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社保工傷保險繳費比例
很高興為你作答,工傷保險繳費比例根據行業性質不同是浮動的,分別專是0.5%,1%,2%。據我所知,你們物屬流行業應該屬於中等風險行業,繳費比例是1%。不過,你最好找51社保網確認一下,以免出錯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② 公司工傷保險繳納比例是多少
公司工傷繳納比例按照行業的不同,繳納的比例也是不相同的。如果是做物流的,那麼就屬於郵政業,一般繳納的比例為0.5%,但是工傷保險繳納不需要個人承擔,只需要公司繳納即可。也就是說工傷保險員工繳納為0元,0.5%的繳納都是由公司承擔的。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國家根據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確定行業差別費率,並根據每個行業的工傷保險費使用情況、工傷發生率等情況確定若干費率檔次,具有競爭性和經驗性的保險費率,表現出公平的成本分配,促進經濟平等性。
即高風險的企業交納的費率多,而低風險的單位則交較低的費率,以達到鼓勵用人單位,加強保障職業安全的措施。為了減少保險費率,用人單位就會更加積極去提高工作場所的安全性。這樣事故越少,生產能力就越強,以成本為基礎的保險費可提高工傷保險機構的承付能力。
(2)建築行業社保工傷險繳費比例擴展閱讀:
根據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參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將行業劃分為3個類別:一類為風險較小行業,二類為中等風險行業,三類為風險較大行業。三類行業分別實行3種不同的企業工傷保險比例繳費率。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和主要經營生產業務等情況,分別確定各用人單位的行業風險類別,企業工傷保險比例平均繳費率原則上控制在職工工資總額的1.0%左右,三類行業的基準費率分別為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0.5%、1.0%、2.0%左右。
參考資料:工傷保險_網路
③ 2019工傷保險繳費比例基數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什麼是社保繳費基數?
社保繳費基數也叫專社會保險屬繳費基數,是參保單位和參保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依據。
社保繳費基數越高,個人賬戶儲存額就越多,可供支配使用的醫療費用就越多,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就越高。
每年的4月或者7月,每個地方的社保局會根據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進行一次社保基數的調整。
調整後有什麼變化?
國家陸續公布了一些省市的調整情況,現列舉以下五個省市的最新社保基數數據。
社保基數怎麼算?
以深圳為例,自2018年7月1日起至2019年6月30日止,深圳各項社保繳費基數和待遇計發基數涉及深圳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按8348元/月的標准計算。
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
以最新標准
按下限2200元來算一下
你每月要繳多少社保費吧?!
深戶一檔
個人繳納部分:
2200×8%+5009×2%+2200×0.5%=287.18元
(註:個人無需繳納生育險和工傷險。)
企業繳納部分:
2200×14%+5009×6.2%+2200×0.42%+2200×0.45%2200×0.9%+8348×0.4%=690.89元
五險合計:
287.18+690.89=978.07元
④ 建築工程工傷保險費繳納的比例怎麼計算
1、新建項目(項目開工前一次性繳納):應繳工傷保險費=工程合同總造價(稅前)×0.08%。建設項目變更工程造價的,施工承包單位應在30日內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報,由社保經辦機構按規定重新計算應繳納的工傷保險費。
2、追加工程造價的,施工承包單位應當補繳工傷保險費差額;減少工程造價的,由社保經辦機構退回工傷保險費差額。
3、在建項目(適用於在建項目但尚未竣工的項目):應繳工傷保險費=工程總造價×0.08%×〔(項目施工期總天數-已施工的工期天數)÷項目施工期總天數〕
(4)建築行業社保工傷險繳費比例擴展閱讀:
工傷保險費的征繳注意事項:
1、從繳費主體上,工傷保險費應當由用人單位按時繳納,職工個人不繳納該項費用。這一點與養老保險不同,養老保險金由企業和職工按一定比例共同負擔。這是因為工傷事故和職業病傷害是在勞動過程和與勞動有關的事項中產生的。
2、從徵收的額度上,工傷保險費以用人單位的工資總額作為徵收依據。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數額為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乘以單位繳費費率之積。用人單位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確定的單位繳費費率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3、從管理上,工傷保險費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統一征繳和管理,存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實行專款專用。工傷保險費的征繳按照《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關於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的征繳規定執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建築企業繳納工傷保險費暫行辦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工傷保險費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工傷保險費
⑤ 工傷保險的繳費比例是多少
針對工傷風險程度,對行業的劃分為三類,其工傷保險繳費費率及類別劃分詳情如下:
風險較小行業,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0.5%;例如:證券業,銀行業,保險業等等。
