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業社保有幾個檔次
記者從市社保中心獲悉,下月起,市區統籌范圍66萬名參保人員將統一啟用新年度社保繳費基數。其中,企業職工月繳費基數下限從上年度的1369元提高到1583元,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月最低繳費基數從1650元提高到1750元。
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參加市區企業社會保險的單位和職工,月繳費基數上、下限分別為10065元和1583元;參加市區機關事業社會保險的單位和職工,月繳費基數上、下限分別為17477元和3495元。據了解,此前單位申報2009年實際工資收入總額的月平均數高於上限或低於下限的職工.2010結算年度的社保月繳費基數分別按上、下限基數執行,其餘職工按實際申報工資的月均數執行。
此次調整涉及2.3萬戶參保單位,需要提醒的是,未在規定時間內申報職工收入的,下月起將按3月份結算基數的110%,及上下限規定調整後結算。對市區參保個體工商戶及其僱工,2010結算年度基本養老保險月繳費基數統一為1750元,其他4項社保的繳費基數參照企業職工相關規定執行。
涉及市區7萬余名靈活就業參保人員,2010結算年度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繳費標准昨天同時公布。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靈活就業參保人員的養老保險月繳費基數以1750元為起點,設18個檔次,最高l萬元,按20%的繳費比例計算,月繳費金額最低350元,最高2000元。醫保繳費標准未作調整,月繳費基數1100元,月繳費金額仍為126元。記者獲悉,兩項合計最低月應繳金額從上年的456元提高到476元,該繳費標准於2010年4月起執行。需要提醒的是,靈活就業參保人員及時調整繳費賬戶存入金額,每月繳費截止日仍為25日。社保待遇遵循「多繳多得」的計發原則,為了維護職工的社保權益,用人單位「按實申報」、「足額繳費」是關鍵
㈡ 企業參加社會保險都需要什麼手續
新公司辦理社保流程:
一、單位持營業執照及組織機構代碼證原件及復印件到社保機構辦理社保登記,領取社會保險申請表;
二、單位填報各項報表並簽章;
三、社保機構審核各項報表,核定社保繳費額,開具社保繳費通知書;
四、單位據實填報參保人員增減表並簽章;
五、社保機構按期托收社保費;
六、社保機構定期製作並發放社保卡;
七、社保機構次年初發放社保核對表,單位核對簽章後返回社保機構。
(2)企業社會社保擴展閱讀:
社會保險費的徵集方式:比例保險費制。
這種方式是以被保險人的工資收入為准,規定一定的百分率,從而計收保險費。採用比例制,原來社會保險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補償被保險人遭遇風險事故期間所喪失的收入,以維持其最低的生活,因此必須參照其平時賴以為生的收入,一方面作為衡量給付的標准,另一方面又作為保費計算的根據。
以工作為基準的比例保險費制最大的缺陷是社會保險的負擔直接與工資相聯系,不管是僱主雇員雙方負擔社會保險費還是其中一方負擔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的負擔都表現為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其結果會導致資本排擠勞動,從而引起失業增加。
㈢ 企業為員工買的社會保險包括哪些
就我的公司而缺並言:養老、醫療、補充醫療、生育、失業、工傷、住房公碧蠢積金
其中養老和住房公積金,占工資比例比較大。住房公積金比例由企業說的悔扮陪算,一般越有錢的企業比例越大。
我的是國企,所以住房公積金比較多,就是這樣!
望採納!
