主要城市均相距1000公里左右。中国大陆80%以上的城市和人口都在以武汉为中心,1000公里为半径的这个圆圈内,所以武汉也被公认为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
武汉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江汉平原东部,东与黄冈市的团风县、鄂州市的华容区、梁子湖区、黄石的大冶市接壤,南与咸宁市的嘉鱼县、咸宁市区相连,西与荆州的洪湖市、仙桃省辖市、孝感的汉川市毗邻,北与孝感市的孝南区、孝昌县、大悟县、黄冈的红安县、麻城市相接,形似一只自西向东的蝴蝶。
⑥ 从黄陂到咸宁怎么坐车去
针对你的第一个问题~我想到了的是 红楼(建议了解了再去~不过看你这年专轻,应该是了属解了也不想去),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呵呵,不算步行街吧?)另外还有个 森林公园,华科旁边就有~挺不错的,带着学生证去才5块钱的门票~没事带点东西去烧烤~挺不错的选择哦~ 再还有个,学校~呵呵~算不算?我觉得很多学校都很漂亮啊~特别是老校区~嗯 ,华科就漂亮~我最喜欢华科~~ 针对第三个问题 我又想到了个~咸宁的那个隐水洞算不算?才2个小时车程~你一路上还可以看大夫第(额,破房子,清朝古建筑,没有卫生间),还有刘家桥(大汉皇族村,现在改成隐水洞半路上吃饭的点了,不过景色还是可以的,小桥流水人家嘛),还有太乙洞(和隐水洞一样,挑一个去就好了)还有星星竹海(不怕蚊子的去吧)还有澄水洞(就是131工程,毛主席的床现在都对外开放了,580一个晚上哦,嘿嘿,又是一个地下工程),还有九宫山,还有太阳溪漂流。。。。 写长了没人看,不写了~
⑦ 从黄陂到咸宁怎么坐车去
黄陂客运站有到咸宁的汽车,具体时刻表去车站查询
⑧ 现在从咸宁到黄陂的高速可以走吗
打开网络地图,输入这个仙境到黄陂,选择驾车走高速模式,模拟导航一下,看看这个高速是否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