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保一般繳費賬戶和臨時繳費賬戶有什麼區別
普通賬戶:
1、若屬於普通賬戶,意味著將來你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如果繳費年限符合當地規定,就可以在該地辦理退休手續,享受該地區的退休待遇。如果在本地戶籍,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至少已滿15年,通常就可以辦理退休手續,按月領取養老金。如果沒有本地戶籍,除了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至少已滿15年這一條之外,還需要滿足該地是參保人最後一個繳滿10年的地區,才可以辦理退休手續,領取養老金;
2、若屬於普通賬戶,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在該地繳費滿10年,不滿15年,可以繼續繳費至滿15年時,再辦理退休手續,按月領取養老金;
3、若屬於普通賬戶,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在該地繳費不滿10年,則只能把社保關系跨省市轉移歸集到你將來的退休待遇領取地,或辦理退保清算。
臨時賬戶:
屬於臨時賬戶,意味著你將來沒有資格在該地退休,只能把社保關系跨省市轉移歸集到你將來的退休待遇領取地,二次處理,或辦理退保清算。
Ⅱ 怎麼知道自己的社保賬戶是普通賬戶還是臨時賬戶
如果你在你的住所參加社會保險,建立的都是一個一般賬戶。如果你在非戶籍地參加社會保障,你才會有一個一般賬戶和一個臨時賬戶的分別。對於在其他地方投保的朋友來說,確定他們的社會保障賬戶是普通賬戶還是臨時賬戶的簡單方法是確定他們在當地首次參加保險的年齡。同時需要查詢社保系統繳費記錄,確認無誤。
如果該地累計繳費年限在10年以下,且該地是繳費年限在10年以上的最後一個地方,可以在該地繼續繳費5年,或者返回居住地繼續繳費5年,然後申請養老保險退休並領取養老金。如果該地累計繳費年限少於10年,您將不能在該地退休。你可以轉到你已經支付10年的最後一個地方繼續支付。或返回戶籍所在地,繼續繳費,或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或退保清算。
Ⅲ 社保臨時一般賬戶嗎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根據國辦發2009年66號文件《關於城鎮內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關系轉容移接續暫行辦法》,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賬戶類別分兩種,一種是一般繳費賬戶(簡稱一般賬戶),另一種是臨時繳費賬戶(簡稱臨時賬戶)。
1.一般繳費賬戶:
在本人戶籍地參保,或者雖然是在自己的非戶籍地參保,但初次在該地區參保時的年齡男同志未滿50周歲,女同志未滿40周歲的人員建立的社保賬戶,都是一般繳費賬戶。
2.臨時繳費賬戶
在本人戶籍地以外地區的參保人員,初次參保時男同志已滿50周歲,女同志已滿40周歲的人員建立的社保賬戶,都是臨時繳費賬戶。
注意:如果初次參保時,年齡已過規定界限,之後又向前補繳過社保的人,賬戶性質仍然為臨時賬戶。
Ⅳ 什麼是社保臨時賬戶
按規定社保是沒有臨時賬戶的,但個別地區獨出心裁,把非本地常住戶口人員參保的賬戶列為臨時賬戶。這種情況,甭管他是臨時還是正式,都是社保賬戶,享受一樣待遇。
Ⅳ 社會保險的臨時賬戶指的是什麼賬戶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賬戶類別分兩種,一種是一般繳費賬戶(簡稱一般賬戶),另內一種是臨時繳費賬戶容(簡稱臨時賬戶)。
1.一般繳費賬戶:
在本人戶籍地參保,或者雖然是在自己的非戶籍地參保,但初次在該地區參保時的年齡男同志未滿50周歲,女同志未滿40周歲的人員建立的社保賬戶,都是一般繳費賬戶。
2.臨時繳費賬戶
在本人戶籍地以外地區的參保人員,初次參保時男同志已滿50周歲,女同志已滿40周歲的人員建立的社保賬戶,都是臨時繳費賬戶。
注意:如果初次參保時,年齡已過規定界限,之後又向前補繳過社保的人,賬戶性質仍然為臨時賬戶。
沃服網
Ⅵ 如何知道自己的社保交的是不是臨時賬戶
