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保入稅對企業有什麼影響
社保入稅這已經是一件板上釘釘的事情,相關政策從2019年1月1日開始實行,那麼社保入稅對公司的影響有哪些?
社保入稅對企業其他影響
「社保轉稅」並不一味地給企業帶來負擔。 「社保轉稅 」一方面社保征繳由稅務部門統一負責有利於降低企業的稅務奉行成本,另一方面企業所得稅將有所減少。
《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 第四十九條規定,納稅人為全體雇員按國家規定向稅務機關、勞動社會保障部門或其指定機構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基本失業保險費,按經省級稅務機關確認的標准交納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按國家規定為特殊工種職工支付的法定人身安全保險,可以扣除。
就受沖擊的行業來看,勞動密集型行業受到的影響可能最大。包括服務業中的酒店、物流、餐飲、快遞以及傳統製造業等首當其沖。在勞動密集型行業中,人工成本佔到企業總成本比例較高,通常會達40%甚至更高,「社保轉稅」的變動,對這類企業的影響不可謂不大,相對的稅務籌劃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Ⅱ 企業給交社保對企業有什麼好處
這個可以說是企業對員工的福利,也是企業應盡的義務,可以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增強企業招納人才的資本~
Ⅲ 新公司社保按照最低繳納,對我有什麼影響
國家規定繳納社保需要按照實際工資來繳納,但是有些公司出於一些原因給員工繳納的社保是按照最低標准來計算,其實這對於員工來說影響比較大,比如繳費少了那麼自己賬戶里的錢就相對來說減少,眼下看著到手的工資是比較多,但從長遠來看等你退休領養老金時工資也會減少,所以如果能夠按正常工資繳納還是跟著國家規定走為好。
對於一個已經沒有啥體力的老人來說一百塊錢也是很大的一筆錢,所以在這時候你就會後悔當初為啥不按照正常工資繳納,如果當年跟著國家的要求走那麼如今的工資也不至於就這么一點點,所以影響這種東西你短時間是看不出來的,只有等到享受各項待遇時才能夠真正體現出來差異。
Ⅳ 企業繳納社保和個人繳納社保有什麼區別
不同於單位統一繳納的「五險一金」,以個人身份繳納的社保只包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這兩種。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則無法購買。
而單位需要為員工們繳納五險一金,這五險一金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還有一金為住房公積金。
國家出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有明確的法律條文規定:「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因此,單位為在職員工們繳納社保是法律強制要求的,具有強制性,是任何企業都不得違抗的。
先來看看單位繳納的情況:
五險一金總額=社保繳費基數 × (養老保險比例+醫療保險比例+失業保險比例+公積金比例)+3
其中,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是由個人和企業分別繳納的,一般企業佔大頭(全國各地繳費比例有所不同),例如:
1、養老保險費:單位繳納19% ,個人繳納8%
2、失業保險費:單位繳納2% ,個人繳納1%
3、醫療保險費:單位繳納8% ,個人繳納2%
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是不需要個人繳納的,全部由企業繳納。
而以個人身份繳納社會保險費則需要全部由個人負擔了。並且個人繳納社保沒有工傷、生育、失業這三項保險待遇。單位的醫保卡每月都有一定金額的醫療費進賬;個人的沒有醫療費進賬。
根據個人購買的險種享受對應的待遇,而企業單位繳納則能享受全面的「五險一金」的高待遇。
累積買滿養老保險15年後,男性公民,不論是個人繳納還是單位一起繳納其退休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均在60歲之後:而女性則有區別,在單位工作且由單位參保的普通女職工在50歲可領取,而在職女幹部需在55歲退休後方可領取,但個人繳納參保的女性不論各種職位均需要在55歲才可退休領取。
個人參與社保繳納,政府會有一定的補貼,個人也可根據自身情況多繳納該月的費用,繳納費用越高,相應獲得的政府補貼也會越多,這些資金將全部歸屬於繳保人的賬戶余額當中。
在單位參保的員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繳納工作,在繳保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其社保繳費累計額滿15年,則可當即開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金補貼;但如果該繳保人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繳費時間累積不足15年的,則應在繳費至滿15年後,方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Ⅳ 企業給員工買社保有什麼規定
1989年9月21日勞動部發布的《私營企業勞動管理暫行規定》的第四章保險福利中,對私營企業和個體職工的社會保險做了具體規定:國家對私營企業職工退休養老,實行社會保險制度。
企業按職工工資總額的15%左右,職工按不超過本人工資的3%,按月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所屬的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繳納退休養老金。企業繳納的退休養老基金在繳納所得稅前列支。職工退休後,由社會保險機構依據其繳納退休養老金數額多少和年限長短確定退休金標准,並按月支付。
私營企業職工參照《國營企業職工待業保險暫行規定》實行失業保險制度。
私營企業職工因工負傷或患職業病,治療期間工資照發,所需醫療費用由企業支付。醫療終結,經市(縣)醫務勞動鑒定委員會鑒定,確認為殘廢的,由企業發給殘廢金。職工因工死亡或患職業病死亡,由企業發給喪葬費和供養直系親屬撫恤費。殘廢金、喪葬費和供養直系親屬撫恤費的標准,按照《勞動保險條例》和有關規定執行。
私營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企業應按其工作時間長短給予3至6個月的醫療期。在醫療期間發給不低於本人原工資60%的病假工資。
私營企業女職工生育,按《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及有關規定執行。
私營企業經營者應從利潤中提取適當的職工福利基金,為職工舉辦集體福利事業。
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主等非工薪收人者,按新的基本養老保險辦法如何繳費? 根據國發C19953
6號文件,若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實施辦法一執行,則個體工商戶本人,私營企業主等非工薪收入者,可以當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並由個人按20%左右的費率繳費,其中4%左右進入社會統籌基金,16%左右進入個人帳戶;替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實施辦法二:執行,則個體工商戶本人.私營企業主等非工薪收入可以當地全部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基數。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繳費比例不超過當地企業繳費比例與個人繳費比例之和,具體比例由當地政府規定。繳費年限自開始繳費始,至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止。
Ⅵ 企業為員工繳納社保對企業自身有什麼好處
企業的利益需要高來素質的源員工來實現,不為員工繳納社保,可以暫時省點錢,但是一旦被查處,還要被罰款;高素質的員工也可能因為沒有社保而流失,影響企業的發展;另外,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對於小企業尤其實惠,一旦有事,可以說花小錢辦大事。因此,不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是一種短視的行為。
Ⅶ 公司給辦理社保有什麼要求
按照規定,用人單位應該自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就應該為勞動者繳納社保。
至於你由於入職時間比別人晚,沒有及時辦理,這個沒有什麼大的關系,只要單位同意幫你繳納,是可以補繳之前的。