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企業的外地員工社保費用,由企業以現金的形式發放到個人,由本人自已交社保,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是否可扣
應該是不可以扣的復,個人制所得稅是以員工工資標准來扣除的。
因為你們公司把社保費用捆綁在工資里一起發放,也屬於工資。所以扣稅是加上社保費在一起的工資總數作為扣稅基數的。
這樣的單位做法有點不和情理,憑什麼外地的就要自己辦理社保?
公司是有義務為公司員工購買社保的。
B. 五險一金員工承擔的部分為什麼也要計入企業的管理費用
設想單位不承擔代扣代繳的責任,全部以工資形式發放到個人手裡,那這些錢都是單位的管理費用中的工資,所以五險一金員工承擔的部分也要計入企業的管理費用。
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 職工工資(個人含個稅的收入)+社保費用(個人承擔部分含五險一金)
應付職工薪酬 社保費用(單位承擔部分)
應付職工薪酬 工會經費(單位承擔部分)
應付職工薪酬 職工教育經費
(2)外地員工社保金計入什麼費用擴展閱讀:
管理費用具體項目
1、公司經費
總部管理人員工資、職工福利費、差旅費、辦公費、董事會會費、折舊費、修理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及其他公司經費;
2、勞動保險費
指離退休職工的退休金、價格補貼、醫葯費(包括離退休人員參加醫療保險基金)、異地安家費、職工退職金、職工死亡喪葬補助費、撫恤費、按規定支付給離休幹部的各項經費以及實行社會統籌基金;待業保險費指企業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的待業保險基金;
3、董事會會費
是指企業最高權力機構及其成員為執行職能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差旅費、會議費等。
4、其它費用
原稅法(2008年1月1日廢止)規定:企業發生與生產、經營直接有關的業務招待費,納稅人能提供真實有效憑證或資料,在下列限度內准予作為費用列支,超過標準的部分,
不得在稅前扣除:全年銷售(營業)收入凈額在1500萬元及其以下的,不得超過銷售(營業)凈額的5‰;全年銷售(營業)凈額超過1500萬元的部分,不得超過該部分銷貨凈額的3‰。
現稅法規定:該實施條例中第四十三條明確規定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銷售(營業)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C. 外單位員工在本公司交社保 會計分錄
已經計入抄「其他應收款」是襲正確的,以後每月扣除就是了,沒什麼復雜的。「其他應收款—***」賬戶借方余額就是你該扣的錢,直至平賬。
例如,代交了一年社保,計12000,從A工資中每月扣1000,A工資每月3000
代交時
借:其他應收款—*** 12000
貸:銀行存款 / 其他應付款—社保 12000
每月扣款1000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3000
貸:庫存現金 2000
其他應收款—*** 1000
D. 社保屬於什麼費用
計提社保(注意這是公司應該負擔的部分,需要計提):
借:管理費用-社會保障金版
貸:應交稅費權-社會保障金
繳納社保:
借:應交稅費-社會保障金(注意,這里扣的是公司、個人負擔的總額)
貸:銀行存款
經過這兩筆分錄後應交稅費-社會保障金是存在借方余額的。
月底計提工資:
借: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製造費用、生產成本、研發支出等科目)
貸:應付職工薪酬
然後扣社保、個稅等: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應交稅費-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應交稅費-社會保障金(這里的是個人應該負擔的部分)
自此應交稅費-社會保障金余額為零。
發放工資:
借:應付職工薪酬(注意這里的金額是扣過社保和個稅後的余額)
貸:現金或者銀行存款
社會保險費是指在社會保險基金的籌集過程當中,雇員和僱主按照規定的數額和期限向社會保險管理機構繳納的費用,它是社會保險基金的最主要來源,也可以認為是社會保險的保險人(國家)為了承擔法定的社會保險責任,而向被保險人(雇員和僱主)收繳的費用。
E. 社會保險費記入什麼科目
管理費用--社會保險(公司負擔部分)
其他應付款--社會保險(個人負擔部分)
F. 公司為員工交納的社保和公積金計入什麼科目
計入」應付職工薪酬「科目。
新會計准則取消了應付工資和應付福利費科目,這兩個科目合並為「應付職工薪酬」科目了。
如果沒有執行新會計准,應付工資和應付福利費科目,可以繼續使用。
單位繳納的醫療保險費用和社保和住房公積金帳務處理
G. 社保費到底應該入什麼科目
不同時抄間段計入的科目不同,主要涉及以下科目: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費、其他應收款--社會保險費、管理費用--社會保險費
繳納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單位部分)
其他應收款--社會保險(個人部分)
貸:銀行存款
計提時
借:管理(銷售)費用--社會保險(單位部分)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會保險(單位部分)
發放工資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應發數)
貸:其他應收款--社會保險(個人部分)
庫存現金(實發數)
拓展資料:
隨收即付制度是指當期所收保險費用於當期的給付,使保險財務收支保持大體平衡的一種財務制度。除養老保險項目外,一般社會保障項目都是採用的這種財務制度。
養老保險採用這一制度有利有弊。隨收即付制度最大的優點是費率計算簡單,同時因為沒有巨額基金,不會有保值增值的壓力,不會受到貨幣貶值的不利影響。但這一制度的缺點也是明顯的。必須經常重估財務結構,調整費率,而一般地由於人口結構趨於老化、福利水平的剛性等原因,費率一般是日益提高的。同時,從分配關系看,在退休金保險方面,隨收即付制度實質上是代際間的再分配關系,日益上升的費率,會加深代際矛盾,造成政治問題。
H. 社保金計入什麼科目
社會抄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險屬於什麼會計科目
社會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險一般統一做到"管理費用-社保基金」中
根據新會計准則的規定,支付時先在「應付職工薪酬—保險費」科目下核算。
借:應付職工薪酬—保險費
貸:銀行存款。
然後根據有關人員的服務性質,分別計入: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製造費用等科目。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I. 員工社保金應計入成本還是費用
管理費用
J. 社保費用入什麼科目
代扣代繳個人社會保險計入應付職工薪酬-社保,或其他應收款核算。
社會保險一般是指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按相關規定,養老和醫療保險有個人負擔的部分,其餘為企業負擔。
社保費用實際上是企業為職工支付的款項,屬於一種職工薪酬,所以應該用應付職工薪酬科目來歸集核算。
代扣代繳社保實際上是指企業為了統一支付社保費用,從個人手上代扣款項一起繳納。代扣代繳個人社會保險業務有兩種,
第一種是企業內部職工的社保,個人負擔的部分。
這種情況,需要從該員工工資中扣除個人負擔部分的社保,同時,企業承攬對應的企業部分社保費用。
這種情況的社保會計處理分錄為:
1、計提企業負擔部分
借:管理費用(或生產成本、銷售費用等,根據員工所在部門確定)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保
2、從職工工資中代扣個人負擔的部分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貸:應付職工薪酬-社保
3、繳納社保(個人負擔的加上公司負擔的)
借:應付職工薪酬-社保
貸:銀行存款。
第二種情況,即所謂掛靠方式,企業不負擔社保費用,全部由個人負擔,每月個人繳納足額的社保給企業,企業代個人繳給社保局。這種情況實際是該個人與是否企業職工沒有關系,所以不需要用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歸集核算,而用其他應收款(先繳納後收款)或其他應付款(先收款再繳納)科目來歸集核算;賬務處理會計分錄為:
1、收到個人交來的社保
借: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
貸:其他應付款-代繳社保
2、繳納時
借:其他應付款-代繳社保
貸:銀行存款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