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個人繳納社保和單位繳納的社保有無區別,醫保報銷額度那個高 各自是多少
兩者有區別,單位交納比例比個人繳納比例高。
一、繳費險種不同
1、個人身份繳納的社會保險只有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兩種。
2、單位繳納的社保就比較廣泛了,它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以及生育險
這五個基本的險種。因此單位繳納的社保和個人繳納的社保相比來說,單位繳納的社保提供的保
障更多一些。
二、繳納的金額不同
1、個人繳納社保,一般的情況下繳納的比例是20%,要根據當地的平均工資以及社保部門提供的
一些繳費檔次,最低檔次為60%,最高的檔次為300%。
2、單位繳納的社保,繳費的比例一般是公司繳納一部分個人繳納一部分,養老保險是單位每個月
繳納20%,個人繳納40%,醫療保險是個人繳納2%,公司繳納9%,然後每個月再加上十塊錢的
大病統籌的保險費用。
三、參保的地點不同
1、個人繳納社保,以靈活就業人員的身份參加了城鄉居民保險或者是新農合,必須要到當戶籍所
在地的進行繳納和辦理。
2、單位繳納的社保,和戶口所在地基本上無關,但是在退休的時候需要根據戶口所在地的相關政
策辦理一系列的退休手續。
四、養老的待遇不同
1、個人繳納的都是按照高中低三檔進行繳納的,即便是最高的也只是社會的平均工資,繳費的基
數比較低,所以以後領取的養老金相對來說也是比較低的。
2、職工繳納的保險的費用都會比較高。我們國家的養老保險的待遇是多繳多得的,也就是說如果
你想要領取更多的養老金,那麼就需要繳納更多的費用才可以獲得。
繳費比例:
基本養老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20%,個人繳納8%。
基本醫療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9%,個人繳納2%。
失業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1.5%,個人繳納0.5%。
工傷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1%,個人無需繳納。
生育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1%,個人無需繳納。
B. 北京市社保個人交和單位交有什麼區別繳費比例是一樣的嗎
你個人來交是怎麼交?到自社保局交還是找代繳機構交的,如果是本地戶籍的個人交的險種上可能會有些差別的,比例也有差別,如果是找代繳機構交的那和單位交的社保就是一樣的,沒有區別的,繳費比例也是一樣的,我之前找的易社保代繳平台,最低基數幫我交的,繳費比例和我在單位交的是一樣的
C. 全自費交社保到15年後退休金和單位買的社保繳費相比工資是一樣的嗎
在單位交的社保和自己(即以自由者的身份)參保是一樣的。可能以單位交的單版位多了個失業隊和權生育險,個人沒有這兩個險種,但個人交費的率會比單位的高一點。但不論怎樣交,退休領取退休金的計費是包括上年當地的人均收入和你自己的交費年限和交費基數來定的,所以說是不一樣的。
D. 企業繳納社保和個人繳納社保有什麼區別
不同於單位統一繳納的「五險一金」,以個人身份繳納的社保只包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這兩種。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則無法購買。
而單位需要為員工們繳納五險一金,這五險一金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還有一金為住房公積金。
國家出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有明確的法律條文規定:「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因此,單位為在職員工們繳納社保是法律強制要求的,具有強制性,是任何企業都不得違抗的。
先來看看單位繳納的情況:
五險一金總額=社保繳費基數 × (養老保險比例+醫療保險比例+失業保險比例+公積金比例)+3
其中,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是由個人和企業分別繳納的,一般企業佔大頭(全國各地繳費比例有所不同),例如:
1、養老保險費:單位繳納19% ,個人繳納8%
2、失業保險費:單位繳納2% ,個人繳納1%
3、醫療保險費:單位繳納8% ,個人繳納2%
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是不需要個人繳納的,全部由企業繳納。
而以個人身份繳納社會保險費則需要全部由個人負擔了。並且個人繳納社保沒有工傷、生育、失業這三項保險待遇。單位的醫保卡每月都有一定金額的醫療費進賬;個人的沒有醫療費進賬。
根據個人購買的險種享受對應的待遇,而企業單位繳納則能享受全面的「五險一金」的高待遇。
