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保基數在今年7月份調整了,公司要求我們補繳1-6月份的社保,這補繳的社保則么算差額則么算
社保基數調整後都存在這個問題,這個計算很簡單的
假設你以前繳費基數是2000,7月份調整為3000,那麼7月份當月應扣社會保險個人繳費部分=1~6月份補差金額+7月份應繳費金額=(3000-2000*11%)*6+3000*11%=660+330=990,自8月份開始你每月應繳費部分就成為330每月
其中11%指的是養老8%、醫療2%、失業1%。
根據你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前月繳費182.7,現在月繳費321的話,補繳6個月的差額就是(321-182.7)*6=829.8
Ⅱ 每年社保基數調整時間是幾月啊
有的地區是每年四月開始調整,有的是七月,還有的地區不跨年度,每年的回一月。無論是幾月調整,都得答等當地當年的社平工資數額公布後,從規定的調整月開始多退少補。
第一,社會保險費的繳費基數的調整,是根據本人工資和社會平均工資的變化進行調整的。每年調整一次。
第二,城鎮職工繳納社會保險,是根據本人月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的,如果本人工資沒有變化,原則上不做調整,只有低於社會平均工資60%的,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高於社會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繳費基數
第三,靈活就業養老保險參保人,由於沒有工作,無法確定工資收入,則根據社會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各地根據自身情況,確定幾個不同檔次,由參保人自己選擇。
第四,由於各地的社會平均工資公布時間不統一,調整基數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一般在每年的5月份之後。
Ⅲ 補繳社保後,補繳月份的社保基數會變動嗎
社保基數也叫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參保單位和參保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臘納鄭費的依據。社會保險繳輪頌費基數×繳費比茄孝例=應繳社會保險費。補繳完成後,已經補繳的事不會發生變化的。
Ⅳ 是不是社保基數調整後,我們要補交保險費
社保基數調整後不用補交保險費,與以前年度繳費基數無關。
少數用人單位以試用期為由,拒絕替職工繳納社會保險。為此相關部門提醒,根據規定,勞動者應該先簽訂合同而後約定試用期,因此企業不能以試用期為名,藉此不給職工辦理社會保險。
即便在試用期,用人單位也應該及時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而不能在試用期滿後才給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4)社保基數10月份可以補調嗎擴展閱讀:
申報
每年7月,參保單位須到辦理參保登記的市社會保險費征繳管理中心或區社會保險所(以下統稱社保經辦機構)申報下一結算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
參保單位申報的繳費基數,須經參保職工本人簽名或採用公示的方法確認。
繳費單位不按規定申報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可暫按其上一年月繳費基數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確定。
繳費基數是參保人員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計算依據。勞動者參加社會保險後,社保經辦機構為其建立一個終身不變的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和醫療保險個人帳戶。
職工繳費基數越高,其個人帳戶儲存額就越多,可支配使用的醫療費用就越多,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就越高。而參保單位和參保人員瞞報、漏報、少報繳費基數,將直接降低參保人員社會保險待遇的享受水平
社會保險的月繳費基數一般是按照職工上年度全年工資的月平均值來確定的,每年確定一次,且一旦確定以後,一年內不再變動。
Ⅳ 社保基數調整公司讓我自己補差額
怎麼會補這么多錢呢,一個省的月社保基數,就是上年全省的月平均工資,一個人的月社保基數,就是上年個人的月平均工資。保險是按一個人的月社保基數交的,如果你2012年7~10月份的月社保基數是2010,你每月上繳額為 2010X8%=160.8元,4個月為643.2元。調整為2033元,你每月上繳額為 2033X8%=162.64元,4個月為650.56.元,應該補繳的差額為650.56-643.2=7.36元。
具體原因,到社保經辦機構詢問。
企業職工凡工資收入低於省社平工資60%的,按60%核定繳費基數;高於省社平工資60%的,按實際工資收入核定繳費基數,但是最高不得高於省社平工資的300%。
Ⅵ 社保基數在今年7月份調整了,公司要求我們補繳16月份的社保,這補繳的社保則么算差額則么算
通常都是跟勞務公司簽訂勞動合同,才會發生這種情況的。如在杭州工作,而勞務公司為你繳納的養老保險是江西的,那麼江西的繳費基數上漲後,勞務公司會讓在某一時段跟他們簽訂合同的人補繳今年7月份之前的社保差額,補差額部分應包括養老和醫療保險,不包含公積金。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Ⅶ 若社保基數本月上調,還需要補繳以前幾個月的嗎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抄,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社保基數調整後不用補交保險費,與以前年度繳費基數無關。
社保經辦機構從4月份起啟用新一結算年度參保單位和職工社會保險各險種繳費基數。一般來說,社保繳費基數執行時間為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
少數用人單位以試用期為由,拒絕替職工繳納社會保險。為此相關部門提醒,根據規定,勞動者應該先簽訂合同而後約定試用期,因此企業不能以試用期為名,藉此不給職工辦理社會保險。
即便在試用期,用人單位也應該及時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而不能在試用期滿後才給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社保繳費基數調整的好處:
參保人員個人補繳基本養老保險金的標準是:市區一律按辦理補繳手續時公布的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基礎的20%進行補繳。社保基數每年都調整,因此越早補繳越劃算。
另外,將來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標准也與個人社保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等因素有關,因此,每年社保基數調整對職工個人影響還是蠻大的!
Ⅷ 社保基數漲了,我們應該補交多久的社保
調整之前已經繳納的社保不用補交,調整之後的社保,按調整後的基數補交
每年社保基數調整有的地區是每年四月開始調整,有的是七月,還有的地區不跨年度,每年的一月。
無論是幾月調整,都得等當地當年的社平工資數額公布後,從規定的調整月開始多退少補。每年2月-5月,參保單位須到辦理參保登記的市社會保險費征繳管理中心或區社會保險所(以下統稱社保經辦機構)申報下一結算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
社會保險的繳費基數,每年要調整一次。調整繳費基數,是根據上年社會平均工資確定的,因此,要等到統籌地區公布上年社會平均工資之後,才能進行調整。
由於各地的公布時間不一致,沒有具體規定什麼時候調整,但是,起始時間都是每年的一月份.
(8)社保基數10月份可以補調嗎擴展閱讀
1、保障性。保障性是實施社會保險的根本目的,就是保障勞動者在其失去勞動能力之後的基本生活,從而維護社會穩定。
2、法定性。法定性就是國家立法,強制實施。保險待遇的享受者及其所在單位,雙方都必須按照規定參加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基金,不能自願。
3、互濟性。互濟性是指社會保險按照社會共擔風險原則進行組織的。社會保險費由國家、企業、個人三方負擔,建立社會保險基金。
4、福利性。社會保險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它以最少的花費,解決最大的社會保障問題,屬於社會福利性質。
5、普遍性。社會保險實施范圍廣,一般在所有職工及其供老的直系親屬中實行。
Ⅸ 社保基數調整、補繳
社會勞動保障法規定的,無論本年度基數何時調整,都要補齊前面月份的差額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