㈣ 社會保險和企業保險有區別嗎
我是負責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業務的,可以給你這樣解釋一下,在不同的省市是不一樣的系統構成,我們這里是管理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系統叫做機關事業社會保險局,管理企業保險的叫做社會養老保險局,前者簡稱機關保險局,後者簡稱社會保險局,那麼你是社會團體,是歸社保局管理,具體的不同之處在不同的省市也有不同的差別,如果就我這來講,事業單位保險分為財政全額,差額等,還有合同制參保的不同,企業那邊有高低線的不同,這是專業的東西,不會是很容易明白的,但是我可以給你解釋,你雖然是社會團體,但是社保局的參保對象包括城市自由人,社會團體,企業人員,所以你的養老保險是歸社會保險局管理,有些地區沒有機關事業社會保險局,因為已經和社保局合並了。所以國家大方向是這樣的。目前國家正在努力的方向是社保,而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如何更加走近企業還要等事業單位改革以後。希望你滿意我的回答。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㈤ 社保個人交一部分公司交多少
以單位買全社保為准,計算如下所示:
醫療保險:個人承擔2%,單位承擔8%;
養老保險:個人為8%,單位承擔12%;
失業保險:個人為1%,單位承擔2%;
工傷保險:個人無,單位1%;
生育保險:個人無,單位1%;
公積金:個人3.5%,單位3.5%。
而工傷和生育保險的費用均由單位承擔。
例:工資為6000元每月,那麼其需要交納的保費為:
醫療保險:6000*2%=120元,單位6000*8%=480元;
養老保險:6000*8%=480元,單位6000*12%=720元; 450
失業保險:6000*1%=60元,單位6000*2%=120元;
工傷保險:個人無,單位6000*1%=60元
生育保險:個人無,單位6000*1%=60元
公積金:6000*3.5%=210元,6000*3.5%=210元。
因此個人總計為:870元,單位總計為:1650元。
計算的數據可能會與實際的有出入,但計算的方式是這樣的.
(5)企業社會社保擴展閱讀:
我國原有的保障制度,是企業保障制度。在這種制度之下,一切保障費用均由企業自行籌措和負擔,而各個企業發生風險的人數有多有少,退休人員與在職職工的比例有高有低,發生的風險的程度有大有小,因而在保障費用的負擔上畸輕畸重。
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不可能平等競爭。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可以幫助企業卸掉包袱、輕裝上陣,為企業創造平等的競爭條件。
同時,實行社會保障制度,企業為職工交納的社會保障費用的費率是統一的,這就均衡了各個企業社會保障費用的負擔,為企業提供了平等競爭的條件。
此外,競爭必然導致優勝劣汰,通過社會保障能使失業者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從而為企業競爭和資源優化組合配置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促進經濟的發展。
㈥ 企業社會保險的問題
一般企業只交工傷保險,如果你交了社會保險的話其他四大保險都跟著交,象你這種情況我們這里到還沒碰到
㈦ 社會保險和企業保險有區別嗎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我是負責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業務的版,可以給你這樣解釋一下權,在不同的省市是不一樣的系統構成,我們這里是管理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系統叫做機關事業社會保險局,管理企業保險的叫做社會養老保險局,前者簡稱機關保險局,後者簡稱社會保險局,那麼你是社會團體,是歸社保局管理,具體的不同之處在不同的省市也有不同的差別,如果就我這來講,事業單位保險分為財政全額,差額等,還有合同制參保的不同,企業那邊有高低線的不同,這是專業的東西,不會是很容易明白的,但是我可以給你解釋,你雖然是社會團體,但是社保局的參保對象包括城市自由人,社會團體,企業人員,所以你的養老保險是歸社會保險局管理,有些地區沒有機關事業社會保險局,因為已經和社保局合並了。所以國家大方向是這樣的。目前國家正在努力的方向是社保,而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如何更加走近企業還要等事業單位改革以後。希望你滿意我的回答。
㈧ 企業社會保險由哪幾部分組成企業和個人各自的交費比率是多少
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社會保險、醫療社會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繳納比例如下:
養老保險:單位20%,個人8%(自己繳納的進入個人帳戶);
醫療保險:單位10%,個人2%(自己繳納的進入個人帳戶);
失業保險:單位1.5%,個人0.2%;
工傷保險:單位0.5-2%,個人不繳納;
生育保險:單位0.8%,個人不繳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