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社保轉嫁稅務後小企業怎麼應對
社保由稅務直接扣除後,將由之前的企業代扣代繳變成直接扣除,小企業只能按照實發工資繳納社保金,用人成本將大幅度增加
❷ 社保入稅對企業有什麼影響
社保入稅這已經是一件板上釘釘的事情,相關政策從2019年1月1日開始實行,那麼社保入稅對公司的影響有哪些?
社保入稅對企業其他影響
「社保轉稅」並不一味地給企業帶來負擔。 「社保轉稅 」一方面社保征繳由稅務部門統一負責有利於降低企業的稅務奉行成本,另一方面企業所得稅將有所減少。
《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 第四十九條規定,納稅人為全體雇員按國家規定向稅務機關、勞動社會保障部門或其指定機構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基本失業保險費,按經省級稅務機關確認的標准交納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按國家規定為特殊工種職工支付的法定人身安全保險,可以扣除。
就受沖擊的行業來看,勞動密集型行業受到的影響可能最大。包括服務業中的酒店、物流、餐飲、快遞以及傳統製造業等首當其沖。在勞動密集型行業中,人工成本佔到企業總成本比例較高,通常會達40%甚至更高,「社保轉稅」的變動,對這類企業的影響不可謂不大,相對的稅務籌劃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❸ 社保讓稅務管了,對企業到底有多少影響
一、社會保險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以後,申報個稅工資和社保繳費基數都處於稅務機關的監控之下,如果工資和繳費基數差異太大,是不是企業申報個稅的工資存在虛高申報,導致稅前虛列工資費用等,這些都會給企業帶來稅收風險。
二、會計稅務從業人員的新風險。財務部門和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統一接受檢查,加大了企業財務稅務風險。企業申報員工人數不符或繳費工資低於實際工資,新增了企業會計、報稅人員以及人力資源經理的風險。
企業會計稅務人員因為社保繳費而進入「稅收黑名單」的情況將可能大量出現,這是以前社保基金獨立徵收時未曾有過的風險。
三、企業勞資管理風險與成本加大。勞資雙方發生工資爭議、社保繳費爭議、社會保險福利待遇等爭議時,企業如不盡快妥善解決,將可能引發稅務關注乃至稽查的風險。
為降低企業合規風險,企業管理處理勞資矛盾向更多採用柔性協商、補償的方式,企業用工成本加大。企業管理人員因社保繳費不合規而根據規定列入失信名單的情況也可能大量出現。
(3)社保並入稅務企業的應對措施擴展閱讀:
《稅收征管法》在第5條中明確規定,「國務院稅務部門主管全國的稅收徵收管理工作。各地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應當按照國務院的規定的稅收徵收管理范圍分別進行徵收管理」,並在第三章中作出了具體的規定。
根據《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稅務機關在辦理稅款徵收業務時,必須嚴格按照以下要求進行:
1、稅務機關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徵收稅款,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開征、停徵、多征、少征、提前徵收、延緩徵收或者攤派稅款。
2、扣繳義務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的義務。對法律、行政法規沒有規定負有代扣、代收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稅務機關不得要求其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義務。對依法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義務的扣繳義務人,稅務機關應按照規定付給其手續費。
3、稅務機關徵收稅款時,必須給納稅人開具完稅憑證。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稅款時,納稅人要求扣款義務人開具代扣、代收稅款憑證的,扣繳義務人應當給納稅人開具完稅憑證。完稅憑證的式樣,由國家稅務總局制定。
4、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徵收管理范圍和稅款入庫預算級次,將徵收的稅款繳入國庫。
❹ 社保費有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後,對職工和企業會有什麼影響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社會的制度在不斷的完善,其中我國的社會福利也在不斷的進步。在不斷的改革之下,我國的國力在增強著,我國的各種制度也開始變的便捷起來。以前辦一個事情需要跑十幾個單位的情況,再也不會出現了,我們的辦事窗口都集中到了一個便民服務平台。很多業務也都開始了合並辦理,比如說社保業務。社保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後,對職工和企業的影響就是辦起事情來更便捷了。雖然在剛開始辦理的時候會多跑幾個地方,但是辦理成功之後就不再麻煩了。接下來我就分三點來說一說社保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後對職工和企業的影響。
社保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之後就相當於各個網路都接到了一起,再也不會發生報稅的數據和社保的繳費數據不同的事情。社保也會徵收的更為准確,不會再被企業鑽空子了。
你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給我留言吧。
❺ 關於公司社保和稅務的問題
1、正規的、辦理工抄資手襲冊並將員工在勞動局備案的企業都是統一購買社保的。
2、新進員工按要求為第二月繳納,但通常是第四個月,一般為長期的員工買保險。
3、比例為國家規定。
4、交押金是違法的,可以到勞動局告,會處罰企業的。
5、員工是否承擔個人所得稅取決於工資手冊及對應工資表所列示的金額是否需要繳納。
6、全額交稅是否取決於財務如何運作。
7、工資發放方式正規的用卡,一般用現金。
8、養老、失業要求嚴,通常會購買,公積金為員工福利,沒有國家拿走的部分,正規公司也都會買,醫療、工傷在正規企業也都會買。
❻ 建築企業在社保移交稅務以後如何合理避稅
