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資5500職工個人應繳多少社保
養老保險是單位與個人共同繳納的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確定以後單位繳納12%個人繳納8%醫療保險單位繳納6%個人繳納2%失業保險金個人繳納1%生育保險也是個人繳納1%有了繳納比例你自己可以根據自己繳費基數算出自己的社保繳費數額的但是工資5500不見得繳費基數也是5500一般會低於5500向你這樣的你可以問單位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因為他們掌握你的社保繳費基數
㈡ 以前是5500的工資,老闆說他交醫保社保只給5000整樣算劃算
老闆的做法是不符合繳納保險的有關規定,具體到個人當然是不劃算,老闆少繳一點點,個人也少繳一點點,但繳納基數差的這點對將來領取養老金也會少一點點。
㈢ 社保基數是5500元每月該繳納養老保險金多少元(在上海)
個人繳納養老保險比例為8%,你可以自己算一下,就知道了。
㈣ 您好,我是在北京的,社保基數是5500,想問下公司和個人五險的各項比例是多少,各交多少錢。
㈤ 工資5000 ,社保個人,公司各應繳多少,怎麼計算.多謝謝了.
這要看單位申報的繳費基數是多少了,如果按實際工資繳費,如果拿5000乘如下百分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六章第七條規定計算如下所示:
1.醫療保險:個人承擔2%,單位承擔8%;
2.養老保險:個人為8%,單位承擔12%;
3.失業保險:個人為1%,單位承擔2%;
4.工傷保險:個人無,單位1%;
5.生育保險:個人無,單位1%;
6.公積金:個人3.5%,單位3.5%。
而工傷和生育保險的費用均由單位承擔。
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的主要區別 (相輔相成,各司其職,並行不悖)
(1)目的不同
社會保險是國家強制實行的以保證社會安全為目的保險制度,不是贏利機關。
商業保險是一營利為目的企業經營活動。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國家不予補貼。
(2)作用和對象不同
社會保險以勞動者及其供養的直系親屬為對象,
在勞動者喪失勞動能力時按規定標准給予物質幫助。
商業保險以全體國民為對象。
保險人和被保險人雙方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按繳納保險費的多少盒事故發生的種類,給與被保險人一定的經濟補償。
(3)權利與義務對等關系不同
社會保險強調勞動者必須來才行為社會貢獻勞動的義務,並由此獲得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權利。
商業保險是一種「多投多保,少投少保,不投不保」的等價交換關系。
㈥ 工資5500,社保個人交多少,企業交多少
以單位買全社保為准,計算如下所示:
醫療保險:個人承擔2%,單位承版擔8%;
養老權保險:個人為8%,單位承擔12%;
失業保險:個人為1%,單位承擔2%;
工傷保險:個人無,單位1%;
生育保險:個人無,單位1%;
公積金:個人3.5%,單位3.5%。
而工傷和生育保險的費用均由單位承擔。
㈦ 全月收入為5500,社保繳費基數應為多少
只是一個月沒法計算的繳費基數的,職工社保的繳費基數是當事人上一年度月均收入結合當地本年度繳費基數上下限確定。
新入職人員的話以其第一個月應發工資結合當地本年度繳費基數上下限確定。
㈧ 我的月工資為5500元,那麼扣除個人所得稅和五險一金後,每月實際工資是多少
當事人的工資為每月5500元,稅費的原則是先費後稅,即先繳納五險一金專,再納個稅。
五險一金的繳納,要涉及屬繳費基數和扣繳比例,由於各地區各用人單位的區別,因此,繳納比例和金額是不同的,以北京地區為例:
養老:8%;基本醫療保險:2%+大額醫療保險3元;失業:0.2%;公積金:12%。
計算公式為(8%+2%+0.2%+0+0+12%)+3=1221元,剩餘為4279元。
(以上地區不同,繳納的比例也不同,具體金額有變化,具體應按當地實際計算。)
接下來再交稅。
4279元,減去個稅基數3500元,餘1279元為應納稅所得額,乘基本稅率3%,納稅率為23.37元,
餘下的4255.63元即為實際工資。
法律鏈接:《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稅率表附後)。
㈨ 北京社保繳費基數是5500元,個人繳費多少
養老保險個人繳8%、醫療保險個人繳2%、失業保險個人繳1%,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個人不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