一般情況下,職工首次就業參保的應在參保地建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專之後跨省流動就屬業參保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應隨之轉移到新的參保地。
對於男年滿50、女年滿40的人員,首次在非戶籍地參保的,在當地建立養老保險關系為臨時賬戶。(經縣以上黨委組織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批准調動人員除外)。
「臨時賬戶」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遷入戶籍的,從遷入的次月起將「臨時賬戶」調整為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賬戶;
但補繳建立「臨時賬戶」前應繳未繳的養老保險費,不會改變臨時賬戶的性質。
臨時賬戶所在地不得作為待遇領取地,臨時賬戶人員再次跨省流動就業的,應封存原臨時賬戶,待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由待遇領取地統一歸集原臨時養老保險關系。
Ⅶ 如何知道自己的社保交的是不是臨時賬戶
如果是在自己的戶籍地參加社保,建立的都是一般賬戶。如果是在自己的非戶籍地參加社保,才有一般賬戶和臨時賬戶之分。
對異地參保的朋友來說,想確認自己的社保賬戶是一般賬戶還是臨時賬戶,簡便的判斷辦法是確認自己在該地初次參保時的年齡。同時需要查詢社保系統繳費記錄,確認無誤才行。
具體講,如果女同志初次參保不滿40歲,男同志初次參保不滿50歲,那麼在該你建立的社保賬戶就應該是一般賬戶。
如果女同志初次參保已滿40歲(含),男同志初次參保已滿50歲(含),那麼在該地建立的社保賬戶就是臨時賬戶。
一般賬戶意味著你有基本資格,或者說有可能在該地退休,而臨時賬戶則相反,意味著你將來根本沒有資格在該地退休。
並非所有一般賬戶都可以在該地退休,還需要符合其他領取養老金的必要條件。
如果屬於一般賬戶,在該地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10年,並且該地是自己最後一個繳費滿10年的地區,各地養老保險轉移歸集後累計繳費總年限滿15年,是可以在該地辦理養老保險退休,領取養老金的。
如果在該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不滿15年,且該地是自己最後一個繳費滿10年的地區,可以在該地繼續繳費5年,或轉回戶籍地繼續交費5年,然後再辦理養老保險的退休,領取養老金。
如果在該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則無法在該地退休,可以轉到最後一個交費滿10年的地區,繼續繳費。或轉回戶籍地,繼續繳費,或轉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或退保清算。
養老保險達到退休條件時,如果醫療保險累計繳費年限也達到當地規定(大部分地區女同志是交滿20年或25年,男同志需交滿25年或30年),可以同時享受退休人員醫療保險待遇。
如果養老保險滿足了退休條件,醫療保險繳費年限沒有達到當地規定的最低年限,大部分地區的規定是累計繳費滿10年的,可以一次性補齊,或繼續繳費。繼續繳費期間,享受在職職工醫保報銷待遇。繳費年限達到要求時,再享受退休人員醫保待遇。具體以當地政策為准。
如果屬於臨時賬戶,是沒有資格在該地辦理養老保險的退休,領取養老金的。更不要提醫療保險的退休了。
必須要提醒年齡比較大了,才在異地參保的踩在年齡門檻上的朋友,關於自己到底是否是一般賬戶,不要以用人單位信息為據,想當然,一定要查社保系統的記錄。
這是為什麼呢?由於我國的社保繳費制度執行的是用人單位代扣代繳制,所以不要認為你在單位工資里開始扣社保的時間,就是實際初次參保時間。
工資里扣的社保費,是否已經交到社保機構,社保系統里什麼時候開始產生記錄。需要查詢社保系統繳費記錄進行確認。
因為在實踐中,我曾接觸過部分案例,勞動者所在的用人單位缺德,扣了員工的社保費,遲交或沒交到社保,損害了員工的社保權益。
怎樣查詢自己的社保繳費記錄呢?可登錄全國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當地人社廳的官網或APP、可撥打當地人社熱線電話12333、可到社保大廳的自助終端查詢、可到社保機構的窗口查詢,可在微信或支付寶查詢。但輕易不要登錄不可靠的其他社會APP查詢,以免泄露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