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保基數1900,我們的工資應該是多少
單位一般都是為員工繳納的五險:
養老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21%,你自己繳納版8%;
醫療保險:單位每權個月為你繳納9%,你自己繳納2%外加10塊錢的大病統籌(大病統籌主要管住院這塊);
失業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2%,你自己繳納1%;
工傷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5%,你自己一分錢也不要繳;
生育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8%,你自己一分錢也不要繳;
那麼就是說單位為你繳納的社保檔次比較高,你可以按上述比例自己計算一下,就能算出你該拿多少工資了。
Ⅱ 怎麼通過社保的基數來算出工資的總額
用社保繳費基數計算社保,如下:
社會保險基數簡稱社保基數,是專指職工在一個社屬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計算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繳納社保費和職工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體數額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而定。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准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Ⅲ 基數9000多社保扣多少
五險的個人繳費比來例合計11%,據此源,你月繳費額9360*11%=1029.6元,此外,有可能再加5~10元的大病醫療。
公積金方面,每個單位規定的個人繳費比例不盡一致,但都符合住建部要求的5%~12%的范圍,應根據你們的規定自行計算
Ⅳ 現在工資是9000元,社保能按9000的標准繳納嗎
是根據當地的標准繳納的,不是根據工資的多少繳納。
Ⅳ 工資9000社保基數2030 個人公司分別交多少社保
城鎮職工養老險繳費基數個人8%單位20% 繳費基數2030 單位2030*20%=406 個人2030*8%=162.4 這是社保其中一個 其它四險回除工傷險答 其它三險醫保險生育險失業險詢當地社保中心。
Ⅵ 社保的繳費比例和繳費基數有什麼區別各是多少
繳費基數:最低為上一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最高是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3倍。
繳費比例:在繳費基數的基礎上收繳的比率!
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企保),單位繳納20%(各地標准不同),個人繳納8%。
如: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3000元,則最低繳費基數為1800元,最高為9000元。
按繳費比例算:
企業為職工每人每月最低繳納1800*0.2=360元,最高繳納9000*0.2=1800元
個人最低繳納1800*0.08=144元,最高繳納9000*0.08=720元
當職工工資為1500元每月時(低於最低基數),按1800元繳費基數執行。
當職工工資為10000元每月時(高於最最高基數),按9000元繳費基數執行。
當職工工資為5000元每月時(介於中間),按5000元繳費基數執行。
即:企業為職工繳納企保1000元/月,個人繳納400元/月。
(6)社保基數9000擴展閱讀:
計算方法
以社保中的養老金為例,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1、企業在職職工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2、「新人」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按本人退休時上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計發,個人賬戶養老金按本人賬戶儲存額除以120計發。
註:由於客觀原因,全國某些城市的計算標准可能有所不同。
繳費比例
養老保險
1、個人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最低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60%;最高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300%)的8%繳納。
2、單位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22%繳納。2006年1月1日起,人社部將個人養老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
此前的政策是個人繳費全部和單位繳費的3%計入個人養老賬戶,單位繳納的19%劃轉為社會統籌,而新政策將單位繳費的3%也劃入社會統籌用來解決養老空賬問題。
醫療保險
以北京市為例,醫療保險繳費比例(最低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60%):單位10%,個人2%+3元;
失業保險
單位1%,個人0.2%;
工傷保險
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在0.5%~2%之間;
生育保險
繳費比例:單位0.8%,個人不交錢。
Ⅶ 社保的繳費比例和繳費基數有什麼區別各是多少
繳費基數:最低為上一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最高是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3倍。
繳費比例:在繳費基數的基礎上收繳的比率!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企保),單位繳納20%(各地標准不同),個人繳納8%。
如: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3000元,則最低繳費基數為1800元,最高為9000元。
按繳費比例算:
企業為職工每人每月最低繳納1800*0.2=360元,最高繳納9000*0.2=1800元
個人最低繳納1800*0.08=144元,最高繳納9000*0.08=720元
當職工工資為1500元每月時(低於最低基數),按1800元繳費基數執行。
當職工工資為10000元每月時(高於最最高基數),按9000元繳費基數執行。
當職工工資為5000元每月時(介於中間),按5000元繳費基數執行。即:企業為職工繳納企保1000元/月,個人繳納400元/月。
再不明白就,對不起我的長篇大論了!
Ⅷ 公司按照9000元的基數繳社保,退休領多少工資
按月領取: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 費工資)回÷2×繳費年限(含視答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Ⅸ 稅前9000繳納五險一金後是多少錢
全國各地繳費基數與比例略有差別,以下計算以深圳市為例:
一、社保繳費計算:
1、養老保險:9000×8%=720元
2、醫療保險:9000×2%=180元
3、失業保險:9000×0.5%=45元
4、基本公積金:9000×5%=450元
5、匯繳補充住房公積金(非政策強制):9000×7%=630元
綜上所述:五險一金總繳費額為:1395~2025元
720+180+45+450=1395元
720+180+45+450+630=2025元
二、個人所得稅繳費及最終拿到工資計算:
1、2018年10月1日以前的舊個稅法:
(1)按社保最高繳納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五險一金-起征點=9000-2025-3500=3475元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3475×10%-105=242.5元
稅後工資=稅前工資-五險一金-應納個稅=9000-2025-242.5=6732.5元
(2)按社保最低繳納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五險一金-起征點=9000-1395-3500=4105元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4105×10%-105=305.5元
稅後工資=稅前工資-五險一金-應納個稅=9000-1395-305.5=7299.5元
2、2018年10月1日以後的新個稅法:
(1)按社保最高繳納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五險一金-起征點=9000-2025-5000=1975元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1975×3%-0=59.25元
稅後工資=稅前工資-五險一金-應納個稅=9000-2025-59.25=6915.75元
(2)按社保最低繳納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五險一金-起征點=9000-1395-5000=2605元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2605×3%-0=78.15元
稅後工資=稅前工資-五險一金-應納個稅=9000-1395-78.15=7526.85元
下圖為深圳市在職人員社會保險繳費比例及繳費基數表(2018年8月起)【節選】:
2018年6月19日,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這是個稅法自1980年出台以來第七次大修。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草案2018年8月27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依據決定草案,基本減除費用標准擬確定為每年6萬元,即每月5000元,3%到45%的新稅率級距不變。
2018年8月31日,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通過,起征點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最新起征點和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