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業所得稅季報和年報是什麼樣的關系
企業所得稅季報和年報都是企業所得稅的申報方式。區別有以下幾點:
1、性質不同:
企業所得稅季度申報屬於所得稅預繳。
企業所得稅年報屬於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
2、填報時間不同:
企業所得稅季度申報在每季度結束在申報期內申報預繳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年報在次年5月31日前匯算清繳上年的所得稅,多退少補。
3、填報內容不同:
所得稅季度申報,簡單填列收入、成本、利潤、預繳稅款等;
所得稅年報則復雜得多,要分析各所得稅前扣除項目,根據所得稅法做調整,計算應補或應退所得稅額。
(1)企業所得稅年報社保擴展閱讀
《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四條規定:
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
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
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由稅務機關具體核定。
企業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分月或者分季預繳企業所得稅時,應當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實際利潤額預繳;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實際利潤額預繳有困難的,可以按照上一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的月度或者季度平均額預繳,或者按照經稅務機關認可的其他方法預繳。
預繳方法一經確定,該納稅年度內不得隨意變更。
《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第一百二十八條規定:
企業在納稅年度內無論盈利或者虧損,都應當依照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的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告和稅務機關規定應當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
參考資料來源:國家稅務總局官網-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
參考資料來源:國家稅務總局官網-企業所得稅法
㈡ 企業所得稅年報怎麼報呀
1、打開電子抄稅務局的襲相關界面,選擇增值稅來填寫申報表。
㈢ 企業所得稅年報怎麼報
以下五個步驟進行申報:
1、進入到」所在地「的國地稅網站。
2、點版擊」企業所得稅年權度申報「。
3、導出企業所得稅年報的電子檔樣版。
4、根據匯算清繳的報告來填寫。
5、填寫完畢後,將電子檔」導入「申報就可以了。
㈣ 企業所得稅年報職工薪酬賬載金額怎麼填寫還有稅收金額。職工福利經費賬載金額和稅收金額怎麼填寫
一、賬載金額就按照賬本上平時做賬的金額填報,稅收金額和這個金額是一樣的。職工福利費賬載金額也是平日做賬的金額合計,稅收金額是按照你做賬的總的工資收入乘以14%的數據。比如單位全年的工資總額是30萬,稅收計提的福利費是允許稅前扣除30*14%=4.2萬元。
如果賬載金額是5萬元,就需要調增應納稅所得額0.8萬元,如果沒有超過4.2萬元就不用調整。
填應發工資(填計提的工資金額),帳載=稅收。
二、企業所得稅年報工資項,只要具備下列條件,沒有工資限額控制,可以據實列支不做納稅調整:
1、經勞動部門(或社保部門)批準的工資計劃。開工資的人數、數額均在計劃之內。
2、對於當年超過個人所得稅標準的,發放單位有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的完稅證明。
3、列支的工資表中人員有單位繳納社保的憑證。
(4)企業所得稅年報社保擴展閱讀:
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
1、第41行「三、資產類調整項目」:填報資產類調整項目第42行至第50行的合計數。第1列「賬載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不填報。
2、第42行「1.財產損失」: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納稅人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確認的財產損失金額;第2列「稅收金額」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收規定允許稅前扣除的財產損失金額。
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減去第2列的差額填入本行第3列「調增金額」;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減去第2列的差額的絕對值填入第4列「調減金額」。
㈤ 企業所得稅年報的報表與匯算清繳是一回事嗎
不是的。
企業報表中的所得稅是根據會計准則計算的,而匯算清繳的所得稅是按照稅法的規定以會計資料為基礎進行了調整之後得出來的數據,是企業實際繳納的所得稅。報表中的所得稅不一定就是實際繳納的所得稅,可能會不相同,大於或者小於都有可能。
年報是根據會計賬填寫的,與總賬科目一致。匯算清繳表是對年報的調整,依據企業所得稅法相關規定對收入、成本、費用進行調增或調減,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再依據相應的稅率計算應納所得稅額。