累積買滿養老保險15年後,男性公民,不論是個人繳納還是單位一起繳納其退休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均在60歲之後:而女性則有區別,在單位工作且由單位參保的普通女職工在50歲可領取,而在職女幹部需在55歲退休後方可領取,但個人繳納參保的女性不論各種職位均需要在55歲才可退休領取。
個人參與社保繳納,政府會有一定的補貼,個人也可根據自身情況多繳納該月的費用,繳納費用越高,相應獲得的政府補貼也會越多,這些資金將全部歸屬於繳保人的賬戶余額當中。
在單位參保的員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繳納工作,在繳保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其社保繳費累計額滿15年,則可當即開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金補貼;但如果該繳保人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繳費時間累積不足15年的,則應在繳費至滿15年後,方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E. 社保繳納個人和企業的比例是多少
企業和個人保險繳費比例,對於不同的參保者來說,單位和個人保險繳費的比例是不同的,而且,由於不同城市的經濟水平不一樣,社保繳費比例也是不一樣的。下面為一般繳費標准:
1、養老保險:單位繳納比例20%,個人繳納比例8%。
2、醫療保險:單位繳納比例9%+1%,個人繳納比例2%+3。
3、失業保險:單位繳納比例1%,個人繳納比例0.2%(農業戶口個人不需繳納)。
4、生育保險:單位繳納比例0.8%,個人不繳費。
5、工傷保險:單位繳納比例0.8%,個人不繳費。
(5)社保自繳費和企業繳費有區別擴展閱讀:
社保繳費企業基數:
1、養老保險、失業保險
上限: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
下限: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
2、工傷、生育、醫療保險
上限: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
下限: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社保繳費比例
F. 靈活就業和有單位的繳納社保有什麼區別
1、參保對象不同。
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保的對象包含自由職業者,如律師、自由撰稿人、歌手、模特,技術小工等人員。有正式工作單位的參保對象包含的是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
2、社保辦理方式不同。
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的由本人向當地勞動保障部門辦理就業備案手續並參加社會保險的。有正式單位參加社保的由單位的人力資源或者人事部門前往社保局辦理社保事宜。
3、社保費用承擔方式不同。
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保的,相關的費用由自己承擔。在單位參加社保的,依據國家規定,企業和個人均需要承擔各自相應的部分。
4、參保險種不同。
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保的是不能夠辦理工傷保險的。有正式單位參保的,可以辦理工傷保險參保險種。
5、國家扶持政策不同。
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的屬就業困難人員的40或者50人員,依據國家以及當地政府規定可以享受一定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補貼。在正規單位參加保險的人員,一般沒有該項社保補貼福利。
6、繳費方式不同。
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的一般的繳費方式是靈活就業人員自行向稅務部門申報繳納社會保險費。有單位參保的人員採取代收模式,即「社保(醫保)核定、稅務徵收」模式,由人社、醫保部門核定繳費金額,稅務部門按照核定金額進行徵收。
G. 個人繳納社保和在單位交報銷比例一樣嗎
個人繳納的社保與單位繳納的社保,醫療報銷是一樣的。個人社保與內單位社保也有生育保容險,報銷比例都是一樣的,只要你符合社保條件,就能報銷。
建議:有單位的肯定是跟單位上保險比較劃算。
單位上的保險:有養老,醫療,生育,失業,工傷,而且失業後,可以申請失業保險金。還有工傷可以申報。(但是如果找公司掛靠社保,這就要和公司協商)。
個人上的保險:有養老,醫療,生育。失業後,不能申請失業保險金。(因為沒有繳納失業保險)。只能在戶口所在地辦理個人名義繳納的社保,帶上身份證與戶口本到社區(或街道)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