中等風險行業,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1.0%;例如:房地產業,環境管理業,娛樂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等等。
風險較大行業,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2.0%;例如:煉焦及核心燃料加工業,石油加工,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等等。
工傷保險,是指勞動者在工作中或在規定的特殊情況下,遭受意外傷害或患職業病導致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死亡時,勞動者或其遺屬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工傷保險認定申請: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⑥ 公司參保,工傷險和生育險的繳費比例是多少
關於統一2009年度各項社會保險繳費工資基數和繳費金額的通知 京社保發〔2009〕24號 各區(縣)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各社會保險代辦機構,各參保單位: 根據北京市社會保險的相關規定、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下發的《關於調整本市部分社會保險繳費問題的通知》(京勞社保發〔2008〕237號)和市統計局公布的2008年北京市職工年平均工資(44715元),現就統一2009繳費年度各項社會保險繳費工資基數和繳費金額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凡以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的,其繳費工資基數為3726元。 二、凡是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收入超過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其繳費工資基數為11178元。 三、凡以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70%作為繳費基數的,其繳費工資基數為2608元。 四、凡以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的,其繳費工資基數為2236元。 五、凡以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作為繳費基數的,其繳費工資基數為1490元。 六、本市和外埠農民工按上年度本市職工最低工資標准繳納養老保險、失業保險費的,其繳費工資基數為800元。 七、各區(縣)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社會保險代辦機構應根據參保單位申報的職工2008年月平均工資收入,核定參保單位與職工2009年度實際繳費工資基數。 八、個人委託存檔的靈活就業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月繳費金額: (一)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 1.以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的,月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745.2元、失業保險費44.71元。 2.以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的,月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447.2元、失業保險費26.83元。 3.以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作為繳費基數的,月繳納基本養老保險298元、失業保險費17.88元。 (二)醫療保險 1.不享受醫療保險補貼人員: 個人月繳費為18 2.56元,其中基本統籌169.52元、大額互助1 3.04元。 2.享受醫療保險補貼人員: 個人月繳費為26.08元,其中基本統籌13.04元、大額互助13.04元。 北京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 二○○九年三月二十五日 北京各類參保人社會保險繳費比例一覽 本市城鎮戶口 參加險種 單位繳費比例 個人繳費比例 養老保險 20% 8% 失業保險 1.5% 0.5% 工傷保險 按行業性質確定繳費比例 不繳費 生育保險 0.8% 不繳費 醫療保險 9%+1% 2%+3元 本市農民戶口 參加險種 單位繳費比例 個人繳費比例 養老保險 20% 8% 失業保險 1.5% 不繳費 工傷保險 按行業性質確定繳費比例 不繳費 生育保險 0.8% 不繳費 醫療保險 本市農村勞動力 9%+1% 2%+3元 本市農民工1993元 2% 不繳費 外埠城鎮戶口 參加險種 單位繳費比例 個人繳費比例 養老保險 20% 8% 失業保險 1.5% 0.5% 工傷保險 按行業性質確定繳費比例 不繳費 生育保險 0.8% 不繳費 醫療保險 9%+1% 2%+3元 外埠農民戶口 參加險種 單位繳費比例 個人繳費比例 養老保險 20% 8% 工傷保險按行業性質確定繳費比例分別為0.5%、1%、2% 失業保險 1.5% 不繳費 醫療保險 外埠農村勞動力 9%+1% 2%+3元 外埠農民工 2% 不繳費
⑦ 社保工傷保險繳費比例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很高興為你作答,工傷保險繳費比例根據行業性質不同是浮動的,分別是0.5%,1%,2%。據我所知,你們物流行業應該屬於中等風險行業,繳費比例是1%。不過,你最好找51社保網確認一下,以免出錯了。
⑧ 各類企業的工傷繳費比例分別是多少
2015年7月22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發布了《關於調整工傷保險費率政策的通知》(人社部發〔2015〕71號),
一是調整行業劃分,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1)對行業的劃分,根據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由低到高,依次將行業工傷風險類別劃分為一類至八類(見附件)。
二是對行業差別費率及其檔次確定。不同工傷風險類別的行業執行不同的工傷保險行業基準費率。各行業工傷風險類別對應的全國工傷保險行業基準費率為,
一類至八類分別控制在該行業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0.2%、0.4%、0.7%、0.9%、1.1%、1.3%、1.6%、1.9%左右。通過費率浮動的辦法確定每個行業內的費率檔次。
