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宜春今年二檔社保要交多少錢
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計算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繳納社保費和職工社會保險專待遇的重要依據,有上限和屬下限之分,具體數額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而定。
參保人員個人繳費基數為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並按政策實行保底封頂。繳費基數最低不低於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最高不高於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
職工個人的繳費比例為個人繳費基數的8%,用人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單位繳費基數的20%。各地的經濟水平發展不一,所以繳費基數也是不同的。
Ⅱ 2019宜春市人均工資是多少社保繳費基數多少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2015江西社保繳費基數最低標准1550元專
為解決全省上年屬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正式公布以前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簡稱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問題,進一步方便參保繳費和簡化繳費經辦程序,近日,省社保中心下發了《關於2015年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通知》(贛社保中心發〔2014〕51號),公布了我省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2015年度六檔繳費基數,其中第一檔為1550元、第二檔為2325元、第三檔為3100元、第四檔為3875元、第五檔為7750元、第六檔為11625元。
Ⅲ 江西宜春交33年社保一個月可領多少
除了交社保的年限以外,還跟個人賬戶金額以及當年的社評工資有關
Ⅳ 宜春社保2019交多少錢
要看你現在多少歲了,好像50歲就不能交社保了。如果你還沒有到50歲,你可內以到社保局先將你之容前的社保費先一次性交清(差不多就2-3萬塊錢),以後再每個月按照標准費交就可以了,好像要交到60歲吧,以後就可以享受社保了。當初我也是去宜春社保局問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袁州區企業社保繳納標准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按照規定,員工應以上年度實際工資平內均數或容第一個月工資數為基數參保社保,低於最低繳費標準的,按最低基數參保,高於最低基數的,以實際工資為基數參保。
如果該員工是第一年在你們這里工作,在做個人所得稅報表時,按實際工資填寫即可,沒有要求工資必須和社保繳納標准相符。如果你按社保標准填報了,那年底在稅務那裡報上去的工資總額和你財務賬的工資總額肯定就對不上了。
只是在第二年社保基數調整時,要按這名員工今年工資總額調整他的社保繳納基數,因為社保那裡在調基時,也會審查企業財務賬的工資總額。
總之,如果你在報稅務的賬時按員工社保基數報的話,會造成應付職工薪酬科目和地稅賬對不上。如果按員工實際工資報的話,在第二年會造成要上調員工社保繳費基數,不能再以最低基數繳費了。不可能兼顧,跟領導請示一下,斟酌著來吧。
Ⅵ 2019宜春社保繳費基數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2019屆宜春六校聯考答案,
這個題目太大了。
相關信息,
可詢問學校教務處,
最直接的是問你的班主任。
祝你好運。
Ⅶ 宜春市袁洲區交滿40年社保2022年退休能拿多少錢
你2022年就要退休了,很希望早點知道退休後的待遇問題,當然兩年的時間並不長,但是他版的未權知數也很多,比如:每年保費的調整和個人賬戶基數的增加,還有退休人員的整體基數的調整等等,希望你保持良好的心態,健康快樂。
Ⅷ 2019宜春城鄉居民社保
保險小編幫您解抄答,更襲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到其他地方工作並參加職工社保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參加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的話除非可以提供在當地經營的營業執照,否則就只能在戶籍所在地參保繳費;要是參加城鄉居民社保的話僅限於戶籍所在地。
Ⅸ 宜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
保險繳費基數按照江西省上年度全口徑城鎮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的60%、70%、80%、90%、100%、150%、200%、250%、300%設立的九個繳費基數檔次確定月繳費金額。
江西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為4736元;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為5714元。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按照全省上年度全口徑城鎮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的60%、70%、80%、90%、100%、150%、200%、250%、300%設立的九個繳費基數檔次確定月繳費金額。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統籌考慮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完善社會保險制度、穩步推進社會保險費徵收體制改革;
確保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社會保險繳費負擔有實質性下降,確保職工各項社會保險待遇不受影響、按時足額支付。
《方案》明確,自2019年5月1日起,降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單位繳費比例高於16%的省份可降至16%,同時,繼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率。
自2019年目前低於16%的,要研究提出過渡辦法。各省具體調整或過渡方案於2019年4月15日前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