合理避稅不作回答。社保繳費基數就是當地當年的社會平均工資,公積金沒有基數,以你個人實際收入的10%繳納,單位、個人各負擔5%。
❼ 國地稅合並,社保由稅務徵收後企業應該怎麼辦
一、申報個稅工資和社保繳費基數不一致帶來稅收風險
關於社保繳費基數是如何確定的,先看政策規定:
根據《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暫行辦法》,職工本人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本人月平均工資低於當地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費;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 300%繳費,超過部分不計入繳費工資基數,也不記入計發養老金的基數。
現實情況是怎樣操作的呢?絕大部分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都按最低繳費基數為職工繳納社保,即按上年度當地職工平均工資60%為基數繳納社保費。
但是,社會保險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以後,申報個稅工資和社保繳費基數都處於稅務機關的監控之下,如果工資和繳費基數差異太大,是不是企業申報個稅的工資存在虛高申報,導致稅前虛列工資費用等,這些都會給企業帶來稅收風險。
總之,企業以後為職工繳納社保不能按最低繳費基數繳納了。
二、社保繳費基數調整對企業和個人的影響
(一)對企業的影響
簡單的說,如果職工的平均工資超過社保最低繳費基數(一般情況下都會超過的),如果調整社保基數,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增加企業社保費用,增加企業成本負擔,減少企業利潤。
舉例說明:
以山東省2017年最低繳費基數3178元為例,如果按此標准,企業繳納社保費用約為880元/月,職工個人繳納社保費用約為327元/月,
如果某企業職工上年月平均工資為5000元,則該職工月繳納社保費用=880÷3178×5000=1385元,企業每年為該職工多負擔社保費用=(1385-880)×12=6060元;
如果該職工上年月平均工資為10000元,則該職工月繳納社保費用=880÷3178×10000=2769元,企業每年為該職工多負擔社保費用=(2769-880)×12=22668元。通過上述計算來看,對高工資待遇的企業來說,社保費用的增加還是比較明顯的。
(二)對個人的影響
接上例,如果按最低繳費基數計算,職工個人繳納社保費用約為327元/月,年繳費為3924元;如果某職工上年月平均工資為5000元,則年繳費=327÷3178×5000×12=6174元,年繳費增加6174-3924=2250元,即年到手工資減少2250元(不考慮個稅的影響)。
從當前看,個人可支配工資減少,但是從長期來看,對個人是個利好,因為繳費基數的增加,個人社保賬戶余額也會增加,退休時發的退休金也會增加,尤其是國家每年都會漲退休工資,
目前已經十四連漲了,因為賬戶余額多,漲的也多。因此,提高繳費基數,對個人來說現在少拿,將來多拿。
總之,國地稅合並以後,社會保險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社保繳費基數不能再按最低繳稅繳納了,對企業來說,負擔確實會增加,企業應該提前規劃,做好預算;對個人來說,現在少拿,將來多拿,應該來說,影響不大。
(7)社保並入稅務企業的應對措施擴展閱讀:
申報
登記失業人員、進城務工農村勞動者、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參加職業培訓的,根據其參加培訓和就業狀況,可向批准該定點培訓機構的勞動保障部門申請職業培訓補貼。
福建省財政廳、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聯合下發《關於就業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及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福建省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後,將享受到財政每月80元的社會保險定額補貼,其中,基本養老保險費每人每月55元、基本醫療保險費每人每月25元。
《通知》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在同級財政預算中要安排就業專項資金用於促進就業工作,專項資金涉及職業介紹、職業培訓、公益性崗位、職業技能鑒定、特定就業政策、社會保險補貼、小額貸款擔保基金和小額(擔保)貸款貼息等。
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後,向街道(社區)申報就業,並以個人身份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就可獲得一定數額的社會保險補貼。補貼資金由省和設區市、縣(市、區)財政按財力狀況和比例共同分擔,標准一定三年。
《通知》明確,經核准,職業培訓補貼資金直接支付給申請者本人。每人每年只能享受一次職業培訓補貼,不得重復申請。可探索以培訓券或代金券培訓試點。
按規定,培訓職業(工種)按技能鑒定A、B、C三類標准確認。A類標准600元,B類標准500元,C類標准400元。實際培訓金額低於上述標準的,按實際培訓金額作為培訓補貼標准。
當然,參加職業培訓最終是實現就業。為此,《通知》規定,以上三類人員,參加培訓後,取得福建省職業培訓結業證書(職業資格證書),6個月內沒有實現就業的,按最高不超過職業培訓補貼標準的60%給予補貼;對6個月內實現就業的,按職業培訓補貼標準的100%給予補貼。
《通知》還特別提出,對本省農村應屆初高中畢業生未能繼續升學的人員(農村「兩後生」)開展勞動預備制培訓。在技工學校培訓時間滿一個學期的,每人每次按1800元的標准給予補助。對培訓時間未滿一個學期即就業的,按實際就讀時間,按比例給予補助。
❽ 劃歸稅務收繳後,很多私企還是不給員工買社保,應該怎麼辦
私企不給員工購買社保,這是私企一直以來的通病。劃歸稅務收繳,這也意味著私企給員工繳納社保變成了義務。如果私企還是不給員工繳納社保,那就是違反了勞動法,員工可以進行自主維權。比如申請勞動仲裁,讓勞動仲裁委員會介入,來處理這件事;甚至還可以通過法院訴訟來強制私企給員工買社保。
相信將來,給員工購買社保,會覆蓋全部企業,我們要對企業和政府有信心。換句話說,公司為員工購買社保,這是在勞動法中有明確規定的,這是公司的法定義務。如果沒有去實施,那就是違法的行為,公司將會承擔法律風險,這對它們來說也是得不償失的。最後,相信員工依法維權,法律會幫助他們,企業也會給他們一個滿意的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