一類行業分為三個檔次,即在基準費率的基礎上,可向上浮動至120%、150%,二類至八類行業分為五個檔次,即在基準費率的基礎上,可分別向上浮動至120%、150%或向下浮動至80%、50%。
三是單位費率的確定與浮動。統籌地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工傷保險費使用、工傷發生率、職業病危害程度等因素,確定其工傷保險費率,並可依據上述因素變化情況,每一至三年確定其在所屬行業不同費率檔次間是否浮動。
對符合浮動條件的用人單位,每次可上下浮動一檔或兩檔。統籌地區工傷保險最低費率不低於本地區一類風險行業基準費率。
費率浮動的具體辦法由統籌地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商財政部門制定,並徵求工會組織、用人單位代表的意見。本規定自2015年10月1日起開始實行。
(8)建築行業社保工傷險繳費比例擴展閱讀:
工傷保險費率的確定應把握以下原則:
一是以支定收、收支平衡。工傷保險基金實行現收現付制,也就是當期征繳的工傷保險費用於支付當期的各項工傷保險待遇及其他合法支出。
工傷保險費率的確定,應該保證各項工傷保險待遇及各項合法項目的支出,同時又不使基金有過多積累。
二是實行行業差別費率。為了使用人單位的繳費與所屬行業風險掛鉤,工傷保險費實行行業差別費率的制度。
根據不同行業的工傷保險費使用、工傷發生率等情況,確定不同行業類別的費率,並且在同一行業內設定不同的費率檔次。風險程度高的行業,費率相應較高,反之則低。
三是實行費率浮動機制。行業的差別費率及費率檔次確定後,根據每個用人單位上一年工傷保險費的使用、工傷發生率等情況,由統籌地區經辦機構確定企業工傷保險費率。
用人單位在同行業的工傷保險工作做得越好,其具體適用的費率檔次就越低;反之,就有可能調高其適用的費率檔次。
⑨ 工傷保險繳費比例是多少工傷保險繳費標準是什麼
由於行業不同,工傷保險的繳費肯定不一樣,帶著該問題,我們首先了解針對工傷風險程度,對行業的劃分為三類,其工傷保險繳費費率及類別劃分詳情如下:
一類為風險較小行業(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0.5%)例如:證券業,銀行業,保險業等等。
二類為中等風險行業(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1.0%)例如:房地產業,環境管理業,娛樂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等等。
三類為風險較大行業(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2.0%)例如:煉焦及核心燃料加工業,石油加工,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等等。
根據國務院頒布的《工傷保險條例》
第七條工傷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繳納的工傷保險費、工傷保險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納入工傷保險基金的其他資金構成。
第八條工傷保險費根據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則,確定費率。
國家根據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確定行業的差別費率,並根據工傷保險費使用、工傷發生率等情況在每個行業內確定若干費率檔次。行業差別費率及行業內費率檔次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後公布施行。
統籌地區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工傷保險費使用、工傷發生率等情況,適用所屬行業內相應的費率檔次確定單位繳費費率。
第九條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定期了解全國各統籌地區工傷保險基金收支情況,及時提出調整行業差別費率及行業內費率檔次的方案,報國務院批准後公布施行。
第十條用人單位應當按時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個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數額為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乘以單位繳費費率之積。
對難以按照工資總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行業,其繳納工傷保險費的具體方式,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以北京市工傷保險繳費比例為例:企業每月按照其繳費總基數的0.2%-2%繳納,職工個人不繳納。
(9)建築行業社保工傷險繳費比例擴展閱讀
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工傷或作出勞動能力鑒定,以下項目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1)工傷醫療費:治療工傷、職業病所發生的符合國家規定的相關目錄或標準的全部費用。
(2)輔助器具配置費;
(3)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4)傷殘津貼;
(5)評殘後的生活護理費;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准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6)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7)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8)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9)康復性治療費用。
(10)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准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
(11)傷殘等級為五至十級且與用人單位解除了勞動關系的工傷職工,由工傷保險基金以解除勞動關系時統籌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12)勞動能力鑒定費。
參考資料:網路-工傷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