(5)企業所得稅年報社保擴展閱讀:
匯算清繳注意事項:
1、依法享受稅收優惠。為扶持和鼓勵企業發展,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企業作為納稅人應該全面收集、了解這些政策,尤其關注本行業的稅收優惠政策,熟悉適合本企業的優惠政策的具體辦理程序,依法享受稅收優惠,為企業創造經濟利益。
2、及時盤點資產申報資產損失。根據稅法規定,企業發生的資產損失,除稅法規定可以直接申報扣除的以外,均要按照規定的時間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交相關資料,經稅務機關審批後才能稅前扣除。
3、企業可以自行辦理相關的申報審批手續,也可以委託中介機構辦理。需要注意的是,企業以前年度的資產損失,超過規定申請報批時間的,也可以補充辦理報批手續,經過稅務機關審批後,在損失所屬年度稅前扣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所得稅匯算清繳報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企業所得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年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報表
㈥ 企業所得稅年報怎麼報呀
你是網上申報所得稅么,我知道網上申報怎麼做,怎麼填寫。 所得稅匯算清繳也就是年度納稅申報,報表先填寫附表,再填主表,附表的內容能直接到主表中。具體如下 1、收入明細表 根據利潤表本年累計數分項填寫,沒營業收入,投資收益的話,就全填寫0 2、成本費用明細表 一項項填寫即可,營業外支出要分拆,根據實際,分類填寫。 3、納稅調整項目表 這個很關鍵,按照賬目一項項填寫,具體參考所得稅法暫行條例,需要調增的就調增。不需要就如實填寫。很多事要先填寫後面的附表的,就先填附表。 4、企業所得稅虧損彌補明細表 5、稅收優惠明細表 如果你沒有稅收優惠項目,前面都是0,把從業人數、資產總額和所屬行業填寫一下即可。 6、境外所得稅抵免 我的基本都是0 7、以公允價值計量資產納稅調整表 我填寫的基本都是0 8、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調整表 有的話就按實際填寫 沒的話就是0 9、折舊攤銷 注意折舊的年限不要低於稅法要求,否則調增,要對固定資產分類再填表。 10、其它的表格都不是很重要,我的基本都是0 認真填寫一下就好了。 舉幾個最常見 最簡單的扣除類調增的例子: 1、你全年計提了100萬的職工薪酬,全年只發放了90萬,那帳載金額就是100萬,稅收金額就是90萬,調增金額為10萬。因為根據稅法,只計提沒有發放的職工薪酬,不能稅前扣除。 2、全年營業收入為5000萬,發生招待費50萬,能扣除的為25萬,因為50*0.6=30 大於5000*0.005,只能按25萬稅前扣除。那招待費的帳載金額就是50萬,稅收金額就是25萬,調增金額為25萬。 3、稅收滯納金計入營業外支出,500元,稅前不能扣除,帳載金額就是500,稅收金額就是0,調增金額為500。再說個收入調整的,就要先填寫附表五了,比如購買國債的利息收入,按稅法免所得稅,要調減收入。 http://www.goldenfinance.com.cn/ 查看更多答案>>
㈦ 企業所得稅年報是按參保人數數繳費嗎
不是的,你沒抄有搞清楚企業所得稅的襲概念。
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內資企業和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徵收的一種稅。納稅人范圍比公司所得稅大。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即所有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內資企業或其他組織,包括以下6類: (1)國有企業; (2)集體企業;(3)私營企業; (4)聯營企業; (5)股份制企業; (6)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納稅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
企業所得稅是指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居民企業及非居民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其生產經營所得為課稅對象所徵收的一種所得稅。作為企業所得稅納稅人,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繳納企業所得稅。但個人獨資企業及合夥企業除外。
㈧ 報企業所得稅年報時,企業的業務招待費如何處理有何規定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版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權,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因此,1、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與按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孰小原則取扣除標准。假定發生額業務招待費10000元,銷售收入200000元計算業務招待費扣除標准
(1)按照發生額的扣除標准10000*60%=6000元
(2)按照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的扣除標准
200000*5%=1000元
因此,(2)與(1)比較,孰小原則,取(2)為業務招待費為扣除標准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