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個人交社保統籌是什麼意思
國家拿交的統籌部分的錢去養現在退休的老年人了和給他們報銷醫保費了。
B. 個人全部交的社保有多少進入個人賬戶
個人全部交來的基本養老保險,自基數的8%進個人帳戶,基數的12%進入統籌。
個人全部交的醫療保險,全部進入個人賬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釋義十一》規定: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為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繳費比例為20%。其中8%記入個人賬戶。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第十二條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第二十三條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C. 社保費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
以養老保險為例:按員工上年度平均工資或入職第一個月工資為基數,計算養老保險繳費金額。假定月資3000元,那麼企業應承擔3000*20%=600個人承擔3000*8%=240元。
在每月計提時,借:管理費用-工資3000元
社保費600元
貸:應付職工薪酬3000元。
應付社保費600元
發工資時借:應付職工薪酬3000元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2760元
應付社保費240元
上繳社保費時借:應付社保費840元
貸:銀行存款840元
社保和公積金的比例是固定的,各省稍有不同。養老全國都是一樣的,就是企業承擔20%,個人承擔8%。其中企業承擔的部分劃入統籌賬戶,就是和你沒關系了,由國家拿走給大夥兒用了,比如用於給現在退休人員發工資,而個人承擔的8%入到個人賬戶里,算是國家給你本人存起來了。到你退休時計算退休金,會按照比例逐步發還給你。公積金和社保不一樣,企業承擔和個人承擔部分都是你的,用於購房用,如果不購房,到退休時會一次退給你。
社保各險種比率河北目前是:養老企業20%個人8%;失業企業2%個人1%醫療企業6.5%個人2%。生育0.6%,工傷按行業不同0.5%或1.5%,生育和工傷是企業全額負擔,員工工資中不扣。公積金企業15%個人5%。具體到你們那裡,你可以咨詢社保局。比例是固定的,直接乘以工資就能計算出每月企業承擔多少算到管理成本里,個人部分在每月發工資時扣出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D. 社保 個人全額繳納 個人賬戶 統籌賬戶比例
社保繳費金額=繳費基數X繳費比例。其中,各省市規定的繳費比例有所回不同,得看你問哪裡的。答
在單位工作,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五險,其中,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工傷和生育保險全部由單位負擔。其中,單位繳納部分進入各個統籌基金,而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進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納的醫療保險也進入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納的失業保險費進入失業保險統籌基金。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同樣是大部分進入統籌基金,小部分進入個人賬戶。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E. 個人自己繳納養老保險錢是存到個人賬戶還是統籌賬戶
個人交納方式,只有20%左右金額可以進入個人帳戶,而大部分約80%金額進回入統籌帳戶;單位方式,個人答交納金額可以全部進入個人帳戶。
同時被保險人只有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即: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已辦理相關手續;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核准後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及喪葬補助費等。
個人領取養老金的權利與繳費義務聯系在一起,即個人繳費是領取養老金的前提,養老金水平與個人收入掛鉤,基本養老金按退休前雇員歷年指數化月平均工資和不同檔次的替代率來計算,並定期自動調整。
除基本養老金外,國家還通過稅收、利息等方面的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實行補充養老保險,基本上也實行多層次的養老保險制度。
F. 個人全部交的社保有多少進入個人賬戶
分為兩種情況,具體如下:
1、如果參加的是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那麼個人繳費比例回是20%,其中只有8%進入答個人賬戶,其餘12%劃入統籌基金。
2、但如果參加的是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那麼個人繳費比例為8%,全部劃入個人賬戶;公司繳費20%,全部劃入統籌基金。
(6)個人繳費的社保多少進入統籌賬戶了擴展閱讀:
社保繳費歷史
在社會保障的歷史上有兩個里程碑:一是德國在俾斯麥時期首創社會保障制度;二是在1935年美國建立全面社會保障制度,並將社會保障制度化,這對二戰後社會保障制度的全球化產生了很大影響。
在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過程中,二戰是個分水嶺。
總的來說,二戰以前的社會保障制度在保障的項目、覆蓋率和保障的水平等方面各國可能不同,但是相同的一點是:
社會保障只是保證居民擁有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二戰以後,社會保障進入到另一個階段,福利國家紛紛出現,其先鋒是英國。
20世紀70年代,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實踐紛紛出現於工業國家。
2018年9月18日,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特別強調,必須按照國務院明確的『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的已定部署,確保社保現有徵收政策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